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郊区与乡村
(2024江苏镇江中学等校期中联考)稻作梯田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其中加榜乡形成了“林—田—村—河”四素同构的独特垂直景观。近几十年来,加榜乡的土地利用形式经历了“生产—生态、经济”演变的过程。下图为加榜乡1962年以来耕地利用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加榜乡土地利用形式转变的时间节点是( )
A.1986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15年
2.2015年后,加榜乡“人增田减”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人口出生率提高 B.生态环境改善
C.粮食单产提高 D.旅游资源开发
易错点2 城镇功能区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4.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功能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功能区土地价格高,以住宅和绿地为主
C.丙功能区以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功能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易错点3 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024江苏盐城响水中学期中)散布在皖西大别山区的大屋民居多背山面水,形成了“山—屋—塘—田”的布局特点(下图),当地居民多聚族而居。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皖西大屋民居分布较分散,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交通
C.地形 D.宗族
6.当地“山—屋—塘—田”的布局优点包括( )
①阻挡冬季寒风
②方便田地的灌溉
③降低暴雨频率
④提高陡坡利用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B 2.D 3.B 4.C 5.C 6.A
1.B 读图可知,1962—1986年,加榜乡耕地及稻田面积快速增加;1986—2000年,加榜乡耕地及稻田面积增加速度放慢;自2000年开始,加榜乡耕地及稻田面积快速减小,说明大量耕地快速失去耕地功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用地。因此,2000年是加榜乡土地利用形式转变的时间节点。故选B。
2.D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关键信息与逻辑推理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 A错误
生态环境改善是吸引游客的原因,不是导致“人增田减”的直接原因 B错误
粮食单产提高不会导致“人增田减” C错误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大量游客,导致当地出现“人增田减”的现象 D正确
3.B 根据图中土地价格曲线分析可知,乙区域土地价格最高,据此判断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乙区域。
4.C 甲功能区人口密度小,地价低,工业区位条件较好,应为工业区。由上题分析可知,乙功能区为中心商务区。丙功能区人口密度较大,应为居住区,以住宅用地为主。丁功能区远离市中心,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价格低。故选C。
易错提示 居住区人口密度大;中心商务区往往是城市地租最高的区域;为降低成本和减少污染,工业区一般远离市中心布局。
5.C 图文材料显示,皖西大别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平地少且较为分散,适宜聚族而居的大块建设用地少且分散,所以皖西大屋民居分布较分散,C对;该地水源、交通和宗族都是民居集中的影响因素,而非皖西大屋民居分布较分散的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B、D。
6.A 根据下面分析,选A。
关键信息 逻辑推理 结论
图示皖西大屋民居西、北、东三面环山;皖西地处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偏北风 偏北山地阻挡冬季寒风 ①正确
“山—屋—塘—田”地势逐渐降低 “塘”可汇聚、存蓄地表径流,并自流灌溉“田” ②正确
暴雨频率受气候影响,基本不受村落布局影响 ③错误
陡坡位于山区 “山—屋—塘—田”布局并没有提高陡坡利用率 ④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