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新趋势】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素养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情境新趋势】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素养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15 21: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新情境新趋势】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素养检测卷
小学六年级教科版科学试题
(时间:40分钟)
一、我会选。(共60分,每题2分)
太阳的东升西落、四季的变化,这些现象是怎么产生的?这些现象和地球运动有怎样的联系?地
球是怎样运动的?地球的运动又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呢?让我们一起探究吧。
1.(2分)北极狐在夏季换毛,刺猬冬眠,都是受( )的影响。
A. 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地球自转
2. (2分)建筑设计师在规划住宅楼群时,要保证底层房屋在全年正午都能照到阳光, 因此楼间距应
依据( )这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A.夏至 B.秋分 C.冬至
3.(2分)北京的科科和乌鲁木齐的学学是好朋友。早上科科在吃早餐时,学学最有可能在( )
A.睡觉 B.吃午餐 C.参加课后服务
4.(2分) 如图所示为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某天和一年中夏至日与冬至日正午的长度变化示意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B.图乙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
C.图乙中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5.(2分)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的结构模型中,比例最合理的是( )
6.(2分)下列模拟实验的情境中,符合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7.(2分)下列属于昼行性动物的是( )
8.(2分)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迎来黎明的时间是有差异的,图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
A. 昆明 B.北京 C.哈尔滨
9.(2分)小明生活在长沙,他在夏天的时候去( )旅游需要带上厚厚的棉衣。
A.澳大利亚 B.美国 C.日本
10.(2分)如图表示地球绕太阳公转(在北半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球运动到B位置时是夏至
B.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需24小时
C.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
11.(2分)如图所示,城市甲在1小时后进入夜晚,据此推测城市乙在( )小时后会进入夜晚。
A.0.5 B.1 C.3
12.(2分)下图是一年中人们对太阳正午位置的记录。此由可以推想到( )
A.太阳夏季正午升得高 B.夏季阳光直射此处大地 C.地轴与阳光夹角在变
13.(2分)下列对地球公转时的样子的描述,更符合实际的是( )
14.(2分)龙龙同学坚持每天上午11点观察、记录太阳照进教室的情景。下面三幅图分别是3月22日、6月22日、12月22日的记录,其中6月22日的情景是( )
15.(2分)如图所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A点即将进入( )
A.早晨 B.正午 C.傍晚
16.(2分)如果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倾斜的,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昼夜不再交替 B.没有四季交替现象 C.整个地球都是炎热的夏季
17.(2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点是北极 B.O地即将迎来黎明 C.乙地比甲地晚看到日出
18.(2分)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北极上空俯瞰),依据图片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 )
A.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是四季的成因
B.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北半球的夏季
C.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南半球的冬季
19.(2分)晓光还找来了一根筷子,穿过模型, 如图, 这是为了模拟( )
A.赤道 B.地轴 C.地幔
20.(2分)在做“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模拟( )
A.太阳 B.地球 C.北京地区
21.(2分)航天员透过窗户观察,以下现象观察不到的是( )
A.日出日落 B.地球上有昼夜 C.地球上有地轴
22.(2分) 科科在查找资料时,书本上的两幅图(如图)引起了他的注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是由哥白尼提出,图②是由托勒密提出
B.它们都属于地心说示意图
C.图①属于地心说示意图,图②属于日心说示意图
23.(2分)每年六月份,水囗杨梅成熟的时候,夜里山上亮起了一盏盏的捕蝇灯,果农利用了( )来诱捕害虫。
A. 四季变化 B. 昼夜变化 C.湿度变化
24.(2分)冬至日时,在深圳的小明吃着汤圆打电话给澳大利亚的哥哥(下图所示位置),哥哥那边(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25.(2分)如图为日、地、月三个天体的运行模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代表月球绕地球转动, 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B.乙代表地球绕地轴转动,地轴是一根真实存在的轴
C.丙代表地球绕太阳转动,使地球产生四季更替现象
26.(2分)下列成语中体现出昼夜交替现象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闻鸡起舞 B.一叶知秋 C.春暖花开
27.(2分)生活在北京,住哪个房间夏天相对会比较凉爽一些 ( )
A.东边房间 B. 西边房间 C.北边房间
28.(2分)以下图示表示地球以某种姿态绕着太阳公转,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三种姿态下运动,地球上都有四季交替
B.三种姿态下运动,地球上都有昼夜交替
C.图乙情形地球上有四季变化,图丙情形地球上没有昼夜变化
29.(2分)下面太阳、地球位置示意图中,气泡标记处示意徐州市所在地。徐州正在夏季的是( )
30.(2分)如下图所示,假设地球自西向东旋转,A点即将进入( )
A.上午 B.中午 C.傍晚
二、综合探究与应用(共40分)
31.(10分)探究一: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虚构了“流浪地球”计划:建造地下城之后开启“转向发动机”,驱使地球停止自转。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地球最后的加速冲刺,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1)由于太阳引力场的作用导致地球环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A.一天 B.12小时 C.一年
(2)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四季的变化 C.夏天升国旗比冬天早
(3)驱使地球停止自转,推测“转向发动机”产生推力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4)设想一下,如果地球的自转突然变快了,其结果( )
A.一昼夜的时间将会变得比现在长
B.将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C.一昼夜的时间将会变得比现在短
(5)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中不是地球自转引发的是( )
A.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B.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认真学习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C.下午6点的义乌,天已经暗下来了,可是新疆太阳还老高
32.(10分)探究二:豆豆的大伯是一名科考队员,正在位于北极圈内的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豆豆的堂哥(以下简称堂哥)受他爸爸的影响,很喜欢户外运动。2023年6月21日,堂哥和大学同学到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野营。入夜后,堂哥和同伴燃起篝火,围坐在一起,畅谈天文地理。
(1)以下猜测,不能导致“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太阳自转 B.地球自转 C.太阳绕着地球转
(2)大伯在北极看到了北极狐,现在的毛色是( )
A.灰色 B.白色 C.红色
(3)豆豆的大伯在黄河站看到太阳总是不落山,高高的挂在天空,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离太阳近 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地指向北极星
(4)豆豆的大伯去黄河站考察,根据下图,应选择地球公转到()位置时去比较好。
A.A B.B C.C
(5)堂哥给远在北极的大伯打电话,他们的谈话不符合事实的是( )
A.黄河站出现了极昼现象
B.黄河站外企鹅频繁出没
C.黄河站处于科学考察的最佳时节
33.(10分)探究三:模型可以用来研究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等。利用不同的桥面结构模型,可以研究桥面的抗弯曲能力;利用不同的地球运动模型,可以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1)小明利用模型来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时,最好用( )来模拟太阳。
A.蜡烛 B.篮球 C.日光灯
(2)小明控制模型的运动速度,以便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在现实世界中,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1小时 B.1天 C.1个月
(3)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最符合托勒密“地心说”理论的是( )
A. 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4)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 )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5)小明研究“四季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可以采用( )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34.(10分)探究四: 我们在晴天的日子里经常会看到:同一地点,太阳的位置不同,影子也不一样。林巧和同学一起做模拟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
(1)林巧用手电筒分别在不同位置照射“小房子”,来模拟日影的四季变化(如图1)。她们观察比较后发现:不同季节的日影长短情况是怎样的 ( )
A.夏至影子最长
B.冬至影子最短
C.春分、秋分影长居中
(2)为了观测一年中不同季节影子的长短变化,我国古人还发明了一种观测工具,它是()
A.日晷 B.圭表 C.地动仪
(3)林巧查阅地球公转的资料(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B.地球公转的轨道是圆形
C.地球公转的时候地轴是倾斜的
(4)林巧模拟北京在不同季节日影的长短,发现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日影最短。这时模拟的是什么季节的影长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5) 方智发现有些动物身体特征和习性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下面哪种现象不属于这种情况 ( )
A.刺猬在冬季需要冬眠
B.北极狐的毛在冬天会变成白色
C.公鸡在天亮的时候会打鸣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共60分,每题2分)
1.(2分)北极狐在夏季换毛,刺猬冬眠,都是受( )的影响。
A. 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地球自转
【答案】B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所以北极狐夏季和冬季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和刺猬冬眠都是四季变化的影响。
2. (2分)建筑设计师在规划住宅楼群时,要保证底层房屋在全年正午都能照到阳光, 因此楼间距应
依据( )这一天的楼影来计算。
A.夏至 B.秋分 C.冬至
【答案】C
【详解】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在规划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在正午都能见到阳光,楼群间距应依据最长时的楼影计算,即冬至日。故选C.
3.(2分)北京的科科和乌鲁木齐的学学是好朋友。早上科科在吃早餐时,学学最有可能在( )
A.睡觉 B.吃午餐 C.参加课后服务
【答案】A
【详解】北京和乌鲁木齐位于中国的不同时间区域,北京采用的是东八区时间,而乌鲁木齐则是西六区时间。乌鲁木齐比北京的时间晚两个小时。因此,当科科在北京吃早餐时(一般为早上7-9点),乌鲁木齐的时间则大约是早上5-7点。这时学学很可能还在睡觉。吃午餐和参加课后服务一般不在这个时间段进行。
4.(2分) 如图所示为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某天和一年中夏至日与冬至日正午的长度变化示意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B.图乙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
C.图乙中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答案】A
【详解】北京和乌鲁木齐位于中国的不同时间区域,北京采用的是东八区时间,而乌鲁木齐则是西六区时间。乌鲁木齐比北京的时间晚两个小时。因此,当科科在北京吃早餐时(一般为早上7-9点),乌鲁木齐的时间则大约是早上5-7点。这时学学很可能还在睡觉。吃午餐和参加课后服务一般不在这个时间段进行。
5.(2分)下列关于地球内部的结构模型中,比例最合理的是( )
【答案】C
【详解】地球由地表到地心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从 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地壳下面是地幔,厚约2900干米。地幔下面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为3400多千米。地球内部结构模型中,比例最合理的是C.
6.(2分)下列模拟实验的情境中,符合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答案】C
【详解】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同时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昼夜交替就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因此C符合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
7.(2分)下列属于昼行性动物的是( )
【答案】C
【详解】根据动物的活动时间,我们可以将动物划分为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夜行性动物有蝙蝠,猫头鹰,猫,蛇鼠,蝎子蜈蚣等动物;昼行性动物有狗,牛羊,鹿,象等动物,故狗是昼行性动物,选C.
8.(2分)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迎来黎明的时间是有差异的,图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
A. 昆明 B.北京 C.哈尔滨
【答案】C
【详解】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图中三个城市,哈尔滨位于最东边,所以哈尔滨最先迎来黎明。故选C.
9.(2分)小明生活在长沙,他在夏天的时候去( )旅游需要带上厚厚的棉衣。
A.澳大利亚 B.美国 C.日本
【答案】A
【详解】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小明生活在长沙,长沙处于北半球,北半球处于夏季的时候南半球处于冬季,所以他在夏天的时候去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旅游需要带上厚厚的棉衣。
10.(2分)如图表示地球绕太阳公转(在北半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球运动到B位置时是夏至
B.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约需24小时
C.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
【答案】C
【详解】A.当地球运动到B位置时并不是夏至,而是冬至,错误。 B.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一年,不是24小时,错误。 C.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正确。
11.(2分)如图所示,城市甲在1小时后进入夜晚,据此推测城市乙在( )小时后会进入夜晚。
A.0.5 B.1 C.3
【答案】C
【详解】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乙在甲的西边,而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因此,甲先进入夜晚,乙会在甲进入夜晚后再进入夜晚。考虑到整个地球自转一圈是24小时,乙比甲晚1/8圈,即3小时后进入夜晚。
12.(2分)下图是一年中人们对太阳正午位置的记录。此由可以推想到( )
A.太阳夏季正午升得高 B.夏季阳光直射此处大地 C.地轴与阳光夹角在变
【答案】C
【详解】读图可知, 一年四季太阳高度角不同,所以可得出结论是地球公转导致的地轴与阳光夹角的变化。故选C。
13.(2分)下列对地球公转时的样子的描述,更符合实际的是( )
【答案】B
【详解】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它的轴不是与公转轨道垂直的,而是有一个大约66.5度的倾斜角,这个倾斜角被称为地球的轴倾角或倾斜角。这个倾斜是导致地球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从地球公转轨道的侧面看,地球是斜着公转的。故选B。
14.(2分)龙龙同学坚持每天上午11点观察、记录太阳照进教室的情景。下面三幅图分别是3月22日、6月22日、12月22日的记录,其中6月22日的情景是( )
【答案】A
【详解】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物体影子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读图可以看出,A中11点钟阳光从窗户里照进来的面积最小,说明太阳高度较大,可能是夏季6月22日拍的;C中11点钟阳光从窗户里照进来的面积最大,说明太阳高度较小,可能是冬季12月22日拍的。故A选项符合题意。
15.(2分)如图所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A点即将进入( )
A.早晨 B.正午 C.傍晚
【答案】C
【详解】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圈)。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白昼变为黑夜的界线是昏线,从黑夜变为白昼的界线是晨线。A点位于昏线上,所以地球自西向东自转,A点即将进入傍晚。
16.(2分)如果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倾斜的,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昼夜不再交替 B.没有四季交替现象 C.整个地球都是炎热的夏季
【答案】B
【详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地球公转时,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使得太阳对地球的照射角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温度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形成了四季。如果地球公转时,地轴不是倾斜的,那么就不可能形成四季,也就没有四季交替现象。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地轴不再倾斜时,阳光直射点不再变动,只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才是炎热的夏季,其它地区则不是。
17.(2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点是北极 B.O地即将迎来黎明 C.乙地比甲地晚看到日出
【答案】B
【详解】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根据图片我们可以判断:O地即将迎来黎明;乙地比甲地早看到日出;S点是南极。
18.(2分)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北极上空俯瞰),依据图片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 )
A.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是四季的成因
B.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是北半球的夏季
C.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南半球的冬季
【答案】C
【详解】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地球最基本的两种运动形式。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运动,产生了四季更替。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地球与太阳的近日点是位于每年一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远日点是位于每年七月初。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主要是公转运动产生的,与地轴倾斜角度有关,四季变化和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没有关系,A错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近距点时,时间为每年一月初,恰好是北半球的冬季;B错误。而位于远距点时,时间为每年七月初,正好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C正确。
19.(2分)晓光还找来了一根筷子,穿过模型, 如图, 这是为了模拟( )
A.赤道 B.地轴 C.地幔
【答案】B
【详解】晓光找来了一根筷子,穿过模型,这是为了模拟地轴。地球公转时,公转轨道是个椭圆轨道,而且地轴倾斜的方向不变,北极点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地轴总是倾斜指向北极星。
20.(2分)在做“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模拟( )
A.太阳 B.地球 C.北京地区
【答案】B
【详解】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地球,中间的同学代表太阳。
21.(2分)航天员透过窗户观察,以下现象观察不到的是( )
A.日出日落 B.地球上有昼夜 C.地球上有地轴
【答案】C
【详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航天员透过窗户可以观察到日出,日落,地球上有昼夜;地球表面的经纬网和地轴实际不存在,所以航天员透过窗户是观察不到地球上有地轴。
22.(2分) 科科在查找资料时,书本上的两幅图(如图)引起了他的注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是由哥白尼提出,图②是由托勒密提出
B.它们都属于地心说示意图
C.图①属于地心说示意图,图②属于日心说示意图
【答案】C
【详解】“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太阳每天环绕地球一周,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运动的,行星及周围天体都绕着太阳转。所以图①属于地心说示意图,图②属于日心说示意图。C符合题意。
23.(2分)每年六月份,水囗杨梅成熟的时候,夜里山上亮起了一盏盏的捕蝇灯,果农利用了( )来诱捕害虫。
A. 四季变化 B. 昼夜变化 C.湿度变化
【答案】B
【详解】有的害虫具有趋光性,它们会向着光源的方向移动,所以每年六月份,每当杨梅成熟的时候,夜里山上亮起了一盏盏的捕蝇灯,果农利用了昼夜变化来诱捕害虫。
24.(2分)冬至日时,在深圳的小明吃着汤圆打电话给澳大利亚的哥哥(下图所示位置),哥哥那边(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答案】C
【详解】地球上四季变化是阳光有规律地在南北半球移动造成的,当北半球处于冬至日时,南半球正好处于夏季。图中深圳位于北半球,冬至日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好是夏季。
25.(2分)如图为日、地、月三个天体的运行模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代表月球绕地球转动, 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B.乙代表地球绕地轴转动,地轴是一根真实存在的轴
C.丙代表地球绕太阳转动,使地球产生四季更替现象
【答案】C
【详解】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 A、甲代表月球绕地球转动,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的地球的自转,观点错误; B、乙代表地球绕地轴转动,地轴是一根不真实存在的轴,观点错误; C、丙代表地球绕太阳转动,使地球产生四季更替现象,观点正确。
26.(2分)下列成语中体现出昼夜交替现象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闻鸡起舞 B.一叶知秋 C.春暖花开
【答案】A
【详解】昼夜变化让动物产生了昼伏夜出(如老鼠)或夜伏昼出(如人类及许多其他哺乳动物)的生物钟规律,人类生活也处处受昼夜更替的影响。以上成语中体现出昼夜交替现象对生物的影响的是闻鸡起舞;一叶知秋、春暖花开、冰天雪地描述的是季节变化。
27.(2分)生活在北京,住哪个房间夏天相对会比较凉爽一些 ( )
A.东边房间 B. 西边房间 C.北边房间
【答案】C
【详解】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是夏季,这个时候南边屋子时光线会直射,是最热的,所以生活在北京住北边房间夏天相对会比较凉爽一些。
28.(2分)以下图示表示地球以某种姿态绕着太阳公转,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三种姿态下运动,地球上都有四季交替
B.三种姿态下运动,地球上都有昼夜交替
C.图乙情形地球上有四季变化,图丙情形地球上没有昼夜变化
【答案】B
【详解】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面,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停地交替。三种姿态下运动,不管如何,地球都是不透明的物体,所以地球上都有昼夜交替。
29.(2分)下面太阳、地球位置示意图中,气泡标记处示意徐州市所在地。徐州正在夏季的是( )
【答案】A
【详解】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主要与太阳光照射角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越多。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A读图A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夏季,南半球昼短夜长,是冬季,此时徐州位于夏季,故A正确;B.读图B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是冬季,南半球昼长夜短,是夏季,此时徐州位于冬季,故B错误;C读图C可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徐州位于春季季获秋季,故C错误。
30.(2分)如下图所示,假设地球自西向东旋转,A点即将进入( )
A.上午 B.中午 C.傍晚
【答案】C
【详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A点目前处于白天,随着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即将进入傍晚。
31.(10分)探究一: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虚构了“流浪地球”计划:建造地下城之后开启“转向发动机”,驱使地球停止自转。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地球最后的加速冲刺,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1)由于太阳引力场的作用导致地球环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A.一天 B.12小时 C.一年
(2)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四季的变化 C.夏天升国旗比冬天早
(3)驱使地球停止自转,推测“转向发动机”产生推力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4)设想一下,如果地球的自转突然变快了,其结果( )
A.一昼夜的时间将会变得比现在长
B.将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C.一昼夜的时间将会变得比现在短
(5)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中不是地球自转引发的是( )
A.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B.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认真学习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C.下午6点的义乌,天已经暗下来了,可是新疆太阳还老高
【答案】(1)D (2)A (3)B (4)C (5)B
【解析】地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
(1)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2)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地球公转造成的现象:四季的变化、 夏天升国旗比冬天早、 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3)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要让地球停止自转,力的方向必须相反,因而是自东向西。
(4)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是自转,自转周期是24小时。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突然变快了,则地球自转周期会小于24小时。那么一个昼夜的时间会变得比现在短。
(5)地球自转,昼夜交替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还会使人们视觉上出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 下午6点的义乌,天已经暗下来了,可是新疆太阳还老高。各时区存在时差都属于地球自转引发的现象。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认真学习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和地球自转无关。故选B。
32.(10分)探究二:豆豆的大伯是一名科考队员,正在位于北极圈内的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豆豆的堂哥(以下简称堂哥)受他爸爸的影响,很喜欢户外运动。2023年6月21日,堂哥和大学同学到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野营。入夜后,堂哥和同伴燃起篝火,围坐在一起,畅谈天文地理。
(1)以下猜测,不能导致“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太阳自转 B.地球自转 C.太阳绕着地球转
(2)大伯在北极看到了北极狐,现在的毛色是( )
A.灰色 B.白色 C.红色
(3)豆豆的大伯在黄河站看到太阳总是不落山,高高的挂在天空,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离太阳近 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地指向北极星
(4)豆豆的大伯去黄河站考察,根据下图,应选择地球公转到()位置时去比较好。
A.A B.B C.C
(5)堂哥给远在北极的大伯打电话,他们的谈话不符合事实的是( )
A.黄河站出现了极昼现象
B.黄河站外企鹅频繁出没
C.黄河站处于科学考察的最佳时节
【答案】(1)A (2)A (3)C (4)B (5)B
【解析】(1)只要地球和太阳处于相对圆周运动就可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而太阳自转不能导致“地球昼夜交替现象” (2)北半球是夏季,北极处于极昼,北极狐现在的毛色是灰色。 (3)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北极现在处于极昼现象,因此豆豆的大伯在黄河站看到太阳总是不落山,高高的挂在天空。 (4)黄河站会北极地区,当北半球是夏季,北极地区处于极昼时,去黄河站考察最好,即应选择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去比较好。(5)A:黄河站出现了极昼现象,正确; B:黄河站外企鹅频繁出没,错误;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 C:黄河站处于科学考察的最佳时节,正确。
33.(10分)探究三:模型可以用来研究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等。利用不同的桥面结构模型,可以研究桥面的抗弯曲能力;利用不同的地球运动模型,可以研究地球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1)小明利用模型来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时,最好用( )来模拟太阳。
A.蜡烛 B.篮球 C.日光灯
(2)小明控制模型的运动速度,以便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在现实世界中,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1小时 B.1天 C.1个月
(3)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最符合托勒密“地心说”理论的是( )
A. 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4)上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 )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5)小明研究“四季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可以采用( )
A.模型① B.模型② C.模型③
【答案】(1)C (2)B (3)A (4)C (5)C
【解析】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实验后发现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
(1)利用模型来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时,最好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手电筒移动方便,可以模拟多种假说。
(2)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转动,自转周期大约是24小时,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在现实世界中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天。
(3)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星星都围绕地球运动。图中所示的四个模型中,最符合托勒密“地心说”理论的是模型①。
(4)根据对地球运动的认识,地球在围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要围绕太阳公转。如图所示的四个模型中,
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真实运动最接近的是模型③,表达出来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转。
(5)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异、太阳东升西落等;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研究“四季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可以采用模型③。
34.(10分)探究四: 我们在晴天的日子里经常会看到:同一地点,太阳的位置不同,影子也不一样。林巧和同学一起做模拟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
(1)林巧用手电筒分别在不同位置照射“小房子”,来模拟日影的四季变化(如图1)。她们观察比较后发现:不同季节的日影长短情况是怎样的 ( )
A.夏至影子最长 B.冬至影子最短 C.春分、秋分影长居中
(2)为了观测一年中不同季节影子的长短变化,我国古人还发明了一种观测工具,它是( )
A.日晷 B.圭表 C.地动仪
(3)林巧查阅地球公转的资料(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B.地球公转的轨道是圆形 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4)林巧模拟北京在不同季节日影的长短,发现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日影最短。这时模拟的是什么季节的影长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5) 方智发现有些动物身体特征和习性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下面哪种现象不属于这种情况 ( )
A.刺猬在冬季需要冬眠 B.北极狐的毛在冬天会变成白色 C.公鸡在天亮的时候会打鸣
【答案】(1)C (2)B (3)C (4)B (5)C
【解析】(1)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四季和昼夜交替是怎么形成的。读图可知:同一地点正午时分物体影长的变律是:从夏到冬,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同一时刻物体的影子逐渐变长;从冬到夏,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同一时刻物体的子逐渐变短;夏至日日影最短,冬至日日影最长,春分、秋分影子适中。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选项AB是不正确的。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更与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物体影子越短。日影长度夏天短,1因是太阳高度大。根据地球公转运动规律,不同季节,相同时间,相同物体的影长不同。如图所示,一年四季中,影子短的是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影子短;影子最长的是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影子长。同一地方的同一物体,从春季到秋季,正午的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因此,正午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是先变短,再变长。根据一年中正午日影长短变化规律,古人发明了一种测量正午日影长度的仪器,叫圭表。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包括“圭”和“表”两部分互相搭配,用来量度正午日影长度。
(3)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一周是一个昼夜一昼夜的时间是24小时。
A.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故A错误; B.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扁率很小的椭圆。故B错误; C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地球公转的时候地轴是倾斜的。故C正确。 (4)同一地点,太阳的位置不同,影子也不一样。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进行研究四季和昼夜交替是怎么形成的。读图可知:同一地点正午时分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是:从夏到冬,太阳高度角逐渐小,同一时刻物体的影子逐渐变长:从冬到夏,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同一时刻物体的影子逐渐变短;夏至日日影最短,冬日日影最长,春分、秋分影子适中。所以,模拟的是夏季的影长。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多数动物的身体特征和习性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动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自然界中,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季节的变化)时,动物会以某些适应性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刺猬在冬季需要冬眠、;狐的毛在冬天会变成白色等。而公鸡在天亮的时候会打鸣不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