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18 08:2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北大校园的塞万提斯像北大校园的苏格拉底像认识他们是谁?张祥龙:无孔子之北大无灵魂 建议北大立孔子像 新文化运动 课标: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时代风云的旋律,思想启蒙的战歌
——重铸国魂 所谓新者无它,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它,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汪叔潜 《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期“新文化”的含义---资产阶级文化“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原因探微 广东某富豪纳妾108位 1)政治:1、原因:2)思想:一、新旧冲突——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辛亥革命后的现象旧传统未变1914年袁世凯孔庙祭孔封建思想依然浓重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北洋军阀专制统治; 民国初建,百姓起初欢呼雀跃,许多人家的门口上都贴着“民国万岁,天下太平”的对联。…
旋即,军阀混战,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对联遂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一、新旧冲突——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中国校园上演
西方戏剧2、条件:2)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1)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政治: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专制统治;2)思想:
封建思想依然浓重;
袁世凯尊孔复古。1915年张裕葡萄酒在万国博览会上夺得4枚金奖认识:变革中国的文化模式,
重建民族的文化心理。(思想启蒙)1、原因:旧传统未变新因素增长(直接原因)(根本原因)1915年陈独秀《青年杂志》(上海——北京)民主、科学北京大学《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鲁迅、蔡元培等二、 新意盎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青年杂志》的封面有法语LA JEUNESSE(青年),为什么是法语而不是英语?为何取名新青年?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当时北大
教坛中,即有
旧式的学者:
刘师培、辜鸿铭、
黄侃等人;
也有新思想的
代表者:陈独秀、
李大钊、胡适、
鲁迅等人。“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穿越时空假如你们是新文化运动者,请根据课件上四个镜头找出病人的病症并对症下药。专制制度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镜头一症状:解药:专制思想根深蒂固民主辛亥革命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理念袁世凯复辟提倡 ,反对专制镜头二提倡 ,反对症状:解药: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治病,但却治不好病。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愚昧、迷信科学愚昧近代自然科学法则、科学精神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认定现在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ScienceDemocracy镜头三: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症状三:旧道德扼杀人性解药:提倡 ,反对新道德旧道德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的资产阶级道德儒家封建伦理纲常打倒孔家店! ——吴虞①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为什么?什么是新道德?什么是旧道德?  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镜头四:解药:提倡 ,反对新文学旧文学症状四:艰涩难懂的文言文不利于思想的传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
与君绝
——汉乐府民歌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文学在形式上进行革命
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文学在内容上进行革命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反封建的斗士1.富贾,可为吾友乎?
2.寡人与众爱卿皆瞠目结舌
3.寡人倍感爱之所失
4.安能辨我是雄雌
1.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2.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3.缺爱
4. 女汉子
学以致用①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思想
革命文学革命三、除旧布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④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后期)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提核心手段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 “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物也都有人崇拜。1924年北京大学 “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结合下列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材料一: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材料二促进了民众觉醒
我们结婚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化学实验室材料三:1919年下半年全国有400多种白话文的报刊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通知:从1921年开始在中小学里面逐步用白话文取代古文。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和文化的普及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材料五:
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
——钱玄同、刘半农
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陈独秀 1)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3)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和文化的普及四、气象更新——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积极性: 局限性:1)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绝对化2)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2)唤起民众觉醒
(个性解放、妇女解放、思想解放)本课小结1、背景(新旧冲突)2、兴起(新意盎然)3、内容(除旧布新)
4、影响(万象更新)
政治
经济
思想积极
消极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彻底批判封建思想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陈独秀(1879—1942),安徽安庆人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1914年袁世凯复辟期间到天坛拜祭公车上书 辛亥革命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重


魂 “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温家宝总理
2007仰望星空实战演练
1、近代有篇文章回顾中西文化争论,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之争。”“今日”是指(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D
2、蔡元培“兼容并包”教育方针的实质是
A 、让具有各种思想的诸多学者担任北大教授
B、 听任各种思想的发展
C 、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 、鼓励学术研究,缓和政治派系矛盾C3、陈独秀曾说:“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里“必排孔教”其实质是反对
A.儒家传统道德 B.儒家思想文化
C.孔子思想学说 D.封建专制制度
D4、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成果是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D.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A5.“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6.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
A.取得了重大突破
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BA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