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4 21:2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新课导入
为什么要纪念他们?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知道造纸术的发明、蔡伦改进造纸术,能说明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史料实证)
2.知道张仲景、华佗的医学成就;初步了解秦汉时期的数学、农学等成就,增进文化自信。(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 知道《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学习司马迁的精神,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4. 知道道教的创立和佛教的传入,初步了解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学习目标
任务:观察图片,梳理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演变,思考以下书写材料有何不便?
悬泉置遗址出土的西汉简牍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甲骨文
何尊上的金文(铭文)
龟甲、兽骨
青铜器
竹木简
绢帛
笨重、携带不方便
昂贵
纸(西汉)
天水放马滩汉墓
出土的西汉纸地图
一、造纸术的发明
质地粗糙使用不便
一、造纸术的发明
1. 蔡伦改进造纸术
汉朝造纸工艺流程想象图





时间:
人物:
原料:
优点:
105年(东汉)
蔡伦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自习P84-85,找出以下信息,铅笔标注(1min)
材料一:
东汉首都太学生多达3万多人,……汉政府还在各郡县设立公立学校广招学生。同时私学之风盛行,全国在校学生总数至少以数十万至百万计,所用教材多为纸本经卷,作文亦用纸写,比用简牍更为方便、省时、省力。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
材料二:
①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一、造纸术的发明
2. 造纸术发明的意义
任务:阅读以下材料,概括造纸术发明的意义。
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世界受蔡侯(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更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德克·卜德《中国物品西传考》
②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张仲景 时期
特长
成就
华佗 时期
特长
成就
《九章算术》 《氾胜之书》
成书时间
内容
地位
任务:自习第二子目P85-86,找出以下信息,铅笔标注(2min)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1. 医学——张仲景
张仲景
张仲景 时期
特长
成就
东汉末年
①写成《伤寒杂病论》;
②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辨证诊断;“治未病”
——“医圣”
P86 材料研读:东汉末年,张仲景在谈到撰写《伤寒杂病论》的背景时说: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伤寒论·序》
材料反映张仲景怎样的精神?
仁爱济世、勤奋钻研、谦虚好学
译文:我想起这些年来宗族的没落与丧亡,为那些没有救治过来而死亡的人感到痛惜与悲伤,于是就勤奋地探求古人留下来的经验,广泛收集流传在民间的有效药方……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共16卷。虽然这部书不能包治百病,但是希望可以了解疾病的源头。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2. 医学——华佗
华佗 时期
特长
成就
东汉末年
①发明“麻沸散”;
②创编“五禽戏”
针灸、汤药、外科手术
华 佗
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3. 数学和农学
《九章算术》 《氾胜之书》
成书时间
内容
地位
东汉
算术、 代数、几何等
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今有田广十五步,纵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今有粟一斗,欲为粝米,问得几何
——《九章算术》
中国古代数学一直注重实际应用,与人们的生产、 生活联系紧密。
生产经验、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
三、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档案卡 成书时代
作者
体裁
内容
任务:自习第三子目P87(包括大字小字),找出以下信息。(2min)
西汉(汉武帝时)
司马迁
纪传体通史(中国第一部)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司马迁与《史记》
任务-阅读材料概括:《史记》有何特点(史学和文学价值两个角度)?
材料一:《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的丑恶行为。
材料二:朴素凝练、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减一字不能。
——柳宗元
①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文笔优美,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三、司马迁与《史记》
学史崇德:读完司马迁的故事,从中你感受到他怎样的精神?
追求崇高理想和献身伟大事业的精神;
不畏强权、坚忍不拔的意志。
司马迁
陕西韩城司马迁祠
材料: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四、道教和佛教
道教名片 时间
创始人
发源地
地位
代表地
任务:自习第四子目P88,完成以下两张名片的介绍。(2min)
东汉末年
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汉中、巴蜀
中国本土宗教
成都青城山
佛教名片 产生时间
发源地
传入中国时间
广泛传播时间
代表地
西游记中有佛教和道教两个系统。如来佛祖为佛教最高首领,玉皇大帝为道教最高首领。
四、道教和佛教
说一说道教为何产生于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连年灾荒民不聊生。极度苦难的人们需要精神寄托。
下层民众信奉
佛教名片 产生时间
创始人
发源地
传入中国时间
广泛传播时间
代表地
四、道教和佛教
公元前6世纪
释迦摩尼
古代印度
两汉之际
洛阳白马寺
东汉明帝时
丝绸之路为佛教传入奠基。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传播原因:
①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望生活平安的愿望
②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
佛道善天下——道教和佛教
敦煌莫高窟
龙门石窟
乐山大佛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史事——哲学
《论衡》
归纳总结
思考: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国家统一
经济发展
民族交往频繁
中外交流频繁
科技文化发展
秦汉时期
为后世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司马迁与《史记》
造纸术的发明
宗教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西汉发明造纸术
《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医圣张仲景《伤害杂病论》;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医学
数学
农学
《氾胜之书》总结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经验
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时期、作者、载体、内容、价值?
道教的创立(神仙方术)
佛教的传入(众生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