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
高一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2.甲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它( )
A.具有特殊的卫星——月球 B.是八大行星中与月球最相似的行星
C.自转的同时进行公转运动 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024年5月以来,随着太阳日面上大的黑子群相继出现,太阳持续剧烈爆发,短短一周,爆发了10个X级耀斑和60余个M级耀斑,爆发强度和频次历史罕见,这些耀斑几乎全部由活动区AR3663和AR3664产生。据此完成3~4题。
3.下一次出现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高峰的年份最可能是( )
A.2033年 B.2034年 C.2035年 D.2036年
4.此次耀斑爆发对地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地球磁极发生转换 ②指南针指向不准确
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 ④臭氧层出现空洞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广东河源恐龙博物馆最新展出6窝62枚恐龙蛋、3枚独立恐龙蛋以及8件许氏禄丰龙恐龙骨骼化石,其中两枚罕见的窃蛋龙胚胎化石(出土于江西赣州)尤为珍贵。下图为窃蛋龙胚胎化石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窃蛋龙胚胎存活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二叠纪 B.白垩纪 C.第四纪 D.寒武纪
6.推测窃蛋龙生存的地质时期( )
①爬行动物繁盛 ②裸子植物茂盛
③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④早期人类向较低纬度迁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年9月22日,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年会在贵州举办。在贵州,喀斯特地貌的出露区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8%,居全国第一,各种喀斯特地貌类型应有尽有。据此完成7~8题。
7.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8.地表喀斯特具有代表性的地貌类型是( )
A.石笋、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溶沟、孤峰、峰林 D.冰斗、角峰、刃脊
阿拉善苏宏图黑戈壁地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北缘,海拔多在900~1200米之间,冬春季节多高一地理期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多新月形沙丘、风蚀戈壁、灌丛沙丘等。下图为苏宏图黑戈壁地区某灌丛沙丘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
9.苏宏图黑戈壁地区分布最广泛的新月形沙丘形态最可能是( )
A. B. C. D.
10.形成苏宏图黑戈壁地区新月形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风力堆积
寒假中,小明乘飞机从哈尔滨到广州,旅途日记中写到:“天空灰蒙蒙,寒冬里竟透着些温暖。飞机开始顺着机场的跑道慢慢上升,窗外的建筑物向后而去。飞到万米高空时,飞机平稳飞行,天气突然变得晴朗,窗外的天蓝的似水。”据此完成11~14题。
11.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
A.氮气 B.臭氧 C.氧气 D.氩气
12.“天空灰蒙蒙,寒冬里竟透着些温暖”的人为原因可能有( )
①臭氧的大量减少 ②大量冰川融化
③大量使用煤炭、石油 ④森林大肆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3.小明在万米高空看到天气变晴的主要原因是( )
A.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温度上升使水汽蒸发
B.水汽和固体尘埃含量少,难以成云致雨
C.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
D.大气散射和反射作用强,出现蓝天白云
14.为降低成本,同时保证旅途中飞机始终平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行程在暑假,飞行高度应上升 B.从哈尔滨到广州,飞行高度应不变
C.如果行程在暑假,飞行高度应不变 D.从哈尔滨到广州,飞行高度应下降
在低碳背景下,风能开发项目越来越多。家住丙地(如右下图)的小华,在自家院子里安装了一个风力发电机,叶面方向可调节。下图为可调节风力发电装置景观图和我国某平原地区某日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日风力发电效率最高的地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6.为提高发电机发电效率,该日小华应将发电机叶面朝向( )
A.偏东方 B.偏北方 C.偏西方 D.偏南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2分)
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8月18日3时10分(北京时间),堪察加半岛东岸发生了7.0级地震,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有明显震感,震中5000米范围内平均海拔约—658米。在地震发生前不久,堪察加半岛的希韦卢奇火山开始喷发,喷出的火山灰高度近9000米。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位置。
(1)判断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2)对比地震发生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与鄂霍次克海渔船上的人们感觉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说出此次火山喷发所涉及的地球外部圈层。(6分)
18.(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类型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特征,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下图为浙江省海岸线图和我国青岛市某沿海基岩海岸景观示意图。
(1)左上图中浙江省A处为泥质海岸,B处为基岩海岸,形成A处海岸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作用,形成B处海岸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作用。(4分)
(2)指出基岩海岸线的进退趋势,并说明原因。(4分)
(3)指出图中海蚀拱桥未来可能会形成的景观,并推测该景观离海岸的距离演变。(4分)
(4)据图文材料说明海蚀崖与海蚀拱桥的形成过程。(6分)
19.(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如图1)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湖区周围风力较大且季节变化明显,湖陆风冬季明显弱于夏季。在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区a气象站检测该地雨季多夜雨(如图2),同时年内平均气温日变化随季节变化明显(如图3)。
图1纳木错周边区域简图 图2a气象观测站降水量统计图
图3a气象观测站气温平均日变化图
(1)说出夏季夜间a气象观测站近地面的风向。(2分)
(2)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纳木错夏季夜雨量充足的原因。(4分)
(3)试分析在纳木错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当地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6分)
(4)比较a气象观测站8月与1月平均气温日变化的大小,并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其原因。(6分)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
1.C 2.D 3.C 4.A 5.B 6.A 7.C 8.C 9.B 10.D 11.A 12.D 13.B 14.A 15.D 16.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2分)
17.(16分)(1)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为地幔。(2分)判断依据:此次地震震源位于海洋,震源深度50千米,超过了大洋地壳的厚度,到达地幔。(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2)差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晃动,再感觉到左右晃动;(2分)鄂霍次克海渔船上的人们只能感觉到上下晃动。(2分)原因:纵波传播速度快,且能穿过固、液、气三态,使人感觉到上下晃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使人感觉到左右晃动。(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3)此次火山喷发涉及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大气圈(2分)、生物圈(2分)、水圈(2分)。
18.(18分)(1)流水沉积(2分) 海浪侵蚀(2分)
(2)进退趋势:朝陆地方向退缩。(2分)原因:基岩海岸的海浪侵蚀速度大于沿岸河流泥沙淤积的速度,海岸线附近侵蚀大于淤积,导致海岸线后退。(2分)
(3)图中海蚀拱桥未来可能会形成海蚀柱。(2分)演变:海蚀柱离海岸越来越远。(2分)
(4)在海浪的长期作用下,部分海岸会形成向内侧凹的海蚀穴;(2分)海蚀穴不断扩大,上面悬空的岩石发生崩塌,便形成海蚀崖;(2分)突出的海岬两侧,如发育相向的海蚀穴被蚀穿后相互贯通,则形成海蚀拱桥。(2分)
19.(18分)(1)近地面的风向:东南风。(2分)
(2)夏季气温高,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湖区水汽充足;(2分)受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夜晚湖区温度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2分)
(3)影响: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2分)理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2分)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2分)
(4)1月>8月。(2分)原因:8月降水较多,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2分)夜晚多云雨,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所以气温日变化小。(2分)(或1月多晴天,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2分)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较低,所以气温日变化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