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冲刺试卷七
一、单选题
1.如表是先秦时期在古皖地区存在过的部分古国。根据下表可知,古皖地区( )
徐国 嬴姓,多次抗周,后遭楚、吴、齐的攻击,率部逃离江淮。
舒 在今舒城县、庐江、桐城间,为吴楚蚕食并吞。
萧国 子姓,在今萧县西北,为殷人之后,与宋关系密切。
许国 姜姓,原在河南许昌,前533年被楚国强迁至亳县东南七十里的城父集。
胡国 归姓,在今阜阳市,胡与晋、鲁多有交往,曾从楚攻吴。
A.是区域文化碰撞的重要地区 B.文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C.主导中国先秦文化发展走向 D.频繁兼并战争滞缓文明迭代
2.《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之工,二年;……岁终以监试之,皆物勒工名。”这里的“物勒工名”( )
A.严重束缚了劳动者的人身自由 B.基本承袭汉代的盐铁官营政策
C.成为传统工匠精神传承的保证 D.不利于提高手工业产品的质量
3.蹴鞠运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宋代开展最为广泛的则是“寒食蹴鞠”民俗活动。宋代文人张敦礼的画作《闲庭蹴鞠图》就还原了这一民俗活动,这体现了( )
A.商品经济繁荣的时代风貌 B.宋代民众生活的多姿多彩
C.民间体育与艺术审美结合 D.文人画创作承载史料价值
4.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论据 论证
A 王安石是江西籍官员,他的幕僚多为江西、福建籍官员。 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安石),迁移家族的特点是求变多于守成,
B 政治重心迁到南方不久。 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C 北宋中期积贫积弱。 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国家内外交困。
D 王安石一生在南北多地为官。 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石既不同于北方士人,又与南方士人相异。
A.A B.B C.C D.D
5.《元史》记载:“春,帝居万安宫一月,居揭揭察哈殿二月;夏,避暑于昔刺斡儿朵;秋,居于阔阔脑儿行宫;冬,大猎于汪吉河”,“率以为常”,后在此基础上元朝建立了两都(大都和上都)巡幸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
A.适应了民族传统和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表明元朝政治治理奉行因地制宜的原则 D.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
6.19世纪70年代,郭嵩焘在日记中写道“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郭嵩焘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持续扩大 B.中国边疆出现严重危机
C.洋务新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D.晚清政治权力结构变化
7.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议院为国人所设,议员即为国人所举。举自一人,贤否或有阿私;举自众人,贤否难逃公论。”“议员之论刊布无隐,朝议一事,夕登日报,俾众咸知,论是则交誉之,论非则群毁之。”材料中郑观应( )
A.主张议员应为民意的代表 B.强调启蒙与救亡同时并举
C.阐述了官制改革的程序 D.仍具有浓厚的门第观念
8.1938年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教育计划与国防计划之联系方案大纲》,规定高等教育宜添授国防教材,如中文科添授近百年外交史之研究;中等教育须重视精神训练,“历史教学须于本国史上过去之光荣抗战英雄及抗战建国之国策特别注重”;小学社会科宜注重历史部分。该方案( )
A.旨在加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 B.重视培养国民的民族意识
C.彰显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D.体现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
9.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代表会……为乡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各代表一方面将代表一定居民的意见集中到代表会,另一方面又将代表会的决议在他们所代表的居民中执行。每个代表由一定范围的选民选出,又管理一定范围的居民。”该规定( )
A.适应了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 B.践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巩固 D.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建设
1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解放军官兵连同随军家属等共计十万人,齐集黑龙江,在一片过去地图上都没有名字的荒原上建立了国营农场。经过军民数十年的努力,昔日的荒原变成了“北大仓”。“北大仓”的形成( )
A.反映了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B.属于三线建设的重要成果
C.解决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D.推动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11.在古代斯巴达,国王和长老会地位显赫,长老会一般通过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影响大会的议程,但公民大会的主持权掌握在监察官手中。由于城邦没有职业常备军,因此一旦由全体战士组成的公民大会希望行使权力时,没有任何机关能阻止。这说明( )
A.公民大会逐步掌握城邦司法权 B.斯巴达政治体制具有一定民主特征
C.监察官已经垄断了军事统帅权 D.君主专制导致了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12.中古前期,封臣率骑士作战的时间一般以40天为限。按封建法,如果服役期满,封臣就可以率军撤离战场。如果战争没有结束,而封臣因已服役期满要撤离战场,就必然导致战争失败。于是在12、13世纪,西欧诸国先后改纳盾牌钱,即封臣不再带领骑士为国王作战,而是将作战费用折算为物款向国王缴纳。这一转变( )
A.强化了国王的征税权B.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C.加速骑士阶层的衰落 D.直接提高军事战斗力
13.意大利哲学家特勒肖(1508—1588年),发展了古希腊伊奥尼亚派的学说,认为世界上存在着统一的物质,它是由内在矛盾,即冷与热构成的;热生于太阳,冷则生于地球,因这两极矛盾的斗争,而生出四种自然现象:空气、火、水和土地。特勒肖的学说( )
A.高扬了人的主体地位B.催生了天文学的革命C.引发了欧洲宗教改革 D.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
14.在邦联建立以后近十年时间中,美国有七个州随意发行杂乱无章的纸币,有九个州甚至建立有自己的陆军。各州各自制定和征收自己的关税,互设关卡,像对待外国人一样对待别州的居民。各州为争夺西部土地的所有权和边界问题吵得不可开交。这一局面( )
A.反映分权制衡原则存在一定弊端 B.凸显了建立联邦制度的必要性
C.表明自由主义沦为政党斗争工具 D.说明独立战争的时机并不成熟
15.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①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注:①为1872年数据。
表中数据反映了( )
A.英国垄断地位稳定 B.美德发展后来居上C.世界贸易格局重构 D.世界贸易均衡发展
16.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政府进行了多次货币贬值以鼓励出口,还进行了工业转型,却导致了大量的裁员和社会紧张局势。然而,在80年代初期,英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与英国经济好转相关的举措是( )
A.实行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息率B.政府加强经济管制,减少开放与竞争
C.扩大福利开支,减少公共品市场化D.政府减少经济干预,鼓励自由市场经济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同中央一样,地方上也存在着多种途径的司法行政。这主要存在于京畿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京畿“内奉京师,外表诸夏”,有着特殊的地位。历代在京畿设官分职,其权限和级别都高于其他地方。京畿地区的司法工作由首都各级行政长官负责,除处理本地区的诉讼之外,在一般情况下,“凡中都之狱,皆受听焉。小事则专决,大事则禀奏”,直接对皇帝或中央司法机关负责。中央的司法机关也兼管京畿的一部分司法工作。京城的治安机构一直多于地方,而这些治安机构都有兼理词讼的职责。此外,在京的中央机关,包括各部、院、寺监、府、侍从、警卫等机构,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也拥有与本部门有关的司法权。因此,京畿地区的司法行政总是多途并存。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不是地处“蛮荒”,就是该民族上层人士占统治地位。地处“蛮荒”者,有都护府、羁縻府、州或土官的设置,司法审判大多是“汉人用汉法,夷人用夷法”。而少数民族占主要地位时,各地方大都保留着本民族原有的行政体系,因此在司法审判上也与其他地区不同。如金代的猛安谋克制、清代的八旗等,在地方上与州县并存,又有各自的系统,并拥有相对独立的司法审判权。在这种情况下,凡涉及本民族的诉讼则自理,而事涉地方的则与地方长官会审,不同人犯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摘编自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京畿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司法行政多途并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司法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党外交具有鲜明的价值观外交特征。中国共产党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实践活动中既要实现国家利益,又要强调国际主义精神。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分属不同性质的概念。意识形态具有脆弱性,国家利益具有刚性,在涉及国家关系问题上,国家利益是最终目的,意识形态是服务国家利益的斗争工具。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专门从事党的对外联络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建立联系,通过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发展;“以意识形态划线”可谓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共产党发展对外党际关系、开展政党外交战略选择的一般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方位党际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与社会主义政党间的交流,而且也与资产阶级政党建立了联系。政党外交成了党的一条重要战线,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
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相互关系成为政党外交的永恒主题,是研究政党外交绕不开的主线。这是政党外交双重属性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杨胜刚《新中国政党外交维护国家利益研究——以处理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相互关系为视角》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政党外交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新中国“政党外交双重属性”演进的历程。
三、论述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以后,大西洋沿岸成为四个大陆及其附属岛屿内部及其之间人口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其他形式的交流平台,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在其他地方也会形成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摘编自施诚《方兴未艾的大西洋史》
选择15世纪后大西洋沿岸国家或地区的一个新变化,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这一变化对大西洋沿岸及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所产生的影响。(要求:选择的变化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四、材料分析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776年 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57—1859年 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1789—1794年 法国大革命 1859年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25年 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建成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10—1826年 拉丁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 1861年 中国洋务运动兴起
1832年 英国议会改革 1861—1865年 美国南北战争
1836—1848年 英国宪章运动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71年 巴黎公社
(1)根据表中史实,归纳出至少三种历史进步潮流,说明这些潮流之间的联系。
(2)选择其中一种潮流,围绕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阐释。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先秦时期古皖地区古国相互兼并,有利于区域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材料无法的出文化是否领先,排除B项;“主导”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无法看出战争是否滞缓文明的迭代,D项正确。故选A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古代技术技艺传承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还要进行考核,做出来的物品要刻上工匠的名字,这些规定有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传统工匠精神传承的保证,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劳动者的人身自由,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盐铁官营无关,排除B项;“物勒工名”有利于提高手工业产品的质量,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闲庭蹴鞠图》还原民俗活动,体现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审美和宋朝时期民间体育运动,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商品经济的繁荣,排除A项;材料仅有蹴鞠运动,不能说明宋代民众生活多姿多彩,排除B项;该绘画作品属于风俗画而非文人画,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结合所学解读图表的能力。A项,由题干可知空间维度指的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此项中王安石及其幕僚多为南方官员,应属南方派系,王安石等幕僚求变多于守成,必定会与北方派系产生分歧与斗争,符合题干中空间维度的定义。故A项正确。B项,北宋时首都汴京位于中原地区,政治重心仍在北方,并非刚入南方不久。故B项错误。C项,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属于题干中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是时间维度。故C项错误。D项,王安石兼具南北士人的特点,恰好说明他在二者间能起到调和作用,与题中所说“空间维度上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相反,故不能用作论据。故D项错误。
5.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都巡幸制一方面是皇帝因为游牧民族的习俗及气候的变化而采用的制度;另一方面,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了避免内忧外患,安抚蒙古故地以及中原汉族的需要,所以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民族传统和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A项正确;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不符合史实,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具体的政治治理原则,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不出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边疆和内地管理一体化体现的是边疆与内地的管理体制的相同,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郭嵩焘反思洋务运动,认为中国学习西方是求末忘本,不如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其主要依据是洋务新政只学器物,不改政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在1864年已经失败,排除A项;中国边疆出现严重危机并非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排除B项;晚清政治权力结构变化是产生洋务运动的条件,不是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郑观应主张议员应该由公众选举产生,议会的议题、议员的主张应该公之于众,公众选举议员、公众监督议员,体现郑观应主张议员应为民意的代表,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郑观应关于议会、议员的主张,未提及思想启蒙,排除B项;材料所述为议会、议员,与官制改革关系不大,排除C项;郑观应主张议会民选,接受监督,渗透民主公开的进步思想,而非门第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38年后(中国)。根据材料“中等教育须重视精神训练”“历史教学须于本国史上过去之光荣抗战英雄及抗战建国之国策特别注重”可知教材强调铭记历史的作用,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学生民族认同感,重视培养国民的民族意识,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铭记历史的作用,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但材料没有儒家文化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未提及体质建设、劳动教育建设等事项,无法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排除C项;材料中未提及抗战的战略思想,无法体现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在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代表会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践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项正确;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46年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排除C项;革命统一战线出现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解放军官兵连同随军家属等共计十万人,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将荒原变成了“北大仓”,这体现了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A项正确;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中国中西部地区,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解决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此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三大改造已经完成,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斯巴达)。据材料信息可知,虽然在斯巴达,国王和长老会的地位显赫,但公民大会的主持权并不掌握在国王和长老会手中,且“由于城邦没有职业常备军,因此一旦由全体战士组成的公民大会希望行使权力时,没有任何机关能阻止”,公民大会拥有一定的权力,反映了斯巴达政治体制具有一定的民主特征,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斯巴达公民大会的权力,没有涉及司法权,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监察官掌握公民大会的主持权,不能得知监察官垄断了军事统帅权,排除C项;据材料信息可知,公民大会在斯巴达拥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并非形同虚设,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于是在12、13世纪,西欧诸国先后改纳盾牌钱,即封臣不再带领骑士为国王作战,而是将作战费用折算为物款向国王缴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诸国实行纳盾牌钱,给予君主收缴盾牌钱的权力,扩大了政府的财源,强化了国王的征税权,A项正确;材料没有表现出盾牌钱的征收对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B项;在12、13世纪,骑士阶层依然是封建社会的阶级基础,改纳盾牌钱不会加速骑士阶层的衰落,排除C项;缴纳盾牌钱封臣不用去参加战争,不会提高封臣的作战力,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意大利(中国)。根据材料“认为世界上存在着统一的物质,它是由内在矛盾,即冷与热构成的”可以得出,哲学家认为物质由于热和冷的互相冲突引起运动,为公开地向唯物论世界观过渡创造了条件,是对神学斗争的思想,冲击主流意识形态,D项正确;材料未突出人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内容未体现天文学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催生天文学革命,排除B项;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中后期(美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邦联制下的美国各州拥有较大自主权力,各州之间矛盾频发,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凸显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性,B项正确;此时期美国分权制衡原则尚未建立,排除A项;此时美国的政党制度还未建立,排除C项;邦联体制确立于独立战争期间,且此时美国已经独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70年、1913年西方。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相比1870年的数据,1913年英国、美国、德国在世界贸易占比相当,改变了1870年的英国垄断局面,形成了多元化的贸易新格局,C项正确;材料反映英国垄断地位被打破,排除A项;材料显示英国仍是第一位,排除B项;材料只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数据,不能得出世界贸易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政府进行了多次货币贬值以鼓励出口,还进行了工业转型,却导致了大量的裁员和社会紧张局势,说明7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失灵,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政府减少经济干预,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在80年代初期,英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D项正确;“实行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息率”会增加政府的债务,不利于英国经济好转,排除A项;“政府加强经济管制,减少开放与竞争”体现了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它不利于英国经济好转,排除B项;“扩大福利开支,减少公共品市场化”会加剧英国的财政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
17.(1)原因: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少数民族地区保留本民族原有的行政体系。
(2)特点:多途并存;司法从属于行政,不具有独立性;皇帝掌握最终司法审判权;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相对独立的司法审判权;因地、因俗而治;灵活性,处置方法多样。
影响: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历代在京畿设官分职,其权限和级别都高于其他地方。”“直接对皇帝或中央司法机关负责。中央的司法机关也兼管京畿的一部分司法工作”可得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据材料“京城的治安机构一直多于地方,而这些治安机构都有兼理词讼的职责”可得出结合所学可知,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据材料“在地方上与州县并存,又有各自的系统,并拥有相对独立的司法审判权”可得出少数民族地区保留本民族原有的行政体系。
(2)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京畿地区的司法行政总是多途并存。”可得出多途并存;据材料“京畿地区的司法工作由首都各级行政长官负责”“在京的中央机关,包括各部、院、寺监、府、侍从、警卫等机构,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也拥有与本部门有关的司法权”司法从属于行政,不具有独立性;据材料“直接对皇帝或中央司法机关负责”可得出皇帝掌握最终司法审判权;据材料“在地方上与州县并存,又有各自的系统,并拥有相对独立的司法审判权”可得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有相对独立的司法审判权;据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凡涉及本民族的诉讼则自理,而事涉地方的则与地方长官会审,不同人犯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可得出因地、因俗而治;灵活性,处置方法多样。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稳定社会秩序、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等角度思考即可。
18.(1)特征: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强调国际主义精神;设置了专门从事党的对外联络工作的机构;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 通过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发展,意识形态色彩浓厚;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实行全方位党际交流活动,政党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
(2)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专门从事党的对外联络工作;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建立联系,通过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方位党际交流活动,推动中国全方位的外交。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实践活动中既要实现国家利益,又要强调国际主义精神。”得出: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强调国际主义精神;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专门从事党的对外联络工作。”得出:设置了专门从事党的对外联络工作的机构;根据材料“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建立联系,通过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发展”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通过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发展,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方位党际交流活动”“政党外交成了党的一条重要战线,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得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实行全方位党际交流活动,政党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专门从事党的对外联络工作。”得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专门从事党的对外联络工作;根据材料“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建立联系,通过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发展”得出: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中国共产党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建立联系,通过党际关系推动国家关系发展;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方位党际交流活动”并结合所学可得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全方位党际交流活动,推动中国全方位的外交。
19.示例一:
新变化:17、18世纪英法等国出现了启蒙运动。
阐述: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思想。这一变化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鼓舞了拉美及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将自由平等思想扩展到女性群体及美洲黑人,促进民权运动的发展。
综上所述,17、18世纪英法产生启蒙思想,不仅在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了推动作用,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成为人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示例二:
新变化:16世纪以来大西洋沿岸出现物种交换和人口迁移。
阐述:全球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联系。16世纪以来大西洋沿岸的物种交换,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入欧亚等地区,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种类,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增加全球粮食产量,促使世界人口激增。随着欧洲人的入侵,病菌在美洲传播,造成原住民的大量死亡,由此而引发的“三角贸易”,为欧洲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其社会转型,客观上也利于美洲经济开发,促使其传统社会解体。人口迁移改变了美洲人口结构,新的族群出现,并形成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同时加速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但也给非洲带来深重灾难,导致长期贫困落后。
综上所述,16世纪以来大西洋沿岸的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大西洋大范围的传播与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对人类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首先,依据材料,确定主题。如选择西欧地区,根据材料“15世纪以后,大西洋沿岸成为四个大陆及其附属岛屿内部及其之间人口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其他形式的交流平台,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在其他地方也会形成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择西欧地区,其新变化是17、18世纪英法等国出现了启蒙运动。
其次,依据材料信息与所选主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根据材料“四个大陆及其附属岛屿内部及其之间人口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其他形式的交流平台“结合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等思想;根据材料“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在其他地方也会形成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鼓舞了拉美及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将自由平等思想扩展到女性群体及美洲黑人,促进民权运动的发展。
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综上所述,17、18世纪英法产生启蒙思想,不仅在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了推动作用,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成为人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20.(1)潮流:经济上的工业化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运动;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思想)。(任答三点)
联系:工业化与工业革命推动革命改革的潮流和殖民扩张,并使整个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此基础上,民族解放运动与工人运动兴起。
(2)阐释:
示例一:选择工业革命或欧美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或欧美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西方殖民扩张,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又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西学东渐不断发展。总之,推动中国社会被动转型,承担了对东方的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示例二:选择社会主义思想。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工人运动发展;推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断发展和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不断中国化。总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示例三:选择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肩负双重任务,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主要任务和潮流;中国各个阶级都进行探索和抗争,爆发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潮不断兴起。总之,中国革命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相互呼应和支持,推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详解】(1)潮流:根据材料“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瓦特改良蒸汽机”可知,经济上的工业化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根据材料“拉丁美洲殖民地独立运动”可知,民族解放运动;根据材料“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发表”可知,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思想)。联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化与工业革命推动革命改革的潮流和殖民扩张,并使整个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此基础上,民族解放运动与工人运动兴起。
(2)阐释:示例一:选择工业革命或欧美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根据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推动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进而促进殖民扩张角度阐释。具体如: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或欧美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西方殖民扩张,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又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西学东渐不断发展。总之,推动中国社会被动转型,承担了对东方的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答案第2页,共5页
答案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