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制作细胞膜的方法—高考生物一轮实验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
1.(2021高一上·成都期末)下列有关“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最佳实验材料
B.用蒸馏水引流前和引流后进行空白对照
C.实验原理是红细胞吸水涨破和离心提取
D.在该实验中可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A、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除了细胞膜没有其他的膜结构,因此是该最佳实验材料,A正确;
B、用蒸馏水引流前和引流后进行自身对照,B错误;
C、该实验的原理是红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吸水涨破,再通过离心提取出纯净的细胞膜,C正确;
D、制备细胞膜实验中,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在显微镜下可以持续观察细胞体积和形态的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选用的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实验原理是红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吸水涨破,用离心的方法提取出细胞膜。该实验是个自身对照实验,引流前后作为对照。可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实验前后的形态变化。
2.(2021高二下·乌苏开学考)下列有关细胞膜制备及观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制备的细胞膜应先吸水涨破,之后再利用离心法获取
B.鸡的成熟红细胞可作为细胞膜制备的实验材料
C.该实验说明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A、制备细胞膜应先采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离心法获取,A正确;
B、鸡的成熟红细胞中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作为细胞膜制备的实验材料,B错误;
C、细胞吸水涨破,不能说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错误;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制备细胞膜应该选用没有细胞器和细胞壁的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壁,也没有细胞器,利用渗透吸水涨破细胞获得的膜仅仅是细胞膜。
3.(2021高一下·横峰开学考)将某细胞直接置于清水中涨破,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与此结果最相符的细胞是( )
A.蓝细菌 B.鼠的胰腺细胞
C.兔的成熟红细胞 D.菠菜的叶肉细胞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A、蓝细菌有细胞壁,细胞壁有支持、保护作用,细胞不会吸水涨破,A错误;
B、鼠的胰腺细胞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也有膜结构,故测得単分子层的表面积应大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B错误;
C、兔子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只有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故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C正确;
D、菠菜的叶肉细胞有细胞壁,细胞壁有支持、保护作用,细胞不会吸水涨破,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4.(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关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新鲜的猪血细胞直接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后观察
B.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是因为其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
C.如果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部分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凹陷消失,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
【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A、选用新鲜的猪血细胞稀释液(滴加了适量生理盐水)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观察,A错误;
B、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是因为其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B正确;
C、如果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差速离心法使细胞膜与细胞内容物分层,C正确;
D、在低渗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渗透吸水,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部分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凹陷消失,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其它具膜的结构,是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在低渗溶液中,细胞由于发生渗透吸水,细胞体积会增大,由于没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
5.(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血影原来是细胞的哪部分结构(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
【答案】D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据题干分析,“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剩下的结构是细胞膜.
故选:D.
【分析】哺乳动物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当放入清水中时,红细胞将吸水胀破,血红蛋白就会溢出细胞外,形成所谓“血影”就是红细胞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6.(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制备细胞膜时,稀释红细胞的液体和使细胞涨破的方法分别是( )
A.清水,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B.9%的NaCl溶液,将其放入清水中
C.生理盐水,将其放入清水中
D.清水,将其放入9%的NaCl溶液中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制备细胞膜时,稀释红细胞的液体是生理盐水,为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使细胞涨破的方法是放在清水中吸水涨破,C正确.
故选:C.
【分析】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放在清水中吸水涨破,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
7.(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下列正确的是( )
A.细菌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可以作为实验材料
B.可以选择鸡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C.观察试验中红细胞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D.操作步骤中,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生理盐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A、细菌细胞含有细胞壁,作为实验材料制备细胞膜时,过程比较繁杂,A错误;
B、鸡成熟的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作为实验材料制备细胞膜时,细胞内膜结构会干扰实验结果,B错误;
C、红细胞吸收后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C正确;
D、作步骤中,在盖玻片的一侧滴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吸引,D错误.
故选:C.
【分析】制备细胞膜实验:1、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3、实验过程:选材(0.9%生理盐水稀释)→制备临时装片(用滴管吸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滴清水(在载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
8.(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针刺破细胞 B.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
C.把细胞放在清水里,胀破细胞 D.用石英砂研磨细胞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A、细胞是微小的结构,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所以不能用针刺破细胞,A错误;
B、细胞膜将细胞内物质与外界分隔开,无法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B错误;
C、把细胞放在清水里,细胞渗透吸水,使细胞胀破,C正确;
D、用石英砂研磨细胞,将破坏细胞膜的结构,D错误.
故选:C.
【分析】1、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有细胞膜结构,没有细胞核膜和细胞器膜结构,所以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能分离得到纯净的细胞膜.2、制作方法:把细胞放在清水里,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9.(细胞膜的制备方法)下列有关于制备细胞膜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备材料应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B.在血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配置成红细胞稀释液
C.需要使用高倍镜观察红细胞吸水胀破过程
D.可以通过离心的方法得到更纯净的细胞膜
【答案】B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A、制备材料应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该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存在内膜系统的干扰,A正确;
B、在血液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配置成红细胞稀释液,B错误;
C、需要使用高倍镜观察红细胞吸水胀破过程,C正确;
D、可以通过离心的方法得到更纯净的细胞膜,D正确.
故选:B.
【分析】制备细胞膜实验:1、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3、实验过程:选材(0.9%生理盐水稀释)→制备临时装片(用滴管吸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滴清水(在载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
10.(细胞膜的制备方法)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其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和细胞器膜,所以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
B.因其无原生质层,所以将它置于蒸馏水中不会发生渗透作用,但可吸水胀破
C.因其功能是运输氧气,所以它会不断合成大量蛋白质
D.因其只含细胞膜,所以将它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原细胞膜面积的两倍
【答案】D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真核细胞,A错误;
B、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会发生渗透作用,B错误;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不能合成大量蛋白质,C错误;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含细胞膜,所以将它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原细胞膜面积的两倍,D正确.
故选:D.
【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即没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但含有多种酶,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
11.(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如果将单细胞的阿米巴原虫(变形虫)和红细胞一同放到水中,那么( )
A.两种细胞都被破坏 B.阿米巴死亡而红细胞继续存活
C.阿米巴继续存活而红细胞死亡 D.两种细胞都将存活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能独立生活.变形虫生活在淡水中,它们一般是以单细胞藻类、小型单细胞动物作为食物,所以将变形虫放在纯水中,变形虫不会死亡;红细胞内浓度比水的浓度大,所以将红细胞放入纯水中,红细胞将会因吸水膨胀而死亡.
故选:C.
【分析】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把红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
12.(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的关系是( )
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
【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因此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因此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因此人的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成单程的面积等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故S1=2S2.
故选:A.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13.(细胞膜的制备方法)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小的是( )
A.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B.人体浆细胞
C.乳酸菌细胞 D.酵母菌细胞
【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细胞中生物膜越多,则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越大,反之越少.
AB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体浆细胞和酵母菌细胞都是真核细胞,具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但由于人体浆细胞分泌能力强,细胞中相关细胞器膜面积大,所以比值最大,ABD错误;
C、乳酸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其所含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所以比值最小,C正确.
故选:C.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体浆细胞和酵母菌细胞都是真核细胞,乳酸菌细胞是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具有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而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
二、非选择题
14.(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分析时,采用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将其特殊处理使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流出,再将流出细胞外的物质洗掉,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又称血影).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2倍.
(1)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2)红细胞溶血后,流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 ,这种物质的特性是 ,因而使红细胞具有 的功能.
(3)“血影”的化学组成是脂质、 和 ,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 .
(4)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可以吗?若选用鸡的红细胞会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 .
【答案】(1)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使其吸水胀破
(2)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运输氧气
(3)蛋白质;糖类;磷脂
(4)不可以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细胞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1)动物细胞因为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作用,直接将把红细胞放到清水里,细胞吸水涨破,这样处理红细胞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2)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这种物质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因而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3)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是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故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磷脂.(4)鸡的红细胞具有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故不可以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
故答案为:(1)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使其吸水胀破(2)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运输氧气(3)蛋白质糖类磷脂(4)不可以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细胞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
【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2、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3)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
15.(细胞膜的制备方法)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完成实验设计和分析:
(1)应选取哺乳动物 (填选项)细胞做实验.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中,由于 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将膜成分中的磷脂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单分子层的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 .
在低温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研磨后,将叶细胞匀浆进行差速离心,结果如图所示.请用S1~S4,P1~P4回答问题.
(4)DNA含量最多的部分是 .
(5)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 .
(6)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 .
【答案】(1)A
(2)清水;渗透
(3)
(4)P1
(5)S1P2
(6)S1S2S3P4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任何细胞器,易于提取较纯净的细胞膜.(2)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由于渗透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3)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将膜成分中的磷脂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单分子层的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 .(4)含DNA最多的部分是在细胞核中,位于P1内.(5)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在叶绿体内,含有叶绿体的是S1、P2.(6)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所以P4和包含P4的S1、S2、S3均可含核糖体.
故答案为:(1)A (2)清水、渗透(3) (4)P1(5)S1P2(6)S1S2S3P4
【分析】根据题图,进一步分析可得:
1 / 1体验制作细胞膜的方法—高考生物一轮实验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
1.(2021高一上·成都期末)下列有关“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最佳实验材料
B.用蒸馏水引流前和引流后进行空白对照
C.实验原理是红细胞吸水涨破和离心提取
D.在该实验中可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2.(2021高二下·乌苏开学考)下列有关细胞膜制备及观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制备的细胞膜应先吸水涨破,之后再利用离心法获取
B.鸡的成熟红细胞可作为细胞膜制备的实验材料
C.该实验说明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3.(2021高一下·横峰开学考)将某细胞直接置于清水中涨破,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与此结果最相符的细胞是( )
A.蓝细菌 B.鼠的胰腺细胞
C.兔的成熟红细胞 D.菠菜的叶肉细胞
4.(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关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新鲜的猪血细胞直接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后观察
B.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是因为其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
C.如果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离心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部分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凹陷消失,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
5.(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血影原来是细胞的哪部分结构(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
6.(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制备细胞膜时,稀释红细胞的液体和使细胞涨破的方法分别是( )
A.清水,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B.9%的NaCl溶液,将其放入清水中
C.生理盐水,将其放入清水中
D.清水,将其放入9%的NaCl溶液中
7.(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下列正确的是( )
A.细菌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可以作为实验材料
B.可以选择鸡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C.观察试验中红细胞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D.操作步骤中,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生理盐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8.(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针刺破细胞 B.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
C.把细胞放在清水里,胀破细胞 D.用石英砂研磨细胞
9.(细胞膜的制备方法)下列有关于制备细胞膜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备材料应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B.在血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配置成红细胞稀释液
C.需要使用高倍镜观察红细胞吸水胀破过程
D.可以通过离心的方法得到更纯净的细胞膜
10.(细胞膜的制备方法)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其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和细胞器膜,所以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
B.因其无原生质层,所以将它置于蒸馏水中不会发生渗透作用,但可吸水胀破
C.因其功能是运输氧气,所以它会不断合成大量蛋白质
D.因其只含细胞膜,所以将它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原细胞膜面积的两倍
11.(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如果将单细胞的阿米巴原虫(变形虫)和红细胞一同放到水中,那么( )
A.两种细胞都被破坏 B.阿米巴死亡而红细胞继续存活
C.阿米巴继续存活而红细胞死亡 D.两种细胞都将存活
12.(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的关系是( )
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
13.(细胞膜的制备方法)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小的是( )
A.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B.人体浆细胞
C.乳酸菌细胞 D.酵母菌细胞
二、非选择题
14.(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分析时,采用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将其特殊处理使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一些物质流出,再将流出细胞外的物质洗掉,即可得到纯净的细胞膜(又称血影).有的科学家将“血影”中的脂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和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2倍.
(1)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2)红细胞溶血后,流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 ,这种物质的特性是 ,因而使红细胞具有 的功能.
(3)“血影”的化学组成是脂质、 和 ,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 .
(4)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可以吗?若选用鸡的红细胞会得到什么结论?为什么? .
15.(细胞膜的制备方法)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完成实验设计和分析:
(1)应选取哺乳动物 (填选项)细胞做实验.
A.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中,由于 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将膜成分中的磷脂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单分子层的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 .
在低温下,将叶片置于研钵中研磨后,将叶细胞匀浆进行差速离心,结果如图所示.请用S1~S4,P1~P4回答问题.
(4)DNA含量最多的部分是 .
(5)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 .
(6)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A、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除了细胞膜没有其他的膜结构,因此是该最佳实验材料,A正确;
B、用蒸馏水引流前和引流后进行自身对照,B错误;
C、该实验的原理是红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吸水涨破,再通过离心提取出纯净的细胞膜,C正确;
D、制备细胞膜实验中,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在显微镜下可以持续观察细胞体积和形态的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选用的材料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实验原理是红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吸水涨破,用离心的方法提取出细胞膜。该实验是个自身对照实验,引流前后作为对照。可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实验前后的形态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A、制备细胞膜应先采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离心法获取,A正确;
B、鸡的成熟红细胞中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作为细胞膜制备的实验材料,B错误;
C、细胞吸水涨破,不能说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错误;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制备细胞膜应该选用没有细胞器和细胞壁的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壁,也没有细胞器,利用渗透吸水涨破细胞获得的膜仅仅是细胞膜。
3.【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A、蓝细菌有细胞壁,细胞壁有支持、保护作用,细胞不会吸水涨破,A错误;
B、鼠的胰腺细胞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也有膜结构,故测得単分子层的表面积应大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B错误;
C、兔子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只有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故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C正确;
D、菠菜的叶肉细胞有细胞壁,细胞壁有支持、保护作用,细胞不会吸水涨破,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4.【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A、选用新鲜的猪血细胞稀释液(滴加了适量生理盐水)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观察,A错误;
B、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是因为其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B正确;
C、如果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差速离心法使细胞膜与细胞内容物分层,C正确;
D、在低渗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渗透吸水,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部分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凹陷消失,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其它具膜的结构,是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在低渗溶液中,细胞由于发生渗透吸水,细胞体积会增大,由于没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
5.【答案】D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据题干分析,“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剩下的结构是细胞膜.
故选:D.
【分析】哺乳动物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当放入清水中时,红细胞将吸水胀破,血红蛋白就会溢出细胞外,形成所谓“血影”就是红细胞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6.【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制备细胞膜时,稀释红细胞的液体是生理盐水,为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使细胞涨破的方法是放在清水中吸水涨破,C正确.
故选:C.
【分析】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放在清水中吸水涨破,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
7.【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A、细菌细胞含有细胞壁,作为实验材料制备细胞膜时,过程比较繁杂,A错误;
B、鸡成熟的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作为实验材料制备细胞膜时,细胞内膜结构会干扰实验结果,B错误;
C、红细胞吸收后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C正确;
D、作步骤中,在盖玻片的一侧滴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吸引,D错误.
故选:C.
【分析】制备细胞膜实验:1、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3、实验过程:选材(0.9%生理盐水稀释)→制备临时装片(用滴管吸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滴清水(在载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
8.【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A、细胞是微小的结构,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所以不能用针刺破细胞,A错误;
B、细胞膜将细胞内物质与外界分隔开,无法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B错误;
C、把细胞放在清水里,细胞渗透吸水,使细胞胀破,C正确;
D、用石英砂研磨细胞,将破坏细胞膜的结构,D错误.
故选:C.
【分析】1、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有细胞膜结构,没有细胞核膜和细胞器膜结构,所以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能分离得到纯净的细胞膜.2、制作方法:把细胞放在清水里,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9.【答案】B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A、制备材料应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该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存在内膜系统的干扰,A正确;
B、在血液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配置成红细胞稀释液,B错误;
C、需要使用高倍镜观察红细胞吸水胀破过程,C正确;
D、可以通过离心的方法得到更纯净的细胞膜,D正确.
故选:B.
【分析】制备细胞膜实验:1、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3、实验过程:选材(0.9%生理盐水稀释)→制备临时装片(用滴管吸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滴清水(在载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
10.【答案】D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真核细胞,A错误;
B、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会发生渗透作用,B错误;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不能合成大量蛋白质,C错误;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含细胞膜,所以将它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原细胞膜面积的两倍,D正确.
故选:D.
【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即没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但含有多种酶,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
11.【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能独立生活.变形虫生活在淡水中,它们一般是以单细胞藻类、小型单细胞动物作为食物,所以将变形虫放在纯水中,变形虫不会死亡;红细胞内浓度比水的浓度大,所以将红细胞放入纯水中,红细胞将会因吸水膨胀而死亡.
故选:C.
【分析】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把红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
12.【答案】A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因此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因此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因此人的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成单程的面积等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故S1=2S2.
故选:A.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13.【答案】C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细胞中生物膜越多,则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越大,反之越少.
AB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体浆细胞和酵母菌细胞都是真核细胞,具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但由于人体浆细胞分泌能力强,细胞中相关细胞器膜面积大,所以比值最大,ABD错误;
C、乳酸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其所含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所以比值最小,C正确.
故选:C.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体浆细胞和酵母菌细胞都是真核细胞,乳酸菌细胞是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具有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而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
14.【答案】(1)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使其吸水胀破
(2)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运输氧气
(3)蛋白质;糖类;磷脂
(4)不可以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细胞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1)动物细胞因为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作用,直接将把红细胞放到清水里,细胞吸水涨破,这样处理红细胞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2)红细胞溶血后,溶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这种物质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因而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3)细胞膜的化学组成是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故其中的脂质主要是指磷脂.(4)鸡的红细胞具有核膜、细胞器膜和细胞膜,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故不可以选取鸡的红细胞验证细胞膜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
故答案为:(1)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使其吸水胀破(2)血红蛋白能与氧气结合运输氧气(3)蛋白质糖类磷脂(4)不可以若选用鸡的红细胞,则磷脂形成的单分子层面积大大超过细胞膜面积的2倍因为鸡的红细胞内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细胞核膜各种细胞器的膜与细胞膜在成分上基本一致
【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2、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2)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3)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
15.【答案】(1)A
(2)清水;渗透
(3)
(4)P1
(5)S1P2
(6)S1S2S3P4
【知识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解答】解:(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任何细胞器,易于提取较纯净的细胞膜.(2)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由于渗透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3)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将膜成分中的磷脂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单分子层的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 .(4)含DNA最多的部分是在细胞核中,位于P1内.(5)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在叶绿体内,含有叶绿体的是S1、P2.(6)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所以P4和包含P4的S1、S2、S3均可含核糖体.
故答案为:(1)A (2)清水、渗透(3) (4)P1(5)S1P2(6)S1S2S3P4
【分析】根据题图,进一步分析可得: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