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观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观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1-17 13:3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设计
课题 观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o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学生在初步学习生物特征的基础之上,继续了解生物有哪些类型,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怎样的,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完成本节的调查活动后,学生能知道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从而为进一步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打下基础。从活动设计上看,观察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先以观察实物、图片为主,通过观察对比,概括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再以学生获得的知识为基础,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并进行记录,形成调查报告。
学情分析 学生对身边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也能说出部分生物的名称,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的能力,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学生在生物学基础知识调查方法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调查活动。
学习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活动方案,并学会做调查记录。 (4)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增强热爱生物和自然的意识。
重难点 能够掌握调查的方法。 能够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活动方案,并学会做调查记录。 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增强热爱生物和自然的意识。
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 展示生活中的调查图片。 提问: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调查 学生活动 思考、激发兴趣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环节二:讲授新课教师活动 讲解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进行调查): 1.调查前 (1)明确目的、对象、范围、分工。 (2)制定合理方案。 2.调查中 (1)抽样调查与随机取样。 (2)如实记录数据。 3.调查后 (1)整理分析数据。 (2)分享与交流。 布置任务 1.活动流程介绍。 2.分组分工的要求。 3.调查路线的设计要求。 4.汇报展示要求: (1)每位同学展示一种自己调查的生物,可描述其特征,也可以描述调查过程中观察到的生物的生存环境。 (2)其他组同学倾听发言,根据台上同学的描述,说出该生物的名字,猜对者为其小组加上一分。(一次展示过程中,一人只能猜一次) (3)若其他组同学还未猜出该生物的名称,可为展示组同学加一分。 (4)人数不足的小组,本组同学可重复登台补足人数。 (5)小组积分累计。 组织学生分组分工讨论: 1咱们小组打算观察什么样的生物 怎样才能观察到尽可能多的生物 我们应该去哪里观察 2.在观察地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生物 3.我们需要准备什么用具吗 4如何记录我们的成果 5.小组同学怎样分工合作 6.还有什么其他问题需要注意(保护环境、爱护生物) 7整理观察到的生物有哪些特征 它属于哪个种类 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 组织学生参与调查。 教师进行巡视,监督小组进度,解答小组问题,确保课堂高效。 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本节学习了调查的方法和流程,并进行了校园植物的调查。 提醒下堂课任务。学生活动 思考、激发兴趣 明晰任务 4~6人分为组,尽量男女搭配,选出一位组长负责。 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尽量鼓励学生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能力,在调查过程中真正体会调查的一般步骤,深刻理解生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增强学生爱护坏境的意识。环节三:课堂小结+升华教师活动 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本节学习了调查的方法和流程,并进行了校园植物的调查。 提醒下堂课任务。学生活动 回忆、思考设计意图 进一步落实学生对于调查方法的应用板书设计 观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过程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调查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二、生物的归类 4、按形态结构划分 5、按生活环境划分 6、按用途划分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完成一篇校园生物的调查报告。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天气,调查路线,所见的生物种类、数量和生活环境,调查后的体会等。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通过实际锻炼不仅更好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也能够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反思与改进 生物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新课标倡导的是探究性的学习,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我始终注意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做题、学会考试,同时还要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