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汝南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32分)。
1.(6分)用联想法积累字词、文化知识。
当他读到《荷叶·母亲》这段时,他联想到同音同形的现象。
半夜听见fán①杂的雨声,我觉得有些fán②闷。从窗内往外看,那朵红莲,被打得左右教斜。在窗口徘徊了一会,我忽然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看到这一幕,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2分)根据相同的拼音写汉字。① ②
(2)(2分)由相同偏旁的“徘徊”联想到《秋天的怀念》也有一个类似的词[qiáo
cuì]③ ,也是两个相同偏旁的字组成,形容人面色差。
(2分)关于称呼,由语段中“红莲”联想到莲花的别称“菡萏”,可见同事物有不同的称呼与叫法。例如发表意见,自谦时叫做 :尊称时叫做 。(A.高见 B.愚见)
2. (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如之前所料,八班在学校经典诵读比赛中获得冠军,全班同学喜出望外。
B.各地应该重视人才,让人才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C.他博学多闻,口才绝佳,经常显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敬佩!
D.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鸟儿也回来了。
3.(2分)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李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戏曲家、散曲家。
B.左迁,即“降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天宝年间王昌龄被
贬为龙标尉,所以,古代也常用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我们学过他的诗歌《观沧
海》。
D.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
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4.(2分)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条理清晰的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只有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②现在的书,不光花色品种多,而且有的书越来越小。
③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
④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资料的内容,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拍到原书大小的四
十八分之一。
⑤“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
⑤④③①② B. ②⑤④③① c. ②⑤③④① D. ②⑤①④③
5.(8分)古诗文默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文中体现出的情感、精神、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食粮。读“我寄愁心与明月,(1) ”“我们感受到李白对王昌龄的关心;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2) , 句蕴含新旧更替的自然理趣。马致远眼中的“夕阳西下,(3) ”中一样的乡愁,不一样的景致;我们还能读到曹操笔下秋日山海的壮阔景象:“树木丛生(4) 。 洪波涌起”;读到朱自清笔下“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5) , 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感受春的快乐。
6.(6分)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2分)主持人李华想在开场白中引用一句有关交友的诗句,使语言更加精彩。根据你的积累,你建议他用 , 这句诗。
(2)(2分)活动中,同学们对有关友情的成语颇感兴趣,请你参照示例,根据成语出处猜成语。
示例一:《后汉书》:“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成语:推心置腹
①《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成语:
②《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成语:
(3)(2分)在自我展示环节,小明准备了一段介绍自己的文字,其中有些问题,请你修改。
我叫小明,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我平时不大出门,喜欢待在家里看书。【甲】这次《有朋自远方来》专题学习活动,使我知道了许多交友的方法。我以后要多参与集体活动,认识并结交朋友,【乙】还要向老师和同学不耻下问,努力提高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用词不当,可将“ ”改为“ ”(五)名著阅读。(共8分)
7.(2分)下列篇目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 )
A、《无常》B、《琐记》 C、《藤野先生》D、《社戏》
8.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1)(2分)这个语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
(2)(2分)文段表现出“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12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睛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9.(3分)作者重点描绘了济南的哪三幅山景图?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0.(4分)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
(1)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从修辞的角度)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从加点字的表达效果角度)
11.(3分)第④段主要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雪后的小山的?找出显示作者写作顺
序的词语,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12.(2分)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天》,但结尾写道:“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二)(12分)阅读《母亲的味道》完成13—— 17 题。
母亲的味道
①母亲的习惯做派和别的女人完全不同,她像男人一样抽烟,喜欢盘腿坐在床上,嗓门粗大,说话的语气总像跟人吵架。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母亲身上的味道,又酸又臭,稍微靠近一些,便熏得我头晕恶心。后来我知道,母亲是有狐臭。都说狐臭会遗传,我却没有,反而对气味格外敏感。这使我在懂事之后,便开始远远地避开母亲。
②我10岁那年,父亲在为人盖房时从二楼摔下来去世了,从此,母亲在菜市场租了一个摊位卖鱼,一年四季穿着高筒胶鞋在水渍里蹚来蹚去。每天晚上,母亲收摊回来,人都会累成一堆泥。我给母亲温一盆洗澡水,洗好碗后便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可是最终还是被母亲喊出来给她搓背。母亲的身上又添了浓烈的鱼醒味,和着难闻的狐臭味,我几乎无法呼吸,胡乱搓几把,便逃也似地离开。
③那年冬天,因为城市改造重建,那个菜市场被拆除,母亲失业了。母亲的失业,意味着这个家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撑,也意味着我的大学梦将成为一个泡影。那些夜里,母亲似乎一直在咳嗽,有一次,我被母亲的咳嗽声惊醒,我走到母亲的房前,房门虚掩着,母亲背对着我在擦父亲的照片,我听见母亲对着照片说:“……真真这丫头从小心气就高,
④我站在门外,心突然又酸又软,泪水成串地滴落下来……
⑤母亲终于找到了新的工作,是在一家医院里打扫卫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赶到医院,拖地板,洗马桶,在八点之前,要把整幢楼的卫生全部打扫完毕。这份又脏又累没有人愿意干的活,母亲却做得很开心。她身上的味道越来越复杂,有时是刺鼻的消毒药水的味道,有时是清洗剂的淡淡香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熟悉的缘故,母亲身上的狐臭味越来越淡,到后来,我竟闻不出那种气味了。
⑥后来,我如愿以偿,考进北京读大学。每隔一段日子,母亲准时寄钱和信来,总是说让我安心念书,说自己很好……--薄薄的信纸上,仍然是母亲特有的复杂味道。大二的寒假,我回家过春节,在小城下车,已经是夜里十点。地上薄薄的一层雪,寒气逼人。我走出车站,搓着冻僵的双手,急步往家赶。刚出车站,就听见一声熟悉的吆喝:“烤红薯,香甜的烤红薯……”是那个我一直听了二十年的口音。我慢慢走过去。直到我走近,母亲才怔了怔,扑过来为我拍肩上的雪,一把把我拉到炉子旁,把一个烤红薯塞在我手里,一迭声地问我:“冷吗?累吗?甜吗?”母亲身上满是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很浓很浓的香味。
⑦那夜我帮母亲推着车一起回家,一路上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母亲说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医院的活人家不让做了;母亲说一斤烤红薯能挣三毛钱,卖一天,也能挣不少钱呢;母亲还说,我有钱,你在学校一定不能替我省钱,要吃好……
⑧我跟在母亲身后,看着母亲瘦小的背影和迟缓的步履,什么话都说不出,泪悄悄地模糊了双眼。
⑨研究生毕业后,我拒绝了北京好几家大公司的挽留,执意回了老家那个小城。母亲很歉疚:都是我,不然你留在北京发展多好。咱这小城,委屈你了。我笑着跟母亲开玩笑说,北京再好,没有妈妈,也是一座空城。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⑩回家以后,帮母亲洗澡,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当这时,母亲身上的狐臭味、鱼腥味、汗酸味、香烟味、消毒水味、烤红薯味、油烟味……那些为了养活一个家而产生的味道,此刻全都消失殆尽。
我闻到的,是纯粹的芬芳的,淡而舒缓的芳香,这才是母亲真正的味道。
13.(2分)文章围绕母亲主要写了四件事,请根据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两件事。
事件 主要内容概括
一 ①
二 失业后担心“我”的学业,半夜向父亲的照片诉说。
三 ②
四 卖烤红薯供“我”上大学。
14.(2分)结合语境,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句子。
母亲笑,不再说什么,起身收拾碗筷,却背过身,手在脸上迅速地抹了一下,又抹了一下。
15.(4分)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语段分析作答。
16.(2分)请结合文章,分析第 段的作用。
17.(2分)通过阅读本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三、(14分)古诗文阅读
(一)(10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8--21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陈元方之子长文①,有英才。与季方②之子孝先③,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
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注释】①长文:陈元方之子,陈群。②季方:陈元方之弟,陈堪。③孝先:陈季方之子,陈忠。
18.(3分)学习文言文,要学会积累文言字词的意思,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来掌握。
课内字词积累——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期日中 ②太丘舍去 ③相委而去
19.(3分)各种文言现象积累——在空格内填上相应内容。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是一个通假字,一词同“②
一词多义 “下车引之”的“之”解释为“① “陈元方之子长文”的“之”解释为“③
20.(2分)【乙】文“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一句,引申出成语“难兄难弟”,但现在此成语之意和【乙】文中表达之意完全不同,甚至“难”读音也不同。请根据上述提示,猜猜【乙】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2分)结合两则短文,谈谈你对陈元方的认识。
(二)(4分)赏析《天净沙·秋思》
22.(2分)"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3.(2分)小明同学在学了《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后,认为"古道西风瘦马″不如改为"古道西风骏马″,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阐述理由。
三、作文(5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感触,难以忘怀?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
请以“心灵深处的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写“秘密”、“回忆”、“烦恼”、“快乐”、“伤痛”……②说真话,抒真情,不少于6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