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专题 文言文简答题型答题策略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专题 文言文简答题型答题策略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4 17:00:22

文档简介

(共142张PPT)
答题策略














考情呈现
年份
卷别
篇名/文体
(第14题)题目(3分)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4
新高考1
新高考Ⅱ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 请简要概括。(5分)
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3分)
比较分析
①重点事件和人物行为原因人物性格特点。②涉及的区间文字很少,很集中。③只要求简单理解文意,不要求深入分析概括。④题型以分析原因为主;答案要求精练、全面。
论据概括
(第14题)题目
考情呈现
年份
卷别
篇名/文体
(第14题)题目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3
新高考1
新高考Ⅱ
节选自《韩非 子·难一》节选自《孔丛子·答 问》
节选自《百战奇略》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3分)
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分)
分析事件原因
①重点事件和人物行为原因、人物性格特点。②涉及的区间文字很少,很集中。③只要求简单理解文意,不要求深入分析概括。④题型以分析原因为主;答案要求精练、全面。
概括人、事要点
考情解读
自2020年新高考卷起,新增加一道主观简答题,意在引导学生注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归纳以及对内容的概括分析。
该题型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导向教学,进一步破除文言文学习就是疏通文意、掌握文言知识的弊端,而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读上,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文化继承的核心素养能力考查。
本题虽为主观题,但题目难度适中,推理概括综合性强。解题时,依据题干到文中筛选相关信息,然后对相关信息进行分层概括,便可顺利作答。
思维导图
考查题型
解题思路
组织语言
文言文简答题
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通读全文,寻找答题区间
筛选归纳,组织语言作答
摘录法
句意(层意)提取法
概括内容要点
概括人物特点
概括事件原因
分析比较异同
概括评价观点态度
探究写作意图(目的)
分析评价内容
1、概括内容要点
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整合成新的语句,体现新的思维成果。对于史传类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主要人物来展开事件叙述,并作简要的观点阐发。因而能否分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命题者检验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
(1)要精细筛选、精细阅读,把一切有可能的文字都勾画、筛选出来;再仔细阅读,认真甄别,去掉无关信息,保留核心信息。
(2)要注意判断题干所暗示的答题角度和表述答案应采用的表述方式。
对于这类题要注意如下两点: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完成后面的题目。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御史大夫桑弘羊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
(节选自《汉书·霍光传》)
文末说到霍光最终一举清除政敌,其政敌最为严重的罪行是什么 (3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题干重点:
内容的提取与概括
第二步:通读全文,寻找答题区间
文本区间:
“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
【解题思维】
第三步:筛选归纳,组织语言作答
根据原文,“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导致霍光政敌被诛杀或自杀的这件事,就是最为严重的罪行。检索上文,根据“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等语进行句意提取,是谋逆之罪。
【答案参考】
密谋废黜汉昭帝。或:迎立燕王旦为皇帝。
【参考译文】
  燕王旦自以为是昭帝兄长,常怀着怨意。御史大夫桑弘羊想为儿子兄弟弄个官做,也怨恨霍光。于是都和燕王旦勾结密谋,叫人冒充替燕王上书,说霍光专权,想怎样就怎样,恐怕有些不正常。想趁着霍光休假的日子上书。上官桀想通过昭帝把这事批复下来,桑弘羊就可以跟其他大臣一起把霍光抓起来送走。奏书送上去,昭帝不肯批复。第二天早上,霍光听说这件事,停留在画室中不进宫。昭帝下诏召大将军。霍光进宫,除下将军冠叩头自责,昭帝说:“将军戴上冠。我知道这奏书是
【参考译文】
假的,将军无罪。”上奏书的人果然逃跑失踪了,追捕得很紧。这以后上官桀的党羽有说霍光坏话的,昭帝就发怒说:“大将军是忠臣,先帝嘱托他辅佐我的,有谁敢诽谤就治他的罪。”从此上官桀等人不敢再讲了,就计划让长公主摆宴席请霍光,埋伏兵士击杀他,乘机废昭帝,迎立燕王做天子。事情被发觉,霍光全部诛灭了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的宗族。燕王、盖主都自杀了。霍光威震海内。
【真题自测】
“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自见功大威行,遂从嗜欲。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郡国恐其诛,则择便巧史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究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故俗皆曰:何以孝弟为?财多而
【2023北京卷】
【真题自测】
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故谓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杰,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兄劝其弟,父勉其子,俗之败坏,乃至于是!察其所以然者,皆以犯法得赎罪,求士不得真贤,相守崇财利而诛不行之所致也。
10、根据第二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赎罪之法”滋生了哪几方面弊端。(6分)
【解题思维】
本题难度较低。在典题剖析的基础上,同学们要学会综合运用相关步骤进行作答:迅速明确答题方向,找到相应答题区间,“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把这句话翻译过来即可,最后要注意表达的概括和准确性。
天下奢侈之风盛行,吏治混乱,百姓贫困,盗贼蜂起,亡命之徒众多。
【答案参考】
【参考译文】
汉武帝即位之初,尊重贤才,任用士人,开拓疆域数千里,他认为自己功绩盛大,威望很高,于是开始奢侈纵欲,费用不足,就变更各种旧有规制,使犯法者可以用钱物来赎罪,交纳一定的谷物就可以补为官吏。因此,天下奢侈之风盛行,吏治混乱,百姓贫困,盗贼蜂起,亡命之徒众多。各郡国害怕祸殃及身,就选择精通掌故、长于为文、熟悉赋税簿籍、善于巧言蒙骗上级官府的人为高官;奸邪之事层出不穷,便举用凶狠而能控制百姓者,能以苛刻暴虐手段胁迫人屈服者,让他们身居要职。因此无义而有财者显赫于世间,欺诈而善书者尊贵于朝廷,逆乱
【参考译文】
狂妄而凶狠无畏者位居高职。所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要孝悌何用?钱财多就光荣。要礼义何用?善于为文就能显贵,要谨慎何用?凶狠暴虐就能做官。于是,受过黥、劓、髡、钳等各种刑罚的人也在世间奋起参政,行为虽如同猪狗,却家境富有,势力强大,颐指气使,这就是所谓贤能之人。于是,做官而致富者被视为英雄豪杰,奸诈而得利者被称为壮勇之士,哥哥劝勉弟弟,父亲鼓励儿子,争蹈其途,社会风气的败坏,已到了如此地步!考察其原因,都是由于犯法允许赎罪,求士得不到真正的贤能,郡国长官贪图钱财和私利,诛罚措施实行不力的缘故。
2、概括人物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也是文言阅读的一个重要命题点,一般有两个命题角度,一是概括人物在某方面的主要事迹,二是概括人物的性情品质特点。此类试题的答案往往分散在全文中,需要阅读全文进行筛选/提取/整合。
概括人物事迹需要针对题目的具体指向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分出层次,再逐层概括。
①直接摘取文中有人物特点的词语。
②从文中所写事件中概括。
③从他人或者作者的评价中概括。
概括人物的性情品质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典例剖析】
概括人物的性情品质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何铸字伯寿,余杭人。拜监察御史,寻迁殿中侍御史。先是,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己,欲除之,胁飞故将王贵上变,逮飞系大理狱,先命铸鞫之。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白之桧。桧不悦曰:“此上意也。”铸曰:“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桧语塞,改命万俟。飞死狱中,子云斩于市。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这段文字表现了何铸怎样的品格?试结合内容加以分析。(3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题干重点:
概括品格
第二步:通读全文,寻找答题区间
文本区间:
依据原文“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白之桧”可知,他查证事实,察觉岳飞的冤屈,极力维护岳飞。从原文“桧不悦曰:‘此上意也。’铸曰:‘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可知,当秦桧用皇上的旨意来威逼他时,他义正词严地表明了立场。由此可见,他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以国事为重,为国护才。
【解题思维】
第三步:筛选归纳,组织语言作答
【答案参考】
不畏权势、刚正不阿、以国事为重。
何铸在审讯岳飞时,查实其冤情,为国护才;面对秦桧的权势,何铸坚持自己的判断;在秦桧以皇上之意来威逼时,何铸义正词严地申诉。
筛选归纳,组织语言作答。
【参考译文】
何铸字伯寿,是余杭人。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不久改任殿中侍御史。在此之前,秦桧力主议和,大将岳飞有战功,为金人所忌惮,秦桧厌恶他与自己的意见不同,想要铲除他,(于是)胁迫岳飞的旧将王贵诬告岳飞谋反,逮捕岳飞并将他关押在大理狱,秦桧先命令何铸审问岳飞。何铸把岳飞带到厅堂,责问他谋反的情况。岳飞脱衣露出后背给他看,背上有先前刺的“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字迹)在皮肤上刻得很深。之后不久查证事实,都没有证据,何铸察觉到岳飞的冤屈,把情况报告给秦桧。秦桧不高兴地说:“这是皇上的意思。”何铸说:“我哪里仅仅是为了一个岳飞,强敌还没有被消灭,无故杀害一员大将,会失去军心的,这不是国家的长久计策。”秦桧无言以对,改命万俟审问。岳飞死在狱中,他的儿子岳云被处斩于集市。
【真题自测】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 ”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可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
【2022新课标Ⅱ卷】
【真题自测】
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2022新课标Ⅱ卷】
【真题自测】
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
【2022新课标Ⅱ卷】
14、《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3 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刚毅”和“木讷”的意思。
前者是刚强果断、坚定有毅力的意思,后者指人质朴而不善于说话。
第二步:通全文,锁定答题区域。
从原文中找出叙述表现吴汉刚毅事件的句子:一段末“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可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二段的“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出”(参考12小题B),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
【解题思维】
由开篇对吴汉的描述“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仓促之间不能用言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及吴汉病重时,皇帝亲自前来问他想说什么,他却回答说“唯愿慎无赦而已”(只希望您千万不要大赦天下罢了),可见其木讷的特点。
第三步,梳理归纳,分条作答。
①刚毅:吴汉与敌军作战时,亲自披甲持戟,命令将士们拼死杀敌,最终大破敌军;作战不幸落水后,拉着马尾脱险。
②木讷:仓促之间不能用言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临终对皇上所说的仍是国家之事。
【答案参考】
【参考译文】
吴汉,字子颜,是南阳人。韩鸿担任使者,拿着符节出使,降服河北,有人跟他说:“吴子颜是奇才,可以和他谋划事情。”吴汉为人质朴宽厚,说话缺少文采,仓促之间不能用言语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邓禹和诸位将领多次举荐他,(皇上)多次召见他,这以后吴汉工作辛勤努力不离开衙署,皇上也因为他是南阳人,逐渐与他亲近。皇上已经攻破邯郸,诛杀了王郎,召见邓禹留宿,夜里跟他交谈说:“我打算向北调发幽州精锐骑兵,众将领中谁可以派遣呢 ”邓禹说:“吴汉可以。我屡次与他交谈,那人勇猛而有智谋,众将少有能赶得上的。”皇上于是
【参考译文】
让吴汉担任大将军。吴汉于是斩杀了幽州牧苗曾,皇上认为邓禹善于赏识人才。吴汉和苏茂、周建交战,吴汉亲自穿上盔甲拿着戟,命令众部将说:“听到鼓声都大声呼喊一起前进,后到的人斩。”于是击鼓进军,大败敌军。(吴汉)向北攻打清河长垣和平原五里的敌军,全部平定了他们。
【参考译文】
吴汉征伐蜀地,分别在水南和水北扎营,北边的军营战事不顺利,于是在口中横衔着枚带领士兵去往水南边的军营会合,大败公孙述。吴汉的军队守在成都,公孙述的将领延岑派遣奇兵出现在吴汉军队的后面,偷袭打败了吴汉,吴汉掉落水中,拉着马尾才得以上来。吴汉性情忠诚宽厚,忠诚地侍奉皇上,从最开始跟着皇上征战,常在(皇上)身边,皇上没有安歌,他便侧身屏住气息(小心地陪伴),皇上安歇以后他才离开。兵器不锋利,军营不充实,吴汉常常自己修理调整弓载,视察兵卒战马,激励振奋官兵。皇上时常派人看看吴汉在做什么,(被派去的
【参考译文】
人)回来说(吴汉)正在修整作战进攻的工具,皇上常常说:“吴公能够振奋人们的意志,稳重得像一个国家栋梁。”封吴汉为广平侯。吴汉曾经出兵征战,妻子儿女在他走后置买了田产。吴汉回来,责备他们说:“军队出征在外,官兵们用度不足,为什么多买田地房产呢 ”最后把买的田产全部分给了兄弟和母亲、妻子的娘家人。吴汉的爵位俸禄赏赐最尊贵显要,然而(他)只修造内宅,不另建巷第。妻子先他去世,只是简单下葬,修了一座小坟,没有盖祠堂,恭敬节俭到这种地步。(吴汉)病重,皇上亲自前来,问他想说什么。(他)回答说:“我愚笨,没有
【参考译文】
什么见识只希望(您)千万不要大赦天下罢了。”因病逝世,(官员)上奏给他定谥号时说:“有司商议应该为'武’。”(皇上)下诏特意赐予(他)谥号为“忠侯”。
3、概括事件原因
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应引起重视。
(1)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出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
对这种据果索因的概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3、概括事件原因
(2)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
(3)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等,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4)对文中带“原因”的词句,在转述概括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尤其是对于表示原因的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应注意转换说法,以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
【典例剖析】
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自是谏争路绝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自是谏争路绝矣”的原因。(3分)
【解答思维】
综合运用前面的步骤可得:
根据“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可概括原因为:李林甫想独揽大权。
根据“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可概括原因为:李林甫明令谏官不准上书言事。
根据“补阙杜琎尝上书言事,明日,黜为下邽令”可概括原因为:李林甫把上书言事的杜琎贬为下邽县令。
【解答思维】
最后适当提取句意,分条概括。
【答案参考】
01
李林甫想独揽大权;
03
李林甫把上书言事的杜琎贬为下邽县令。
02
李林甫明令谏官不准上书言事;
【参考译文】
李林甫想要阻塞玄宗的视听,自己独揽大权,就把谏官们召来明确地告诉他们说:“现在有贤明的君主在上,群臣将顺从皇上都顾不过来,哪里还用得着再多说什么!你们难道没有看见立在正殿宫门外作为仪仗用的马匹吗?(虽然)吃三品等级的粮料,(但如果)嘶叫一声,就要立刻被拉下去,(到那时)后悔怎么来得及!”补阙杜琎曾经向玄宗上书谈论政事,第二天就被贬为下邽县令。从此玄宗的谏诤之路断绝了。
【真题自测】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
【2022新课标Ⅱ卷】
材料二:
【真题自测】
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14、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解题思维】
锁定答题区域,材料二中,太宗提问“苻坚甚处是不善”,李靖用“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来作答,指出了苻坚在与谢玄的作战中战败的原因,即苻坚被人陷害。
当太宗问李靖前代古人谁擅长根据实际情况“兵有分聚”时,李靖肯定了吴汉善于分兵合围的做法,明确指出了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的原因是“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即只懂得聚合兵力作战而不具备分兵进攻的能力。
①为慕容垂所陷害。②用兵能合不能分。
【答案参考】
【参考译文】
唐太宗问:“古人在临阵之前出奇制胜,出人意料地攻击敌人,这也是奇正变化的法则吗?”李靖回答说:“古代的战斗,大多是一些稍有智谋的人战胜没有智谋的人,一些有微小长处的人战胜没有长处的人,这些人哪能谈得上懂兵法呢?就像谢玄在淝水击败了苻坚,不是谢玄善于用兵,而是苻坚不善于用兵的缘故。”太宗命侍臣拣出《谢玄传》阅读后,说:“苻坚哪些地方没有做好呢?”李靖回答:“我看《苻坚载记》说:‘(淝水之战时)前秦各军都溃败了,只有慕容垂的军队独能保持完整。苻坚率领千余骑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慕容垂
【参考译文】
杀了苻坚,慕容垂却没有杀。’从中可以看出秦军的混乱。而唯独慕容垂的军队得以保全,可见苻坚被慕容垂所困的局面已经很明显了。被人困住而想要战胜敌人,难道不是很困难的吗?所以我说他没有智谋,苻坚就是这样的。”太宗说:“战争中有分合的道理,各自重视适宜的方法。古代的事迹中,有谁擅长此道?”李靖说:“苻坚指挥百万大军却在淝水战败,这是他能将兵力聚合而不能分散所导致的。吴汉讨伐公孙述时,与副将刘尚分开驻扎,相隔二十里,公孙述前来攻打吴汉,刘尚出兵与吴汉合围,从而大败敌军,这是兵力分散而能合击的结果。”太宗说:“是这样。吴汉战例的得失,足以成为后世万代的借鉴。”
4、分析比较异同
比较概括题属于创新题,它不仅仅集中在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上,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在试题命制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开拓性、探究性、创新性的要求。
解答比较概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的指向性,即比较的内容;其次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本,注意勾画与题目相关的词句;最后筛选提取要点,分点分条组织答案。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虽有嘉肴》) 
【典例剖析】
材料二:
孔子谓南宫敬叔①曰:“吾闻老聃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②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节选自《孔子家语·卷三》,有删减)
【典例剖析】
【注】
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
②郊社:祭天地。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学习方法,但各有侧重。分析两则材料谈到的学习方法侧重点有何不同。         
【解析思维】
材料一注重把教与学结合起来,材料二注重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根据材料一“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阐述“教学相长”的道理,可知,注重把教与学结合起来。
根据材料二“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可知,孔子不仅学习礼乐知识,还亲自实地考察,注重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
本题除锁定答题区域,进行适当翻译之外,重在对答题区域的观点提炼。
【答案参考】
【参考译文】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反思;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材料一:
【参考译文】
孔子对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子通晓礼乐的起源,明白道德的归属,那么他就是我的老师,现在我要到他那里去。”到了周国,孔子向老子询问礼,向苌弘询问乐,走遍了祭祀天地之所,考察明堂的规则,察看宗庙朝堂的制度。于是感叹地说:“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圣明,以及周国称王天下的原因。”等到孔子离开周国时,老子亲自去送他。从周国返回鲁国,孔子的道更加受人尊崇了。从远方来向他学习的,大约有三千人。
材料二:
【真题自测】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
【2022新课标Ⅰ卷】
【真题自测】
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真题自测】
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
【2022新课标Ⅰ卷】
【真题自测】
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解答思维】
审题可知,需要分析孟尝君游说赵王和燕王的语言,答题区域易得,分析其中所用的技巧是难点。
如孟尝君游说赵王时先说“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首先向赵王表示忠心,意思是说我向您借兵是,您的忠心,之后分析魏国存在对于赵国的价值,魏、赵两国的军队实力没有太大差距,而现在蕉国的处境却不如赵国,是因为魏国是赵国西边的屏障,挡住了来自秦国的威胁,一旦魏国与素国结盟,赵国就“与强秦为界”,由此可见是用救魏和不救魏的利和弊来说服对方的。
【解答思维】
孟尝君游说燕王的时候说“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 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 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 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孟尝君用魏国降秦之后给燕国带来的威胁引起燕王的重视,一旦魏国“折节割地”,之后会集合四国之力来攻打燕国,这是“恫吓”燕王。
【参考答案】
对赵国是晓之以利害,为赵王讲清楚存魏对赵国的好处,同时也讲明魏国一旦投降秦国给赵国带来的危害。(分析利弊)
对燕国先恳求其发救兵,见没有效果,就晓之以害,为燕王讲明如果魏国改变志节,转头向燕,那么形势将对燕国大不利。(威胁恐吓)
【参考译文】
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到了这个消息,连夜召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魏国,您替我谋划一下,该怎么办呢 ”孟尝君说:“(如果)有诸侯救援,那么国家就。以保存下来。”魏王说:“我希望您能出行游说!”(魏王)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一百辆兵车。玉尝君到了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借助您的军队来救援魏国!”赵王说:“我不能这样做。”孟尝君说:“我之所以敢于向您求借军队,是效忠于大王啊。”赵王说:“(我)能听听(您的想法)吗”孟尝君说:“赵国的军队并不比魏国的军队强大,魏国的军队也并不比赵
【参考译文】
国的军队弱。可是赵国土地每年没有丢失的危险,并且老百姓每年没有死亡的威胁,可是魏国的土地每年有丢失的危险,百姓有死亡的威胁,什么原因呢 因为魏国在西边做赵国的屏障。现在(如果)赵国不去救援魏国,魏国同秦国歃血结盟,那赵国就将与强大的秦国毗连,赵国土地每年有丧失的危险并且老百姓每年有死亡的危险了。这就是我说的忠于大王的意思。”赵王同意了,为(魏国)派出十万士兵、三百辆兵车。
【参考译文】
(孟尝君)又北上拜见燕王说:“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希望大王教援魏国!”燕王说:“我国收成不好已经两年了,如今又要行军几千里去援助魏国,将要怎么办呢 ”孟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救援,这将给燕国带来好处。现在魏王一出魏国国都的城门就看见秦军,即使想跋涉几千里去援助别人,可以做到吗 ”燕王还是没有答应。孟尝君说:“我献上好的计策给大王,大王却不采用我忠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恐怕天下局势将有大的变化。燕王说:“您说的大变化,我可以听听吗 ”(孟尝君)说:“如果燕国不救助魏国,魏王就会屈己下人割
【参考译文】
让土地,把国家一半的土地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离开。秦军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军队,又西借秦国的军队,再依靠赵国的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国,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 (燕国)是千里驰援好,还是一出去就看见四国攻燕的军队好 四国军队到燕国的距离很近而且运输也方便。这对大王有什么好处呢 ”燕王说:“您回国复命吧,我听从您的建议。”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魏王非常高兴地说:“您这么快就借到了燕、赵的大军。”秦王非常恐慌,割让土地向魏国请求讲和。(魏王)归还了燕、赵的军队,并且封赏了孟尝君。
5、概括评价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观点态度概括题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较高层次。
在一般的记叙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不会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
在议论文中,也要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分析观点态度的途径: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一定的观点的。因此,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3)从作者的评述入手。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就要求考生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做出概括。
分析观点态度的途径:
这类题难度较大,它要求在分析概括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人、事作出评价,阐明理由。答好它,要把握两个关键点:
(1)要整体把握文意和全文的倾向。准确把握原文意思,尤其是题干涉及的关键文字。弄清楚事件的始末、人物的言行等。
(2)要准确理解语句。基于文本作中肯的分析、评价。分析、评价不要脱离原文,发表看法要实事求是,不要武断,也不要拔高或无中生有。
【典例剖析】
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而求饮食也。使礼义废,纲纪败,上下乱而阴阳缪,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死,农不得耕,士不得战也。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儒者之在世,礼义之旧防也,有之无益,无之有损。夫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①礼义而成。犹足蹈路而行,所蹈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故事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完成后面的题目。
【典例剖析】
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
(取材于王充《论衡·非韩》,有删改)
  
本文体现了相反相成的思想,即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也有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请结合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是如何阐明这一思想的。(3分)
①须: 等待,这里是依靠的意思。
【注】
【解题思维】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题干重点:“结合相关语句”提示我们要锁定文中体现相反相成思想的语句,这明确了答题范围。“如何阐明这一思想”提示我们要结合说理方法和说理内容来答题,这明确了答题方向。
文本区间:犹足蹈路而行,所蹈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
第二步:通读全文,寻找答题区间。
根据相反相成的语句“犹足蹈路而行,所蹈之路,须不蹈者。身须
【解题思维】
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说的是人们熟悉的“走的路”和“人的活动”。从说理方法的角度,可推出举例这一说理方法。因为这是文言说理文章,我们还需要用白话文将其翻译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出答案①。“故”即“所以”,后面一般是带总结性质的内容,这样“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就是有关相反相成这一抽象思想的文言表述。将这句话翻译出来即可得出答案②。
第三步:筛选归纳,组织语言作答。
【参考答案】
①本文通过几个例子来体现相反相成的思想。人走路时,脚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踩着的地方才能成为路。人的身体要靠手足才能活动,但能动的手足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
②由此得出结论,有的事物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用处,但是有用处的事情却要依靠它;礼义表面上对人没有成效,但有成效的事情要靠礼义才能完成。
【参考译文】
儒生讲的是礼义,耕战讲的是饮食。重视耕战而轻视儒生,是抛弃礼义找饭吃。假使礼义被废掉,维持统治秩序的礼法就会被破坏,上下关系一片混乱,阴阳二气也会错乱,天晴下雨违背时节,五谷没有收成,于是老百姓饿死,农民无法耕种,士兵也无法打仗。原以为旧堤防是没用的而把它拆掉,肯定要遭水灾;认为原有的礼义没帮助而把它取消,肯定要有灾祸。儒者活在世上,就是维护礼义的原有堤防,有他们看来没有好处,但要没有他们就会带来损害。礼义对于人不产生直接的具体
【参考译文】
效果,但有具体效果的事情都要依靠礼义来完成。就像脚踩着路行走,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被脚踩的地方才能存在。人的身体要靠手脚才能行动,然而行动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所以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好处而好事却要靠它,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直接效果而有直接具体效果的事却要依靠它。儒生,耕战必须依靠他们,要是抛弃而使他们不存在,那怎么行呢
【真题自测】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2024新课标Ⅰ卷】
材料一:
【真题自测】
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
【2024新课标Ⅰ卷】
【真题自测】
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真题自测】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
【2024新课标Ⅰ卷】
材料二:
【真题自测】
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14、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首先要理解王夫之“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一句的意思。李陵投降匈奴,作为汉军将领,已经丧失了一个汉军将领的节操,故称“大节丧”。“余无可浣也”承上一句“已缁之素,不可复白”而来。已经染色的素丝不可能回复白色,因此李陵“大节丧”,投降之罪无可辩白,也就是材料二的结论句“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李陵投降叛逆之罪无可辩白。试题即要求考生从材料一中概括支持王夫之这一观点的史实。
【解题思维】
第二步:通读全文,寻找答题区间。
从材料一中找到:
①“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即“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
②“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单于将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并立为右校王,李陵与降将卫律一起受到单于重用,成为单于的左膀右臂。
③“(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
【解题思维】
第三步:筛选归纳,组织语言作答。
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李广利出征匈奴,李陵率三万余骑追击汉军,转战九日。说明李陵投降效忠匈奴单于已是事实。
【答案参考】
李陵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
与降将卫律一道成为单于左膀右臂;
率领大军追击汉军。
01
02
03
【参考译文】
李广有个孙子名叫李陵,担任侍中,擅长骑马射箭。汉武帝认为他有李广的风范,让他在酒泉、张掖一带教士兵射箭,以防备匈奴。等到贰师将军出击匈奴时,李陵叩头自己请求说:“我所率领屯垦戍边的人,都是荆楚地区勇敢的人和奇才剑客。我愿意亲自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让他全力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臣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皇帝赞许李陵的豪情壮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李陵到达浚稽山,与单于军队相遇,匈奴约三万骑兵包
材料一:
【参考译文】
围了李陵军队。李陵搏战攻击,匈奴军转身退回上山,汉军追击,杀敌几千人。单于大惊,召集八万多骑兵前来围攻李陵。李陵的军队在树林间徒步与匈奴骑兵战斗,又杀敌几千人。李陵的部队被困在山谷中,匈奴军在山上,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士兵很多被杀死,无法前进。李陵说:“没有脸面回去见皇上呀!”于是投降了。
【参考译文】
皇帝非常愤怒,群臣都责备李陵,皇帝拿这件事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极力辩护说:“李陵侍奉父母很孝顺,结交士人讲信用,常常奋不顾身来为国家的危难而献身,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而且李陵率领的步兵不满五千人,深践(深入)敌人的军事要地,阻挡(抵挡)数万敌军。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然而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他之所以没有死节,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汉武帝认为司马迁在诬陷欺骗,把司马迁下狱(关进牢狱),施以宫刑。很久以后,汉武帝才
【参考译文】
对原先使李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表示后悔。武帝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公孙敖无功而返,于是对武帝说:“抓获了匈奴俘虏,说李陵在教单于制造兵器,以防备汉军。”于是汉武帝下令诛杀了李陵全家。不久后听说,教单于练兵的是投降匈奴的汉朝将领李绪,并非李陵。李陵派人将李绪刺杀。匈奴单于的母亲大阏氏要杀李陵,单于将他藏匿在北方。直到大阏氏去世后,李陵才回到王庭。单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为妻,封其为右校王,与卫律一起都成为掌权的贵族。卫律常常伴在单于身边,李陵则在外朝,有大事才召入王庭议事。征和三年三
【参考译文】
月,武帝遣李广利率七万人出兵五原,攻打匈奴。匈奴派大将与李陵率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了九天。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参考译文】
李陵投降匈奴,罪行显著而不可掩盖。如果说他孤军奋战而无援助,那么他率领五千步兵出塞,是他自己炫耀勇敢,而不是汉武帝命令他无法推辞的。李陵的家族因此受祸,他将灾祸转嫁给了李绪;等到后来李广利征讨匈奴,李陵率领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九天,难道也要把罪责推给李绪吗?如果说李陵受单于的控制,不得不追击转战,那么匈奴难道没有可信任的人吗?如果李陵有两面讨好的心思,单于又怎么能
材料二:
【参考译文】
信任他并委以重兵,让他深入敌境与汉将对峙呢?司马迁为李陵文过饰非好像不够,却不断地称赞李广,以此来奖掖其家族世代相传的事业。身为将领却向敌军投降,投降以后又为新主效死作战,即使想要洗涤自己身上的污点,可已经染黑的白布,不可能重新变白。大节已失,则其余的都没法洗干净了。李陵说“我是想找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答汉朝”,只不过是见到苏武义举感到惭愧而找的借口。他的背叛,本来就不是司马迁所能文饰的。
6、分析评价内容
近三年高考题中,对文本的理解渐渐成为文言文考查的重点,这类题要求考生能够对文中的某个人物、某件事情、某种做法、某关键句的意义或文章的语言特点等内容进行分析理解与评价。
此类题目相对较难,要答好此类题就必须依据原文,充分理解文意。从实际出发,对原文内容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客观的评价。
【真题示例】
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
【2023新课标Ⅰ卷】
材料一:
【真题示例】
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
【真题示例】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
材料二:
【真题示例】
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真题示例】
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
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14、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3分)
【注】
【解题思维】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第二步:通读全文,寻找答题区间。
根据材料二中的“韩非书云……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可知,子鲋批驳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欺诈之言,由“何以明其然?”引出子鲋批驳韩非“实诈”的事实依据。根据“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
【解题思维】
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这一时间上的梳理,以及“此先后甚远”的总结可知,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子鲋便是用这一事实依据来批驳韩非的。
第三步:筛选归纳,组织语言作答。
赵襄子奖赏群臣时,孔子已经去世许多年,不可能对此表达意见。
【答案参考】
【参考译文】
赵襄子被围在晋阳城中,晋阳解围后,他奖赏有功的五个人,高赫是受赏的首位。张孟谈说:“晋阳的战事,高赫并没有大功,现在成了第一个受赏的,这是为什么?”赵襄子说:“晋阳的战事,让我的国家宗庙都陷入了危机。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孔子听到后说:“这是懂得正确行赏啊,襄子!奖赏一个人而能使天下做臣子的没有敢失礼的了。”
材料一:
【参考译文】
有人说:孔子不懂得正确行赏的道理。善于赏罚的人,能使百官不敢越权,群臣不敢失礼。君主设立法令,而臣下没有奸诈之心。这样的话,就可以算是善于赏罚了。襄子有君臣关系密切的恩泽,掌握着令行禁止的法令,这样尚且还有骄傲轻慢的臣子,这是襄子不善于惩罚的原因。做臣子的人,谋事有功才应该奖赏。现在高赫仅仅是不骄傲轻慢,而襄子却奖赏他,这是不善于奖赏。所以说,孔子不懂得正确行赏。
材料二:
陈国有个武将,对子鲋说:“韩非子制定的法律,有太多和夫子的理论截然不同之处。我经常探索他们的意图并比对他们的行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们在止恶劝善这方面,韩氏未必是错的,孔氏也未必完全正确。像韩非这样的人,也是当世的圣人。”子鲋回答说:“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好事而喜欢穿凿附会的人,在言谈中一定引经据典来自我修饰,援引圣贤的事例来
【参考译文】
标榜自我贤能,想要获得民众的信任从而传播他的说辞。像诸子的著作,其中的义理都是这样。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武将答应了。子鲋说:“最近赵国和韩国一起攻打知氏,赵襄子先奖赏臣子然后才有战果。韩非子在他的书中说,孔子赞赏赵襄子的做法,以此来强调“礼”的根本,然后在书中批驳孔子的看法,难道不像是真的吗?然而这其实是欺骗。如何能够证明这一点呢?早年我国先君在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去世,直到哀公二十七年时荀瑶与韩国、赵国、魏国攻打郑国,遇到了陈恒而返回,而这时夫子已经去
【参考译文】
世了十一年,而晋四卿都还活着。后来在悼公十四年,知氏才灭亡。这两个事件之间相隔很久,韩非子竟然提到了它们,没有一点惭愧之意。所以世上有很多无事生非的人,这都是韩非的罪过。因此我对这些旁门左道的道理保持沉默、不去听取诸子的言说已经很久了。而你却使用以测日影的仪器来测量天空,用手指来测量深渊,失明于大道而不觉悟,相信谎言而怀疑圣人,恐怕不是我所期望的。”
【参考译文】
  写作意图(目的)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出发点,即作者通过写作活动来实现文章的社会价值。探究思路同现代文阅读一致,从叙事情感、抒情议论等句中,感知作者情感,概括写作主旨,探究写作意图。此类题型常见于带有议论色彩的阐释类文言文本。
7、探究写作意图(目的)
【真题示例】
《周礼》:“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郑氏曰:“旌节,今使者所拥节也。”予以古事考之,知旌之与节不为一物也。
旌者,旗类,如曰“孑孑干旌,在浚之城”是也。为其有柄可揭,有游可垂,故能建之于城,则其貌孑孑然;植之于野,则来者指以为望也。此足以见旌为旗属,其类可稽也。
【2023天津卷】
材料一:
【真题示例】
若夫节者,汉之铜虎、竹使符,唐之铜兽、龟、鱼,皆一类而异名也。考其意制,中分一物而两之,授者、受者各执其半以待参验,则符瑞圭璋亦其物也。盖节之为义,信也,著之于事,若曰以此为约也。后世但见《周官》旌之与节同出而联文,遂亦以旌为节,误矣。节若果为旗类,而乃将之以函,则揭示舒垂之用皆何在也?以意揣度,亦自可以知其不然也。
【真题示例】
若夫汉世之节,则可仗可执,其制全非符节之比矣。苏武仗节牧羊,节旄尽落。汉时之谓节者,正是旗类,不复古制矣。《宣和卤簿图》曰:“节者,黑漆竿,上施圆盘,周缀红丝,拂盘八层,碧油笼之,执人骑从也。”又曰:“《汉官仪》:节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毦,三重。”崔豹《古今注》云:“秦制也,今王公得通用之。”则夫以旗为节,秦世已然,而汉特因之焉耳。
(宋·程大昌《演繁露》,有删节)
【2023天津卷】
【真题示例】
宋舒城李龙眠写《汉苏子卿忠节图》,而文正诸公继以诗,厥后文信公天祥又识其首,迄今几四百年,而河南左布政使旴江饶君得之,携来京师示余。呜呼!忠义在人心,万世如一日也。子卿居匈奴十九年,卧起持汉节,仗义不屈。信公当宋运之去,蹇蹇匪躬之日,一览此图,慷慨激烈,有去国思君之念。盖公之心即子卿之心,所谓易地皆然者也。
【2023天津卷】
材料二:
【真题示例】
第子卿之生还,信公之死义,有幸不幸焉耳。彼甘心降虏,忘国背君,微富贵于一时者,视二公为何如?饶君生长江右文献之邦出膺方伯之任于忠义之道讲之有素又得此而宝之诚可谓知所重者矣。因其请,故赋诗一首,书以归之。
(明 杨荣《<题苏武忠节图>跋》)
13、分析苏武仗节之事在这两则材料中的作用。(3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第二步:通读全文,寻找答题区间。
材料一中,作者举“苏武仗节牧羊,节旄尽落”的例子,其前后说明的是“若夫汉世之节,则可仗可执,其制全非符节之比矣”“汉时之谓节者,正是旗类,不复古制矣”。可见,在这里,苏武的例子是作为例子来参证汉世之节是旗帜形的,可仗可执,其形制与先秦的符节不同。
【解题思维】
材料二中,作者写“子卿居匈奴十九年,卧起持汉节,仗义不屈”,展现苏武仗义不屈的形象,昭示他和文天祥一样忠君爱国的精神。而此后“第子卿之生还,信公之死义,有幸不幸焉耳”,是将苏武的生还与文天祥死义进行比较,从而称赞《汉苏子卿忠节图》画作中体现的民族气节。
第三步:筛选归纳,组织语言作答。
【解题思维】
①程文中,作为例子来参证汉世之节是旗帜形的,可仗可执,其形制与先秦的符节不同。
②杨文中,描述苏武仗义不屈的形象,来昭示其忠贞爱国的精神,并与文天祥死义相比较,来称赞画作中体现的民族气节。
【答案参考】
【参考译文】
《周礼》中说:“通过门口关塞要使用符节,运输物资要使用玺节,通过道路要使用旌节。”郑玄作注说:“旌节,是现在出使使者所用的符节。”我通过考查古物故事,才知道旌和节并不是同一样东西。
旌,属于旗一类,就像“孑孑干旌,在浚之城”说的那样。因为它有柄可以高举起来,有不固定的飘带垂下来,因此若是能竖立在城墙上,则其就呈现旗帜高举的样子;若是把它竖立在野外,那么远来的人就能把它当作标志物。由此足可证明把旌作为旗一类的东西,大概是有迹可
材料一:
【参考译文】
查的。
而节,比如汉朝的铜虎、竹使符,唐朝的铜兽、龟、鱼,则都同属于一类东西,只是名字不一样罢了。考查节的制作(方法),是把一物从中间分开,使它成为两半,授节者和受节者各拿一半以备验证,所以符、瑞、圭、璋也都是节一类的东西。所以节是信义的象征,把它做成事物,就好像说我们以此为约定。后世只看到《周官》一书中旌和节出处相同而且连缀成文,就也把旌认为是节,这是错误的看法啊。节如果真的属于旗,用盒子装着它们,那展示舒垂的用处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根据它们的意思进行揣度,也自然能知道不是这样的。
【参考译文】
像那汉代的节,可以倚靠也手执,它的形制并不是像符节这一类的东西。苏武执节牧羊,节上的旄毛全都脱落了。可见汉朝所谓的节,正属于旗一类的东西,不再是古时候的形制了。《宣和卤簿图》说:“节,有黑漆的竿子,上面装着圆盘,周边点缀红丝,有八层拂盘,用碧油涂遍全身,并由骑从拿着它们。”又有人说:“《汉官仪》中说:节是用竹子做成的,柄长八尺,用旄牛尾做装饰,里外有三层。”崔豹《古今注》又说:“按照秦朝的形制,现在的王公贵族都能使用它。”可见把旗帜作为节,在秦代已是如此,而汉代只是沿袭秦代节的形制罢了。
【参考译文】
宋朝舒城人李龙眠画下《汉苏子卿忠节图》,而范文正等先生又接着为此写下诗歌,此后文天祥先生又在画前作志,到如今几乎四百年了。而现在河南左布政使旴江人饶君得到这幅画,带到京都来给我看。哎!忠义一直在人心中,即使过了万世也如同一天。子卿在匈奴待了十九年,不管睡觉还是起床都带着汉使的节旗,坚持节义不屈服。文天祥在宋朝国运消亡之时仍然忠诚正直,一看到这幅图,精神振奋、情绪激动,充
材料二:
【参考译文】
满离开国都、思念君主的想法。大概是文天祥先生的心志就是苏武的心志吧,即使世异时移也是如此。但苏武得以生还,而文天祥以死明义,就有幸运和不幸运之分了。那些甘心成为投降的俘虏,忘掉国家、背弃君主的人,即使能够得到一时的富贵,跟这两位先生比又该如何自处呢?饶君生长在江右人文荟萃之地,出任一方大员,素来很重视忠义之道,又得到这幅图并且把它当作宝物,的确可以说是知道什么重要的人。(因此)我遵从他的请求,特地为此赋诗一首,写下来送给他。
方法总结
1、解题思路
经过上述题型的分类讲解,配合众多真题练习之后,我们知道要随文答题,每种设问的难度和重点考察能力不同,因而解题思路各有侧重。但也可总结出文言文简答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及常见做法方法:
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通读全文,寻找答题区间
筛选归纳,组织语言作答
方法总结
2、常见的作答方法
第一,看所赋分值作答。学会从这些分值来确定答题的层次性,要点的数量等。
第二,按一定思路作答。 做内容概括题时,一定要分点概括文中会出现并列的部分,既要学会用原文也要学会从抽象中概括大意。
第三,按题意要求,组织不同句式作答。
3、组织语言的技巧
(1)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文中有的关键句如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如果吻合题意,可直接摘录;如只出现关键词,那还需要读者去改写。如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的,文中的重要句子就必须翻译。
要点:
(2)句意(层意)提取法
就是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中心句,读者要
3、组织语言的技巧
要点:
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
这类题要根据句意或层意提炼出这一层或这一句的内涵与本质的东西,答题才会有准确性。
接下来,通过更多灵活的高考真题设问形式,明确不同真题对不同能力的考查,从而将以上方法技巧灵活运用到高考题目当中。
2024新课标Ⅱ卷
材料一: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
材料二:
2024新课标Ⅱ卷
侯,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
2024新课标Ⅱ卷
“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2024新课标Ⅱ卷
材料三:
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之意②,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
2024新课标Ⅱ卷
不忍犯也。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14、王充认为,“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如“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请根据材料分析二者的相似之处。(三分)
【注】
①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名士。②孟贲:战国时勇士。
解析思维
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方向。
王充的观点从行动、效果、策略上点明了二者的相似之处。
第二步:通读全文,寻找答题区间。
从行动上看,“太子敬厚四皓”,材料二指出“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四皓是当时著名隐士;“魏文式段干木之闾”,材料一指出“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子夏是“孔门十哲”之一。“太子”“文侯”都礼敬贤士。
解析思维
从效果上看,“以消高帝之议”,材料二指出“上欲废太子……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竟不易太子”;“却强秦之兵”,材料一指出“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材料三补充说明“秦兵为之不至”。二人都巧妙化解了危机。
从策略上看,王充认为“强弱不敌,众寡不同”“力少则修德”。“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消高帝之议”和“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都是采用了“修德”的策略,达到了保全自己的目的。
参考答案
第三步:提炼句意,分条作答
14、敬贤礼士:太子敬重四皓,魏文侯礼敬段干木,都是通过尊重贤士来赢得他们的支持。
化解危机:太子通过敬重四皓,化解了汉高祖废太子的危机;魏文侯通过礼敬段干木,使得秦国不敢轻易进攻魏国。
德行感化:太子和魏文侯都通过自己的德行感化了贤士,使得他们愿意为其效力,从而达到了保全自己的目的。
【参考译文】
文侯师从子夏学经书,以客礼对待段干木,经过他的乡里,没有一次不凭轼敬礼的。秦国曾想进攻魏国。有人说:“魏君对贤人特别敬重,魏国人都称赞他的仁德,上下和谐同心,不能谋取。”文侯因此得到诸侯的赞誉。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一:
材料二:
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如意。吕后很害怕,就派
【参考译文】
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竭力要挟说:“一定得给我出个主意。”留侯说:“回想皇上不能招致而来的,天下有四个人。现在您果真能不惜金玉璧帛,让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恭,驾着(用四匹马拉的)安车,趁机派能言善辩之士恳切地聘请,他们应当会来。皇上知道这四个人贤能,那么这对太子是一大帮助。”汉十二年,皇上随着击败黥布的军队回来,病势更加沉重,愈发想更换太子。等到宴饮的时候,设置酒宴,太子在旁侍奉。那四人跟着太子,他们的年龄都已八十多岁,须眉洁白,衣冠非常奇特。皇上感到奇怪,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上
【参考译文】
前对答,各自说出姓名。皇上于是大惊说:“我访求先生们好几年了,先生们都逃避我,现在先生们为何自愿跟随我儿交游呢?”四人都说:“陛下轻慢士人,喜欢骂人,我们讲求道义,不愿受辱,所以惶恐地逃跑躲藏起来。
我们私下闻知太子为人仁义孝顺,谦恭有礼,喜爱士人,天下人没有谁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因此我们就来了。”皇上说:“烦劳诸位始终如一(善始善终)地好好调教保护太子吧。”四个人敬酒祝福已毕,小步快走离去。皇上起身离去,一直到酒宴结束,皇上最
【参考译文】
终没有更换太子,原本是留侯招致这四个人发生了效力。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议论者中有人说:“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秦军因此不去攻打魏国,并不是法制的功效。虽然在保全国家方面有好处,也不值得重视。”那么,法制的功能,指的是什么呢?养活三军士兵,明确赏罚法令,严厉刑法,富国强兵,这就是法制。六国灭亡,都灭亡在秦国的军队。六国的军队并非不精锐,士兵的力量也并
材料三:
【参考译文】
非不精锐,士兵的力量也并非不强,然而甚至于被打败灭亡,这是因为强弱不相当,多少不一样,即使明确了法制,那又有什么益处呢?假使小孩违背了大力士孟贲的心意,孟贲发怒,小孩持刀跟孟贲对打,小孩肯定不能取胜,因为力量远远不如孟贲。要是孟贲发怒,而小孩讲究礼节,对他非常恭敬,孟贲才会不忍加害。秦国与魏国,就像孟贲与小孩一样。力量弱小就该修养德行,军队强大就该发扬威力。秦国凭借军队强大,威力无穷战无不胜。撤回军队,不去侵犯魏国领土,是因为秦军尊重段干木操行贤良,推崇魏文侯的礼义。汉高皇帝主张想废掉太子刘
【参考译文】
盈,吕后很担忧,张子房(张良)教太子用谦恭的态度去迎请四皓,并丰厚地礼遇他们。太子的地位安稳了太子敬重厚待四皓,来消除了高皇帝废掉太子的想法,就像魏文侯到里巷对段干木表示敬意,退掉了强大的秦军一样。
2021新课标Ⅰ卷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21新课标Ⅰ卷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
2021新课标Ⅰ卷
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2021新课标Ⅰ卷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
解析思维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
“表”“景”的含义,《资治通鉴》相关知识。
第二步:通读全文,寻找答题区间。
本题涉及的关键信息来源于文本的尾段。“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的意思是: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
根据知识积累,可以得知《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书,其创作目的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史教训。尾段中,
解析思维
第三步:总结删选,精炼语言。
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唐太宗三个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主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表动则景随矣”一句即表明了司马光的目的。
参考答案
第一问: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
第二问:告诚后世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评分参考:共3分;道理和目的,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正确理解“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说明的道理,能够根据文中信息进行表述。
【破题关键】
参考译文
唐高祖显德九年秋天八月甲子这一天,唐太宗在东宫显德殿即位。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亲善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自东西汉以来都没有如此之多。封给的爵位既高,又多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吧!”太宗说:“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为了养护百姓,怎么可以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
参考译文
族呢!”十一月,庚寅(初五),将宗室郡王降格为县公,只有功勋卓著的几位不降。唐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平息盗贼。有人请求用严格的法令来禁止,太宗面含嘲笑着说:“百姓之所以成为盗贼,是因为赋税劳役繁重,官吏贪污,民众饥寒切身,所以才不顾廉耻的。朕应当捐弃奢华,减少费用,轻徭薄赋,任用清廉的官员,让百姓衣食有余,自然就不做盗贼了,哪里需要用重法!”这样过了几年以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外面的大门都不用关闭,商旅之人可以在荒郊野外露宿都不用担心治安问题。
参考译文
太宗听说了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声,召见他询问政道,张玄素答道:“隋主喜欢自己把持所有事务,不愿意信任群臣,因此群臣恐惧,只知道受命奉行而已,没有敢违抗的。以一人的智慧决定天下事,即使能够做到得失相半,犯的错误也已经很多了,加上君主被下面阿谀奉承所蒙蔽,不亡国还等什么!陛下如果能够谨慎地选择群臣,将政事分别交付给他们,自己安坐在朝廷上考查其成败而施以刑法或者赏赐,如果能够这样,何必担心天下治理不好呢?太宗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将他升为侍御史。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
参考译文
试探他们。有一个刑部的司门令史收受绢帛一匹,太宗得悉后想要杀掉他。民部尚书裴矩劝谏道:“当官的接受贿赂,罪的确应当处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门去让其接受,这是有意引人触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用道德加以诱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的古训。”太宗听了很高兴,召集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员,对他们说:“裴矩能够做到在位敢于力争,并不一味地顺从我,假如每件事情都能这样做,国家怎么能治理不好呢?”
臣司马光曰: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
参考译文
位佞臣而在唐则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由此可知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
找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