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价值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高考多次考查本块内容,选择题、25分大题(2015法治观2021年史学题)和12分观点(2022年老虎题)题都有涉及。
专题三 文以化人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交流
礼乐文化的代表:祭祀社稷
社稷坛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自然形成对土地和谷物的祭拜,用祭土地之所“社”来代指土地神,用谷物“稷”代指谷物神。筑造社稷坛,进行祭祀就成为国家的重要大事之一,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社稷是中华传统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后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积极提倡恢复礼乐,祭祀社稷等礼乐文化传统得以保留并进一步发展。
属性定位:农本文化
时空定位:
主题定位:
(1)中国古代思想中最有影响的原创性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和道家,构建了中国道德学说和自然哲学。战国时期天道与人道的争鸣解放了思想,秦崇法家,汉初黄老,汉武帝崇儒(其中主要经典及其研究称为经学),道家学说和道教思想在民间和士人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儒家主流的传统文化。西汉末佛教传人并逐渐本土化,儒佛道并存和合一再到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定为元明时期官方哲学,逐渐丧失活力。明末清初批判继承,具有时代特色。近代,民族危机深重,西方近代学说,特别是近代政治文明思想的传入,引起中学与西学之争;如何解决中西学的冲突与融合,便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要问题。
(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自成体系,特色鲜明,名家辈出,成就辉煌,在世界古代文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发掘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宝库,对于我们继承本民族优秀文艺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过由盛转衰的历史。中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的时代,足以令我们自豪;而中国科技走向衰微以至于国家落后挨打的岁月,则使我们扼腕痛惜,不能不引起深刻的反思。
学习思想文化史,重点是关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属性的人,分思想、科技、文艺、教育等栏目,认清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自己的属性。
主题定位:
(3)中国自古就有极其浓厚的历史意识。春秋时期,孔子整理、修订鲁国史官所记述的历史,创作《春秋》,标志中国史学的正式开端。中国古代史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战国至两汉是其定型期,魏晋至明末是它的发展和鼎盛时期,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是它的总结和转化时期。综观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它体现出三个鲜明特点:它重视社会历史,又重视自然历史,重视对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它形成了一套与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有密切联系的方法体系;它特别强调史学的经世功能和史学家的品德修养与技能训练。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4)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曾吸纳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同时,中华文化也向外进行着辐射和传播。汉字文化圈的形成以及中华文化的西传,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目录
主题一 源远流长——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
主题二 繁荣自信——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主题三 鉴往知来——中国古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主题四 纳新接远——古代中外文明交流
要点一 商周文明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影响
要点二 春秋战国处在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要点三 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要点四 先秦时期文明传承的表现
要点五 商周到汉代官方政治哲学的演变
要点六 儒学的回归与复兴
要点七 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
要点八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思想、科技、文
艺发展折射的时代特征
要点九 影响宋元时期文化发展变化的因素
要点十 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主题一 源远流长——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
多元
上古
华夏
北狄
东夷
南蛮
西戎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不断发展壮大,并向四周辐射,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一体
先秦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
多源、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
“百家争鸣”形势图
空间观念
齐鲁地区
三晋
地区
荆楚
地区
礼乐创地
文化中心
资源丰富
生活优逸
土地贫瘠
民风剽悍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区域文化圈
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要点一 商周文明对后世儒家思想的影响
要点二 春秋战国处在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政治方面:宗法分封制渐趋崩溃,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地方割据。政治大变革
经济方面:铁犁牛耕的推动导致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迅速发展。经济大发展
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于政治舞台。社会大变动
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学术氛围宽松。文化大繁荣
地理方面:不同地域有识之士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担当。
(2015年高考全国卷2,25分)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要点三 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要点 阐释
仁爱思想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
(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统治者要爱民,得民心
强调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 在儒家思想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和整体利益都占有重要地位
提倡人伦价值 (1)孔子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2)孟子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应尽的义务
注重社会秩序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齐之以礼”
注重道德修养 (1)追求精神境界:儒家把“至善”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
(2)追求理想人格:把“圣人”作为最完善的理想人格
要点四 先秦时期文明传承的表现
1.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先秦文明对后世的突出贡献。
2.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
3.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始萌发,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
4.民族观念:先秦时期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文明没有间断的民族。
5.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并发展,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2016·全国Ⅰ,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C
高考研析
(2015·全国Ⅱ卷,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C
高考研析
2022·湖南高考,1]儒家起于鲁,传布于齐、晋、卫;墨家始于宋,传布于鲁、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齐、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晋,盛行于秦。这( )
A.促进了政治统一
B.维系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C.冲击了贵族政治
D.导致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C
高考研析
(2020·江苏高考·2)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B
高考研析
(2020·山东高考·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D
《尉缭子》强调战争本于“仁义”,“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孙膑兵法》则指出,战争必须讲“天时、地利、人和”,如果天人不合,即使取得胜利也是暂时的。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A.墨家思想成为显学 B.诸子思想相互渗透
C.耕战思想成为主流 D.军事理论高度成熟
B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尊崇儒术”
本质?新儒学的特点是什么?
秦汉时期——中华文化的形成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统一多民族文化格局形成。太过政治化,神学化倾向。
要点五 商周到汉代官方政治哲学的演变
1.商朝的天命思想:中国的天命思想是生产力落后和敬畏大自然的产物,商朝时期,天命思想盛行,商人作重大决策时都要占卜天命,巫师成为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力量。
2.周朝的宗法思想:周朝以宗法血缘作为分配和继承政治权力的依据,宗法思想盛行,形成了严格的贵族等级序列,中国社会从对神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战国的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主张富国强兵、依法治国、专制集权,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的社会现实,受到各个诸侯国统治者的推崇;但是,秦朝推崇法家思想,严刑酷法、实施暴政,二世而亡,引发了人们对法家思想的反思。
4.汉代的儒家思想:西汉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家思想体系,具有“外儒内法”的特点。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乃至东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真题
(2019·全国Ⅱ卷,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C
C
(2019北京卷)《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
C
时段 儒 道 佛
西汉初
汉武帝后 东汉
三国、两晋 南北朝
隋 唐 不受重用
还在印度
官方推崇
官方推崇
地位下降
道教形成
佛教传入
垄断打破
逐渐发展
北朝重视
南朝重视
南北均重视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
“三教并行”,儒家复正统而失垄断,佛道相争
魏晋至宋元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概念辨析
魏晋至宋元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要点六 儒学的回归与复兴
1.儒学的困境: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新思潮流行,尤其是佛道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家。
2.魏晋玄学:研究易经、老子、庄子三部书,合称“三玄”,崇尚清谈,论证明教的合理性,开辟了儒学的哲学化方向。
3.儒学复兴运动
(1)唐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宣称儒家的仁义,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2)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北宋五子创立理学、南宋朱熹集大成,陆王心学发展和成熟。
4.理学重建儒家信仰体系
(1)回归“孔孟之道”。宋明儒者体认天理、指点良知,是在激发和唤醒人内在的良心善性或道德本性。著作是……
(2)儒学的哲学化、世俗化、生活化、平民化。理学的本质是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哲学,涉及人的日常行为规范。显著特点是……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社会思潮,它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穷极宇宙人生的哲理。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魏晋玄学
A. 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
B. 背离了孔子懦学思想
C. 主张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
D. 发展了天人感应思想
C
[2022·广东高考,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C
(2021·全国甲卷·26)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B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为官意识
南郡前太守仅仅采取张捕的方式处理虎患,反而让更多百姓受到伤害。刘陵为官,通过修德政,虎去民安;法雄为官,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不妄捕山林,虎患解决;刘平为官,修德政,举儒良,虎患解决;童恢崇尚人本(民本)思想,在捕虎的同时,以“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之理训诫老虎,以其正气可渲染到虎,令虎暗通其言,知过伏罪。
从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东汉时期,如果地方官吏不黜贪残,不修德政,而仅是抓捕老虎,反而使得虎患危害更大,而通过德治仁及畜类,则收效甚佳,不除吏中之“虎”,仅除“山中之虎”,达不到治理虎患的理想效果。即虎患的治理效果受到吏治好坏的影响(或虎患惧怕良吏)
这说明在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仍是主流意识,深刻影响了官员的行为,官员们通过修德政(或仁政)来达到感化万物,治理虎患的目的,也体现儒家“天人感应”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总之,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东汉官吏的理政方式。
概念辨析
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工商皆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
经世致用 明道救世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私欲之中,
天理所寓。
批判君为臣纲
批判空谈
批判唯心主义
进步
束缚
明清之际,个性解放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要点六 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
明末清初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明末清初的民主启蒙思想。
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继承 发展
政治 批天理——理性 存人欲——民本 批君主和三纲——平等
限制君主专制——民主
人欲天然合理——个性解放
经济 工商皆本
文化 经世致用——务实 否定权威,独立思想
(2022·浙江·高考真题)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
A.无为而治 B.经世致用
C.再续《春秋》 D.中体西用
B
(2021·全国乙卷·27)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B
【问题辨析】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相对封闭孤立的地理区位,造成了外来同级别文化的冲击较少……同时中国长期相对于西方具有明显的人口优势,文化存在的群体较大,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文明具有强大的兼容力,在和外界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可以汲取其优秀部分为己所用……
——余春华《浅论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1.地理区位:相对封闭独立的外部环境;
2.人口优势:文化存在的群体较大;
3.文化优势:中华文明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质;
4.经济优势:高度发达的农耕经济;
5.政治优势: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体制;
6.民族关系:各民族交流交融,中华文化愈加焕发生命力;
7.教育体制: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贡献保持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内涵 表现 意义
伦理观
自然观
家国观
价值观
人生观
处世观
人本思想
民本思想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提倡爱国
家国情怀
崇德尚贤
天下为公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和而不同
周公“敬天保民”;孔子“仁者爱人”
孔子“苛政猛于虎也”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天地立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
“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孔子“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墨子:“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礼记》
《周易》\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屈”
西周末年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附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建立起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重要特征,
推动中国历史发展
凸显人的存在,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
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担当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掀起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境界
“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孟子“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博大精深
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唐朝佛学的繁荣使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但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道、佛相互渗透,形成了吸收佛道思想阐述儒学的新教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重点突破】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本土性
多样性
包容性
凝聚性
连续性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
3.特点和价值
(1)特点
①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②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③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④凝聚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⑤连续性: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价值 历史价值 现实价值
A
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B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C
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
D
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主题二 繁荣自信——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1.中国古代的科技
(1)特点:实用,服务于农业,在医学、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讲究天人合一,缺乏理论分析。
(2)发展
[演练1] 命题点:湖北随州出土的《石氏星表》
[2022·湖北高考,1]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答案:C
2.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1)推动力
①科举制度:选官制度直接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促进艺术更加追求意境。
②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壮大了市民阶层,推动文学艺术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③科技发展: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发展过程
[演练4] 命题点:宋代绘画的时代特色
[2022·湖南高考,4]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
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答案:D
解析:作者借题发挥,用以抒发个人的感慨和不平。它的弦外之音,耐人寻味。“当时艺术水准下降”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诗中既描述了山水画也提到花鸟画,“绘画题材集中”显然也不合题意,排除B项;诗人自嘲画山水画不如画牡丹,反映不出当时画家地位不高,所以C项应该排除;画家李唐生活在南宋,结合所学知识,随着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世俗文化兴盛,画家感叹寄情山水的山水画不如浓色重彩的牡丹受时人欢迎,所以D项符合题意。
要点七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思想、科技、文艺发展折射的时代特征
1.思想 理学出现,儒家思想逐渐成熟。理学是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而出现的,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2.科技 宋朝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朝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3.文学 宋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文人用词抒发对国家分裂的悲愤,如辛弃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的文学形式和特色更加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如柳永。
4.书画艺术 随着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高度繁荣的封建文化,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画家,如北宋苏轼、黄庭坚等;同时风俗画盛行,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东京繁华的景象。
要点九 影响宋元时期文化发展变化的因素
政治 中央集权加强 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需要
知识分子地位 宋朝知识分子地位较高,促进了宋朝文化的全面繁荣;
元朝知识分子地位较低,促进了元曲的形成与繁荣
国家分裂和统一 国家分裂,两宋文学家多忧世之作,影响两宋诗歌、词赋的风格
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市民阶层壮大,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科技 印刷术的发展 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主题三 鉴往知来——中国古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 先秦史学及其特点
真正的史学撰著是从孔子整理、修订鲁史创作《春秋》而开始的。用鲁君在位的时间编年,初步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要素结合起来记述历史,从而确立了按年、时、月、日记事的方法。他认为史学家应该富有敏锐的社会批判力,他自己特别注重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道德和价值判断。孟子曾叙述《春秋》的写作目的,说:“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孔子比较明确地区别了历史与史学。
二 两汉时期的历史理论与史学实践
司马迁(公元前135一公元前86年)忍辱创作了千古名著《史记》,开创了纪传体体例。记事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约三千年历史。它既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变化,又记录了自然界的变化。它所记载的地理范围,西至中亚,北到大漠,南迄越南,展开了博极天地、囊括古今的完整的历史画卷。人类社会各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民族、宗教、民风,构成社会的各个阶层,如帝王、将相、官吏、学者,游侠、卜者以至农工、商贾,都有较全面的反映。司马迁认为无论君臣、无论贵贱均应遵守道义,还试图分析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规则,继承和发展性提出了“究天人之际”,倡导历史研究的求实精神。
主题三 鉴往知来——中国古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
四 宋元明时期的史学
司马光(1019—1086年)写《资治通鉴》注重总结历史的治乱兴衰、是非得失。往往用追叙法,先溯由来,再及本事,补充其发展线索。《资治通鉴》标志着我国古代编年体史著方法的高峰。
南宋时期,福建建瓯人袁枢(1131—1205年)著《通鉴纪事本末》。为详明事件之始末,他将《资治通鉴》分年记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共计选录305件事。全书共成42卷,分量只有《通鉴》的一半。该书巧妙地结合了编年、纪传各自的优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史书体裁。明代又有陈邦瞻著《宋史纪事本末》和《元史纪事本末》,逐渐形成一个纪事本末体史书系列。
编年体史书、纪传体史书、典志体史书的著述方法都有较大提高。如司马光《资治通鉴》著述的方法程序是:首先是裁择史实。司马光裁取史实的标准,“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其次是具体编纂。司马光等人首先拟定了全书用语、格式等的凡例36条。在具体叙事方面,对于某些重要历史事件,采用连贯法,始末贯通,因果彰明,注意到其中的前后呼应。至于那些不宜单立条目,而又值得一提的次要史实,采用附叙法;对于某些起点不明的史事,叙述其主要部分时,往往用追叙法。
主题三 鉴往知来——中国古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
五 明清之际到鸦片战争时期的史学
王夫之(1619—1692年)着重阐述了关于历史观的看法,还特别阐述了史学的功用。黄宗羲(1610—1695年)则重点表达了他的政治批评思想。顾炎武重点从学术研究的方法上论述了如何回复传统学术精神的问题。清代继承了官修正史的传统,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修成了二十四史中最后一部断代史《明史》。明清之际的学术思潮由反对空疏无用之学转向经世致用的实学,认为史学的经世意识建立在客观实证性的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它有助于古代史学方法的科学化。
章学诚(1738—1801年),对史学的德、才、学、识作了深入的论述。德指道德品质,识指远见卓识,才指聪明才智,学指知识技能。唐刘知几首先提出,研究历史的人,必须具备才学识"三长"(《唐书·刘知几传》)。清袁枚认为:"学,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此比喻说明了学才识三者的关系。清章学诚则在史学、史才、史识的基础上,提出史德的问题,"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者为难,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文史通义·史德》)。他所揭示的史学著述的程序是:首先是搜集资料,其次是裁择史实,最推崇的是纪事本末体,表述不一定要完全照抄史料,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根据写作需要加以合理合情的取舍,史注是不可缺少的辅佐。它标志着古代史学著述方法论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水平。
2021全国乙卷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
材料二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主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5分)
(1)历史学家的使命感;追求客观真实,理性叙述历史;创新精神;开阔的视野;自主的实地查访与史料调查精神。
(2)历史:古希腊城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广泛接触;丰富的历史与神话传说;海外贸易与工商业比较发达。
史记: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儒家思想的影响;史学传统;丰富的历史文化积累。
(3)叙述一定时空框架内的历史事物;有指导思想;客观、准确的记载;丰富的史实;有作者的认知。
主题四 纳新接远——古代中外文明交流
在古代世界,产生了五大区域文明。其中以东亚儒家文明为中心的中国文明传播于世界,同时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也慢慢融入中国社会,世界不同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着碰撞与交流。
1.中国文明向外辐射与传播(16世纪以前外传为主)
中国文化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建筑
制度
诗文
历法
医学
儒学
儒学
茶文化
西传
东传
茶文化
主题四 纳新接远——古代中外文明交流
在古代世界,产生了五大区域文明。其中以东亚儒家文明为中心的中国文明传播于世界,同时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也慢慢融入中国社会,世界不同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着碰撞与交流。
(一)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琉球的影响(东亚文化圈的形成)
类别 时间 影响
汉字 前4-3世纪 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和越南的喃字)
儒学 3-5世纪 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
隋唐以后 朝鲜、日本等国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佛教 4世纪以后 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社会 制度 7世纪 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日本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赋税制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科举制移植于中国。
社会 生活 7世纪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
文化 传播 14世纪 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所学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15世纪 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扩大和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15世纪朝鲜创造谚文
9世纪日本创造假名。“假”即借,“名”即字。意即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
越南喃字。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来表达越南语的文字。
文
字
儒学
新罗统一朝鲜后,更以唐制为立国规范……在学制上,新罗仿唐置国学,设儒学科和技术科。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官制
成均馆为韩国的儒学研究中心和传统礼教的中心,每年春秋两季的祭孔大典都会如期进行,实践着庙与学的完整合一。
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四句偈语深深打动了鉴真法师,从而下定决心,六次东渡到日本传戒,弘扬佛法,成就了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话。
鉴真754年到达日本,根据唐代寺院的样式,为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
佛教
唐鉴真和尚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仿唐建筑
韩国首尔景福宫
日本法隆寺
建筑
货币
服饰
茶艺
围棋
唐代仕女图
日本和服图
发 明 传播与影响
造纸术
火 药
指南针
印刷术
传播: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影响: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传播:14至15世纪印刷术传至欧洲,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
影响: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到欧洲;
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传播: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影响: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土阶层日渐衰落
(二)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社会的转型
(三)近代欧洲,出现“中国热”
1、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文官制度、启蒙运动、开明君主制)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饮茶成为欧洲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美国·流芳园(仿苏州园林式建筑)
瑞典首都的中国宫
2019年3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
(四)丝路:“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手工业品带到了欧洲,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被称为“瓷路”。古印度的佛教也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费孝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摘编自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根据材料,概括唐朝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外来文化在思想、艺术方面对唐朝的影响。
特点: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影响:思想上,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艺术上,唐朝阎立本、吴道子等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绘画风格,创作出《步辇图》《送子天王图》等优秀作品;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
要点十 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1)范围广泛: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并且与欧洲、非洲也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
(2)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
(3)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以佛教为载体的传播等渠道。
(4)内容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的发展与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等,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
影响 (1)唐朝经济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各国土特产进入中国,外来宗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2)唐朝成为交流的中心,中华文化圈形成。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4)佛教出现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隋唐时期
宋明时期
(5)以儒家为核心兼容佛道的理学形成,佛教成为中华文化一部分
2.外来文明传入(16~18世纪):吸纳异质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
两汉之际
魏晋南北朝时期
(2)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道相融合
(1)佛教传入及其影响
①历程:
②影响: ——对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具有启迪作用; ——诗、书、画等艺术吸收佛教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建塔造像艺术源于佛教,又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大量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哲学
艺术
建筑
8到10世纪,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3世纪回教入侵,印度佛教文化遭到毁灭。但中国恰在7、8世纪,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大量佛教译著和论著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输入——吸收——输出
融合
本土
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是现存唯一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
“三教殿” 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
2.外来文明传入(16~18世纪):吸纳异质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①内容:欧洲耶稣会传教士来华,传播基督神学;传播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传教是目的,传播西方科学技术是手段。
②作用: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使中国人了解了西方的宗教、科技和人文;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一些开明之士逐渐突破“天朝上国”的自大心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现状进行反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末清初知识界的思想和学风变革。
③局限:耶稣会作为欧洲新教的反对派,他们没有输入文艺复兴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文化成就,从达·芬奇到莎士比亚,从马丁·路德到伏尔泰、狄更斯等文化巨匠的信息就没有介绍到中国;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小高潮,终因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而销声匿迹。
地主阶级
抵抗派:林、魏
器物层面
资产阶级
维新派: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民报》
制度层面
“师夷长技以制夷”(未实践)
洋务派:曾李左张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清政府派严复、詹天佑等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
思想层面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新青年》 民主科学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
西学传入,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向西方学习呈现出角色多样、路径多样、主题鲜明、层次分明、内容丰富的特点。
2.外来文明传入(16~18世纪):吸纳异质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3)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
救亡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