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5 10:1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试卷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
任何一种艺术作品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作为人类情感结晶的诗歌自然也不例外。体现诗歌存在状态的时空是现实的物理时空,而在诗歌内部,诗人具体描绘的艺术世界自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小宇宙,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时空。诗歌的艺术时空是现实时空和诗人心理情感交汇融合的产物。诗人将现实时空诉诸内心感受,最终经过诗歌作品得以具体呈现,其中灌注了诗人丰沛的情感。.
情感的抒发是诗歌最为根本的内容,正因有了情感,时空才被赋予极大的可塑性和选择性。在诗歌里,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所以采用虚构、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段,将现实时空重新组合而建立起诗歌的时空结构。
有时,诗人借助时空转换,在今昔对比或巨大反差中抒发一种人世沧桑、物是人非之情。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这里呈现的是同一空间里时间转换的时空结构,诗中的事件就发生在“板桥”上。开篇作者描述了一片清丽春景,诗人心底的忧伤被悄然唤起,思绪由今入昔,怀念故人之情绵绵;最后一句又把时间转回“今朝”,与开头照应,产生“今—昔—今”的时空转换。
有时,因诗人情感的大起大落难以遏抑,现实时间的顺流性和空间的逻辑性在强烈的情感面前失去意义,不仅时间变得具有可逆性,其中的空间也会发生大规模切换,以适应诗人喷涌的激情。李白的诗篇常常如此:“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其一)作此诗时,李白因受小人迫害而离开了他渴望一展宏图的长安,时空便因内心的悲愤之情发生了巨大改变:空间描写在黄河与太行山间转换,以“冰塞川”的不可穿越和“雪满山”的不可登攀表达了世路的艰难险阻与英雄失意的悲慨;时间则在现实与历史和虚构中穿梭,从当下自己受迫害的现实切入,先是写周朝姜太公,又向前逆推到商朝的伊尹,形成跳跃性的时空结构。
在诗歌里,现实时空本身的客观属性和固有的自然标度早已随诗人情感的变化而改变,或者上下几千年的时空被压缩成一瞬间,或者又将一瞬延长,使之包含更丰富的情感内涵。为表达情感之需,诗人通过想象创造了这种与现实时空相参照的、经过压缩或延长乃至被幻化的时空结构,反映情感在艺术时空中的运动状态。如李贺的《梦天》中:“黄尘清水三山下,变更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在仙界俯视人间,时间变得短促,空间变得渺小,诗人于其中寄寓了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冷峻思考。可以说,诗人任由情感的驱遣,在诗歌里营造出多变的时空结构。
然而,诗歌中的艺术时空并非被动受情感的支配而消极生成,其本身对情感的表达也有反作用。如王昌龄的《闺怨》一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属于那种在时间的顺流中空间自然转换的时空结构。时间通过少妇所处所见的不同空间“闺中”“翠楼”“陌头”的顺次切换而逐渐推移,场景由室内向室外转变,少妇心中隐秘的情感也在转变中悄然展现,正因为“陌头”那惊鸿一瞥,后悔与悲愁渐渐取代了精心梳妆享受春色的喜悦,最终弥漫全诗。总之,巧妙的诗歌时空结构处理方式会激发诗情的层层推进,使其向纵深发展,让情感的血脉在每一首诗歌里奔涌涤荡,呈现出顿挫缅邈的诗美。
(摘编自岳丽颖《中国古典诗歌时空结构新探》)
材料二:
富有联想和想象意味的诗歌,是如何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中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进行不落痕迹处理的呢?这些转换技巧又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
诗歌中最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是以空间的转换暗示时间的流逝。之所以将存在于空间的事物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是因为时间是抽象的,它的流逝是不易觉察的,读者只有注意到真切可感的事物的改变,才会意识到时间在变化。《世说新语》中东晋大司马恒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诗歌中还有一种转换时空的技巧是时空交错、结合,共同营造诗的意境。正如初唐诗人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以时空为坐标系,将主人公置于横向的历史与未来无限延伸和纵向的天与地无限广阔的交汇点上,感慨万千,全诗写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极大地拓展了时空容量,已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人、一事之界限,超越中使内在意蕴趋于无穷。
时空的不完全转换也是一种重要技巧。这种技巧往往将时间与空间中的一种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而将另一方竭力扩展,以达到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呈现的时间被限定在黄昏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但全诗却展示出藤、树、鸦等丰富意象和空间变化。
以上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三种时空处理技巧,需指出的是,诗歌中时空处理是非常复杂的,有时是各种技巧的综合运用,不会仅仅局限于这三种方式,需要认真分析。
(摘编自范海霞《略谈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时空转换技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情感结晶的诗歌有两种时空状态,一是作为艺术作品存在的现实物理时空,一是诗人情感和现实时空融合形成的艺术时空。
B.刘禹锡《竹枝词》运用时空不完全转换方式,将空间限定在一定范围,这种限定方式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运用的相同。
C.材料一第四段使用李白的诗进行论证非常合适,世路的艰难险阻所激荡起的诗人的汹涌情感,确实已经冲破了常规逻辑的范畴。
D.两则材料都围绕“时空转换”展开,但重心不同,一个重在阐述时空转换与情感的.关系,一个重在阐述时空转换的技巧与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果论证能帮读者理清事物之间的逻辑顺序,例如材料一第二段用此手法论证时空结构能对诗人情感表达产生重要作用。
B.诗中具体时空被压缩、延长乃至被幻化,实际体现的是情感在其中的支配作用,反映的是情感在艺术时空中的运动状态。
C.因为时间是抽象的,不易觉察的,所以诗人常把空间的事物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用事物的改变让读者意识到时间在变化。
D.《登幽州台歌》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悠久时间和广阔空间交汇的时空点上,个体的孤独感和历史的深重感会更加强烈。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B.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根据材料,从时空转换的角度分析杜甫《登高》的颈联。(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两名基层干部的“鸡毛信”
“老王,你这个房子不能再住进去了,也不要着急回去取家具,只要人平安,今后生活就有希望!”8月21日下午,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九龙镇桑园涧村,庄里沟河道边,杨春城指着一间危房,对村民王春萍说。
杨春城是九龙镇纪委副书记,正在进行灾后房屋安全隐患排查。“从九龙镇政府到这里,平时不到15分钟的车程,8月1日那天,我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行车到罗古台村,杨春城对记者说。回忆起当天他和九龙镇派出所所长景剑峰用“鸡毛信”报平安的情形,杨春城的声音逐渐哽咽。
在村里小卖部写下“鸡毛信”
7月31日,暴雨如注。九龙镇紫石口沟、庄里沟、峨峪沟3条河流水位不断上涨,在6个小时内全部溢出河道。河水漫过省道公路,形势危急。
杨春城从太平村连夜转移受灾群众,回到镇里时,已经是次日凌晨3点40分。望向办公室墙上自己绘制的镇灾害隐患图,杨春城眉头紧锁:“九龙镇北边的8个行政村地质条件复杂,离河又近,很可能出现险情!”
打去电话,回应他的只有一串忙音:暴雨泥石流已将通信光缆、信号设施冲垮,公路更是完全无法通行。
现代通信方式失效,8个村庄、5000多名村民处于失联状态,牵动着九龙镇所有党员干部的心。
凌晨5点,窗外雨势略有减小。杨春城连忙找到九龙镇党委书记李龑:“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熟悉地形路况。我申请立刻向北出发,实地摸排所有失联村的人员伤亡情况!”
“杨书记,您年龄不小了,我和您一起去,咱们路上相互照应。”同为党员的景剑峰也请缨同行。就这样,两人果断冲进了雨中。
道路被泥石流阻断了,杨春城和景剑峰就徒手翻过泥石堆绕路前行。到达第一站罗古台村时,已是早上8点。这两三个小时里,他们在路上没有遇到一个村民。
“见到罗古台村村委会副主任张生海和他身边的几个村民时,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终于见到了平安无恙的乡亲们!”杨春城回忆。经过入户摸排确认:该村村民全体平安。
杨春城和景剑峰来不及过多欣喜:“必须赶紧把这个消息传回镇上!”手机没有信号,两人一商量,决定用最简单、也是最实际的办法——手写信件,然后找村干部送回镇党委。景剑峰在村里的小卖部找来纸和笔,把雨披垫在纸下,一笔一画写下:“李书记、许镇长:见信如面,我和杨书记已到达罗古台村,罗古台村无人员伤亡,平安。”
信写好了,谁来送?杨春城迟疑之际,张生海走上前一把抢过信件:“老杨,你们赶紧去下一个村,这封信我来送!保证完成任务!”“好!这封信关乎镇党委的下一步救援计划,你把它当‘鸡毛信’,务必平安送到李书记手上!”杨春城再三嘱咐。
不敢有一点耽误,张生海沿着杨春城二人来时的路,翻越重重障碍,在中午12点前,把第一封“鸡毛信”交到了李龑手里。
爬山坡、过山涧、跨泥流
此时,杨春城和景剑峰已经来到了铁角村附近。他们所站的位置,正与村子隔河相望。湍急的河流发出巨大的声响,二人根本听不清对面村民的声音。
杨春城急中生智,边喊边用手势比划。杨春城和景剑峰终于确定铁角村全体村民平安无伤亡后,嗓子已经哑到说不出话……
继续翻山越岭,继续向上攀登。走过铁角村,二人被泥石流挡住了去路。若选择绕路,需要多走约50公里。
怎么办?他们在岸边观察,发现两次泥石流的间隔较为稳定。
时间不等人。“只要算准时间、找准落脚点,穿越泥石流是可以实现的。”杨春城和景剑峰决定闯过去。
“一个不小心,没踩稳,泥水就没过了膝盖。”杨春城回忆着,撩起裤脚,腿部黝黑,显出一道道泛白的疤痕,那是泥石留下的伤疤。
杨春城算着泥石流的时间,景剑峰跟着杨春城的足迹。20分钟后,两人终于闯过这条30米的山涧。景剑峰最后一脚稳稳踩实的瞬间,泥石流从他身后滚下。
就这样,爬山坡、过山涧、跨泥流,杨春城和景剑峰走到了庄里村,穿过了庄头村,又看过了高铺村。确认过村庄受灾情况后,他们便写下一封封信,请准备下山的村干部或村民带去镇里。
“谁也不知道这些信能不能安全带到。”杨春城说,所以每一封信中,都会把前面已经经过的村庄情况重新复述一遍。一封封信,越来越长。
“没想到会有人逆着爬上来”
经过近12个小时的跋山涉水,接近下午5点,杨春城和景剑峰到达海拔1600多米的岭南台村。这是8个村庄中距离镇中心最远、海拔最高的。
“那时我们已经徒步走了40多公里,我的腿脚已经僵硬了。”景剑峰回忆。确认这里人员无恙后,杨春城和景剑峰提了一路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们瘫坐在地上,40分钟才缓过来。
“你们是怎么上来的?”村民吴大姐看到杨春城和景剑峰时惊讶问道。“第一反应就是没想到,都想下山走出去,没想到会有人逆着爬上来。”吴大姐从家里拿了两双拖鞋给他俩,换下他们被石头划破、被淤泥污得辨不清色彩的鞋。
在这里,杨春城和景剑峰写下了此行最后一封、也是最长的一封信。并将信交给村里的年轻人,请他沿着两人上山的路一路下山。
信中写道:“李书记、许镇长:见字如面,我和杨书记已安全到达岭南台村。岭南台村一切安全,无人员伤亡,高铺、三道港、庄头、庄里、道沟经我俩核查,无人员伤亡。请书记放心。”
夜里,在其他村庄了解灾情的李龑回到办公室看到这封信,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人没事就好,人没事就好,想不到别的,心里只剩喜悦。”李龑说。
20天后的今天,顺利送达的3封信收藏在李龑办公桌的抽屉里。李龑再度前往岭南台村等村落核查房屋受损情况,杨春城在桑园涧村入户排查房屋安全隐患。晚风吹过九龙镇,家家飘出饭菜香。党员干部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办公地点,梳理灾后恢复重建进展——
一段段道路被打通,一座座村庄与外界取得了联系。8月4日,桑园涧村、罗古台村交通恢复;6日,铁角村交通恢复;7日,高铺村交通恢复;9日,岭南台村交通恢复……
据统计,8月7日,九龙镇辖区内所有国省干道达到通车条件;截至11日,全镇30个行政村恢复通电;截至20日,全镇累计清淤69763立方米,完成环境消杀面积近20平方公里;21日,所有连村道路均已打通,可以直达国省干道。
在九龙镇,灾情景象正在逐步消退,儿童的读书声再度回荡在街头巷尾,九龙镇党员干部正与群众齐心协力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努力中。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8月22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春城提醒老王不能再住进老房子里去,这是党员干部对灾后房屋安全隐患排查中的一幕,说明党员干部在这场救灾行动中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上。
B.杨春城主动找到九龙镇党委书记李龑申请立刻向北出发,实地摸排所有失联村的人员伤亡情况,这不仅展示出杨春城的主动精神,也体现了党员干部本身的责任感。
C.当村民吴大姐看到杨春城和景剑峰时惊讶万分,第一反应就是没想到,因为多数人都想下山走出去,没想到会有人逆着爬上来,说明对于两人的冒险行为感到难以理解。
D.从8月4日开始桑园涧村、罗古台村交通恢复到8月21日所有连村道路均已打通,不仅说明这次灾后自救行动迅速,而且也反映了九龙镇干部群众对重建家园的努力。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始采用倒叙手法,先写杨春城和景剑峰在暴雨后的救援行动,再将读者带回8月1日暴雨来袭时的紧急状况。这种倒叙手法能有效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为后续故事埋下伏笔。
B.顺叙中又巧妙运用插叙,丰富故事背景和细节,比如杨春城回忆着自己腿部的伤疤,这样的插叙不仅提供了事件的背景信息,还增强了读者对现场环境和人物经历的感知。
C.描述杨春城和景剑峰的救援行动时,多次引用他们的对话,真实还原现场情景,例如景剑峰考虑杨书记年龄不小,主动提出路上相互照应,言语中担心杨书记完不成任务。
D.报道中不少用语虽然普通,但却有力。如:“时间不等人。”这个简单句式,传达出关键时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体现了干部们面对灾情时的决心和行动力。
8.细节能够让通讯报道变得更加真实生动。请以两处细节为例作简要分析。(4分)
9.这篇通讯报道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因为充满浓浓的人情味。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吾子行厚而辞深。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其为不敢也决矣。
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而不知道之果近乎,远乎?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凡若此者,果是耶,非耶?有取乎,抑其无取乎?吾子幸观焉择焉,有余以告焉。
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取其实而去其名,无招越、蜀吠怪,而为外廷所笑,则幸矣!
(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始吾幼A且少B为文章C以辞D为工E及长F乃知G文者H以明道。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见,文中表被动,与“见重于当时”“见仁见智”中的“见”意思相同。
B.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均属这一文体。
C.今,文中为现在、当下,与《诗经·采薇》中“今我来思”的“今”意思相同。
D.亟,文中为屡次,与“亟不可待”的“亟”意思不同,读音也不同。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以来,世风日下,人们耻于言师。而韩愈却不顾流俗,收召后学,抗颜为师,结果招致众人笑骂,被当作狂人。
B.柳宗元亲见庸、蜀之犬吠日,以此为喻,既讽刺那些聚骂并反对从师的流俗之辈,也表达了自己的苦衷和怕连累后学的心情。
C.柳宗元向韦中立讲述了自己的为文之道,强调要去除“轻心”“怠心”“昏气”“矜气”,使文章含蓄而明快,流畅而凝练,清雅而庄重。
D.文章围绕“取其实而去其名”的论点,分两部分展开论述,前部分论尊师重道,后部分谈写作理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4分)
(2)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4分)
14.面对韦中立“欲相师”的请求,柳宗元表明了怎样的态度并提出了怎样的做法?(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①将:岂。②纪:经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写得流畅自然,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B.此诗和《归园田居(其一)》都是五言古体诗,节奏舒缓,语言质朴自然而有韵味。
C.“无为忽去兹”和《归园田居(其一)》的“守拙归园田”都表达了诗人不再出仕,永远躬耕田园的决心。
D.全诗按时间顺序,从不同角度写出田园生活的特色,而且集叙述、抒情、议论于一体。
16.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哪些乐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表达了曹操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的愿望。
(2)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多个意象,写出了夔州的特殊秋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文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毛泽东同志是优秀的革命宣传家。他提出,要想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必须放下架子, ① 。碰到商人要讲商人话,碰到工人就要讲工人话。 ② ,只要讲一两句简短但涉及切身利益的话,他们就懂了。
毛泽东同志还是伟大的文艺理论家。他以自己的革命文艺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主张,为新中国的社会文化、文艺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新时期诗歌的发展虽然(A),种类颇杂,令人眼花缭乱,但毛泽东同志关于诗要用形象思维,要用赋、比、兴的理论主张无疑照亮了广大诗歌创作者的心灵,使他们纷纷摒弃以往概念化、标语化的创作斜路,迈向了平顺地通往真正诗歌艺术的(B)。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改变了整个中国,从而为新中国诗歌的发展增添了文艺思想背景和全新的历史土壤;而他的新型文艺思想更指明了包括诗歌在内的整个新中国文艺发展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C)的创造性发展之路;他的诗词创作所展现的雄浑奔放的风格,更影响了不止一代诗人的诗风。
18.请在文中A、B、C三处的括号内,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
19.在上面语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前后文语意连贯,衔接紧密。(每处不超过12字)(6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多处表达不当,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改变了整个中国,从而为新中国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文艺思想背景和全新的历史土壤;
B.他的理论和实践改变了整个中国,从而为新中国诗歌的发展增加了文艺思想背景和全新的历史土壤;
C.因为他的理论和实践改变了整个中国,所以为新中国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历史土壤和文艺思想背景;
D.他的理论和实践改变了整个中国,从而为新中国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历史土壤和文艺思想背景;
(二)语文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者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了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2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分)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22.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60分)
有人说,劳动让人“吃苦”。《插秧歌》描绘一家四口农忙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表现出农事的辛苦与繁忙;张秉贵晚上下班后,也会“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也有人说,劳动孕育着美。劳动时,人与环境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既展示者劳作体态的优美,又使劳动者浑然忘我,获得了纯粹的审美体验……
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之间似乎是矛盾的,对此,你的看法如何?或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加以阐述,写一篇议论文;或请你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来展现你的思考,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限定方式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所运用的相同”错误,限定方式不相同,《竹枝词》是空间限定,时间转换;《天净沙·秋思》是时间限定,空间转换。故选B。
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例如材料一第二段用此手法论证时空结构能对诗人情感表达产生重要作用”因果颠倒,原文有“情感的抒发是诗歌最为根本的内容,正因有了情感,时空才被赋予极大的可塑性和选择性”,材料一第二段论证的是情感抒发对诗歌采用时空结构的重要作用。故选A。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重在阐述时空转换与情感的关系,时间、空间和情感都要涉及才最适合。
A.前两句表明感情;“沉吟至今”表时间。
B.“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都指空间。
C.“大江东去”指空间,“千古”指时间,“浪淘尽”“风流人物”满含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D.“怎敌”含感情;“晚来”指时间。故选C。
4.①首先以问题开篇,引出论证的主体部分;②然后分别论述了三种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及其艺术效果;③最后指出还应全面具体地看待时空处理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富有联想和想象意味的诗歌,是如何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中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进行不落痕迹处理的呢?这些转换技巧又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首先以问题开篇,引出关于时空转换技巧及其艺术效果的论证主体部分;
第二至四段,“诗歌中最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是以空间的转换暗示时间的流逝……读者只有注意到真切可感的事物的改变,才会意识到时间在变化”“诗歌中还有一种转换时空的技巧是时空交错、结合,共同营造诗的意境……极大地拓展了时空容量,已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人、一事之界限,超越中使内在意蕴趋于无穷”“时空的不完全转换也是一种重要技巧。这种技巧往往将时间与空间中的一种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而将另一方竭力扩展,以达到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然后分别论述了三种常见的时空转换技巧及其艺术效果;
第五段,“需指出的是,诗歌中时空处理是非常复杂的,有时是各种技巧的综合运用,不会仅仅局限于这三种方式,需要认真分析”,最后指出还应全面具体地看待时空处理方式。
5.①“万里”与“百年”时空结合,极大拓展了时空容量,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年老多病的无尽悲愁;②体现了情感表达与时空转换技巧的辩证关系。作者登高触景生情,选用时空转换技巧来抒发;此技巧的运用也反过来使诗人的悲伤之情表现得更充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诗歌中还有一种转换时空的技巧是时空交错、结合,共同营造诗的意境”“已突破了一时、一地、一人、一事之界限,超越中使内在意蕴趋于无穷”分析,诗句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万里悲秋常作客”是常常客居他乡,是从空间上强调远离家乡、漂泊无依的悲愁;“百年多病独登台”则从时间上表明年老多病、孤独寂寞的哀伤。“万里”与“百年”时空结合,极大拓展了时空容量,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年老多病的无尽悲愁;
“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百年多病独登台”,诗句加上时空的转换,表现作者登高触景生情,那种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交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更深切地写出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这一效果体现了情感表达与时空转换技巧的辩证关系。此技巧的运用也反过来使诗人的悲伤之情表现得更充分。
【导语】本文讲述了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九龙镇在暴雨引发的险情中,两名基层干部杨春城和景剑峰用传统“鸡毛信”方式与失联村庄取得联络。他们徒步攀山跨河,确认村民安全无虞,写信传递信息,为镇党委制定救援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经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九龙镇逐步恢复交通和电力,灾后重建工作有序推进,展现了干部群众的责任心和凝聚力。
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说明对于两人的冒险行为感到难以理解”错,吴大姐的惊讶反映了对两人逆行救援精神的感动和敬佩,而不是感到难以理解。故选C。
7.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言语中担心杨书记完不成任务”错,景剑峰主动提出和杨春城相互照是关心杨春城的安全,而不是担心杨书记完不成任务。故选C。
8.①景剑峰在村里小卖部找来纸和笔,冒雨在雨披下写信。展示了在现代通讯工具失效的情况下,干部用最简朴的方式传递信息,体现出景剑峰的高度责任感切实有效完成工作的智慧与毅力。
②吴大姐拿两双拖鞋给杨春城和景剑峰,换下他们被石头划破、被淤泥污得辨不清色彩的鞋。从村民的视角,突出了两位干部逆行救援的决心和无畏精神,也突出村民淳朴善良的性格特质,呈现人间温暖与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表现手法的能力。
①在到达罗古台村时,见到该村村民全体平安,为了“赶紧把这个消息传回镇上”,但是当前现代通讯工具失效,只能迅速做出行动,“景剑峰在村里的小卖部找来纸和笔,把雨披垫在纸下,一笔一画写下:‘李书记、许镇长:见信如面,我和杨书记已到达罗古台村,罗古台村无人员伤亡,平安”,这一细节写体现出景剑峰高度的责任感和切实有效地完成工作的智慧与毅力。
②在到达岭南台村后,村民吴大姐对二人的到来先是感到惊讶,“第一反应就是没想到,都想下山走出去,没想到会有人逆着爬上来”,而后从家里拿了两双拖鞋给他俩,换下他们被石头划破、被淤泥污得辨不清色彩的鞋,这一细节从村民的视角,突出了两位干部逆行救援的决心和无畏精神,也突出村民淳朴善良的性格特质,呈现人间温暖与希望。
9.①干部对群众的关心。如杨春城提醒老王安全事项,体现出干部对群众的关心与责任感;杨春城和景剑峰冒着危险深入村庄,给村民们带去安慰和可靠的信息,体现了党员干部和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关怀。
②干部间的互助之情。如村干部张生海主动承担送信任务,和杨春城与景剑峰互相鼓励、照应,表现了人们积极参与灾难应对的责任感和互助精神。
③群众对干部的认同。如村民吴大姐看到杨春城和景剑峰时的惊讶与感激,并拿出拖鞋让他们换上,不仅体现了干部付出的艰辛,也传达了村民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充满了人情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挖掘作品意蕴的能力。
①杨春城提醒老王安全事项,“‘老王,你这个房子不能再住进去了,也不要着急回去取家具,只要人平安,今后生活就有希望’……杨春城指着一间危房,对村民王春萍说”,体现出干部对群众的关心与责任感;杨春城和景剑峰冒着危险深入村庄,“暴雨泥石流已将通信光缆、信号设施冲垮”“现代通信方式失效”,只能临时采取“鸡毛信”的形式报平安,体现了党员干部和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关怀。由此可概括“人情味”体现在:干群鱼水深情。
②根据“信写好了,谁来送?杨春城迟疑之际,张生海走上前一把抢过信件:‘老杨,你们赶紧去下一个村,这封信我来送!保证完成任务’”,在第一封“鸡毛信”写好后,村干部张生海主动承担送信任务,和杨春城与景剑峰互相鼓励、照应,表现了人们积极参与灾难应对的责任感和互助精神。由此可概括“人情味”体现在:互助精神。
③经过近12个小时的跋山涉水,接近下午5点,杨春城和景剑峰到达海拔1600多米的岭南台村,村民吴大姐看到杨春城和景剑峰感到十分惊讶,“第一反应就是没想到,都想下山走出去,没想到会有人逆着爬上来”,从家里拿了两双拖鞋给他俩,换下他们被石头划破、被淤泥污得辨不清色彩的鞋”,不仅体现了干部付出的艰辛,也传达了村民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充满了人情味。由此可概括“人情味”体现在:人性化刻画。
10.BEF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当初我年轻又不懂事,写文章时把文辞漂亮当作工巧。到了年纪大一些,才知道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的。
“幼且少”为并列短语作“吾”的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B处断开;
“为文章”为“以辞为工”的状语,E处断开;
“及长”作时间状语,单独成句,F处断开。故选BEF。
1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错误。意思不同。“见仁见智”中的“见”不表被动,是指见解主张。句意:竟幸运地被您取法。/被当时的人们所看重。/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B.正确。
C.正确。句意: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如今回来的路途中。
D.正确。文中“亟”读作qì,屡次;/“亟不可待”的“亟”读作jí,“急”的意思。句意: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急得不能等待。
故选A。
1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述的能力。
B.“柳宗元亲见庸、蜀之犬吠日”错误。“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作者并没有亲见庸、蜀之犬吠日,亲见的是南越之犬吠雪。
故选B。
13.(1)(韩愈)住在长安,饭都来不及煮熟,又(因为被外放)匆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2)这就是我用(文章)来辅佐道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不暇”,没时间,来不及;“挈挈”,匆忙,急切地;“如是”,像这样。
(2)“此……也”,这就是……;“所以”,……方法;“羽翼”,辅佐。
14.态度:委婉拒绝,不敢为人师。
做法:①不拘泥老师的称呼,而就老师的实质;②把心中知道的都讲出来,供对方选择、采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态度:根据“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可知,委婉拒绝,不敢为人师。
做法:根据“苟亟来以广是道,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又何以师云尔哉”可知,不拘泥老师的称呼,而就老师的实质;
根据“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则可矣”可知,把心中知道的都讲出来,供对方选择、采纳。
参考译文: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我自估量本来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东西;即使有可取的,也不敢做别人的老师。做一般人的老师尚且不敢,更何况敢做您的老师呢?
孟子说,“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加不尊奉老师。在当今的时代,没听说还有老师;如果有,人们就会哗然讥笑他,把他看作狂人。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写作《师说》,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韩愈因此得到了狂人的名声,住在长安,煮饭都来不及煮熟,又被外放而匆匆忙忙地向东奔去,像这样的情况有好几次了。
屈原的赋里说:“城镇中的狗成群地乱叫,叫的是它们感到奇怪的东西。”我过去听说庸、蜀的南边,经常下雨,很少出太阳,太阳一出来就会引起狗叫。我以为这是过分夸大的话。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幸好下大雪,越过了五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惊慌地叫着咬着,疯狂奔跑了好几天,直到没有雪了才静止下来,这以后我才相信过去所听说的话。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不仅我会被辱骂,人们也会因此辱骂您。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罪过吗?只不过感到惊怪而狂叫的是狗罢了。试想当今天下见到奇异的事情不像狗那样乱叫的能有几个人?因而谁又敢在众人眼前显出自己与众不同,来招惹人们的喧闹和恼怒呢?
您的品行敦厚,文辞高深,即使我敢做您的老师,对您又有什么帮助呢?假如是因为我的年纪比您大,闻道著书的时间不比你晚,果真想彼此往来谈谈所了解的学问,那我当然愿意把我心中所知道的全都讲出来。您自己随便加以选择,就可以了。如果要我判定是非来教您,我的才能不够,而且又顾忌前面所说的那些情况,我不敢做您的老师是肯定的。
当初我年轻又不懂事,写文章时把文辞漂亮当作工巧。到了年纪大一些,才知道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的。凡是我所呈给您看的文章,都自认为接近于道,但不晓得果真离道近呢,还是远呢?所以,我每当写文章的时候,从来不敢漫不经心地随便写作,恐怕文章浮滑而不深刻;从来不敢偷懒取巧地写作,恐怕文章松散而不严谨;从来不敢用糊涂不清的态度去写作,恐怕文章晦涩而又杂乱;从来不敢用骄傲的心理去写作,恐怕文章盛气凌人而又狂妄。加以抑制是希望文章含蓄,进行发挥是希望文章明快;加以疏导是希望文气流畅,进行精简是希望文辞凝练;剔除污浊是希望语言清雅不俗,凝聚保存文气是希望风格庄重不浮。这就是我用文章来辅佐道的方法。凡是上面所说的这些,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有可取的地方呢,还是没有可取的地方呢?希望您看看,进行选择,有空就来信告诉我。
如果我们经常往来交谈,以扩充发挥作文之道,即使您不因我的帮助有什么收获,我却因为您的帮助而有所收获,又何必以老师来称呼这种关系呢?采取老师的实质,去掉老师的义,不要招致越地和蜀地的狗的惊怪狂叫,或者(像孙昌胤举行冠礼那样)被朝臣嘲笑,那就万幸了。
1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全诗按时间顺序,从不同角度写出田园生活的特色”错误。本诗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故选D。
16.①登高赋诗之乐,诗歌开头即写出了春秋佳日,诗人登高赏景并赋诗记录。②饮酒之乐,登高赋诗之余,诗人更与邻人互相招呼饮酒,斟酌品尝。③人与人纯真质朴的情谊带来的快慰,人们农忙时期各自归家,闲暇时相互思念,及至披衣相访,写出了人情质朴之乐。④自给自足的农家劳作之乐,诗歌最后表达了自食其力,躬耕自理的劳作之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写出了登高赋诗,不虚佳日的场面,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赋诗,体现出志趣相投的好友们相聚登高赋诗之乐趣。由此看出,登高赋诗之乐,诗歌开头即写出了春秋佳日,诗人登高赏景并赋诗记录。
②“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亲切的招呼声,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这里,人与人之间率真融洽的关系表现出来了。由此看出,饮酒之乐,登高赋诗之余,诗人更与邻人互相招呼饮酒,斟酌品尝。
③人们“农务各自归”,但“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里紧接上两句,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聚集在一起谈谈笑笑没有厌足的时候。表现邻里乡亲和谐相处的乐趣。由此看出,人与人纯真质朴的情谊带来的快慰,人们农忙时期各自归家,闲暇时相互思念,及至披衣相访,写出了人情质朴之乐。
④“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意思是,此情此趣岂不美,切勿将它轻抛弃。衣食须得自料理,躬耕不会白费力。直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世俗生活的厌烦。由此看出,自给自足的农家劳作之乐,诗歌最后表达了自食其力,躬耕自理的劳作之乐。
17.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鹰、翔、啸、渚。
18.示例:A五花八门 B康庄大道 C推陈出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成语的能力。
A.这里强调种类繁多,照应后文“种类颇杂”,故可填“五花八门”。五花八门:多形容繁杂的事,偏重于门类的繁多。
B.根据语境“平顺地通往”,可知此处应是用来表示道路平坦,故可填“康庄大道”。康庄大道:指宽阔平坦的大路,比喻光明美好的前途。
C.这里侧重文化,照应中心语“创造性发展之路”和前文“全新的历史土壤和文艺思想背景”“他的新型文艺思想”,故可填“推陈出新”。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19.示例:①根据不同对象说不同的话 ②不要一讲一大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后文所举的例子“碰到商人要讲商人话,碰到工人就要讲工人话”,可知此处应是强调根据说话对象而采取的不同的说法策略,故可填:根据不同对象说不同的话.
②后文说“只要讲一两句简短但涉及切身利益的话,他们就懂了”可见毛泽东同志反对长篇大论,并强调说话的简洁精炼与针对性。而根据关联词“只要”可知,前文应表示对所反对情况的否定,故可填:不要一讲一大篇。
2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画线句共有三处语病:
第一处,句子成分残缺,介宾短语掩盖主语,应删掉“由于”;
第二处,语序不当,“文艺思想背景和全新的历史土壤”语序与后文“他的新型文艺思想”衔接不畅,应改为“全新的历史土壤和文艺思想背景”。
第三处,搭配不当,谓语“增添”不能与“背景”搭配,可改为“提供”。
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故选D。
2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结合“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分析,运用比喻修辞;结合“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分析,运用排比修辞;结合“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更瘦硬了”分析,运用比拟修辞。故选B。
21.①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表达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③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语言表达鲜明、准确生动,赏析句子表达效果能力。
本题“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原文将表示颜色的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好地展现济南秋天的特点。如果让独立小句全部作定语,把句子改写成长句,该句“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做定语,修饰“条子”,没有突出山脚颜色变化的画面感和节奏感,完全没有了上述效果,所以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作文材料由两段观点组成。第一段写劳动之“苦”,用了《插秧歌》和张秉贵作例子,写劳动过程中身体上的承受的辛苦。第二段写劳动之“美”。这种美既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也体现在劳动者的形体美,还体现在劳动时的精神状态之美。
作文引导语指引了写作方向。要围绕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的矛盾来写。“苦”与“美”其实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因为劳动,所以必然有“苦”。但在劳动的过程中,能获得“美”的体验。所以,如果没有劳动的“苦”,就不可能有劳动之“美”。“苦”是一种主观感受,如果能体会到劳动的“美”,就不会感受到劳动的“苦”。“苦”在于身体,而“美”更多在于精神。二者相融相生,形成一个整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材料中给我们展现的是劳动的两个镜头,那么作文中就需要对劳动进行“全景式”的观察和全局式的思考,展现思辨能力。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有矛盾之处,但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体两面、辩证统一的。若只是分别阐述劳动的苦与美是未能切中要害的表现。劳动之美是专注之美、和谐之美,这样的审美体验只会在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时感知到。劳动之苦是客观存在的,但其心理体验不一定就是痛苦,因为沉浸其中,“得意忘形”,外界的烦忧,身体的劳累已经都可以至于一旁。
在写作时,若写议论文,要写出劳动之“苦”和劳动之“美”的辩证关系。选用事例时不要将“劳动”的范围局限于诸如打扫卫生之类的日常活动,要结合时代热点写出新时期劳动者的美,包括从劳动模范形象到时代领跑者的先进典型,从传统的农民、矿工、钢铁工人等形象,到医生、教师、文化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形象,再到快递小哥、奔波在城市中的年轻一族等。若写记叙文,要注意选取典型的素材,写出自己或他人劳动的体会,既要写出劳动过程中的辛苦,也要写出从中收获的美的体验。要聚焦细节,展现心理变化,尤其是自己对劳动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并自然地生发议论。
立意:
1.在劳动的“苦”中感受劳动的“美”。
2.唯有辛勤劳动,心怀劳动之美,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传播劳动精神,在新时代书写劳动之美。
例文:
以劳动为荣,享受劳动的美
千百年来,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来改造世界,创造财富,改善生活。从上古时期开始,劳动的重要性就从没被忽视过。劳动带来的是“稻花香里说丰年”,保证的是农耕大国的正常运转,是小农经济社会稳定。而到了今天,劳动依然是个人发展、国家兴盛之源。
劳动何其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些都是“秋收万颗子”背后付出的艰辛劳动。“种豆南山下”的诗情画意是充满乐观的滤镜,而事实往往是“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
劳动既苦,为何还要坚持?“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劳动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充盈丰富,更是精神的满足。热爱劳动的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便不在意苦与累。
劳动何其美。“采采芣营,薄言采之。”反复吟唱的是对辛勤劳作的礼赞,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是虽然疲惫但又多么充实的生活。劳动给人带来美好的生活,就是给人带来对未来的希望。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劳动是生活的基础。劳动也是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基础。以劳动为荣,便能乐在其中,享受其中的美。
现代社会,劳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我们不需要日日起早贪黑,不需要每天挥汗如雨,现代科技的发达让人们不必再坚持辛苦的耕作。但是时代的新任务井不径松,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今天,是另一种艰苦。所幸,劳动精神从没有改变。在今天,热爱劳动的精神仍然鼓舞着我们不断开拓进取。“复兴号”领跑世界,C919成功首飞,嫦娥四号月背着陆,都是无数伟大的劳动者辛勤劳动,创造发明的结晶。斗转星移,不曾消逝的是劳动的精神,沧海桑田,不曾变化的是美德的传承。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推动时代的发展,纵使过程千般苦,必有成就回甘来。
劳动何其苦,劳动何其美,当代青年应不惧劳动之苦,以勤勉修身,以劳动为荣,方能苦尽甘来,乐在其中,享受劳动之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