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万载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万载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18 08:2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万载县)
一、选择题
1、 “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A. 号召亚非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 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
C.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 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
2、 “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
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3、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①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5、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于1956年元旦在中国外交部新年记者招待会上发言,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你的发言要点应选择(  )
①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 ③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7、外交部最近公布的外交档案中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右图)。这是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 )
A.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B.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结束了中美之间的对抗
8、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通过大会宣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表示“参加这次会议的不结盟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不结盟运动反对美苏两大集团控制世界
B.不结盟运动的性质与“经互会”、华约不同
C.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D.不结盟运动是没有共同目标的松散组织
9、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1955年4月,毛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主席曾撰文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他还说:“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下列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此后,美国很快就派基辛格秘密访华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定的
C.毛泽东主席的话标志着中国要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毛泽东主席见证了中美建交的过程
11、周恩来总理强调,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说明( )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保证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12、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 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13、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完全反映
14、在某一时期,毛泽东曾说:“所谓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华,究竟是一些什么人呢?不过是一些西方国家的帝国主义分子,其他一些国家的反动派和半反动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修正主义分子和半修正主义分子。……美国和我们的仇恨更大一点”。从讲话内容我们可以判断,毛泽东的上述讲话应发表于( )
A.1949—1952年间 B.1952—1956年间
C.1956—1969年间 D.1971—1976年间
15、新中国建立初期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一国两制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 ( http: / / www.21cnjy.com )—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关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因素。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4)在认识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方面,材料二、三的角度有何不同 你认为导致角度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1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4年在日内瓦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结合国际背景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的主要表现。
(3)“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对当时国际形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4)请举出两个实例,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一
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什么外交方针?(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方针制定的出发点。(2分)
材料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个战略的核心……
——张清敏《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2)材料二中“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是指什么?(2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中国维和部队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胡锦涛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 胡锦涛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国家领导人对话会
(3)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什么“作为”?请概括。(2分)
材料四 内政决定外交。随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国内 相应地要求外交战略进行调整……改变长期奉行的“以政治划线”的外交思维,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目的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
——郭伟伟《新中国外交六十年——从创立走向辉煌》
(4)理解材料四,用最贴切的一句话填充材料中的空白部分。(2分)
(5)材料一、四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思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决定这种变化的核心因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识记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重要议题及中国代表团的主张即可正确选出。
2、A
【解析】:重点理解“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即是指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3、D
4、A
5、选A。由题意可知应回答1956年之前发生的事件,而④发生于1971年,应排除,因此答案为A。
6、选D。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盟互助条约》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的产物。由签订“同盟条约”到不签订类似条约,反映了中国在新时期奉行不结盟政策。正确答案是D。
7、【解析】选A。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故A正确。
8、D
9、B 一届“人大”于1954年召开,排除A;C项说法错误;1956年提出该方针,排除D。B项正确。
10、解析:把握时间信息1955年,A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1971年,C项为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后,C项为1979年,毛主席已经逝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中国处理与印度和缅甸关系时提出的,选择B项。
答案:B
11、解析:题干由“一边倒”到“求同存异”的提出,说明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B、C项说法均错误。
答案:C
12、解析:从时间上来看1955年来中国的访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的国家比1954年的多,这要归结于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原则,促进了中外的交往。A为建国时的外交政策,排除A;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为20世纪70年代的事,不符合题意;D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13、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题干“1949年”分析,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遏制政策,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只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由此分析应选C项。A项说法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举步维艰,BD项在图中不能反映。
答案:C
14、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之间继续对立;所以应是1956—1969年间。
答案:C
15、答案C
16、(1)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答孤立,封锁中国等亦可给分)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1分,答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可给分)
(2)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
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国霸权地位严重衰落;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得3分)
(3)原因:应对苏联的威胁;
因素: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得3分)
(4)角度:材料二中方认为是美国急于改善两国关系;材料三美方认为是中方急于改善关系。
因素:史观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史料的挖掘和运用的程度不同等。(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7、【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的发展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第(1)题结合材料一中信息回答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目的。第(2)题 注意时间限定:20世纪50年代,要注意当时的国际环境:美苏争霸,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涉及的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其影响,注意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1972年尼克松访华只是使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第(4)题可从我国积极加入地区性国际组织、发展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参与多边经济领域的合作、与世界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的形成等方面举例说明。
答案:(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
(2)20世纪50年代,世界出现两极格局,新中国提出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求同存异”的方针。
(3)中美关系由冷战开始走向正常化。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①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②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1997年为缓解东盟经济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01年中国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1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中国外交的发展的情况,即外交策略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1)(2)(3)问都非常简单,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即可。(4)问主要是改革开放前后,外交方针的变化,而一个主要背景就是工作重心的转移。(5)问要结合这两个时的背景来分析方针的变化,一个是建国初期急需巩固政权,一个是改革开放后需要大力发展经济。核心因素就是国家利益。
答案:(1)方针:一边倒。(2分)出发点:巩固新政权和恢复经济。(2分)
(2)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
(3)作为: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2分)
(4)填充: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分)
(5)变化:从求生存到求发展。(或从意识形态到求同存异)。(2分)
核心:国家利益。(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