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如何辩证看待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概念阐释
目的: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力和君主个人的权威。
讨论:专制主义就是皇帝一人说了算吗?
壹
中国古代是专制社会吗?看看学者们如何说。
陈寅恪关于中国文明造极于两宋,也是从士大夫官僚对皇权政治的制衡和监督作用的紧张程度来估量的。陈寅恪先生感叹从总体状态来言,明清士人,比之唐人、宋人,则显居下流。
严耕望的研究揭示了中央朝廷对地方行使权力的实际运作过程,纠正了那种认为一开始皇帝就是掌控天下大权的误解。比如:
秦汉时期,地方权力的行使实际还是掌握在本地人(实际是地方世家大族族长一类人物)手里,只是最高长官由中央朝廷进行任命的。
东汉地方世家大族掌握发言权,一直管到选拔人才、评品人物。
要到隋文帝时代才有比较大的转变。
因此地方的权力是一步一步往上收的。
即使如此,直至清朝灭亡前,中央的权力也只到县一级,县以下还是由所谓“三老”,所谓“乡绅”管理,“其性质皆近乎自治”。
历代“专制主义”之流变
贰
一、“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在封建时代,贵族家庭最重要事在祭祀。祭祀时最重要事在宰杀牲牛。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到了秦汉统一,由封建转为郡县,古人称“化家为国”,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于是他家里的家宰,也就变成了国家(政府)的政治领袖。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化家为国——“人事”之变化
“人事”变化?
“家”变为“国家”
皇室与政府的划分
“皇权”与“相权”的划分
家国同构
我们知道: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在一个统一政府里,便不能没有一个领袖。中国历史上这一个政治领袖,就是皇帝。……(某种程度上,皇帝既代表皇家,又代表国,换言之,国是属于皇帝的)这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便是皇室和政府的关系。皇室算不算政府?若把皇室和政府划开,这两边的职权又怎样分,这是秦汉时代首先遇到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此下中国政治史上一向要碰到的一个大问题。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一)化家为国——“人事”之变化
家国同构
皇室与政府职能划分
秦朝
皇帝在政治权力结构中处于幕后的地位。
一、“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西汉前期,丞相下设“十三曹”,处理全国政治、经济、司法等各个领域的事情;皇帝下设“六尚”,其中“五尚”只管皇帝私人的衣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据此可知( )
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B.中朝还无法与外朝抗衡
C.政府机构分工明确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凸显
D
解析:从“人事”的角度分析,制度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而统治阶级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皇帝”,而皇帝也不会甘于幕后。所以,制度一定会随着“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进行改变。
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①“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是如何演变的?
②权力中枢决策如何规范化?
③怎么理解皇帝从“幕后”走向“台前”?
一、“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二)化家为国——皇帝由“幕后”到“台前”
B
(武帝时)丞相田蚡骄横,“荐人或起家至两千石,权移主上”,武帝甚至问他“君除(任命)吏尽未?吾亦欲除吏”。
——《汉书·田蚡传》
“人事”
制度
(二)化家为国——皇帝由“幕后”到“台前”
一、“皇权”与“相权”的博弈
二、皇帝由幕后到台前——“制度”
中书省
皇帝
门下省
负责起草政令
政事堂
皇帝画“敕”
(走向前台)
执行政令
负责审核,涂归封驳之权
尚书省
①集体宰相权,相权削弱;
②中枢决策的制度化、规范化,皇权受到制约;
③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
④体现家国分离,皇室与政府职权分工清晰;
就官职名义言,这三个官(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原先本就是内廷官。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长官,和以前性质完全不同。……换言之,亦即是把以前皇室滥用之权重交还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二)化家为国——皇帝由“幕后”到“台前”
思考:结合上述所学,归纳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A.分散相权加强了君权
B.对皇权形成一定制约
C.促使行政决策民主化
D.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B
解析: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2018 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三省名称分别改为风图鸾台,通过加授“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风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C
解析:皇权加强与皇权受制约并不矛盾,皇权加强体现专制主义的本质,皇权受制约则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
三、“政治中坚”与“皇权”——“人事”
在中国古代社会,王朝统治通常需要在政治上选择特定的集团及其阶层为其主要支柱,以通过他们运转国家机器,从而达到控制全国各地和大众的目的。这一被选择的集团、阶层遂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坚(或可称政治精英)力量。
——陈峰:《政治选择与宋代文官士大夫的政治角色—以宋朝治国方略及处理文武关系方面探究为中心》
“人事”的变化
时期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西汉前期 汉武帝 时期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唐 宋代 明清
统治者依靠的政治力量 血缘贵族 士阶层 (读书人) 军功贵族 军功地主 外戚 商人 官僚地主 儒士 儒士 地方豪强 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 新兴军功地主 科举士子 士大夫 阶层 士大夫
阶层
三、“政治中坚”与“皇权”——“人事”
北宋曾出现了帝制时期儒家政治的最好成绩——政策追求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批评纠错机制运行有效。但这种政治生态逐渐消失,在元代出现重大倒退,承认并敬畏天下苍生的“江山社稷”变成了皇室私产,强调人格平等的君臣关系沦为尊卑有别的主仆关系,士大夫的批评和监督不再被承认和重视,君主的专制与猜疑一路强化,直到1911年。
——赵冬梅:《法度与人心》
四、君权空前强化——制度“异变”
评价?
①明代废丞相打破固有的政治平衡,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②专制皇权达到新高度,政治生态日益恶化。
内阁的特点?
①特殊的咨询助理机构;
②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③权力来源于皇帝
(2014·课标全国文综Ⅱ卷)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B
四、君权空前强化——制度“异变”
(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B
“专制主义”之思
叁
与事件、人物相比,制度是历史发展中更具根本性的因素,因为它的作用是结构性的。制度是人类社会的组织规则,它规定人的活动范围,影响人的选择,注定其结局。……历史并不永远向前。中国帝制政治文化,从宋代的高点慢慢回落,直到1911年的到来。所谓帝制,并非帝王一个人的制度。它需要君臣、百姓,天下苍生的配合,需要集体的力量。人,才是制度的核心。人,才是制度的尺度。忽略了人心、人性,历史也能倒退,帝国也会灭亡。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
对于“帝制政治文化的回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专制主义”的认识。
“专制主义”问题之再思考
①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没有根本改变
②“专制主义”的变化主要是皇权趋向加强
③“人事”、“形势”影响“制度”的变化,而“制度”同样会制约“人事”、影响“形势”的变化
……
(巩固训练)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
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陛下)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弛矣。……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各地仿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诚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竭忠,蜷绻为陛下言之。……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于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明)海瑞:《治安疏》(1565年)
请简要评析海瑞《治安疏》之进言。
(巩固训练)《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是美国汉学家孔飞力创作的历史学著作,描述了在乾隆盛世时期,整个清朝的政治与社会生活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清代时,人们相信,一些有法术的人可以通过作法于受害者的名字、毛发或衣物,使他发病,并偷取其灵魂精气,使之为已服务,这就是所谓的“叫魂”。1768年春,先是在浙江,发生了多起游方僧人剪人发辫而引起的叫魂事件,随后这种恐慌又蔓延到了其它十一个省份中。在乾隆眼中,由剪辫而引起的“叫魂”大恐慌已影响到清廷的统治根基,是政治事件。所以他对这事非常重视,不仅亲自过问,还下令将案中所有嫌犯送到京城受审。各地官员大多不信所谓叫魂之说,事件之初,他们采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做法,并没有上报。但乾隆通过遍布各地的眼线发现了此事,勃然大怒,对各省督抚一顿臭骂,严饬各地官员要严加清剿,捉拿元凶。于是各地官员为了顶上乌纱,开始不择手段了。不仅捉了一批嫌犯,还将一个虚无缥缈的犯罪网络摆在了乾隆面前。而对于底层百姓,叫魂对他们生命的威胁使之惊恐不已。一时间,人们一旦发现哪个游僧或乞丐行为异常,人们便把怒火发泄到他们身上。许多无辜的游僧和乞丐不是惨死于民众之手,便是死于衙门的重刑之下。《叫魂》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历史仍在重演
全民的歇斯底里更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达了一个巅峰。
如何避免权力的滥用?
如何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