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第11课
民族团结以上是哪个民族的服饰?民族知识小竞赛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苗族以上是哪个民族的服饰?朝鲜族以上是哪个民族的服饰?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口弦
回族乐器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彝族
白族
阿昌族
葫芦丝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冬不拉
哈萨克族乐器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盛会?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欢渡什么节日?傣族
泼水节 元朝和清朝分别是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蒙古族 清朝:满族成吉思汗努尔哈赤 你能说出他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哪位艺术家吗?马三立 回族自古以来我国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唐朝元朝清朝新中国成立后吐蕃联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821年,
唐蕃会盟。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区。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雍正时设驻藏大臣,标志
中央政府对西藏管理的加强。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自古以来我国对新疆的管辖新中国成
立后1955年新疆维尔族自治区成立。清朝西汉唐朝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
新疆,清政府于1884年设行省。西汉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原因: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③近代史上,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 立和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 亲密关系,形成了高度的政治认同。②各民族在长期的经济文化往来中,形成了合作互助,共同发展的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已建立了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新疆维吾尔族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想一想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
哪些优越性?①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②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③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优越性1、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还处于封建制、农奴制,甚至是原始公社制度等落后的社会经济形态下。经过广泛深刻的民主改革,各民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
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
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
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
当时有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
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旧制度下的西藏为封建贵族无偿劳动的农奴十一世班禅坚赞诺布金本巴瓶第十一世班禅接受专访 :
“我要继承历世班禅爱国爱教的光荣统。”
2、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3、发展民族经济,
实施西部大开发广西的北海市被列为国家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呼和浩特、银川、西宁、贵阳被国家列为内陆开放城市。 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莫力达瓦达斡尔商品粮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实施什么战略使西部地区出现大发展新气象?西气东输 贵州打造“西电东送”王牌电站——洪家渡水电站。
电站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是我国首批“西电东送”的
标志性工程。 4、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
——西藏民族学院又一批西藏农奴后代走进校门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5、加强和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事业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孔繁森照顾生
病的藏族老人 同学们了解了孔繁森的事迹后,从他身上学 到 了哪些优秀品质?他是当代“最可爱的人”吗?动脑筋 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你们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我们该如何看待民族分裂分子的行为?你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今后继续繁荣进步的保证是什么?
看待:这些民族分裂分子的行为,完全背离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他们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是不会得逞的。
保证:维护民族团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课件28张PPT。七子之歌·澳门——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第十二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这之前,香港和澳门分别被哪两个国家控制?这些国家是如何占领香港和澳门的呢?回 顾 历 史 香港地区包括哪三部分?香港岛九龙新 界1842年,英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60年,英国通过
中英《北京条约》 1898年租借新界 香港地区包括哪三部分? 澳门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三部分。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 他们通过贿赂明朝官员, 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
牙人又先后侵占了氹仔
岛和路环岛。澳门半岛氹 仔 岛路 环 岛澳门包括哪
三部分?中英就香港问题谈判 针对香港和澳门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对策?问题对策思 考:什 么 是 “ 一 国 两 制 ” ?“一国两制”的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
度不变。
2)法律基本不变。
3)生活方式不变。
4)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
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
变。
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
香港特区派干部。五个“不变”请同学们思考: 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政策香港和澳门长期被英国和葡萄牙控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大陆有不少差异,强行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会影响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实行“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一国两制的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驻港部队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997年7月1日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20日 请 同 学 们 思 考:中国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 实行“一国两制”的正确决策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 洗 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条件。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②“一国两制”的内容:
③“一国两制”的意义: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①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
②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③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第十二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本课小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 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
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颗星象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爱祖国,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区徽呈圆形,中间图案与区旗同,外圈有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文“香港”字样。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的绿色旗帜。五星象征国家的统一,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莲花是澳门居民钟爱的花种,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代表澳门特区有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大桥和海水反映澳门的自然环境;绿色象征着生机的祖国。区徽呈圆形,中间图案与区旗相同,外圈有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葡萄牙文“澳门”字样。随堂练习1、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1997年回归祖国的是( )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3、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升起的旗帜是( )
①英国国旗 ②中国国旗 ③葡萄牙国旗 ④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A、 ①② B、 ④ C、 ②④ D、 ①ADC4、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是在( ) A、1984年 B、1987年 C、1997年 D、1999年 5、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其中红、白二色体现了( )
A、色彩的对比分明
B、大陆、香港社会制度已融为一体
C、香港与祖国紧紧相连
D、“一国两制”的精神
DD6.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B.改革开放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7.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AD8.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不变
?
A.政治制度??????? B.法律
?
C.生活方式?????? D.金融中心的地位
?C9.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雄壮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
?
A.对港澳行使主权???????????????? B.向港澳显示强大
?
C.让港澳人民放心???????????????? D.对港澳特别保护A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07年胡锦涛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欢迎宴会上的讲话:从那一天起,香港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最显著成绩,就是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同胞实现了当家作主,真正成为香港的主人.10年来,香港虽然几经风雨,但愈发光彩夺目.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新的条件下,香港同胞焕发出前所未有的主人翁热情,继续发扬爱国爱港的光荣传统和引以为豪的拼搏精神,同舟共济,自强不息.1.材料中”从那一天起”指的是哪一天?(1分) 从那一天起,香港进入了新时代,与回归前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分)
2.材料中”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2分)
3.目前除了香港回归外,还有哪个地区也回归了?(1分)它们为什么能够回归?(2分)东方之珠请欣赏1.材料中”从那一天起”指的是哪一天?从那一天起,香港进入了新时代,与回归前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1997年7月1日。(1分) 主权归属不同,回归前主权属于英国,回归后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分)2.材料中”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分)3.目前除了香港回归外,还有哪个地区也回归了?它们为什么能够回归?
澳门。(1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1分)
实行“一国两制”的正确决策(1分)
课件27张PPT。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三国时期,吴国派船队到达台湾(当时叫夷洲)。
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事务,台湾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95年,清政府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美国历届政府都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既然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现状呢?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1949年4月,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跨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开来。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这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历史原因。台湾问题的由来(一)阅读第一自然段,以时间为顺序学习总结党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中做出过哪些决策?然后完成下列题目: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4. 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1983年,邓小平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拥有比港、澳更高的自治权。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但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党政军系统由台湾自己来管。A、1987年,台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38年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B、1992年,海协、海基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C、 1993年,汪辜新加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A、新中国成立后——武力解放台湾
B、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台湾
C、改革开放以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1995年——和平统一进程“八项主张”打破两岸僵局两岸交往
日益密切台胞来大陆探亲人数,大陆赴台探亲旅游人数不断增加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海峡两岸的交往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阻碍两岸统一因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促进两岸交往 推进对台政策 同根文化台湾同胞综合国力两岸人民认同支持奠定渴望当堂总结当堂巩固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方针是( )
A.武力解决台湾 B.用和平方式解决
C.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D.和平统一台湾
2.党和政府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20世纪50年代中期
C.改革开放后 D.20世纪90年代
3.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1995年
C.1987年 D.1992年
4.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台湾和大陆三通不能实现
B.台湾和大陆的社会制度不同
C.台湾和大陆敌对情绪无法消除
D.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发展和国外来反华势力的干涉ACCD当堂巩固5.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 )
A.保持社会制度不变 B.中央政府不干涉地方事务
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外国资本不动
6.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
A.汪辜会谈
B.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C.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的提出
7.2004年3月20日,台湾当局执意举行所谓“和平公投”试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这一事件遭到普遍反对。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④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CAB当堂巩固8.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
②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③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④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航、通邮、通商。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右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汪辜会谈 ;
B.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
C.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D.连战访华。BA当堂巩固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2005年4月29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来祖国大陆访问,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两党跨越60年的握手。
①历史上台湾曾被日本割占多少年?
②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③为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成立的民间团体是什么?它们的领导人是谁?
④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⑤假如海峡两岸的中学生要举办一次联谊会,请为其写一条宣传语。当堂巩固①历史上台湾曾被日本割占多少年?
50年(1895年-1945年)
②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③为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成立的民间团体是什么?它们的领导人是谁?
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会长汪道涵。
④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江泽民提出的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⑤假如海峡两岸的中学生要举办一次联谊会,请为其写一条宣传语。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人民一家亲;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家! 11、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着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请回答:
⑴1945年以来,香港、澳门、台湾三地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⑵我国政府的“一国两制”方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措施有何不同?
⑶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
当堂巩固祝贺同学们学习进步!(二)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形成后在推进祖国大业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是什么?带着问题阅读第二段内容,然后完成填空: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了“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三)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密切,还有那些重要的民间活动,阅读第三段课文内容,然后完成填空:
1.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3.汪辜会谈: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两岸僵局的打破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打破两岸38年(1949—1987年)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两岸僵局的打破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海基会董事长
辜振甫海协会会长
汪道涵两岸僵局的打破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两岸同胞骨肉团聚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 2010年06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与《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2008年12月,入住台北动物园。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
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他们说的
对吗?什么是最重要的?都是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字、
共同的传统文化动脑筋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1.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是促进两岸经济、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2.最重要的是海峡两岸都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
3.党和政府顺应民族大义,对台湾方针政策的不断调整也是促进双方经贸交流的重要因素。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两岸交往迅速发展的原因?D、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E、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 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B、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C、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两岸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台湾各界反对“主独”活动两岸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2005年的《反分裂国家法》高票通过两岸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1、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③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⑤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2、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
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②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两岸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