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1.(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研究表明,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9%,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现代类人猿,它们都有共同的祖先是( )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长臂猿 D.北京人
2.(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胎儿在母体中生活,氧气是( )
A.胎儿通过呼吸系统进行自主呼吸获得的
B.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得的
C.胎儿不呼吸,不需要氧气
D.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中获得的
3.(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小李同学患有夜盲症,他可能缺少下列维生素中的( )
A.维生素C B.维生素A C.维生素D D.维生素B
4.(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青春期开始年龄一般 ( )
A.男比女早两年 B.男比女晚两年
C.男女同步无差异 D.因个体不同而无规律
5.(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发生的变化是( )
A.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B.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C.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增加 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
6.(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1628 年,人类第一次准确地认识到心脏是一个促进血液单向循环的泵。如图,能正确表示左、右心室收缩时心脏内血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7.(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下列饮食建议与可预防的疾病对应不合理的是( )
A.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坏血病
B.适当多吃猪肉、鸡肉——神经炎
C.适当多吃胡萝卜、猪肝——夜盲症
D.适当多吃蛋黄、鱼肝油——佝偻病
8.(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下表展示了婴儿与成人呼吸道的特点,通过比较可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婴儿呼吸道特点 成年人呼吸道特点
无鼻毛,呼吸道短、内径窄,细支气管无 软骨,会厌软骨不完善 有鼻毛,呼吸道长、内径宽,细支气管有 软骨,会厌软骨完善
A.婴儿无鼻毛会影响对空气的清洁作用
B.婴儿的呼吸道短因此对空气的处理能力强
C.婴儿会厌软骨不完善会增加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
D.婴儿适宜生活在温暖清洁湿润的环境中
9.(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数量多,总表面积大
B.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减少
10.(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人的血液组成是( )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血浆血细胞
C.营养成分代谢废物 D.血浆白细胞血小板
11.(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前,先用手从上臂内侧向静脉远心端推压,随即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在乳胶管结扎的下方静脉就会膨大,显出结状突起.这证明了静脉血管( )
A.位置较浅 B.管腔大,血流慢
C.血液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流 D.血管内有瓣膜
12.(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下列哪项小肠的结构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13.(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输血是18到55周岁公民的义务,一次输血多少毫升对人的伤害不是很大,几个小时就可以恢复( )
A.200~300 B.500~600 C.700~800 D.1000~1200
14.(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下列对肾脏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A.皮质、髓质 B.皮质、髓质、肾单位
C.皮质、髓质、输尿管 D.皮质、髓质、肾盂
15.(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球 B.肾盂 C.肾小体 D.肾单位
16.(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
17.(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如表(单位:g/100mL),根据样液的成分判断A、B、C三种样液分别是( )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A样液 99 0.00 0.10 0.72 0.03
B样液 95 0.00 0.00 1.50 2.00
C样液 90 7.00 0.10 0.72 0.03
A.原尿、尿液、血浆 B.原尿、血浆、尿液
C.尿液、原尿、血浆 D.血浆、原尿、尿液
18.(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下列不是人体代谢废物排出途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一些水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
B.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从皮肤排出
C.食物经消化和吸收后,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
D.绝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尿液形式排出
19.(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眼与耳都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器分别位于( )
A.视网膜、鼓膜 B.晶状体、耳蜗
C.视网膜、耳蜗 D.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
20.(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曲度可以改变(如图甲所示),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注入液体 B.近视眼,抽出液体
C.远视眼,注入液体 D.远视眼,抽出液体
21.(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几块面包、一杯牛奶、适量蔬菜和水果。请据图回答。
(1)食谱中的面包,从甲图“平衡膳食宝塔”来看,属于 (填字母)类,图乙中曲线 能表示它的消化过程。
(2)牛奶中含有丰富的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因此;应多食用图甲“平衡膳食宝塔”中的C类和 (填字母)类食物。
(3)图乙中,X表示的消化道的部位是 ,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4)人体缺乏维生素 易患夜首症。
22.(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表中的A、B、C取自健康人的三种液体(血浆、原尿和尿液),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克/100毫升) 液体名称
A B C
水 98 90 96
蛋白质 0.03 8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图中表示的这一结构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两个肾脏包括大约 个结构和功能单位。
(2)当血液流经[①] 时,[①]和肾小囊内壁起滤过作用,血浆中的部分物质滤过到 (填名称)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③]时发生了 作用,剩余的物质形成了尿液。
(3)据表中数据分析C代表的液体是 。
(4)正常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若某人每天排出尿液大大超出这一正常值,可能是 发生病变。
(5)液体C中尿素的含量是液体A的60倍,这是由于 所导致。
23.(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字母)
(1)在心脏的四腔中, 的壁最厚。图中A、C结构的名称分别是 、 。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内含有静脉血的是[ ]和[ ]两个腔。
(2)肺循环的起点是[ ],终点是[ ]。肺循环中,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部位是下列选项中的 。
①肺动脉②全身毛细血管处③肺部毛细血管④右心室
(3)某伤员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A型,输血时该伤员应优先接受 型的血液。
24.(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合理均衡的营养和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保证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请分析回答:(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过程):
(1)消化系统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小肠中适于A过程的特殊结构有 。
(2)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 ;过程B是通过 作用完成的。
(3)红细胞在肺部获取氧气后,随血液流动到全身各处,参与细胞内的 过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肝脏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图中心脏的[ ] ;在肾单位内,尿素会依次经过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5)运动过程中,人会呼吸急促,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 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根据科学研究,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是一种生活在大约1200万年前的古猿,它们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和欧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随着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而另一支则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包括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那时由于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另一类继续过树栖生活,进化成现在的类人猿。
2.【答案】D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解: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胎儿在母体内: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胎儿在母体内如右图: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了胚胎的发育需要氧气.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
3.【答案】B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下表: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 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可见,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
故答案为:B
【分析】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或抗干眼病因子,包括动物性食物来源的维生素A1、A2 两种。 维生素A1多存于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维生素A2常存于淡水鱼的肝脏中。由于维生素A2的活性比较低,所以通常所说的维生素A是指维生素A1。 植物来源的β-胡萝卜素及其他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合成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的转换效率最高 。
4.【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男、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在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下,身体迅速生长,随着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身体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后形成了真正的两性分化。青春期生长突增在起止的早晚、突增幅度和突增侧重的部位上都显示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突增开始的年龄女孩约为9-11岁,男孩约为11-13岁,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两年。
故答案为:B
【分析】青春期: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青春期的年龄:男孩一般是13到16岁、女孩11到14岁。
5.【答案】A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将外界的氧气吸入体内,用于细胞的氧化作用,同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因此,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的含量会减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增加。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表: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6.【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心脏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跳动着。因此,题图选项中,当左右心室收缩时,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即左心室的血液流向主动脉,右心室的血液流向肺动脉,C符合题意。故选C。
【分析】心脏的工作原理图:
7.【答案】B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因此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以预防坏血病。A正确。
B.神经炎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猪肉、鸡肉富含蛋白质,但并不富含维生素B1,因此适当多吃猪肉、鸡肉不能预防神经炎。B错误。
C.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胡萝卜、猪肝富含维生素A,因此适当多吃胡萝卜、猪肝可以预防夜盲症。C正确。
D.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蛋黄、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因此适当多吃蛋黄、鱼肝油可以预防佝偻病。D正确。
故选B。
【分析】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作用缺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甚至引发疾病。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动物肝脏、胡萝卜、玉米等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谷物的种皮、标准米、标准粉、肾脏等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蛋黄、动物肝脏
8.【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A.由图表可知婴儿没有鼻毛,而鼻毛的作用是清洁吸入的空气,所以婴儿无鼻毛会影响对空气的清洁作用,故A正确。
B.婴儿的呼吸道短,对空气的处理能力会弱,故B错误。
C.会厌软骨的作用是防止食物进入气管,所以婴儿的会厌软骨不完善,会增加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故C正确。
D.婴儿的呼吸道结构不完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弱,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使空气温暖、清洁、湿润。所以婴儿适宜生活在温暖、清洁、湿润的环境中,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9.【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肺泡数量多,总表面积大,这有利于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A正确。B、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使得氧气和二氧化碳能够迅速地在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交换,B正确。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使得气体分子能够轻易地通过肺泡壁,从而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C正确。
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由于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因此血液中的氧含量会增加,而不是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增加了肺泡的弹性;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气体交换。
10.【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根据血液的组成成分,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故选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1.【答案】D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会出现结状突起.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下: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2.【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解:A、小肠长约5﹣6米,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B、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扩大了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无直接关系.
所以,“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故选:D.
【分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 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 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而内表面有肠腺、有多种消化液送入小肠,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 应,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13.【答案】A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3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因此,一次输血200~300毫升对人的伤害不是很大,几个小时就可以恢复。
故选A。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14.【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肾脏由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构成,皮质位于表皮,里面是髓质,皮质和髓质构成肾实质。肾脏是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的,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D正确。故选D。
【分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位于腹腔的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
15.【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一个“小漏斗”。
16.【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主要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等。原尿是肾小球滤过后的液体,其成分与血浆相似,但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尿液是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后的最终产物,其中大部分的葡萄糖和蛋白质已被重吸收,因此尿液中几乎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但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因此,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尿液不含④葡萄糖;原尿和尿液都不含⑤蛋白质。
故选A。
【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17.【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肾小球对血液起了滤过作用,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和尿素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故原尿跟血浆比少了大分子蛋白质。当血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故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由分析可知:血浆和原尿相比,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故A是原尿,B是尿液,C是血浆。
故答案为:A。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8.【答案】C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呼吸系统、皮肤和泌尿系统。其中,呼吸系统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皮肤通过汗液排出水分、无机盐和少量尿素;泌尿系统则负责排出大部分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水分和无机盐。而食物残渣的排出,即粪便的排出,属于消化系统的功能,与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不同,C符合题意。
故选C。【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19.【答案】C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耳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在视觉形成过程中,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2)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0.【答案】B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根据图乙,我们可以看到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前,这表明该人是近视眼。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前,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光线提前会聚。为了矫正近视眼,需要使用凹透镜,即需要在镜片中抽出液体,使镜片的曲度减小,从而减缓光线的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因此,选项B(近视眼,抽出液体)是正确的。
故选B。
【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膜前,而远视眼则是晶状体曲度过小,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矫正近视眼需要使用凹透镜,而矫正远视眼需要使用凸透镜。
(2)图甲中镜片I抽出液体是凹透镜,镜片Ⅱ注入液体是凸透镜;图乙为近视眼。
21.【答案】(1)A;甲
(2)蛋白质;D
(3)小肠
(4)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1)从甲图可以看出,“平衡膳食宝塔”由下往上A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B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D层为奶制品、豆制品,CD层主要提供蛋白质;E层为油脂类。食谱中的面包,属于A谷物类,其内含丰富的淀粉。乙图表示的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就开始了,在口腔就开始下降的是甲曲线,因此甲曲线表示是淀粉的消化。
(2)蛋白质主要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图中C肉类和D奶类豆类含都有丰富的蛋白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应多食用图一“平衡膳食宝塔”中的C肉类和D奶类豆类食物。
(3)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乙图中,甲淀粉、乙蛋白质、丙脂肪都能在X内完全被消化,因此X表示消化道的部位是由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可通过食用肝脏、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
【分析】(1)甲图中:A代表谷类,主要成分是淀粉;B是蔬菜水果,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是肉类,D是奶制品、豆制品,CD主要成分是蛋白质;E是油脂类,主要成分是脂肪。
(2)乙图中:表示的是营养物质的消化图。甲曲线代表淀粉的消化,在口腔内初步消化,在小肠内完全消化;乙曲线代表蛋白质的消化,在胃内初步消化,在小肠内完全消化;丙曲线代表脂肪的消化,只在小肠内进行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都在X内完全消化,X代表小肠。
(3)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
(1)甲图中,“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由下往上A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B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D层为奶制品、豆制品,CD层主要提供蛋白质;E层为油脂类。食谱中的面包,属于A谷物类,其内含丰富的淀粉。乙图表示的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就开始了,在口腔就开始下降的是甲曲线,因此甲曲线表示是淀粉的消化。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图中C肉类和D奶类豆类含都有丰富的蛋白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应多食用图一“平衡膳食宝塔”中的C肉类和D奶类豆类食物。
(3)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乙图中,甲淀粉、乙蛋白质、丙脂肪都能在X内完全被消化,因此X表示消化道的部位是由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可通过食用肝脏、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
22.【答案】200万;肾小球;肾小囊;重吸收;尿液;肾小管;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没有吸收尿素(答对意思即可)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1)肾单位是构成肾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图中表示的这一结构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两个肾脏包括大约2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
(2)当血液流经[①] 肾小球 时,[①]和肾小囊内壁起滤过作用,血浆中的部分物质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③]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剩余的物质形成了尿液。
(3)据表中数据分析C,既无蛋白质,又无葡萄糖,C代表的液体是尿液。
(4)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正常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若某人每天排出尿液大大超出这一正常值,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5)液体C中尿素的含量是液体A的60倍,这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没有吸收尿素所导致。
【分析】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④是尿道。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一个“小漏斗”。
(2)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23.【答案】(1)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C;D
(2)D;A;③
(3)A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图中: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因此,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A左心房和B左心室;C右心房和D右心室流静脉血。
(2)图示为: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其中A左心房连同肺静脉,B左心室连通主动脉,C右心房连连通上下腔静脉,D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肺循环路线是:D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A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 静脉血变成 动脉血,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部位是肺部毛细血管。
(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某伤员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已知其血型为A型,则优先接受A型的血液。
【分析】(1)血液循环的途径: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1)在心脏的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A左心房和B左心室;C右心房和D右心室流静脉血。
(2)图示为: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其中A左心房连同肺静脉,B左心室连通主动脉,C右心房连连通上下腔静脉,D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肺循环路线是:D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A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 静脉血变成 动脉血,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部位是肺部毛细血管。
(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某伤员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已知其血型为A型,则优先接受A型的血液。
24.【答案】(1)胃液、肠液、胰液;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2)保证气流通畅;气体扩散作用
(3)呼吸作用
(4)4右心房;④→③→⑤
(5)脑干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其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可以不经消化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壁吸收,需分别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因此, 消化系统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胃液、肠液、胰液 。小肠成为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有: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些特殊结构大大增加了小肠吸收的内表面积。
(2)呼吸道内的骨和软骨做支架,可以保证呼吸道内气体的畅通。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当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
(3)进入血液中的氧和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当血液流过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当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后,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
(4)人体血液循环图解:
结合图示,肝脏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经下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4右心房。
到达心脏右心房的的尿素,再依次经过: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①入球小动脉→④肾小球→③肾小囊→⑤肾小管→集合管→输尿管,进入膀胱,最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5)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所以运动过程中,人会呼吸急促,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脑干内。
【分析】题图中,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的过程,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室,4右心房,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球,⑤肾小管。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其中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其中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在小肠内被吸收。
小肠成为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有: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些特殊结构大大增加了小肠吸收的内表面积。
(2)呼吸道内的骨和软骨做支架,可以保证呼吸道内气体的畅通。
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当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
(3)进入血液中的氧和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当血液流过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当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后,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
(4)人体血液循环图解:
结合图示,肝脏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经下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4右心房。
到达心脏右心房的的尿素,再依次经过: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①入球小动脉→④肾小球→③肾小囊→⑤肾小管→集合管→输尿管,进入膀胱,最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5)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所以运动过程中,人会呼吸急促,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脑干内。
1 / 1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
1.(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研究表明,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9%,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现代类人猿,它们都有共同的祖先是( )
A.大猩猩 B.森林古猿 C.长臂猿 D.北京人
【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解析】【解答】根据科学研究,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森林古猿是一种生活在大约1200万年前的古猿,它们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和欧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随着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而另一支则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包括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那时由于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另一类继续过树栖生活,进化成现在的类人猿。
2.(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胎儿在母体中生活,氧气是( )
A.胎儿通过呼吸系统进行自主呼吸获得的
B.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得的
C.胎儿不呼吸,不需要氧气
D.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中获得的
【答案】D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解: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通过胎盘交换营养物质来自母体,同时将代谢废物经母体排出.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胎儿在母体内: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母体怀孕280天(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胎儿在母体内如右图: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了胚胎的发育需要氧气.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
3.(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小李同学患有夜盲症,他可能缺少下列维生素中的( )
A.维生素C B.维生素A C.维生素D D.维生素B
【答案】B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下表: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 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可见,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
故答案为:B
【分析】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或抗干眼病因子,包括动物性食物来源的维生素A1、A2 两种。 维生素A1多存于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中,维生素A2常存于淡水鱼的肝脏中。由于维生素A2的活性比较低,所以通常所说的维生素A是指维生素A1。 植物来源的β-胡萝卜素及其他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合成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的转换效率最高 。
4.(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青春期开始年龄一般 ( )
A.男比女早两年 B.男比女晚两年
C.男女同步无差异 D.因个体不同而无规律
【答案】B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男、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在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下,身体迅速生长,随着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身体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最后形成了真正的两性分化。青春期生长突增在起止的早晚、突增幅度和突增侧重的部位上都显示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突增开始的年龄女孩约为9-11岁,男孩约为11-13岁,男孩一般比女孩晚两年。
故答案为:B
【分析】青春期: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青春期的年龄:男孩一般是13到16岁、女孩11到14岁。
5.(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发生的变化是( )
A.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B.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C.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增加 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
【答案】A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将外界的氧气吸入体内,用于细胞的氧化作用,同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因此,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的含量会减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增加。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表: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6.(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1628 年,人类第一次准确地认识到心脏是一个促进血液单向循环的泵。如图,能正确表示左、右心室收缩时心脏内血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接着两个心房舒张两个心室收缩,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心脏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跳动着。因此,题图选项中,当左右心室收缩时,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即左心室的血液流向主动脉,右心室的血液流向肺动脉,C符合题意。故选C。
【分析】心脏的工作原理图:
7.(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下列饮食建议与可预防的疾病对应不合理的是( )
A.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坏血病
B.适当多吃猪肉、鸡肉——神经炎
C.适当多吃胡萝卜、猪肝——夜盲症
D.适当多吃蛋黄、鱼肝油——佝偻病
【答案】B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
【解析】【解答】A.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因此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以预防坏血病。A正确。
B.神经炎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猪肉、鸡肉富含蛋白质,但并不富含维生素B1,因此适当多吃猪肉、鸡肉不能预防神经炎。B错误。
C.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胡萝卜、猪肝富含维生素A,因此适当多吃胡萝卜、猪肝可以预防夜盲症。C正确。
D.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蛋黄、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因此适当多吃蛋黄、鱼肝油可以预防佝偻病。D正确。
故选B。
【分析】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作用缺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甚至引发疾病。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动物肝脏、胡萝卜、玉米等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谷物的种皮、标准米、标准粉、肾脏等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蛋黄、动物肝脏
8.(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下表展示了婴儿与成人呼吸道的特点,通过比较可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婴儿呼吸道特点 成年人呼吸道特点
无鼻毛,呼吸道短、内径窄,细支气管无 软骨,会厌软骨不完善 有鼻毛,呼吸道长、内径宽,细支气管有 软骨,会厌软骨完善
A.婴儿无鼻毛会影响对空气的清洁作用
B.婴儿的呼吸道短因此对空气的处理能力强
C.婴儿会厌软骨不完善会增加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
D.婴儿适宜生活在温暖清洁湿润的环境中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解:A.由图表可知婴儿没有鼻毛,而鼻毛的作用是清洁吸入的空气,所以婴儿无鼻毛会影响对空气的清洁作用,故A正确。
B.婴儿的呼吸道短,对空气的处理能力会弱,故B错误。
C.会厌软骨的作用是防止食物进入气管,所以婴儿的会厌软骨不完善,会增加食物误入气管的风险,故C正确。
D.婴儿的呼吸道结构不完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弱,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使空气温暖、清洁、湿润。所以婴儿适宜生活在温暖、清洁、湿润的环境中,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9.(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数量多,总表面积大
B.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氧减少
【答案】D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肺泡数量多,总表面积大,这有利于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A正确。B、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使得氧气和二氧化碳能够迅速地在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交换,B正确。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使得气体分子能够轻易地通过肺泡壁,从而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C正确。
D、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由于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因此血液中的氧含量会增加,而不是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增加了肺泡的弹性;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气体交换。
10.(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人的血液组成是( )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血浆血细胞
C.营养成分代谢废物 D.血浆白细胞血小板
【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根据血液的组成成分,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故选B。
【分析】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可见红细胞具有携带氧的功能;
白细胞能够变形穿透毛细血管壁,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功能;
血小板能够堵塞伤口,其中还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1.(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前,先用手从上臂内侧向静脉远心端推压,随即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在乳胶管结扎的下方静脉就会膨大,显出结状突起.这证明了静脉血管( )
A.位置较浅 B.管腔大,血流慢
C.血液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流 D.血管内有瓣膜
【答案】D
【知识点】血管
【解析】【解答】解: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会出现结状突起.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D
【分析】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如下: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2.(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下列哪项小肠的结构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解:A、小肠长约5﹣6米,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B、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扩大了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无直接关系.
所以,“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故选:D.
【分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 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 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而内表面有肠腺、有多种消化液送入小肠,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 应,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13.(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输血是18到55周岁公民的义务,一次输血多少毫升对人的伤害不是很大,几个小时就可以恢复( )
A.200~300 B.500~600 C.700~800 D.1000~1200
【答案】A
【知识点】血量与输血
【解析】【解答】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3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因此,一次输血200~300毫升对人的伤害不是很大,几个小时就可以恢复。
故选A。
【分析】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人类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应以同型血为原则。
14.(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下列对肾脏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A.皮质、髓质 B.皮质、髓质、肾单位
C.皮质、髓质、输尿管 D.皮质、髓质、肾盂
【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肾脏由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构成,皮质位于表皮,里面是髓质,皮质和髓质构成肾实质。肾脏是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的,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D正确。故选D。
【分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位于腹腔的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
15.(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球 B.肾盂 C.肾小体 D.肾单位
【答案】D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一个“小漏斗”。
16.(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
【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主要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蛋白质等。原尿是肾小球滤过后的液体,其成分与血浆相似,但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尿液是经过肾小管重吸收后的最终产物,其中大部分的葡萄糖和蛋白质已被重吸收,因此尿液中几乎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但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因此,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①水、②无机盐、③尿素;尿液不含④葡萄糖;原尿和尿液都不含⑤蛋白质。
故选A。
【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17.(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如表(单位:g/100mL),根据样液的成分判断A、B、C三种样液分别是( )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A样液 99 0.00 0.10 0.72 0.03
B样液 95 0.00 0.00 1.50 2.00
C样液 90 7.00 0.10 0.72 0.03
A.原尿、尿液、血浆 B.原尿、血浆、尿液
C.尿液、原尿、血浆 D.血浆、原尿、尿液
【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肾小球对血液起了滤过作用,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和尿素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故原尿跟血浆比少了大分子蛋白质。当血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故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由分析可知:血浆和原尿相比,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故A是原尿,B是尿液,C是血浆。
故答案为:A。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18.(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下列不是人体代谢废物排出途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一些水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
B.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从皮肤排出
C.食物经消化和吸收后,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
D.绝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尿液形式排出
【答案】C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呼吸系统、皮肤和泌尿系统。其中,呼吸系统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皮肤通过汗液排出水分、无机盐和少量尿素;泌尿系统则负责排出大部分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水分和无机盐。而食物残渣的排出,即粪便的排出,属于消化系统的功能,与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不同,C符合题意。
故选C。【分析】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19.(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眼与耳都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器分别位于( )
A.视网膜、鼓膜 B.晶状体、耳蜗
C.视网膜、耳蜗 D.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
【答案】C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耳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在视觉形成过程中,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2)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0.(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曲度可以改变(如图甲所示),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注入液体 B.近视眼,抽出液体
C.远视眼,注入液体 D.远视眼,抽出液体
【答案】B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根据图乙,我们可以看到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前,这表明该人是近视眼。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在视网膜前,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光线提前会聚。为了矫正近视眼,需要使用凹透镜,即需要在镜片中抽出液体,使镜片的曲度减小,从而减缓光线的会聚,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因此,选项B(近视眼,抽出液体)是正确的。
故选B。
【分析】(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膜前,而远视眼则是晶状体曲度过小,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矫正近视眼需要使用凹透镜,而矫正远视眼需要使用凸透镜。
(2)图甲中镜片I抽出液体是凹透镜,镜片Ⅱ注入液体是凸透镜;图乙为近视眼。
21.(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几块面包、一杯牛奶、适量蔬菜和水果。请据图回答。
(1)食谱中的面包,从甲图“平衡膳食宝塔”来看,属于 (填字母)类,图乙中曲线 能表示它的消化过程。
(2)牛奶中含有丰富的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因此;应多食用图甲“平衡膳食宝塔”中的C类和 (填字母)类食物。
(3)图乙中,X表示的消化道的部位是 ,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4)人体缺乏维生素 易患夜首症。
【答案】(1)A;甲
(2)蛋白质;D
(3)小肠
(4)A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1)从甲图可以看出,“平衡膳食宝塔”由下往上A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B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D层为奶制品、豆制品,CD层主要提供蛋白质;E层为油脂类。食谱中的面包,属于A谷物类,其内含丰富的淀粉。乙图表示的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就开始了,在口腔就开始下降的是甲曲线,因此甲曲线表示是淀粉的消化。
(2)蛋白质主要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图中C肉类和D奶类豆类含都有丰富的蛋白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应多食用图一“平衡膳食宝塔”中的C肉类和D奶类豆类食物。
(3)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乙图中,甲淀粉、乙蛋白质、丙脂肪都能在X内完全被消化,因此X表示消化道的部位是由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可通过食用肝脏、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
【分析】(1)甲图中:A代表谷类,主要成分是淀粉;B是蔬菜水果,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是肉类,D是奶制品、豆制品,CD主要成分是蛋白质;E是油脂类,主要成分是脂肪。
(2)乙图中:表示的是营养物质的消化图。甲曲线代表淀粉的消化,在口腔内初步消化,在小肠内完全消化;乙曲线代表蛋白质的消化,在胃内初步消化,在小肠内完全消化;丙曲线代表脂肪的消化,只在小肠内进行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都在X内完全消化,X代表小肠。
(3)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
(1)甲图中,“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由下往上A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B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C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D层为奶制品、豆制品,CD层主要提供蛋白质;E层为油脂类。食谱中的面包,属于A谷物类,其内含丰富的淀粉。乙图表示的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就开始了,在口腔就开始下降的是甲曲线,因此甲曲线表示是淀粉的消化。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图中C肉类和D奶类豆类含都有丰富的蛋白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应多食用图一“平衡膳食宝塔”中的C肉类和D奶类豆类食物。
(3)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乙图中,甲淀粉、乙蛋白质、丙脂肪都能在X内完全被消化,因此X表示消化道的部位是由小肠。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4)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可通过食用肝脏、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A。
22.(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表中的A、B、C取自健康人的三种液体(血浆、原尿和尿液),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克/100毫升) 液体名称
A B C
水 98 90 96
蛋白质 0.03 8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图中表示的这一结构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两个肾脏包括大约 个结构和功能单位。
(2)当血液流经[①] 时,[①]和肾小囊内壁起滤过作用,血浆中的部分物质滤过到 (填名称)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③]时发生了 作用,剩余的物质形成了尿液。
(3)据表中数据分析C代表的液体是 。
(4)正常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若某人每天排出尿液大大超出这一正常值,可能是 发生病变。
(5)液体C中尿素的含量是液体A的60倍,这是由于 所导致。
【答案】200万;肾小球;肾小囊;重吸收;尿液;肾小管;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没有吸收尿素(答对意思即可)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1)肾单位是构成肾的基本单位,每个肾脏由约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图中表示的这一结构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两个肾脏包括大约2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
(2)当血液流经[①] 肾小球 时,[①]和肾小囊内壁起滤过作用,血浆中的部分物质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③]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剩余的物质形成了尿液。
(3)据表中数据分析C,既无蛋白质,又无葡萄糖,C代表的液体是尿液。
(4)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正常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若某人每天排出尿液大大超出这一正常值,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5)液体C中尿素的含量是液体A的60倍,这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没有吸收尿素所导致。
【分析】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④是尿道。
(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一个“小漏斗”。
(2)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23.(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字母)
(1)在心脏的四腔中, 的壁最厚。图中A、C结构的名称分别是 、 。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内含有静脉血的是[ ]和[ ]两个腔。
(2)肺循环的起点是[ ],终点是[ ]。肺循环中,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部位是下列选项中的 。
①肺动脉②全身毛细血管处③肺部毛细血管④右心室
(3)某伤员失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验血得知其血型为A型,输血时该伤员应优先接受 型的血液。
【答案】(1)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C;D
(2)D;A;③
(3)A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血型与输血
【解析】【解答】(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图中: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因此,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A左心房和B左心室;C右心房和D右心室流静脉血。
(2)图示为: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其中A左心房连同肺静脉,B左心室连通主动脉,C右心房连连通上下腔静脉,D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肺循环路线是:D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A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 静脉血变成 动脉血,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部位是肺部毛细血管。
(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某伤员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已知其血型为A型,则优先接受A型的血液。
【分析】(1)血液循环的途径:
(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
(1)在心脏的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此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A左心房和B左心室;C右心房和D右心室流静脉血。
(2)图示为: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其中A左心房连同肺静脉,B左心室连通主动脉,C右心房连连通上下腔静脉,D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肺循环路线是:D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A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 静脉血变成 动脉血,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的部位是肺部毛细血管。
(3)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某伤员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已知其血型为A型,则优先接受A型的血液。
24.(2024八上·游仙开学考)合理均衡的营养和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保证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请分析回答:(图中数字表示结构,字母表示过程):
(1)消化系统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小肠中适于A过程的特殊结构有 。
(2)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作用是 ;过程B是通过 作用完成的。
(3)红细胞在肺部获取氧气后,随血液流动到全身各处,参与细胞内的 过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肝脏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图中心脏的[ ] ;在肾单位内,尿素会依次经过 (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5)运动过程中,人会呼吸急促,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 内。
【答案】(1)胃液、肠液、胰液;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2)保证气流通畅;气体扩散作用
(3)呼吸作用
(4)4右心房;④→③→⑤
(5)脑干
【知识点】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食物的消化;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其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可以不经消化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壁吸收,需分别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因此, 消化系统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 胃液、肠液、胰液 。小肠成为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有: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些特殊结构大大增加了小肠吸收的内表面积。
(2)呼吸道内的骨和软骨做支架,可以保证呼吸道内气体的畅通。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当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
(3)进入血液中的氧和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当血液流过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当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后,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
(4)人体血液循环图解:
结合图示,肝脏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经下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4右心房。
到达心脏右心房的的尿素,再依次经过: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①入球小动脉→④肾小球→③肾小囊→⑤肾小管→集合管→输尿管,进入膀胱,最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5)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所以运动过程中,人会呼吸急促,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脑干内。
【分析】题图中,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的过程,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室,4右心房,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囊,④肾小球,⑤肾小管。
人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呼吸呼吸作用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通过消化系统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往全身各处;再通过排泄系统把人体多余的废物排出体外.其中还有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淀粉、蛋白质、脂肪、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其中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其中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在小肠内被吸收。
小肠成为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有: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些特殊结构大大增加了小肠吸收的内表面积。
(2)呼吸道内的骨和软骨做支架,可以保证呼吸道内气体的畅通。
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当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
(3)进入血液中的氧和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当血液流过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当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后,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
(4)人体血液循环图解:
结合图示,肝脏产生的尿素进入血液后,经下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4右心房。
到达心脏右心房的的尿素,再依次经过: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①入球小动脉→④肾小球→③肾小囊→⑤肾小管→集合管→输尿管,进入膀胱,最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5)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所以运动过程中,人会呼吸急促,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脑干内。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