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孙权劝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18 13:1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
一夜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三国演义片尾曲欣赏孙权劝学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书名是当时皇帝宋神宗定的,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意思是说,这是帮助宋王朝治理国家的整个历史借鉴。
(资,帮助。治,治理。通,贯通。鉴,借鉴。)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居涑(sù )水乡,世称涑水先生。谥号文正,宝元年间中进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课文重要人物资料快递一、孙权二、鲁肃三、吕蒙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取大乔为妻。三国吴帝国的创建者。他在外交上能屈身忍辱,以柔克刚,有勾践之奇,这方面超过了曹操,刘备。东汉末,他继其兄孙策据江东六郡,后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与赤壁。公元229年,称帝与武昌,后迁都建业(今南京市),建立吴国,在位23年。曹操与孙权对阵,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于是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辈英贤。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战略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他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阜南人,少依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后来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卿

涉猎
当涂
治经为博士邪
刮目相看qīng
shú
shè


guā生字注音:读准字音岂(qǐ) 邪(yé)
遂(suì) 更(gēng)
疏通文意初,权谓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初对……说现在掌管大事用事务难道想成为通“耶”只应当历史罢了说与……相比怎样认为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 议,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开始和讨论议事非常
惊奇现在就为什么主谓间迟于是拜见表顺接到了……的时候不再是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qǐ)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蒙母,结友而别。 朗读停顿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

(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反问句,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品读课文现身说法,言辞恳切。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 曰:“卿今当涂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古今异义1、博士2、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
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种。一词多义当以见当涂掌事但当涉猎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掌管应当用与“为”组成认为知道识别关键词语当涂:当道,当权
岂 :难道
邪 :通“耶”,表反问语气 “吗”
但 :只
见 :了解,知道
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或谋略
成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比喻才识尚浅,现在多用于指他人有转变。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关键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以军中多务辞 (注意翻译顺序)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3、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延用至今的词岂:难道 欲:想不同语气的词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达意作用,用法灵活
①邪!反问语气 “吗”
②耳 限止语气 “罢了”
③乎!感叹语气 “啊”
理清思路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4、鲁肃与吕蒙交谈以后有何举动?请各用两个字来回答以下各题1. “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可见关心和厚望。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达了吕蒙和孙权怎样的心态和感情?“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表现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后一句,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含关心爱护之情。3.“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这样说有何作用?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语重心长,言辞恳切,显得说服力强。4、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的“惊”字写出了鲁肃的什么心态和感情?又说明了什么?对吕蒙的变化感到吃惊,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赞叹。这句话从侧面说明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大有长进。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是吕蒙埋怨鲁肃吗?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这不是埋怨鲁肃,而是吕蒙对自己才略的进步感到自豪与骄傲。
孙权是怎样劝吕蒙读书学习的?必要性: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可能性: 卿言多务,孰若孤?
现身说法: 孤常读书,字以为大有所益 ◆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简要说明。有。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是同僚关系,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风趣幽默趣味在其中。
◆“士别三日,既更刮目相待。”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也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的人和事。课堂讨论分析人物:孙权:
吕蒙:
鲁肃:爱才,关爱部下,善劝,好学能听取别人意见,勤奋好学爱才,敬才孙权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善劝 好学 关爱部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爱才 敬才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吕蒙听劝 学有所进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有两个成语出自这篇文章,分别是哪两个?各是什么意思?吴下阿蒙:刮目相待:2、查成语词典,解释下面成语。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   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
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启示:
1. 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 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人和事。
3. 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写作技巧学习1.详写“劝学”、“议论” ;“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2.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3.文章以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
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有所成的事迹,说明了人只肯学就会大有长进。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邪,通“耶”。反问语气,带有责备意味限制语气,译为“罢了、而已”,带有教导的意味,语重心长表示感叹语气,带有自豪得意的意味课后研讨与练习重点语句翻译: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多)了解以往的事罢了。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状语后置
译: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推辞。
以:拿,用,介词。
②孰若孤 ?
谁又像我的事务那么多呢?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何:怎么,为何。要求读出语气和感情朗读课文知识拓展一次,孙权对吕蒙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吕蒙推脱军务繁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吕蒙乃悟,开始学习,日积月累,他读的书,超过了宿儒耆旧。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死,鲁肃接任。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鲁肃为一代儒将,认为吕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轻视他。于是有人就对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鲁肃遂见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鲁肃仓猝回答说:“临时施宜。”吕蒙说:“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于是,吕蒙详尽地分析当时的利害。鲁肃闻后,大惊,越席而起,靠近吕蒙,亲切地拍着他的背,赞叹道:“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还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明!从此,二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请在文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吕蒙的变化: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劝学就学论议结友 古今中外有许多劝人读书的名言、格言,请搜集这些名言,并围绕这些名言或格言,谈谈读书的重要性。 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赫尔岑——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