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八年级下册物理(沪科版)复习课件:第七章力与运动复习(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八年级下册物理(沪科版)复习课件:第七章力与运动复习(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3-18 11:1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物 理新课标(HK)· 物理 · 八年级全一册(下)第七章 力与运动本章总结提升第七章 力与运动本章知识框架知识框架第七章 力与运动重点梳理(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七章 力与运动2.惯性
(1)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惯性是由物体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外力、运动状态无关。
(3)对惯性的理解第七章 力与运动[注意]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和作用点,而大小也没有具体数值,无单位,故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不能认为能用力克服惯性,或比较惯性和力的大小。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4.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若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物体不受力,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或者说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在受平衡力作用下的状态叫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简记为:“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第七章 力与运动(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4)二力平衡的应用
①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受力平衡的方法、措施。
5.运动与力的关系第七章 力与运动整合拓展创新类型一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实验探究物体运动和受力的关系、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防止惯性危害的措施等是各类考试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形式考查。 第七章 力与运动距离(或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由题图可知:小车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因为木板最光滑,由此可以推理得出:当小车不受阻力时,应该沿着光滑的水平面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七章 力与运动C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能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性质。由图可知,当车在路上行驶时,如果车失去控制,由于惯性,车将会沿原来运动的方向冲出,即会冲到图中的甲区和丁区,故人在乙区或丙区是安全的。故选C。 第七章 力与运动【针对训练】1.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体将(  )
A.立刻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与力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平衡力消失后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选D。 第七章 力与运动C 第七章 力与运动A.图甲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图乙中百米冲线后运动员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图丙中运动员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竖直向上的拉力和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图丁中运动员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惯性最大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与力的关系。图甲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图乙中百米冲线后运动员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图丙中运动员只受单杠对他的拉力和他的重力,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运动员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图丁中运动员腾跃到最高点时,惯性不变,因为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 第七章 力与运动类型二 力的合成 合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已知合力求分力以及已知分力求合力等知识点是中考的热点之一。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 图7-T-4 C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针对训练】3.用600 N的力竖直向上提一桶重为450 N的水,不计桶重,则桶受到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N,合力方向____________;若用300 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则________(选填“能”或 “不能”)提起水桶,此时水桶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 150 竖直向上 不能 0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用600 N的力竖直向上提重为450 N的水桶,合力F=600 N-450 N=150 N,方向竖直向上;若用300 N的力提450 N的水桶,则不能将水桶提起,此时这两个力的合力是F=450 N-300 N=150 N,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水桶对地面有150 N的压力,地面同时也会产生150 N的支持力,所以水桶所受的合力为零。也可以用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受合力等于零来分析。 第七章 力与运动类型三 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的判断等知识点是常见考点之一,常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BC 第七章 力与运动A.牛奶对杯底的压力大小等于牛奶所受的重力
B.杯子和牛奶所受的总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由图可知,杯子上口大、下底小,牛奶对容器底的压力F<G(还有一部分重力由杯壁承担),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杯子和牛奶受到的总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B选项说法正确。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杯子,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桌面,二力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等于杯子和牛奶的重力之和,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D选项说法错误。 第七章 力与运动图7-T-6 例5 如图7-T-6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开,F1=F2=5 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5 N,甲的示数是5 N
C.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5 N,乙的示数是10 N
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 B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针对训练】C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图C中的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图A中的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图B中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图D中的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故选C。 第七章 力与运动C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A、B两个选项中的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均属于相互作用力。D选项中的两个力是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也不属于平衡力。 第七章 力与运动D [解析] 由图可知: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见此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第七章 力与运动7.如图7-T-10所示,用F=6 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4 N,向左 B.4 N,向右
C.6 N,向右 D.6 N,向左
图7-T-10 B[解析]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知识。用F=6 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说明物块B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 N;弹簧测力计向左拉物块B,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故选B。第七章 力与运动8.一块黑板擦放在水平讲台面上,以下关于这块黑板擦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受到的重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它所受的力有三个且合力为零
C.它对桌面的压力不等于它的重力
D.它对讲台的压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黑板擦受到的重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黑板擦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故B错。黑板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故C错。黑板擦对讲台的压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