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课件(40+19张ppt)(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课件(40+19张ppt)(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3-17 23:19:44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第1课时 人口分布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分布规律。
2.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读两地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图,回答:
⑴两地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⑵两地人口分布的格局有何差异?都是5人/ KM2左图人口西多东少,右图人口分布均匀。一 、 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1.人口的纬度分布规律问题:
⑴人口分布最多的纬度范围是?
⑵人口分布最少的纬度范围?
⑶就南北半球而言,哪个半球人口更多?
⑷由下表可以得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是什么?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200-400N>400S北半球2.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2、人口的海陆分布规律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3、人口的地形分布规律⑴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有何特点?
⑵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区?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海拔越高人口越少 1.人口纬度分布规律 2.人口海陆分布规律 3.人口地形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主要有:
 1. 亚洲东部;
 2. 亚洲南部;
3. 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4.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的五大湖区和大西洋沿岸地区。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和工业贸易区人口稀少的地区
1.高寒地带:北美、亚洲、南极洲(无人定居)
2.沙漠地区: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中西部
3.湿热地区:亚马孙平原、刚果河流域面积占47﹪人口占94﹪面积占53﹪人口占6﹪中国人口分布规律黑河(瑷珲)腾冲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胡焕庸线特点一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特点二沿江沿海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特点三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特点四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读图分析人口分布的特点,总结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东多西少,东多西少的差别越来越大)P19 活动:请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自然条件: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河网稠密,水源充足。 政策因素:改革开放政策最先获益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达,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中国近代工业的源地和近代科技集中区,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沿海交通便利。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计划课时:3课时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石凤海 2013年3月22日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
土壤、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
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
件、以及政治、文化等。(最基本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大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
土壤、矿产资源(最基本因素)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五大湖区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居住着全球50 ﹪以上的人口。 地形: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五大湖区北极圈北回归线北温带 北温带:气温适宜,全球约80 ﹪的人口居住于此。 气候:气温 一般来讲,降水少的地方人口少,降水多的地方人口多。 气候:降水往内陆降水减少往内陆人口减少 水资源:干旱地区,人类往往逐水而居 土壤: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分布多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 如图所示,当地在煤矿开发前,河谷地带未出现城市(A图);随着对煤矿的大规模开发,城市开始兴起(B图)。伯明翰(英国):开采煤矿约翰内斯堡(南非):开采金矿攀枝花:开采铁矿大庆:开采石油个旧:开采锡矿吉隆坡(马来西亚):开采锡矿 活动:阅读教材第20页“知识窗”,回答问题1.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在哪里?举例说明。原因又是什么?
2.在热带干旱地区,人口分布集中的地方也是在高原山地,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
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巴西高原人口稠密 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是在高原和山区而非平原 在热带干旱地区,高原和山区人口稠密。撒哈拉沙漠人口稀少埃塞俄比亚高原人口稠密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
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
件、以及政治、文化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大 生产力发展水平:古代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集 生产力发展水平:工业革命后,人口向城市集中 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战后,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材料一 战争与巴尔干半岛人口变化: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巴尔干半岛有6个国家人口大幅度减少。其中,波黑人口下降幅度最大,总人口减少17﹪,约70万。 造成半岛人口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动荡的政局和连年的战乱。材料二 印巴分治中的宗教与人口变化:1947年,英属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仰印度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共和国。为了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迁移。印度境内有1500万左右的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有200万左右的印度教徒迁入印度。 此外,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可在较短时间内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政治因素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
土壤、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
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
件、以及政治、文化等。(最基本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大课堂小结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北半球中低纬度人口密度大
B.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地区
C. 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山区
D.人口密集区主要集中在北半球2.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止于( )
A.漠河、腾冲 B.黑河、腾冲
C.漠河、大理 D.黑河、大理AB课堂检测3.1990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要比中、 西部快,其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东部低
B.东部地区的出生率比比西部高
C. 大量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迁移的结果
D.中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C4.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
A.历史 B.政策
C.自然环境 D.经济水平C5.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说明影响人
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还有( )
A.气候条件适宜 B.政治中心的改变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的开发D6.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
A.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
B.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
C.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
D.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7.下列社会经济因素中,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生产活动方式
C.交通运输条件 D.文化教育状况DA课件19张PPT。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第2课时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学习目标1.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地球号列车”别上了,负担不起啦!!!思考:我们的地球到底能养活多少人?养活多少人最合适呢?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影响环境人口
容量的因素资源丰
富程度科技
水平 经济发
达程度 对外开
放程度人口受
教育水平消费水平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负 相关 (1)不确定性:现有资源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交流程度以及人口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2)相对确定性: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与潜力和对外开放程度相对稳定,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精确的定义: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简单的定义:一个地区的适度人口或理想人口。4.人口合理容量的定义缓解人口与环境矛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环境保护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16亿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约8--9亿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
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
预测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为8~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
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人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
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目前人口已超出了其环境人口容量
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0亿人之内
C.10亿人之内是我国人口的合理容量
D.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无限扩大【当堂训练】C2.依据我国国情,谋求我国合理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科技水平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资源的管理水平 ⑤实行计划生育 ⑥鼓励向国外移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C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世界人口的分布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历史、宗教等其他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我国的人口分布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区域的最佳人口规模。结合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当堂训练】1.关于上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2.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①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 读某地区人口与海拔相关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折线反映出的地区可能是(  )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过渡地带
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过渡地带
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过渡地带
4.该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
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
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
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
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DA5.读人口与资源漫画图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问题。(1)甲漫画反映了什么地理问题?
(2)图乙中显示人口负担最轻的省区是________,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入手,试分析其
主要原因?
(3)根据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缓解我国人口压力的主要措施。 答案:(1)人口与资源的深刻矛盾,说明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
(2)广东省 气候宜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人口的环境容量大。
(3)努力发展经济,转变以自然条件主导人口承载力的现状,以经济投入调控人口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这两项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