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3-17 16:2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单元检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是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测得10 s内A的平均速率v(A)=0.12 mol·L-1·s-1,则反应进行到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1.6 mol B.2.8 mol
C.3.2 mol D.3.6 mol
3、对于反应A(g)+3B(g)===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01 mol·L-1· ( http: / / www.21cnjy.com )s-1 B.v(B)=0.02 mol·L-1·s-1
C.v(B)=0.60 mol·L-1·m ( http: / / www.21cnjy.com )in-1 D.v(C)=1.0 mol·L-1·min-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5、.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2NO(g)+2CO(g) N2(g)+2CO2(g); 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相关的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
7、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E:\\杨绘绘\\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化学\\创新化学人教选修4\\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H36.tif" \* MERGEFORMAT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1·s-1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1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8、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 ( http: / / www.21cnjy.com )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发生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01 mol·L-1
·min-1,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的值是(  )
A.1 B.2 C.3 D.4
9、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10、某反应:AB + C 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11、可逆反应:2NO22NO+O2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12、将 lmolSO2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 l mol O2 通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SO3为0.3mol,若此时移走 0.5mol O2和 0.5mol SO2则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是( )
A.0.3mol B.0.15mol
C.小于 0.15mol D.大于0.15mol而小于 0.3mol
13、下图表示的是在800 ℃时,含有A、B、C三种气体的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INCLUDEPICTURE "E:\\杨绘绘\\2015\\幻灯片\\同步\\创新设计\\化学\\创新化学人教选修4\\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H38.tif" \* MERGEFORMAT
A.0.4 B.1.08
C.0.48 D.3.325
14、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
D.工业制取金属钾 Na(l)+ KCl(l) NaCl(l)+ 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15、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16、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转化率变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
1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 (g)+N (g) R (g)+2 L此反应符合右边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液体 D.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18、对于可逆反应 2AB3(g) A2(g) + 3B2(g),△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19、已知反应:COCl2(g)??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其中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20、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2SO2(g)+O2(g)2SO3(g) 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剂效率比乙高
D.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二、填空题
21、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2O72-与黄色的CrO42-有下列平衡关系:
Cr2O72- + H2O 2CrO42- + 2H+,把K2Cr2O7溶于水配成稀溶液是橙色。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呈__________色,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1)中再加入过量稀H2SO4,则溶液呈________色,因为________
__。
(3)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 (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 则平衡___________, 溶液颜色将____ ___。
22.(9分)在一定体积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23.(4分)在100℃和200k ( http: / / www.21cnjy.com )Pa的条件下,反应aA(g) bB(g)+c C(g)建立平衡后,在不加入任何物质的条件下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维护温度不变),下表列出的不同压强下反应建立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
压强(kPa) 200 500 1000
B的浓度(mol/L) 0.04 0.1 0.27
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压强从200kPa增加到500kP ( http: / / www.21cnjy.com )a时,平衡 转移(填“正向”或“逆向”或“不”),理由是 。
(2)压强从500kP ( http: / / www.21cnjy.com )a增加到1000kPa时,平衡 方向转移(填“正向”或“逆向”或“不”),其原因可能为
24.当25 ℃时,在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A、B、C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已知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将增大。
INCLUDEPICTURE "\\\\杨绘绘\\f\\杨绘绘\\幻灯片原文件\\同步\\创新设计\\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修4(通用、广东)\\H11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杨绘绘\\f\\杨绘绘\\幻灯片原文件\\同步\\创新设计\\化学\\化学 人教版 选修4(通用、广东)\\H119.tif" \* MERGEFORMATINET
t2~t3 t4~t5 t5~t6 t7~t8
K1 K2 K3 K4
(1)根据图1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ΔH 0(填“>”、“<”或“=”),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的平均速率v(A)为________。
(2)在5~7 min内,若K值不变,则此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2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t的关系图,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用“>”、“<”或“=”连接)。A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答卡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是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
21、(1)溶液呈__________色,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呈______色,因为_____ 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颜色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K =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依据是 _____________ (多选扣分)。
(4)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23.(1) ,
(2) ,
24(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ΔH 0,K=________, v(A)为________。
(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 _________。A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_。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选项C正确。
2、答案 C
解析 10 s内v(B)=v(A)=0.04 mol·L-1·s-1,故10 s内,Δn(B)=10 s×0.04 mol·L-1·s-1×2 L=0.8 mol,因此10 s时,容器内n(B)=4 mol-0.8 mol=3.2 mol。
3、答案 A
解析 对于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 ( http: / / www.21cnjy.com )率进行比较时,必须选定同一种速率单位和同一种物质,这样比较才有意义。如选择B物质和单位mol·L-1·min-1,并依据“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进行相应的换算,然后进行对比。A项,v(B)=3v(A)=3×60 s·min-1×0.01 mol·L-1·s-1=1.8 mol·L-1·min-1;B项,v(B)=60 s·min-1×0.02
mol·L-1·s-1=1.2 ( http: / / www.21cnjy.com ) mol·L-1·min-1;D项,v(B)=v(C)=1.5 mol·L-1·min-1,经过比较可知A项反应进行的最快。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 C
解析 由图像中数据计算用不同物质的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也就是化学计量数之比,然后即可推出化学方程式。由图像可知:X、Y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为生成物。它们的物质的量变化分别为X:(1.20-0.41)mol=0.79 mol;Y:(1.00-0.21)mol=0.79 mol;Z:(1.58-0)mol=1.58 mol。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X+Y??2Z,D项错;
A项:v(Z)===0.079 mol ( http: / / www.21cnjy.com )·L-1·s-1;B项:Δc(X)===0.395 mol·L-1;C项,Y的转化率=×100%=79.0%。
8、答案 A
解析 利用条件可求:v(W)==0.02 mol·L-1·min-1,利用计量数关系计算得n=1。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D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 B
解析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③增加CO浓度,平衡左移;⑤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20、答案 B
解析 A项,图Ⅰ改变的条件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增大压强;B项,由于同等程度地加快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加入的应是催化剂;C项,由于平衡发生了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不是加入催化剂;D项,改变的应是温度,且乙的温度高。
21、答案(12分)⑴黄; 中和H+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⑵橙红色; 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⑶正反应方向移动; 变浅
22.(9分)
(1);(3分)
(2)吸热;(2分)
(3)b、c;(2分)
(4)830 (2分)
23、(6分)(1)不移动、浓度增大的倍数和压强增大的倍数相同
(2)正向、加压至1000KPa时C物质变成了非气态物质
24、答案 (1)A(g)+2B(g) ( http: / / www.21cnjy.com )??2C(g)(不写物质的状态也可)  0.05 mol·L-1·min-1 (2)增大压强(或缩小容器体积) (3)K1>K2=K3=K4 t2~t3
解析 (1)由图1中曲线变化情况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A和B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再由三种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值可得到化学计量数。(2)已知反应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将增大,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5~7 min内,K值不变,说明平衡移动不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因此此处改变的条件只能是增大压强。(3)根据速率—时间图像分析,t3时改变的条件是升温,t5时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t6时改变的条件是减压,因此有K1>K2=K3=K4。由于t3、t6时条件的改变均导致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A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t2~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