(共26张PPT)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艾跃进:
1949.12毛主席访问苏联
1972.2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1989.5戈尔巴乔夫访华
2017.11特朗普夫妇访华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新课导入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
2021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当代中国---
独立自主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大国外交
二
一
课程目录
课程标准
重难点
二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1978)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012--至今)
改革开放以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和历史成就(重点)
结合国际形势理解新中国外交的方针和政策(难点)
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认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意义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20世纪50年代)——结交盟友
1.背景
材料: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诞生的新中国,此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和外交上不承认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于摇篮之中。另一方面,刚刚取得民族独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孤立无援。 ——郭永虎,张杨《社会主义外交观》
(1)国际 :
①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美苏冷战)
②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孤立、封锁政策(美对中的敌视)
(2)国内:
①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屈辱的外交;
②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发展经济的需要
2.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国民政府
的外交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独立自主
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一切卖国条约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巩固了新生政权
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致于被孤立
平等性
革命性
结盟性
特点:
平等性、革命性、结盟性及意识形态色彩、过渡性
思考
“一边倒”和独立自主是否矛盾?谈谈你对该政策的理解
材料:在这个阶段,新生国家的利益和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意识形态恰好高度统一。不过,这种一致性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一边倒”就短期而言,无疑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就长期发展而论,却并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主要是它造成了外交战略上的不平衡,不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普遍交往。同时,在这一个格局下,新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对象是苏联和东欧各国,是发达国家中不发达的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那一部分,其消极作用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刻地体现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①“一边倒”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
②“一边倒”是维护“独立自主”的手段、策略;
③当苏联侵犯中国国家利益,侵犯中国的独立自主时,中苏关系开始恶化。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3.外交成就:
(1)建国后第一年,同苏联等国建交,形成第一次建交高潮
人民民主国家:苏联、保加利亚等10国
新兴独立国家:印度、缅甸、印尼、巴基斯坦
资本主义国家:瑞典、瑞士、丹麦、芬兰
大多数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充分体现“一边倒”外交原则发挥的作用。
(2)1949.12至1950.2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达瓦里氏
条约规定:“一旦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国之侵略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苏联政府同时给中国三亿美元贷款,利息是1%,为期5年。中国可以在贷款正式生效后10年内偿还。
怎么办?
(3)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背景
目的
形成过程
内容
①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②为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①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开始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1954年,周恩来同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①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周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
1953.12.31周恩来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
(4)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
背景
目的
特点
结果
意义
朝鲜停战,美国继续盘踞台湾海峡,企图在印度支那地区威胁中国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因美国的阻挠,会议并未解决朝鲜问题
由于中国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注:印度支那:中南半岛,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半岛,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主要包括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中国称为“中南半岛”,国际上称为“印度支那”,这次会议上主要想解决越南、老挝、柬埔寨与法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最后实现停战。
性质
目的
内容
意义
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
提出 “求同存异”的方针
①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
②加强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6)1956年外交关系进一步发展
①与挪威、南斯拉夫等国家建交;
②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5)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冲破封锁
60年代初,美国对中国继续遏制,中苏关系恶化,而大批亚非拉国家独立。由此,毛泽东提出联合亚非拉国家进行反帝、反霸斗争,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也是这一时期外交的突破口。 ——王仕英《冷战时期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1.背景
(1)国际 :
(2)国内 :
美国继续遏制中国;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方针:(中国制定的外交战略)
“两个拳头打人”、“两个中间地带”
两个拳头打人
两个中间地带
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
以西欧、日本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一拳打美帝,一拳打苏修(反苏反美)
3.外交 成就
①出现了以与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第二次建交高潮)
②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冲破封锁)
中法建交被称为“外交核爆炸”
(三)20世纪7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
1.背景
美国
经济滞胀
欧洲
一体化
日本崛起
1961-1975
越南战争
第三世界
不结盟运动
(1)国际时局:
①美苏争霸,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②资本主义阵营:欧洲联合,日本崛起
③社会主义阵营:中苏关系恶化,关系降到冰点
④亚非拉国家:维护和争取民族独立,成为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军
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国内时局:
2.外交方针:
一条线:同一纬度的国家中、日、美、欧团结起来
一大片:团结亚非拉地区
“一条线、一大片”
3.外交成就:
(1)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奥、比、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2)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4)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1972年 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2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思考
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能够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1971年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联合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新中国外交50年》
原因:
意义:
①中国是联合国原始会员国 (历史原因)
②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增强并支持中国(直接原因)
③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
④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客观原因)
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标志着美国敌视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③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④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加强,有利于打破美国操纵的局面。
开创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
20世纪50年代:三大方针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结交盟友
冲破封锁
广交朋友
打开外交新局面
“化敌为友”
革命外交
强调意识形态
国家外交
考虑国家利益
新中国的新生之路
小结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外交的调整
1.背景
八十年代我们要做的主要是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件事,是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
第三件事,要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
三件事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1.16)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 ——《邓小平文选》
国际: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国内: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
2.外交诉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谋求有利的外部环境。
3.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发展理念,独立自主,无敌国、不结盟、全方位外交
4.外交成就:
(2)世纪之交:与周边国家关系取得新进展
(1)改革开放之初:发展大国关系
①解决了与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通过谈判归还中国领土
②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 “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③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取得新进展。
①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②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
第20次“10+1”领导人会议
(3)进入21世纪:全方位外交
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俄罗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美国: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日本:战略互惠关系
②中国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
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2002年中国—东盟自贸区、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③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
博鳌亚洲论坛
G20集团国2016杭州峰会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④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三、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012-2017)
1.背景
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习近平外交思想。
2.外交成就:
发达国家
周边国家
非洲国家
中国推动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
发达国家
周边国家
非洲国家
特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二)中共十九大以来(2017)
1、外交原则:
2、成就:
一坚持三推动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贏的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①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进行会晤;
②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
③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多边国际性会议;
④出台多项推进中外增进互信、扩大合作的新文件、新举措;
(2)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04
02
03
01
全球治理的
中国方案
作为常任理事国,中国倡导、支持并践行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关于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改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
(三)中共二十大以来(2022)
1.背景: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内容:
(1)四个反对:
①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反对冷战思维;
③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④反对搞双重标准。
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2)一个宗旨:
(3)一个价值:
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问题思考:中国外交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①经济: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政治:中共的正确领导
③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和主要矛盾,制定出正确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④外交:超越意识形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⑤道路:符合本国国情,走和平发展道路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
时间 背景 外交成就
建国初期 西方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维护新中国安全恢复并发展经济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 亚非拉民资解放运动高潮西欧和日本迅速发展中苏逐渐破裂 赢得亚非国家的友谊和信任实现与西方大国的外交突破
70年代 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 打开外交新局面
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 国际局势相对缓和经济全球化和加速发展中国进行改革开放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十八大以来 中国综合国力上升 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知识拓展: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变”:国内、外的局势;具体的外交方针;中国的综合国力
“不变”: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选择;坚持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之路——来时之路
建国初期至50年代
“一边倒”
50年代中期-60年代
“一条线,一大片”
70年代
80年代至今
“两个拳头出击”
“全方位外交”
“反帝反修(苏)”
联合同纬度的
周边国家反苏
总结
当代中国的外交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十八大
十九大
妥善处理分歧,“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真、实、亲、诚”原则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平与发展,美苏争霸
背景
成就
背景
方针
成就
新中国的成立;美国等孤立中国。
结束屈辱外交,巩固政权,促进和平事业
中美建交,巩固周边,伙伴关系
习近平外交思想
意义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中苏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方针,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正常化等。
背景
成就
对话而不对抗,结伴不结盟,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背景
成就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