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人教版课标下册《17 端午的鸭蛋》课件+素材(26张ppt)(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课标下册《17 端午的鸭蛋》课件+素材(26张ppt)(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18 07:45:46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七嘴八舌话端午风俗——《端午的鸭蛋》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吃粽子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汪曾祺书画作品  汪曾祺(1920~1997) 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他的作品写家乡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语言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作品情韵灵动致远,风格清新秀异。读读写写腌鸭蛋籍贯车胤yānjíyìn门楣méi粽子zòng避邪xié苋菜xiàn门槛kǎn蝎子xiē肃然起敬sù囊萤映雪náng城隍庙huáng系百索子(jì)手腕(wàn)用酒和的(huò)整体感知 1、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2、你认为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端午的风俗 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1段)(2—3段)(4—6段)1、作者 家乡的端午有哪些习俗?
2、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写家乡端午节各种风俗?研读课文第1段 写端午的风俗,为写“端午的鸭蛋”创造浓郁的民俗气氛,设置了乡情乡俗的背景。1、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
2、高邮咸蛋为什么这样出名?
写家乡高邮鸭蛋的名声、特色 因为高邮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研读课文2、3段 3、 高邮咸蛋与别处鸭蛋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能够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记? 高邮鸭蛋质细而油多。蛋白柔软,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蛋黄是通红的,而且多双黄。
因为咸鸭蛋是家乡的特产,好吃而且出名,对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研读课文家乡鸭蛋的特点名声久远质细而油多
蛋白而柔嫩问起籍贯 会肃然起敬上海店里 会特别标明双黄鸭蛋 会成批输出引袁枚文作证与北京鸭蛋相比热爱家乡 每个人对自己的童年都有最深刻的记忆,也有一样东西或者一个人令自己最难忘。作者情系鸭蛋,在它身上凝聚着情趣,诗意和满腔的深情。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端午节的鸭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挂鸭蛋络子习俗——挑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壳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对故乡的怀念研读课文第4段欣赏阅读 品味二、三两节文字,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体会一下本文的语言特色。语言特点1.口语色彩浓厚。
例如: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语言特点2.与书面语汇结合,既朴素自然,有典雅有蕴涵。
例如:
“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达到了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语言特点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文章语言的特色:1、平淡有味:2、方言入文:3、带有文言色彩:好处是:使文章增添书卷气和典雅之美好处是:作者脱口而出,直率朴素好处是:读起来亲切自然。4、有点幽默: 1、本文写的是普普通通的“端午的鸭蛋”,为什么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这对我们的平时作文有什么启发? 因为它的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故乡情。文章源于生活,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说真话,诉真情写作启示写作启示 2、文章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而这一内容在文章中所占篇幅不多,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这样写的用意是,前面两部分主要起铺垫作用,接下来再写端午的鸭蛋就显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这样的结构独具匠心。端午的风俗 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文白夹杂,雅俗共赏;绘声绘色,趣味盎然民俗——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请你谈谈你喜欢的节日风俗,为什么你会喜欢它?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春 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冬至赏民俗风情
观传统节日 用你的笔,为你家乡的风俗文化赞扬一番,写出自豪感,语言生动传神,有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