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服——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两端不种、只种一端三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 通过微课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究新知,从中渗透数形结合、建模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智慧广场--植树问题
谈话:同学们,今天来到普集路小学看到周围的绿化很漂亮,老师学校周围的环境也很不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出示植树、绿化的照片(里面包含两端都栽、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
谈话:课前我们交流了植树的好处,植树不仅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多好处,而且植树中还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植树问题(板书)
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出示情境图
?? 学校门前有一条长50米的小路,
计划在小路一旁植树,每5米栽一棵。
?
谈话:看,光明小学的同学正在植树,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学校门前有一条长50米的小路,计划在小路一旁植树,每5米栽一棵。
谈话:“在小路一旁植树”是什么意思?
预设:在道路一边植树
谈话:“每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预设1:5米5米的栽
预设2:两棵树之间间隔5米。评价:间隔这个词语用的真好。
谈话:间隔就是树与树之间的这段距离就是间隔。
谈话:如果让你栽树,你想怎么栽呢?
谈话:回顾一下我们生活中栽树的场景(出示三张照片)
谈话:你们看看他们是怎样栽的。(学生说不出,师引导)
预设:第一张照片两端都栽上树了我们叫做“ 两端都栽 ”(板贴)
?第二张照片一端按上路灯了没有栽树我们叫做“一端不栽”(板贴)??
? 第三张照片两端都按上路灯了没有栽树我们叫做“ 两端都不栽” (板贴)
探究交流,验证规律
(一)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典型做法
谈话,咱们现在先来研究第一种情况,如果两端都栽需要多少棵树苗?
能不能小组一起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可以画画图,也可以用其他方式解答一下。做在一号学习单上。
小组合作,师巡视。
(二)全班交流,理解规律
谈话:那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小组汇报:
(故意找的10的小组说说思路,估计会有学生反对并补充。聚焦为什么要加1.)
预设1:这条线段表示小路全长50米,每隔5米栽一棵,50÷5=10(棵)
谈话:有补充或者不同意见吗?(引导学生说出算式的意义)
预设2:(出示画的线段图)小路全长50米,每隔5米栽一棵,50÷5=10,有10个间隔,,有11棵树,所以再加1就是11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谈话: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要加1?评价:这个问题问的真有价值
(生问不出则老师问)
多让学生说一说。
预设1:因为棵树比间隔数多1,。
预设2:1是最后末尾的那棵树。
评价:真会思考,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谈话:(你好像明白了,说的不太清楚,谁能在来说说。)
预设:因为一棵树后面一个间隔,一棵树后面一个间隔,都是对应的,到最后就多了一棵树,所以1是最后末尾的那一棵树,要加上1。(小组合作指导在图上圈一圈)。www.21-cn-jy.com
谈话:说的好不好?刚才他用了一个词语很好,“对应”用的很好。
(课件演示,一棵树和后面的间隔变色闪动)说明前面这些树和间隔数是---相等的,就是最后多出了一棵树。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在数学上是一种一一对应的思想。(板书:一一对应)。这个1除了可以看作是最后的那一棵树之外,还可以看作是…..?2·1·c·n·j·y
预设:开头那一棵。
谈话:的确像他所说的 间隔数+1=棵树
另一种预设(为什么+1):
谈话:为什么要+1?
预设:静默
谈话:师(手指着线段图)把棵树和间隔数比较一下,在图上怎样表示,让他们一眼看出多1棵树?请你在图上画一画。www-2-1-cnjy-com
预设:学生可能画箭头,也可能圈一圈。
谈话:这个同学用了不同的形式,但是体现了同一种数学方法----一一对应。看来画图分析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21cnjy.com
谈话:这里的10是什么?11是什么?1是什么?
谈话:两端都栽的情况下,间隔、棵树、还有这个1 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间隔数+1=棵树(板书上?? 打问号?)
谈话:这是特殊情况还是普遍存在一个规律?这是我们的猜想(板贴)我们要一起来验证一下。(板贴)
(三)全班举例,验证规律
要求:同学们自己举几个例子,先画出线段图,在数出间隔数和棵树,验证一下符合不符合这个规律,把验证的结论写在下面。当然你也可以用其它方法来验证。21教育网
小组合作验证:验证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
间隔数
棵树
线段图
师巡视(渗透一个大数据? 20个间隔? 21棵树)
小组展示
重点讲解第一条线段图,一个一个数一数有多少间隔,多少棵树。
师:大家举出来的例子都符合吗?有没有不符合的。
谈话: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设:借助手指来研究。
找一个女生上来展示(一只手)
谈话:同学们看了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长短不一样,等一些无用的信息。
引导:等不等找一找和本节课有关的发现,比如,间隔……
预设:手指代表树,用两指间的空代表树的间隔
发现:5棵树之间有4个间隔,也可以验证,两端都栽的情况下 间隔数+1=棵树。
谈话:大家都伸出手来数一数,看看是不是这样?,我们可以借助最熟悉的手来研究。使复杂的问题也变得简单了。(口说:化繁为简的方法)
谈话:在做题的时候如果忘记了我们总结的规律,我们可以借助我们的手帮我们回忆起两端都栽的情况下,间隔数+1=棵树。21·cn·jy·com
谈话:看来两端都栽,确实符合这个规律。(擦掉问号)
板书,(总结)出了间隔数+1=棵树
谈话:如果一条直直的小路,两端都栽,有5个间隔栽几棵树,8个间隔呢?10个间隔呢?100个间隔呢?
谈话:也就是间隔数是几,棵树就是几加1。
(四)自主探究另外两种情况
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两端都栽的情况,大家能不能运用刚才的研究方法,小组里面讨论一下另外两种情况?小组合作完成2号学习单
小组合作探究。
汇报只有一端的情况
谈话:如果只有一端种树,另一端不种是什么情况呢?怎样计算?
小组汇报,一人说发现和算式:棵树=间隔数(板书? 间隔数=棵树、 50÷5=10(棵)? )一人画图解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如果有困难师伸手,请学生边指边说。一棵树对一个间隔,一棵树对一个间隔….,(一一对应)。所以--(指)棵树=间隔数。21·世纪*教育网
汇报两端都不栽
谈话:两端都不种的情况怎么样呢?
小组汇报,一人解释图,一人说发现和算式:两端都不种,间隔数-1=棵树
50÷5-1=9(棵) 板书(间隔数-1=棵树? 50÷5-1=9(棵))
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两端都栽、一端不载和两端都不栽,每一种情况都要先算50÷5,植树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出?(间隔数)这说明这三种情况有什么联系?2-1-c-n-j-y
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
评价:真会学习,真会思考(你好像明白了,说的不太清楚,谁能在来说说。)
师课件演示
出示线段图,点和对应的间隔一次闪动,边演示边小结:只要抓住了一一对应就迎刃而解了。最后一个红点闪动,出示规律一,然后消失,出现“棵树=间隔数” 21*cnjy*com
师相应解释,一端不栽时,树和间隔正好一一对应,也就是棵树=间隔数,课件第一个红点闪动飞走,教师解释:而两端都不栽的时候,少一棵树,所以间隔数-1=棵树。【来源:21cnj*y.co*m】
三、 总结方法,建立模型
谈话: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样研究植树问题的规律的?
预设:发现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运用了画图这一数形结合的方法和数手指的方法。以及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的研究方法。
谈话:同学们真善于学习和总结,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谈话:生活中还有那些问题跟植树类似呢?也可以用今天学的问题来解决。谁能举个例子。
启发: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存在两端都栽…….
预设:楼梯,摆花、点灯、扶手、锯木头。。。。。(多说一说)
谈话:老师也收集了几个,(课件展示)
谈话:(挑几个问问)摆花的时候把什么看做树,这一排座椅种你能看出植树问题吗?扶手相当于什么?椅子相当于什么?属于那种情况?
谈话: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植树的策略来解决。
谈话:接下来我们就应用(板贴)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1基础题? 摆花的
一条走廊长32米,每隔4米放一盆,两端都放,一共需要放多少盆花?(先画出示意图,在列示解答)如果走廊的两侧都要摆放呢,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小结:同学们,你们认为解决这种问题先解决什么?
先考虑属于那种情况,再求间隔数。
2变式练?? 锯木头? 课件
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段一次需要6分钟,锯完这根木头一共需要多少分钟?(先画出示意图,再列式解答)【出处:21教育名师】
谈话:先思考属于那种情况,做一做,试一试。
讲平时谈话:这道题是有关锯木头的问题,为什么也能用植树的问题来解答呢?结合示意图引导学生说出锯木头的时候,锯的次数相当于棵树,锯的一段段的木头相当于植树的间隔,所以5段之间有4个间隔,相当于两端都不栽的情况。【版权所有:21教育】
或结合生活经验,锯木头段数比次数多1,5段木头,只需要锯4次,一次6分钟,因此6×4=24(分钟)
自主反思,全面回顾
谈话: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预设:两端都栽的情况?? 间隔数+1=棵树
???? 一端不栽的情况??? 间隔数=棵树
????? 两端都不栽的情况?? 间隔数-1=棵树
学会了用一一对应、数形结合、化简为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新的问题,通过画图分析,得出了结论,我们又应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我相信这节课同学们有了很多收获,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