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第五单元 围绕中心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第五单元 围绕中心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6 19:3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上』第五单元主题阅读
知识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学习目标 联系课文,体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方法。 借助课文及批注,学习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合适的材料,了解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的方法。
单元概览 本单元的主题是“围绕中心意思来写”。主要由《夏天里的成长》《盼》两篇课文组成。 1. 《夏天里的成长》: ◎这篇课文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展开。首先,作者通过描写棚架上的绿蔓、竹子、高粱等植物,以及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等动物在夏天里飞快生长的状态,体现了生物在夏天里生长迅速的特点。例如,“你在豆蓬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您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接着,作者写到了山河、铁轨、柏油路等无生命的事物在夏天也在“生长”。比如铁轨会随着温度升高缝隙变小,柏油路在夏天会变得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最后,作者点明主题,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积极向上地成长。 2. 《盼》: ◎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孩子盼着下雨穿新雨衣的故事。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后,“我”开始盼着变天,希望能穿上新雨衣。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么干还能不能长云彩,为什么自己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 ◎一天,快到家时起风了,“我”兴奋地以为要下雨,央求妈妈让自己去买酱油,想趁机穿上雨衣,但没有得到允许。吃过晚饭后,雨停了,“我”又担心明天不下雨。 ◎第二天早晨,“我”终于等到了下雨,如愿以偿地穿上新雨衣去上学,走在街上,觉得雨点儿都特别爱往自己的雨衣上落。 3. 《小站》: ◎课文描写了一个铁路线上的北方山区小站。小站很小,只有慢车才停两三分钟,快车疾驰而过时旅客甚至来不及看清楚站名。站台上有红榜记录着安全无事故的天数和竞赛优胜者的照片,还有小黑板写着早晨广播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出站口贴着讲卫生的宣传画。 ◎月台中间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喷水池,假山上栽着小树,喷泉把小宝塔洗得一尘不染。月台两头种着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了蜜蜂,给宁静的小站增添了生机。尽管小站周围是光秃秃的石头山,景色并不秀丽,但小站的这些布置却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我们在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时,要注意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阅读要素 中心意思即中心思想,简单地说,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和内涵。 明末清初人魏禧说:“文章之道,必先立本,本丰则末茂。”意思是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好像树木一样,它的根深,枝叶也就茂盛了。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中心句,或者具体的事例,来体会文库见是怎样围 绕中心意思来写的,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主题。 比如:课文《夏天里的成长》中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既是第1自然段,也是全文的中心句。课文围绕这个中心意思,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如瓜族,竹子林、高要地、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稻秧、甘蔗、水、瀑布.河、铁轨、柏油路等)和成长中的人作为例子,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写小技巧 1.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体会。
2.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总之,与中心意思有关的详写,与中心意思无关的略写或者不写。
拓展提升 怎样给文章加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意思,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有时还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盼》的标题“盼”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意思,表达了作者盼望的情感。现代文阅读中,经常会考查给文章加标题。那么要怎样给文章加标题呢? (1)根据文章中心提炼标题。每篇文章都有它的写作目的或着重表达的内容,根据中心意思去设标题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如《盼》就是根据文章的中心意思来设标题的。 (2)根据主要内容概括标题。可以把中心事件作为标题,比如《开国大典》。也可以把主要人物或他们的特点作为标题,如《穷人》《狼牙山五壮士》等。 (3)利用相关的物或景作为标题。有时作者在叙事时,常常围绕某物或景展开,这些物或景就成为贯串全文的线索。如《桥》就是围绕“桥”塑造了一位一心为民、不徇私情的老党员形象。 (4)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也可作为标题。比如《在柏林》中的“在柏林”就点明了事件发生的地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课文同写法。围绕中心意思写)
盼燕归
何君华
①过完年,父亲又该出门去打工了。
②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我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想让我们家的燕子在春天里能进屋筑巢。父亲说过,燕子是念家的,一旦选定一户人家筑巢安家,终其一生都会回到这户人家里,哪怕跋山涉水,也会年年回到“故乡”。
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来。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家里住的是泥瓦房,有一只燕子在我们家屋顶筑巢。后来,看着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着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我心里想,它们的窝里还有什么?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心血来潮,拿一根竹竿将房顶上燕子的巢穴捅了。父亲回来,我看到他铁青的脸时,才知道自己闯祸了。父亲说:“古话说‘燕子不进苦寒门,燕子不落忧愁家’,农人都把燕子入户筑巢看作是吉祥的征兆,燕子勤劳肯干,终日在空中捕捉苍蝇、蚊子等害虫,是农人最亲密的益鸟,巢穴也是一口泥一口泥地街来的……”
④听了父亲的话,我哭了!心想:“燕子再也不肯回我们家了!”整个下午,我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盯着房顶,那被我捅掉后残留的一角巢穴,像我空落落的心!
⑤果然,整个春天和夏天,燕子再也没回我家。我经常望着那房顶发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放心吧!明年春天它还会回来的。”
⑥于是,我日日盼望过年。因为年一过,春天就要来了。春天来了,燕子就该回来了。
⑦在我的朝思暮想中,第二年春天,真有一只燕子飞到了我家。而且还是去年的那只燕子。我又看到了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
⑧去年,我们拆了家里的泥瓦房,当然连同燕子的巢穴也拆掉了。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特意用青琉璃瓦盖了屋顶——是为了方便燕子回来筑巢。父亲心里一直记得,来年外出打工时,一定要将房檐下的玻璃窗留一道缝儿。这样,即便一整年锁着门在外头打工,我们家的燕子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⑨是的,父亲说的是“我们家的燕子”,他已经将燕子当成我们家的一员了。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我的耳畔又响起了儿时的歌谣:“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车窗外的行道树已经吐出新芽,坐在车里的父亲分明感到,新的春天已经来了。
(选文有删改)
1.选文围绕“盼燕归”写了哪几件事?(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
3.选文围绕“燕子的离去与归来”有一段插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4.挑战题在中国诗歌中,燕子是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文学意象,请联系选文和链接材料探究燕子的文化意蕴。
【链接材料】
(1)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怀古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从这首诗以后,“王谢堂前燕”便成了中国文化中最常用的一个怀旧符号了,燕子也作为眷恋故居的意象时常出现在各类作品中。
(2)中国诗人尤其善于把燕子和春天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燕子街来了春天。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5.请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呢喃( ) 蔓延( ) 民yáo( )
【答案】
1.写了两件事①上小学三年级时的“我”捅毁了燕巢导致燕子离去,“我”经常望着房顶发呆,苦苦盼望燕子重新归来;②在盖了新房后,父亲将房檐下的玻璃窗留一道缝儿,以便燕子回来筑巢。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爬山虎的藤蔓能够迅速向四周延伸,且能牢牢地抓住墙面。把“一种温暖的情思”比作“爬山虎的藤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燕子的爱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迅速铺展、延伸开来,占据了“我”的内心,这种感情牢固、不易动摇。
3.这样写为后文“我”期盼燕子归来,以及父亲对燕子的关爱等内容埋下伏笔。其次使“我”盼燕归来的情感显得更加浓烈,同时也更能突显出燕子与人们的深厚情谊。
4.燕子是怀旧的符号;是眷恋故居的标志;燕子是春天的使者。
5.ní màn 谣
【解析】
1.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概括。阅读课文内容可知作者通过描述小时候捅燕子窝的事情,以及后来燕子没有回来,苦苦盼等燕子归来。再到作者和父亲外出打工时特意留一道缝儿让燕子回来,这些事件都是围绕着“盼燕归”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
文中③——⑦段作者描述小时候捅燕子窝的事情,以及后来燕子没有回来,苦苦盼等燕子归来。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作者对燕子的思念。这是因为燕子的离去让作者感到失落和思念,这也是作者“盼燕归”的原因之一。
⑧⑨段写在盖了新房后,父亲为了能让燕子回来,特意留下一道缝儿。因此选文围绕“盼燕归”写了两件事情:一是,小时候捅燕子窝的事情,以及后来燕子没有回来,苦苦盼等燕子归来。二是父亲外出打工时特意留一道缝儿让燕子回来筑巢。
2.本题考查对短文语句的赏析。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根据语句“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可知,此句把“一种温暖的情思”比作“爬山虎的藤蔓”,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结合上文第⑨段中“父亲说的是‘我们家的燕子',他已经将燕子当成我们家的一员了”可知,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燕子的爱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占据了“我”的内心,这种感情牢固、不易动摇。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这段选文中第③自然段的插叙部分是关于作者小时候捅燕子窝的事情。通过插叙这段回忆,作者突出了燕子离去与归来对自己内心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燕子的思念,更能突显出燕子与人们的深厚情谊。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将燕子的离去与归来与作者小时候的经历联系起来,为后文“我”期盼燕子归来,以及父亲对燕子的关爱等内容埋下伏笔。
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在中国诗歌中,燕子具有多种象征意义,其中常见的包括眷恋故居、春天的到来等。
结合诗句内容,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燕子在中国诗歌中的文化意蕴。首先,刘禹锡的《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诗,通过燕子的迁徙,象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更替。燕子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它的迁徙也象征着历史的流转。同时,燕子眷恋故居的特点,也体现了人们对故土、故人的深深眷恋。
其次,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通过描述燕子的筑巢行为,象征了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繁衍。燕子的筑巢行为,寓意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更新。
最后,苏轼的《蝶恋花》中,“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句诗,通过描述燕子的飞翔和绿水人家的环绕,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燕子的飞翔,象征着自由和活力;绿水人家的环绕,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综上所述,燕子在中国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包括历史的流转、春天的生机、生命的延续、自由与和谐等。这些象征意义使得燕子成为了中国文学中重要的文学意象之一。
综上所述,燕子在中国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包括勤劳、眷恋故居、春天的到来等。这些象征意义使得燕子成为了中国文学中重要的文学意象之一。
5.本题考查字音及词语的拼写。
呢[ne] 解释:1、用在疑问句(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的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2、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确认事实,使对方信服(多含夸张的语气)。3、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动作或情况正在继续。4、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多为对举)。[ní] 解释:呢子。
呢喃:读ní nán,释义:(拟)燕子的叫声。故“呢”读“ní”。
蔓延:读màn yán,释义:(动)形容像蔓草一样地不断向周围扩展滋生。故“蔓”读“màn”。
根据拼音写汉字时,要认真拼读题目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谣”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童年(节选)
①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②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老祖母一辈子从未走出三里方圆以外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以外,大概还有一个地方,凡是出远门的人大多都去这个地方。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
③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儿。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去生火烧饭。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
④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劈劈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涸,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⑤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良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昵一种清新的风格。
6.最后一个自然段“舞文弄墨”的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突出强调 D.表示特定称谓
7.“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母亲身体不好,胃口不佳,东西吃得不多
B.“我”的母亲勤俭持家,常吃“我”吃下的剩菜
C.“我”的母亲非常爱“我”,把好的菜给“我”先品尝
D.“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每日的饭菜量很少
8.文中“我”认为父亲几乎是一个哲人,理由是( )
A.父亲接受的教育程度很高,是个学者
B.父亲教会了“我”积极的人生态度
C.父亲说话头头是道,言过于行
D.父亲文化都是自学的,水平很低
9.本文围绕中心句“ ”展开,具体介绍了 、 和 在童年时给予作者的仁爱。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还详细介绍了 。这一切,都让作者的“舞文弄墨” 成为可能。
10.“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这一切”指的是( )(多选)
A.父亲的教育 B.母亲的宠爱 C.水乡环境
D.祖母的仁爱 E.“我”对文学的喜爱
11.有人说,作者介绍童年温暖美好的记忆,家人的事例可以保留,写水乡的这部分可以去掉,你觉得能去掉吗?为什么?
12.回想你的童年生活,有哪些人、物或事情陪伴着你成长,也逐渐影响着你看待事物的态度?请举一个例子简单说一说。
【答案】
6.B 7.C 8.B
9.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老祖母 母亲 父亲 地地道道的水乡
10.ABCD
11.不能去掉。因为美好温暖的记忆除了家人给予“我”的仁爱外还有水乡带给“我”的自然与纯真。细读第四自然段“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可见水对“我”的童年成长以及人生道路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这部分属于重要内容,不能去掉。
12.爷爷喜欢养花,有时候花开了,爷爷常常剪下来送给邻居。我问爷爷舍得吗?爷爷告诉我他种花不仅仅是给自己看的,这样的快乐需要分享。从爷爷身上我学到了分享的快乐,慢慢地,我也经常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和他们共享学习秘诀。
【解析】
6.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赏析。
结合第⑤自然段中“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昵一种清新的风格”可知,“我”后来成为了一个作家,由此可知文中的“舞文弄墨”指的是写作,故引号在这儿表示特殊的含义。故选B。
7.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通过阅读第③自然段可知,这一段围绕“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作者列举了妈妈吃剩菜这个例子来表达出母亲对“我”的爱的伟大。故“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这句话的背后其实反映了妈妈对“我”的宠爱,把好吃的给都给孩子们吃。故选C。
8.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③自然段中“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可知,这是父亲在教“我”做人要敢想敢为、积极行动的态度,此时,“我”认为父亲就是一位哲人。故选B。
9.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短文的题目可知,短文主要写的是作者的童年,短文的第①自然段就点明了短文的主题“童年是美好而温暖”,故“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是中心句,结合第②自然段中“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结合第③自然段中“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第④自然段中“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可知,短文具体介绍了老祖母、母亲、父亲在童年给予“我”的爱。还详略介绍了地地道道的水乡。
1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读短文可知,短文的第②自然段描写了祖母对“我”的仁爱;短文的第③自然段描写了母亲给“我”的宠爱,父亲对“我”教育;短文的第④自然段描写了这个水乡的环境给了“我”灵气;由贴可知,“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放在第⑤自然段的开头,故“这一切”是指:老祖母的仁爱、母亲的宠爱、父亲的教育和水乡的环境。故选ABCD。
11.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④自然段中“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可知,这一段看似在描写水乡,其实是写“我”是在水乡长大的,“我”童年也是在这儿度过的,童年那些难忘的事都是在这儿发生的,水乡的“水”对“我”的童年成长以及在人生成长路上都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我”童年美好温暖记忆中的重要部分。故不能去掉。
1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生活实际,来选择一个对你影响深刻的人或事情来说,说一说你得到的启示。
如:我奶奶总喜欢乐呵呵地把邻居小孩接到我们家,又是给小朋友喝水、吃水果、吃点心,又是指导小朋友做作业,直忙到孩子的家长下班回家。感动得邻居直说谢谢,奶奶却笑呵呵地说:“谢什么啦,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都是邻居,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以后你们忙,尽管说一声,哈哈哈……”这就是我热心肠的奶奶,她用她的热心肠温暖着身边的人,弘扬着社会的正能量。慢慢地,我也经常爱帮助身边的人,比如:下雨时,帮邻居家收衣服;有时把爸妈没在家的小朋友请到家里来玩等。
三、阅读《故乡滋味》,完成问题。
故乡滋味
①8年前,我刚刚过完40岁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②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③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质朴。
④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
⑤“住几天吗?”母亲问。
⑥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
⑦青玉米煮熟了,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
⑧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⑨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
⑩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
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
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
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
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折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13.文章是围绕哪句话的意思写的,工整的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4.围绕中心意思,作者选择了哪些不同的事例?用简洁的语言清晰地罗列在下面的横线上。
15.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______
A.黄色的温暖是指炉膛的火是黄色的很暖和。
B.妈妈就像火光一样让我感到很温暖。
C.故乡就像妈妈的陪伴一样,让我感到很温暖。
D.我同妈妈一起在火边剥玉米吃很开心。
16.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17.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以写“母亲”为主,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故乡与母亲之间的关系。
【答案】
13.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14.①和母亲一起剥玉米吃。②和母亲同睡一条十炕。③喝母亲为我温的早酒。④重走故乡的山路。
15.C
16.根据文本中的“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可知,母亲虽然变得衰老、矮小,但依然质朴,仍是那样的慈祥、善良。
17.①借写母亲给我的爱,含蓄地表现故乡对我的情,②借我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对故乡的依恋,③故乡就像母亲一样,给我滋养,给我温暖。④故十难离,就像我对母亲的情感一样,即使身处异乡也难干割舍。
【解析】
13.本题考查的是找中心句的能力。
通过阅读可知,③至 段写的是“我”回到老家后发生的种种事情。因此,本文是围绕“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来写的。把这句话抄写在横线上,注意书写工整、准确。
14.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概括。
通过第⑧段“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可知,这个段落写了“我”和母亲一起剥玉米吃的事件;
通过第 段“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可知,这个段落写了“我”和母亲睡在一条土炕上的事情;通过阅读第 段“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可知,这个段落写了“我”早晨醒来,喝母亲为“我”温的酒的事情;
通过第 段“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可知,这里写了“我”重走故乡的山路的事情。因此,围绕中心意思,作者选择了四件事例,分别是:①和母亲一起剥玉米吃。②和母亲同睡一条土炕。③喝母亲为我温的早酒。④重走故乡的山路。
15.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理解。
画线句子在文章第⑧段。联系第⑧段上文“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可知,“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这句话意思是故乡就像妈妈的陪伴一样,让我感到很温暖。故选C。
16.本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的理解。
联系第 段的“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可知,母亲已然衰老,联系文章第 段“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和第 段“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可知,母亲是那样慈祥、善良。这些事例印证了文章第③段对母亲的评价“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质朴”。
17.本题考查对文章线索的理解。
通过文章第②段“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可知,文章明线是回故乡。通过文章第⑧段“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第 段“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第 段“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可知文章的暗线是与母亲的点点滴滴。根据文章第 段“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可知,文章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四、阅读理解。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要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选自《中国青年报》1985年8月刊,作者:莫怀戚,有改动)
18.散步的时候,“我”与“母亲”的决定截然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19.下列对文中【1】句和【2】句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1】句和【2】句在景色中融入了作者的感受,烘托出一家人的美满、和谐。( )
(2)【1】句和【2】句都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
(3)【1】句和【2】句的描写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表现散步途中的风光美景。( )
(4)【1】句从侧面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熬过严寒的欣喜;【2】句中暗含了母亲对孙子的疼爱。( )
20.文末“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21.文章是围绕 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请你结合本文的中心意思,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个新的题目:《 》,拟写的理由是。
22.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请根据下面的阅读要求,完成填写。
(1)为了学会如何化解家庭中的分歧,你会重点关注本文的第 自然段和第 。
(2)作者一家三代外出散步的分歧最终得到了圆满解决,从中我们可以借鉴的做法是( )
A.当家人有不同意见时,应该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为第一选择
B.当家人有不同意见时,应该以一家之主的意见为主
C.尽量兼顾每个人的想法;无法兼顾时,优先考虑老人
【答案】
18.“我”是为母亲着想,而母亲是为了“孙子”着想,所以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决定。
19.√ × √ √
20.“我”背母亲是尊老,妻子背儿子是爱幼就是整个世界中华传统美德的整个世界。
2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和谐一家人 一家人尊老爱幼
22.⑥ ⑦ C
【分析】
18.此题考查文章的理解能力,文章第六自然段讲了因为选择走了哪条路起了分歧,从句子“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可以看出我爱护母亲选择了母亲想走的大路。而从句子“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可以看出母亲心疼自己的孙子选择了走小路。
19.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句子一是对南方初春景色的描写,句子二是对小路上独特的风景的描写,这两句对景色的描写都非常优美,作者将景色中融入感受,用环境描写烘托了一家人的美满,第一句从上一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可以看出这些美丽的景色“我的母亲”也能看到,说明她熬过了一个严冬,从侧面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熬过严寒的欣喜。第二句景色描写中是因为母亲疼爱孙子才选择自己难走的小路。两句的目的不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0.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入手,结合中心思想来分析。本文是以散步发生的事,来表现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表现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的美德。结合这一主旨来理解,句子是说母亲给了我们生命,而儿子又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所以说是一个“世界”。
21.《散步》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感慨”,抒发了一种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
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文意的一种形式。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文章第一自然段。
拟题目的时候可以根据文章内在含义或者文章的主旨去拟定,可以拟定为《和谐一家人》。
22.此题考查文章的理解能力,要学会解决分析可以选择阅读第六七自然段,两个段落分别描写了“我”为了母亲选择大路,母亲为了孙子选择了小路,这也间接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看出了“我”在做选择的时候每个人都要考虑到,当无法兼顾的时候,优先选择考虑老人。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幸福看得见
①我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它就装在我的小枕头里。
②小时候我有落枕的毛病,起床后常常歪着脖子,疼得直掉眼泪。于是,母亲决定动手做枕头。这可是个细心活,棉花太软了易凹,太硬了又易伤。母亲便把棉花弹得蓬松,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终于有了舒适的枕头。晚上枕着枕头时,我感觉枕头就像母亲温软的手,枕着它,就像躺在母亲的怀里,呼吸之间全是爱的味道。
③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难免要发霉,皮肤特别敏感的我索性推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④后来我就有了绿豆皮做成的枕头。枕着它,只要轻轻一动就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就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枕着这只枕头,就是枕着满满的幸福,我自然睡得格外香甜。后来才知道,这些绿豆皮都是母亲一个个剥出来的。
⑤上中学离家那天,母亲又在我的行李中悄悄地塞进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个枕头里面装着红花、当归等好几种中药材,不仅能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还能安神助眠。这只枕头也是母亲亲手缝制的。枕着药枕,听着中药材的窸窣声,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一片落叶林,幸福就像那金黄的落叶一样,唱着歌,缓缓飘进我的梦里。
⑥直到现在,无论是走亲戚还是旅游,我上哪儿都得带上我的小枕头,有了它我才能睡得安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的小枕头里装的都是母亲的爱,是幸福。
23.语文要素短文按时间顺序,围绕“幸福看得见”写了母亲做的哪三只枕头?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
24.作者在第②段中详细描写了母亲做棉花枕头的过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5.第③段中,母亲的“心事”是
26.“我”枕着枕头时有很多的联想和想象,用“ ”在文中画出最打动你的一处,并说说你对这处描写的理解。
27.短文中,作者用三只枕头生动地写出了看不见摸不着的幸福。生活中让你觉得幸福的事是什么?请围绕中心意思写一写。
【答案】
23.小时候 绿豆皮枕头 上中学离家那天 中药枕头
24.从中我体会到母亲做棉花枕头时的细心和讲究,以及母亲对“我”的关爱。
25.如何给“我”做一只适合夏天枕的、舒适的枕头
26.每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一片落叶林,幸福就像那金黄的落叶一样,唱着歌,缓缓飘进我的梦里。
这一处描写写出了“我”在枕着母亲做的枕头时,感觉就像陪伴在父母身边一样。母亲做的枕头饱含着她对“我”浓浓的爱,能带给“我”家的感觉和幸福,也饱含着“我”对她的爱与感激。
27.我觉得幸福的事是每天能听到妈妈的“唠叨”。早上,她“唠叨”我赶紧起床、洗漱、吃早餐;晚上,她又“唠叨”我写完作业后赶紧睡觉;我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她“唠叨”我不要气馁,要勇敢面对挫折;我获得第一名的时候,她又“唠叨”我不要骄傲自满,应该再接再厉……我喜欢这种“唠叨”,因为这些话语中饱含着她对我的爱,让我感到温暖和幸福。
【解析】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联系文章第②段“小时候我有落枕的毛病,起床后常常歪着脖子,疼得直掉眼泪”“母亲便把棉花弹得蓬松,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终于有了舒适的枕头”可知,这个段落写了作者小时候,母亲做棉花枕头的事。联系文章第④段“后来我就有了绿豆皮做成的枕头”可知,夏天来了,母亲给作者做了绿豆皮的枕头。联系文章第⑤段“上中学离家那天,母亲又在我的行李中悄悄地塞进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个枕头里面装着红花、当归等好几种中药材,不仅能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还能安神助眠。这只枕头也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可知,上中学时,母亲又给作者做了一个中药枕头。
24.本题考查文章理解。
第②段中“母亲便把棉花弹得蓬松,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写了母亲做棉花枕头的过程,通过“弹得蓬松”可知,母亲花费了很长时间,体现了母亲的细心,这一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对作者的爱。
25.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心事”一词在文章第③段“母亲又有了心事”中。联系第③段“棉花被汗水一浸难免要发霉,皮肤特别敏感的我索性推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又歪了脖子”可知,母亲的心事是如何为“我”选择一个适合的枕头。
26.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和句子赏析。
文章第⑤段“每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一片落叶林,幸福就像那金黄的落叶一样,唱着歌,缓缓飘进我的梦里”写出“我”枕着枕头时的想象。通过第⑤段“听着中药材的窸窣声,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和“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可知,这只中药枕头给作者带来了家的感觉,让“我”感到幸福河温暖。
2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要答出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是什么,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件有代表性的事件描述出来即可。如:当我生病时,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感到温暖和幸福。比如,母亲会为我准备清淡的食物,父亲则会陪伴在我身边,给我讲故事或者聊天,这些细节让我感到被爱和被关心。
六、类文阅读,完成练习。

梁衡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漉;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通读全文,作者笔下的“夏”有________的特点。(多选)( )
A.夏天的色彩是碧绿的 B.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C.夏天的旋律是轻松的 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换成其他词语?说说理由。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3)“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表现在(多选)( )
A.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B.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C.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D.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4)第3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1)BD
(2)不能。“扑打”写出了麦浪翻滚的气势,“涌”描写麦浪翻滚的情景,准确生动。
(3)ABCD
(4)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高粱、玉米、瓜秧“旺盛的活力”,表现出夏天蓬勃的生机。
【详解】
(1)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章第③自然段明确提到“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并从绘画观点和农作物生长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表明夏天是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季节,所以色彩是金黄的。
文章第④自然段段则围绕“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展开,通过描写农民在夏天的忙碌劳作,如文章第④自然段“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充分体现了夏天紧张的旋律。
故选BD。
(2)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
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能换成其他词语。
“扑打”生动地展现了麦浪的汹涌和有力,仿佛具有主动性和攻击性,比“拍打”“碰撞”等更具动态和力量感。“涌”字描绘出麦浪如潮水般滚滚向前、源源不断的态势,描写麦浪翻滚的情景,准确生动,比“流”“动”等更能表现出其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冲击力。这些词语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了夏天大地的炎热和麦浪的壮观,营造出了一种热烈、旺盛的氛围,动词“烘烤”“翻滚”“扑打”的贴切使用,“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的生动比喻,使这幅画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换成其他词语,就无法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A.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通过对农民割麦时专注且急切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展现出他们争分夺秒的紧张状态。
B.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突出农民在麦子收割后的后续处理上也是迅速而紧张,不停歇地赶着干活。
C.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体现农民不仅劳动强度大,时间长,连休息时也心系农事,不敢放松,凸显紧张氛围。
D.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说明农民的劳作没有真正的间歇,刚完成一项紧接着又投入到新的任务中,充分展现了夏天农事的紧张繁忙。
故选ABCD。
(4)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及作用。
“挑着”“举着”“匍匐前进”这些原本用于人的动作,分别被赋予了棉苗、高粱玉米和瓜秧,将它们人格化。通过这样的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些农作物充满生机、积极生长的姿态,仿佛它们都有着自己的意志和活力,在努力地生长和发展。
作者在此处运用拟人,是为了强调夏天是生命交替的旺季,各种农作物都在暑气的蒸腾下蓬勃生长,展现出夏天旺盛的生命力和农作物强大的生长力量,突出了夏天作为承前启后的季节所具有的独特活力,也更加鲜明地表现出夏天的热烈和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