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4 21:3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他们的腐朽统治,导致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西晋在此基础上统一全国,但统一局面仅维持30多年。此后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对峙的局面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显著进步,都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国历史中你知道哪些著名人物?
《三国演义》片段
16课 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官渡之战形势图》《赤壁之战形势图》逐步学习对于战争过程的叙述。
观察《三国鼎立示意图》,培养学生时空观念,补充说明中国台湾的相关史实,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群雄并起,州牧割据
二、两强相争,官渡之战
三、孙刘抗曹,赤壁之战
四、三国鼎立,局部统一
目录
州牧割据
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乱作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州牧割据的局面,加这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一、群雄并起,州牧割据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参与指挥诛杀宦官,带兵讨伐董卓,励精图治,统一河北地区。
PK
二、两强相争,官渡之战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保证了军粮供应和流民生计,实力不断增强。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招揽人才,重用人才
招募流民和兵士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曹操为了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曹操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的辅佐为曹操成就大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郭嘉、荀彧、贾诩、程昱、荀攸、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
阅读材料,说一说曹操势力壮大的原因有哪些?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形势图
曹操
袁绍




结合教材、地图册及视频,请学生讲述官渡之战的过程?
时 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 果
作 用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唯才是举。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
曹操 胜
袁绍 败
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
曹操
统一北方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统一全国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三、孙刘抗曹,赤壁之战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建安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桃园三结义
关于刘备有中有哪些的小故事?
三顾茅庐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三国志》陈寿
官渡之战后,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投奔刘表。公元208年刘表病死,刘表次子刘琮代立,遣使者投降曹操,刘备屯兵于樊城,不知道曹操军的突然到来,曹军大兵压境,刘备率兵从樊城退往夏口,派诸葛亮联络孙权。
联合抗曹
刘备阵营
孙权阵营
《三国演义》视频片段
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
周瑜率3万兵马沿江西进
公元208年,曹军南下
曹军南下
5万孙刘联军行至赤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草船借箭
苦肉计
火攻战术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曹操败走华容道
曹军撤退
《三国演义》电视剧片段
公元200年
曹军胜利
赤壁之战
时 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 果
作 用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 曹军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公元208年
曹军失败
战 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兵力
公元200年
曹军胜利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公元208年
曹军 孙刘联军
曹军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夜烧军粮
联合 诈降 火攻
袁绍 曹操
时 间
交战方
特 点
简单经过
结 果
影 响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10余万 2万
20 余万 约5万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2、曹操骄傲自满
3、孙刘联军,战术得当
4、缺乏统一全国的实力(根本)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
怎样评价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范晔《后汉书》
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罗贯中《三国演义》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
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洛 阳
成都
建业


220年曹丕
洛阳
221年刘备
成都
229年孙权

三国鼎立
三国经济、军事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
(根本原因)
四、三国鼎立,局部统一
三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翻车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三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__________
诸葛亮治理国家时,赏罚分明、宽严并用。对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保持尊重,教会他们谋生的技术,帮助他们改进生活。

蜀锦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政治局面有何变化?
军阀割据
局部统一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官渡之战
小结
赤壁之战
东汉
25年
200年
208年
220年
221年
229年



曹操—
袁绍
曹操—
孙权刘备
以少胜多
三国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