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共5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5 08:0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中国古代的户籍与赋役
·中国古代的民族与对外关系
·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专题二 政治智慧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
复习内容
素养提升
考情分析
主干知识
考向聚焦
专题考情分析 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
最新考纲 课标试题 考点呈现
中国古代的法治和教化 2022山东高考 战国法家思想
2021湖北高考 明代以例辅律
2022北京高考 北宋教化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赋税制度 2023湖北高考 宋代户籍
2021广东高考 元代赋税
2021辽宁高考 古代赋税
民族与对外关系 2023湖北高考 唐代边疆治理
2021湖南高考 清代民族关系
2022广东高考 清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 2020山东高考 王安石变法
1 德治与法治
法律与教化都是中国古代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通过法律维护君主权威,维持统治秩序。通过地方教化有助于维不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护基层秩序稳定,巩固统治。法律与教化是国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教化在国家治理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线索2户籍与赋税
编制户籍、征发赋役是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核心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赋役制度逐渐从以人头税为主转向以财产税为主,封建国家对居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
线索3 民族与对外关系
秦汉、隋唐、元明清都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密切相关,推动民族交融与发展。
线索4变法与改革
改革或变法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转型与发展。中国古代的变法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国家治理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历史产生了重大作用。
主题线索


【考向综述】
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多采用法律、礼仪教化并用的统治手段,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法律制度中,律令儒家化成为趋势,唐律标志着中华法系的完备,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特点。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先秦
西周:礼制,
“敬天保民”
法家主张法治
秦汉

隋唐
唐:《大唐开元礼》,重家训
汉制《九章律》
宋元

明清
宋朝时期理学的产生,其后以乡约进行教化
明:《大明律》
清:《大清律例》


宋:《天圣令》
02 主干知识
一、法治与教化
时代 法治 教化 礼法关系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 汉
魏晋



清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禹刑》
《汤刑》
礼不下庶人
《九刑》
敬天保民,礼制
刑礼分野
铸刑书(成文法)法家思想
儒家德治,法家法治
一、法治与教化
【归纳总结】中国古代法律和教化
礼法并立
《秦律》、刑法严苛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沿袭《秦律》、《九章律》
尊崇儒术、以经注律
礼法合一
律令儒家化,用儒家思想解释法律
重视家训
纳礼入法
《唐律疏议》
提倡礼治、《大唐开元礼》
礼法结合,中华法系完备
《宋刑统》、《天圣令》
《吕氏乡约》《家礼》《小学》
乡约与法律分立
《大明律》
明太祖“六谕”
《大清律例》
圣谕十六条、《圣谕广训》
乡约与法律合流
02 主干知识
一、法治与教化
1、中国古代的法治与德治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1)礼法之争:
(2)礼法结合:
(子产临终对后继者的遗言)
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左传·昭公二十年》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围绕着德治和法治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法家思想受到各国诸侯的重视。
①西汉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②《唐律疏议》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③明朝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02 主干知识
(1)古代法律儒家化的三个阶段
唐律号称“一准乎礼”,明确宣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作为德礼的孝道成为立法和司法必须尊奉之圭臬,在法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十恶”罪中,关乎孝道的有罪逆、不孝、不睦;在刑罚制度中,大力贯彻矜恤老幼原则;在民事家庭制度中,极力强化父权,并以无子、不顺公婆作为丈夫休妻的法定理由;在国家政策上,大力褒奖、宣扬孝子贤孙事迹。
——龙大轩《孝道: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核心》
一、法治与教化
2、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①汉朝“引礼入法”
法律儒家化的发端。逐渐确立儒家思想对立法、司法的指导地位,使汉朝法律开始沿着儒家化的方向发展。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纳礼入律”
法律儒家化的完善。统治者开始直接任命儒臣来立法,从而使礼律进一步融合。
③唐朝“礼法合一”
法律儒家化的完成。唐朝确立以儒家主张的纲常礼教作为法律的指导原则和定罪量刑的基本依据。
02 主干知识
(2)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四大特点
一、法治与教化
2、礼法结合的中华法系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基本特点
以皇权为法律的权力渊源,刑法、民法、行政诸法合一,司法行政不分
鲜明特色
以礼法并用的方式,把“天理、人情、国法”有机融合在一个法律体系之中
司法与行政的关系
司法从属于行政,不同等级的行政官员同时也是不同管辖范围的司法官员
对外影响
中国古代法律影响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02 主干知识
(1)表现:
(2)特点:
一、法治与教化
3、中国古代的乡村教化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①魏晋至隋唐:政府推广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②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③明清: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与法律逐渐合流。
①教化理念德性化:德教为先与道德至上,其核心理念贯穿中国古代教化思想。
②教化途径系统化:层级教化与立体网络,传统教化系统既包括各级各类组织化
的学校系统,也包括乡约、族法、家规、祭祀礼仪、蒙学等自发的社会教化系统。
③教化手段多样化:典范塑造与制度规约,典范塑造、榜样作用成为古代教化的
重要方法。制度规约是传统教化活动的又一方法。
④教化内容综合化:儒学经典教育与通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我国古代传统
教化的显著特征是以儒学经典教育为主,并以通俗教育辅助之。
02 主干知识
①由以民间性自治组织为主演变为以政府主导为主。
②以地缘性乡约组织为主,宗族性乡约组织为辅。
③社会基层的自治组织演变为里甲、保甲等基层管理组织。
④宣讲内容由劝善惩恶、治安防御的道德教化演变为
宣讲“圣谕”,与法律逐步趋于合流。
⑤乡约组织机构日益健全、活动逐步趋于规范。
一、法治与教化
3、中国古代的乡村教化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3)演变趋势:
02 主干知识
2.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途径、方法
一、法治与教化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认知深化】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律和教化(命题要点3)
(1)利用儒家思想宣扬教化;
(2)官民共治,地方乡绅发挥重要作用;
(3)依靠族规、乡约来教化民众;
(4)依靠各类道德教育读本推行社会教化:我国古代曾经保留下来许多通俗道德教育读本。它们既不属于家庭教育范畴,也不是学校教育的课本,但却在整个社会教育中起过十分巨大的作用。
(5)利用“圣谕”,乡约与法律合流,强化教化。
02 主干知识
1.古代法律儒家化和表现
一、法治与教化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认知深化】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律和教化(命题要点3)
(1)法律儒家化使审理案件、定罪量刑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主观化。“春秋决狱以儒家经义内容与精神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实际背离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审判原则”。
(2)实行礼治,纳礼入律,深刻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三纲五常、家族等级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灵。“讲礼不讲理”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民智难开。
(3)将“天下为家”的观念深深植根于国人心中。“皇权至上、天下为家”,一国即一家,皇权即整个帝国至高无上的父权。这一点成为中国封建性始终难以铲除的历史根源,阻碍着“天下为公”前进的步伐。
(4)中国法律儒家化维护皇权、维护封建等级,注重道德、关注礼教。这一根本属性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言代法、言出法随的人治。
02 主干知识
3.汉代以后律令儒家化的原因
一、法治与教化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认知深化】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法律和教化(命题要点3)
(1)吸取秦律严苛的教训;
(2)儒学自身的改造;
(3)统治阶级的需要;
(4)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5)儒学士人以经注律。
4.中国古代法治的特点
(1)以刑为主,诸法合一:中国古代的法律始终以刑法为主,民法、诉讼法、行政法诸法合一,民刑不分;
(2)德主刑辅,以礼入刑:儒家思想对古代法律影响深刻,礼法并用;
(3)法有等级,法外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
⑷司法从属于行政:司法权附着于行政权。
02 主干知识
11.(2022·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秦律规定:若有人在大道上杀人,距离百步以内的路人不加以救援的,应罚缴铠甲两套;若能抓获逃亡盗贼,抓捕者可得其所携钱财。由此可见,秦朝(  )
A.传承了尚武的社会风气 B.注重法治建设以教化民众
C.确立了严苛的法律体系 D.强调社会责任以维护安定
12.(2022·威海高三二模)西汉时,有一陈姓寡妇,养婆母28年,汉文帝感其孝行,给予“孝妇”称号。东汉初年,临淄人江革以孝母闻名乡里,光武帝赐其“巨孝”称号,赐谷千斛。汉代统治者的这一做法旨在(  )
A.加强儒学独尊地位  B.推进以礼入法
C.维护社会伦理秩序 D.创新基层教化
一审时空和设问
二提主旨关键词
三用排除三原则
四比选项定答案
13.(2023·高考冲刺卷)宋代注重族规和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等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如:南宋袁采家族的《袁氏世范》,以儒家的孝悌、忠恕为宗旨,把全书分为“睦亲”“处己”“治家”三卷。这说明(  )
A.儒家世俗化现象得以发展 B.入世思想影响到基层治理
C.印刷术发展推动书籍革 D.家训形式内容更加规范化
14.(2019·河北邯郸期末)西晋诗人束晳在《补亡诗》中写道:“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朝诗人王融在《曲水诗序》中写道:“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这些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B.文德的教化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C.国家分裂削弱了文化教化职能
D.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一审时空和设问
二提主旨关键词
三用排除三原则
四比选项定答案
【考向综述】
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秦汉时期
设置典客、典属国、大鸿胪
隋唐至宋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汉代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元明清
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
军事打击、和亲、设置机构、屯戍政策
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
礼部、鸿胪寺
册封、和亲、会盟、军事冲突
隋唐对外关系空前发展
宋代海上贸易发达
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
宣政院、理藩院;
明清改土归流;
明代九边、羁縻卫所
朝贡体系、走向封闭
中国古代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时期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大迁徙、大交融;
隋唐时期,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
宋辽夏金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并未中断;
元明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管辖。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
秦汉:
隋唐:
宋朝:
元明清:
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1、民族关系
①隋唐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时期,民族政策相对开明,唐太宗被西北边疆各族称为“天可汗”,边疆各族加强了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唐朝的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都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但是,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没有中断过。
①元朝结束了多个政权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
⑴发展历程:
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朝代 秦朝 汉朝 隋朝 唐朝
中央管理 机构 管理措施 军事措施 东北 —— ——
北方
西北 —— ——
南方 —— ——
行政措施 东北 ——
北方 —— ——
西北西南 ——
南方
其他 措施 ——
1、民族关系
典客、属国
北逐匈奴,修筑长城
南扶夷、越
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大鸿胪
北击匈奴
护乌桓校尉
设河西四郡,
设西域都护府
羁縻南方
和亲政策,向北方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
礼部、鸿胪寺
突厥、
吐谷浑、党项等归附
册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唐太宗灭东突厥
唐高宗灭西突厥
安东都护府
安北、单于都护府
安西、北庭都护府
安南庭都护府
与吐蕃和亲、会盟;册封南诏王
⑵具体措施:
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朝代台湾: 两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中央管理 机构
管理措施 军事措施 东北 —— ——
北方 ——
西北 ——
南方 —— —— ——
行政措施 东北
北方 西北西南
南方
其他措施 —— ——
1、民族关系
①各民族政权长期并立;
②时战时和;
③榷场贸易盛行
宣政院(管理佛教与藏族事务)
①设行省;
②西北:宣慰司、北庭都元帅府管理军政;
③西藏:宣政院直接管辖
台湾:澎湖巡检司
礼部、鸿胪寺、四夷馆
修筑长城
设都司、卫、所,敕封女真首领
修战争、和议、
册封鞑靼
敕封西藏僧俗首领、任用藏族上层人士
土司制度
理藩院(管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蒙古:设立蒙、旗行政单位,蒙古王公担任长官。
新疆:设伊犁将军总揽军政;西藏:册封达赖班禅;驻藏大臣共治;《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法律形式
土司制度、后改土归流
⑵具体措施:
⑸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①民族迁徙:如魏晋时期“五胡”的内迁、三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
②民族战争(表现为反对外族侵扰、平定分裂叛乱):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战争。
③友好交往: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北宋时期榷场的设置。
④政治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等。
⑤和亲与联姻:如西汉后期的昭君出塞,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
⑥会盟与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
南宋与金国的绍兴和议。
⑦进行册封:如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明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清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⑧羁縻政策(主要指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管理新疆;明朝设立奴尔干都司管理东北。
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1、民族关系
【认知深化】国家治理的终极目标—实现大一统国家认同和治理(命题要点4)
特点:
影响:
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1、民族关系
【认知深化】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影响(命题要点4)
封建化改革、藩汉分治、因俗而治
①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民族进步;
②促进了边疆开发;
③加强对边疆的有效控制,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④推动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
答题术语规律总结
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2、对外交往
朝代 表现 特点
先秦
汉朝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清
以中原为核心,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交往交流
域外交流广泛
丝绸之路开通,陆路:东汉甘英出使大秦;
海路到达印度南部;
光武帝赐“汉倭奴国王金印”
与外部世界交往扩大
陆路:与西域商路畅通;造纸术等传到阿拉伯地区;
海路:交流活跃;日本派大批遣唐使
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陆路阻隔,海路发达;
广州到阿拉伯、明州到日本朝鲜半岛;
泉州成为重要港口
海路发达
到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马可·波罗来华,著《马可·波罗行记》
海陆都很畅通
朝贡体制和
朝贡贸易体系
郑和下西洋
《尼布楚条约》,马嘎尔尼来华
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转型
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特点 表现
明清时期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由开放走向闭关
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
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
宋元时期,以海路为主
对外贸易与
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认知深化】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五大特点
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
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
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交往形式
以和平为主
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
宋代海外贸易
出现侵略与
反侵略斗争
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
15.((2022·湖北选择性考试)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 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16.(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族内迁到陕北、晋北、幽州北等长城一带,羌、氐族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 )
A.加快了中原王朝的衰落过程
B.使边患危机更加严重
C.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D.推动了北方民族交融
一审时空和设问
二提主旨关键词
三用排除三原则
四比选项定答案
文献记述 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 《后汉书·班固传》
(1)演变历程
三、中国古代货币与赋役制度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1、古代货币的演变历程及变迁规律
货币
形制的
统一
①最初的货币可能是海贝;
②大约在商朝后期,出现铜铸币;
③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④秦朝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此后被长期沿用。
纸币的
使用
①宋代——交子:商品经济发展,铜钱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交子诞生,并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②元代:纸币为单一流通货币,称为“钞”
③明代: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白银
货币
①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基本支付手段
②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③晚清时期,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圆。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欧洲
亚洲
非洲
美洲
白银
丝瓷香料
白银
黑奴
金银烟草玉米甘薯等
枪支玻璃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白银、黄金贫乏的国度。因此,中国在明代以前主要以铜、铁为主货币。在美洲白银被大量开采出来之前,白银主要来源于与日本的贸易,然而,明代自立国之日起,就明令严禁民间将白银作为交易货币,他们像现代人一样拿着钞票——“大明通行宝钞”去购物,史称“禁银”。这种“禁银”一度造成中日关系恶化。从日本流入的白银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在这时,欧洲人来了,他们用从美洲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令他们垂涎三尺的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于是,从明后期持续了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由此,中国成为了“地理大发现”的最大受益者。 ——苗延波《货币简史》

三、中国古代货币与赋役制度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1、古代货币的演变历程及变迁规律
【拓展延伸】:晚明白银货币化(命题要点5)
(2)变迁的规律(命题要点5)
三、中国古代货币与赋役制度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1、古代货币的演变历程及变迁规律
①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进:
②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进:
③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④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进:
⑤由金属货币向纸质货币演进:
⑥白银货币化:
海贝→铜仿制海贝
铲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圆形方孔钱(半两钱)
北宋时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
汉武帝收回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
秦汉以来所铸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重量;
唐初铸造“开元通宝”钱,钱文不书重量,我国铜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古代赋税主要包括:
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丁税)、户税(调);
以土地(资产)为依据的田赋(租)、财产税;其它杂税。
赋税
徭役
贡赋是土贡与军赋的合称。珍贵土特产品称作贡;赋原为军赋,即臣民向君主缴纳的军车、军马等军用物品,君主再给与回赏。夏商周三代分封制度下,受封者要向国君缴纳贡赋,这是赋税制度的雏形。
贡赋
徭役即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体现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粟米之征:国家征收的田租
布帛之征:国家征收的户口税
力役之征:包括兵役和劳役
三、中国古代货币与赋役制度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概念阐释】赋役制度的含义
三、中国古代货币与赋役制度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时代 赋役制度
春秋后期


北魏
唐 前期
后期


明 初期
后期 清
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田赋、人头税(口赋)、徭役(更卒、正卒、戍卒)
汉初田赋税率极低,人头税(口赋、算赋)、徭役、财产税
租庸调制:纳庸代役,保证农时
两税法:量出制入,夏秋两次征收地税、户税
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租调制
租调制(北方)、两税法(南方),“科差”
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金花银”。
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人身控制松弛
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
⑴演变过程:
是中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
汉代——编户齐民
是汉代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农民依据资产多少对封建国家承担田租(土地税)、算赋、口赋(人头税)和徭役、兵役四项负担。
特点:
作用: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按人丁收税,纳绢代役
内容:一条鞭法实行赋役杂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丁四粮六、丁粮各半或丁六粮四等),折成银两,统一征收。政府所需要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部分统一雇人。
雍正在位时期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叫做“地丁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头税,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
①征税标准:
②赋税品种:
③征税方式:
④征税时间:
⑤人身控制: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⑴演变趋势
三、中国古代货币与赋役制度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
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直到废除。
由繁到简,税种减少。从田租、人头税、杂税简化为土地税等;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
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拓展延伸】: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特点及认识(命题要点6)
【拓展延伸】: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特点及认识(命题要点6)
1.西周——贡赋(“贡”“助”“彻”)
2.春秋战国——按亩纳税: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初税亩”、秦国“废井田、开阡陌”☆☆
3.汉朝:编户齐民制度
4.北魏——租调制
5.隋唐——租庸调制☆☆
6.唐中后期——两税法 ☆☆☆
7.北宋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8.明中后期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
9.清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10.清雍正帝:摊丁入亩(地丁银)☆☆☆
2.古代赋役制度变化的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土地兼并严重
④农民的反抗斗争
⑤政府财政危机
⑥赋役不均
⑦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缓和社会矛盾,调整生产关系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三、中国古代货币与赋役制度
【拓展延伸】: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特点及认识(命题要点6)
1.西周——贡赋(“贡”“助”“彻”)
2.春秋战国——按亩纳税: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初税亩”、秦国“废井田、开阡陌”☆☆
3.汉朝:编户齐民制度
4.北魏——租调制
5.隋唐——租庸调制☆☆
6.唐中后期——两税法 ☆☆☆
7.北宋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8.明中后期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
9.清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10.清雍正帝:摊丁入亩(地丁银)☆☆☆
3.古代赋役制度变化的影响
①调整生产关系,缓解阶级矛盾;
②扩大国家税源,增加政府收入;
③封建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减弱;
④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⑤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促进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恢复与发展;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三、中国古代货币与赋役制度
制度 征收方式
租庸调制 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须交纳粟二石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不需服役的时期,征收每日折合纳绢三尺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绫、绢、絁二丈、绵三两,或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两税法 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
17.(2022·潍坊高三三模)下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反映出当时(  )
A.封建剥削减轻    B.货币经济发展
C.人身控制加强 D.实物地租消失
一审时空和设问
二提主旨关键词
三用排除三原则
四比选项定答案
18.唐中叶以前,赋税征收实物;此后实施两税法,开始,部分征收货币赋税;明中后期,在两税法的基础上,推行一条鞭法,将徭役也改为征银,至此赋税徭役由征收的货币化趋于-致。这种变化
A.加速了纸币的广泛流通 B.刺激了土地的兼并买卖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
19.(2019全国Ⅱ卷)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一审时空和设问
二提主旨关键词
三用排除三原则
四比选项定答案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四、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战国 —— ——

汉 隋 —— ——

宋 ——
元 —— ——

清 附注 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乡里制度
1、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命题要点7)
分类登记制度
专人主管——编户齐民
“大索貌阅”,核定户籍
户籍三年一造
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
“诸色户计”、世代相袭
职业定户籍、“黄册”
乾隆年间户籍停编
户籍是赋役依据,历代非常重视
里乡坊村
里甲制度
清初实行里甲制度,后改为保甲制度
什伍制度
邻保制度
保甲制(王安石)
十家牌法
注重自我管理,相互监督
材料 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彻底清查户口,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从中检查隐漏户口,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即为“大索貌阅”……通过这一措施,新增成定人数44.3万,新附人口164万。
——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
黄册
鱼鳞册
“官司所据以征敛者黄册与鱼鳞而已。黄册以户为主而田系焉,鱼鳞册以田为主而户系焉。一经一维,互相为用” ——清人王庆云
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
皇帝
中央政府




三公九卿
郡守
县长(令)
三老、啬夫、游徼
里正
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交通要道十里设一亭
【知识拓展】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功能与特点(命题要点7)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功能:特点:
统计人丁、征发赋役、征派民力、控制人民
职业定籍,流动受限;
特权户、民籍户和贱籍户,界限分明
历史悠久,基本功能是为分配土地、征发赋役提供依据
人口与赋役相连,政府限制人口流动,任意离开甚至重罚;
四、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①悠久功全:
②限制流动:
③身份世袭变:
④等级严格:
⑤控人渐松:
户籍制下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最终户籍停编。
【知识拓展】2、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三大基本途径(命题要点7)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四、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政府控制
中国古代县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乡里。
负责地方征发赋役、维护治安、赈济灾民等
宗族控制
中国古代历代政府都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保甲制度与宗族势力相结合,对于维护社会治安起到重要作用
思想教化
中国古代儒家士人是乡村教化的主力,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乡约对乡村教化和治理起到积极作用
【知识拓展】3、古代乡村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命题要点7)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1)宗族势力强大,皇权与族权相结合,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中国社会宗族内互助性非常强,宗族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安定相一致。宗族势力得到皇权的认可,使行政组织与宗族组织合而为一。
(2)忠孝治理乡村,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具有家国同构特征,家国意识反映在乡村政治文化中,就是忠孝治村。忠和孝作为两个重要的价值观,维系了乡村的政治秩序。
(3)乡绅有限自治,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乡绅作为国家的代理人,要帮助国家做事;作为乡村的代表,需要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乡绅是和“士”阶层联系在一起的,入庙堂则为士,出庙堂即为绅。
四、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⑴社会救济
背景
承担者
措施
意义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四、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①经济:
②政治:
③文化:
④社会:
小农经济的发展;
巩固统治的需要;
儒家民本思想的推动;
生产力水平低下,民众抵抗灾难的能力弱。
政府是主体,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
(1)汉朝:
(2)隋唐时期:
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①既重视官方储备,也提倡民间积储
②官仓救大灾,义仓救小灾
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
秦汉时期
唐朝及以后
宋朝以后
明清时期
⑵优抚政策
1
2
3
抓主干 研高考 限时集训
抓主干·宏观把握·微观突破
四、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2、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皇帝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示尊重
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⑶古代的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特点
(1)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2)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20.(2022·合肥二模)乡啬夫是秦汉乡村社会中的乡官之一,主役赋,其秩级不满百石,为斗食之官。东汉儒生爰延为乡啬夫,“知人善恶,为役先后;知人贫富,为赋多少”,使当地“仁化大行”,以至于当地民众只知道“父母官”是乡啬夫,竟不知道国家委任的地方长吏。这表明(  )
A.基层官员影响地方治理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难以调和
C.地方官吏贪腐不得民心 D.儒生开始登上地方政治舞台
21.(2023·广东卷,5)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一审时空和设问
二提主旨关键词
三用排除三原则
四比选项定答案
22.(2022·湖北高考,4)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 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 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23.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深知,将皇权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广大乡村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通过宗法纽带加强地方治理
B. 切实保障乡民参政议政权利
C. 大一统思想根植于历史传统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一审时空和设问
二提主旨关键词
三用排除三原则
四比选项定答案
一、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转型与发展。
五、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商鞅变法
背景 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变法,兼并争霸,分封制遭到破坏
以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土地私有制产生,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 思想 百家争鸣;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措施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
政治 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
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社会 管理 强制施行个体小家庭;
民间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打击了贵族特权
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
加强基层管理
促进社会秩序稳定
社会剧烈变动
社会转型
进一步推动
五、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林立,互相攻伐,社会矛盾尖锐; 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为改革提供了政治上的基础 措施 前期 (冯太后主持) 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租调制;
后期 (孝文帝亲政) 迁都洛阳;
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打击贵族特权
稳定社会,巩固政权
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
缓和了民族矛盾
缩小了南北差距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整体上:推动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
五、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王安石变法
背景 北宋初期的集权措施造成”三冗两积“, 面临严重内忧外患。 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 措施 富国之法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
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强兵之法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
促进农业发展
增加了财政收入
措施不当,加重农民负担
维护了社会治安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有利于选拔人才
推动改革实施
变法初期取得成效,增加了一大笔财政收入,但强兵效果并不明显。
改革中增加人民负担,又因触犯官僚集团利益,统治者动摇,最后以失败告终
五、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张居正改革
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实际效果
大力整顿吏治
加强官吏考核
清丈土地基础上改革税制,实施一条鞭法
明朝中后期吏治腐败
统治危机加深
府库空虚
财政危机加深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社会矛盾尖锐
清丈全国土地
抑制土地兼并
官场风气改善
提高行政效率
缓和社会矛盾
增加财政收入
简化征税程序
增加财政收入
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几乎全部废止
五、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考点知识链接
█ 中国古代改革与变法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影响
经济 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化; 财政困难,经济问题导致社会危机 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转型;
(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游牧经济到农耕经济)
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吏治腐败,矛盾激化,统治危机; 巩固统治,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矛盾 制度创新,缓和矛盾,加强集权,维护统治;
制度融合,民族交融,因地制宜
政治 思想解放; 民族交流频繁 加强思想控制;学习汉民族文化;
促进儒学发展;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文化习俗 军事 争霸战争;民族冲突,边疆危机; 提高军事实力,赢得争霸战争
稳定边疆秩序,维护封建统治
五、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习题对点训练
(2019·全国·高考真题)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器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畅通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022·山东威海高三统考)北魏孝文帝改革庙号,推最先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理为太祖,不再为鲜卑贵族部落首领的祖先设庙拜祭。在庙号改定后,“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这些举措
A.消除了传统贵族的影响 B.宣示了政权的合法性
C.减少了国家改革的阻力 D.开始了政权的封建化
█ 中国古代改革与变法的原因和影响
五、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习题对点训练
(2022·湖北武汉·高三阶段练习)隆庆六年(1572年),张居正上台后,面对土地强权、财政赤字等问题,下令在全国各地清丈土地,重新编制鱼鳞图册,图册详载每块土地的编号、田主姓名和亩数等,并将各地的赋税和劳役,平均分摊到实际占有的土地上,这些改革举措
A.成功解决了土地兼并的痼疾 B.有利于缓解有产无税的弊病
C.极大助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 D.使大量无地农民成为自耕农
█ 中国古代改革与变法的原因和影响
(2020·山东高考真题)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五、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2020·全国卷)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习题对点训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9分)
答影响,至少三个要点
材料题解题步骤:
一看设问和分值(明确设问方向、时空地位、要点数量)
二看材料(分析文段,提炼概括)
三看所学(结合相关知识,补充答案)
分析材料:划分文段段落;标出关键信息;提炼概括要点;
//
//
//
①改变了宋军的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军队开支;
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军队的指挥能力和战斗能力
③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
█ 中国古代改革与变法的原因和影响
五、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春秋
战国

魏晋
南北朝






1912年
1978年

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北宋的改革
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张居正改革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土地改革
1840年
1949年
古代
近代
现代
民国的改革
五、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
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时代背景
(1)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2.戊戌变法
(1)原因: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②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2)时间:1898年6-9月。
(3)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
(4)结果: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慈禧太后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5)影响: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③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3.清末新政(1901年开始)
(1)背景: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3)评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
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4.民国时期的改革
(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三、民族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过渡时期:1949-1956
(1)内容: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2)作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1)标志:毛泽东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
(2)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3)结果: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
(1)改革历程:①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三、民族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改革历程
①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②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③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④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⑤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2)改革成果: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3)改革意义: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