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1、中国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一地方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2、1980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后来增设何处为经济特区?其中哪一地方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深圳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4、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哪一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温故知新《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啊......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作出什么决策?
2、实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提出什么原则?
3、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什么理论?
4、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什么理论?导学提纲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04-1997年)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2、改革开放后提出必须坚持?3、中共十二大提出?4、中共十三大提出?5、简要评价邓小平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相信自己! 评价: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导学提纲二6、1992年南巡的背景、内容、影响
7、中共十四大确立哪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确立以谁为核心第三代领导集体?
8、中共十五大江泽民所作报告名称是什么?并确立哪一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9、邓小平理论实质及地位导学提纲二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邓小平南巡讲话4、邓小平理论实质、地位(评价、作用)2、中共十四大确立哪一理论在全党指导地位?
形成以谁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3、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所作报告名称?
确立哪一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退席那个世纪》江泽民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实质是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1)背景实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重要性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资产阶级自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2、党在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3、“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目前第一步目标、第二目标已实现。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2、特区姓“社”不姓“资”3、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4、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5、发展才是硬道理1、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邓小平理论的地位(评价、作用)2、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它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真理标准
问题讨论十二大特色理论十三大
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十四大
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
邓小平
理论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立国之本十一届三
中全会
伟大转折小结1、下列内容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 )
A坚持改革开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D 轻松闯关相信自己!2、“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邓小平这段话出自( )
A、中共十六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92年南巡讲话
D、中共十四大C3、在中共十五大上首次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邓小平理论相信自己!D
4、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 周恩来
B1、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提出“在中国实行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4、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及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提出了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合作探究课件20张PPT。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单元概述】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1978-2000年)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标要求】
①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②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____年底)
1、背景:主要领导人提出“ __ ”的方针。
思想理论界展开了_____的讨论(性质__)
2、内容:重新确立 __ 思想路线(思想上)
作出_______________伟大决策(政治上)
形成了_______党中央领导集体(组织上)
3、意义:是建国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转折。
完成了___拨乱反正,是________的开端。
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_______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表现:1980年,为 恢复名誉,使___得到平反。
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__________________。
1986年颁布了___ __ __ __等一系列法律。
2、意义:基本上形成了________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初步实现了在__________有法可依的局面;
我国逐渐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迈进。自主预习“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
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危害:
完全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维护个人崇拜,并制造新的个人崇拜;在实践上,使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得不到纠正。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八大的继承和发展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①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
②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会议拉开序幕的。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开辟的。
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会议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合作探究思想组织地位纠正了王明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第一代领导集体)是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思想拨乱反正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标志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意义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有三次重心转移:
分别是什么时候,
具体内容是什么?主要依据:不同时期的中国国情,做到实事求是。1977年 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恢复了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全部职务。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义务教育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环境保护法》等两年的徘徊时期十一届三中
全会思想解放运动“两个凡是”导致促使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掀起奠定基础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拨乱反正保障作出课堂小结1、思想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目的是:
A.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纠正“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C.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D.奠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其基本特征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实行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巩固练习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上的伟大转折,主要因为:
A.肯定了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
B.转移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D.抛弃了一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4、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标志是:
A.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B.四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十五大召开
5、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根本上这是由:
A.中共的政党地位决定的 B.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D.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
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善于抓住时代机遇孙中山向美国学习,效仿欧美“走美国人的路”
毛泽东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邓小平提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细心在任何时候
都不会是多余的!课件93张PPT。春天的故事1 这首歌反映了哪位伟人的丰功伟绩?
2 歌词反映了自1979年以来中国实行的什么政策?
3 这个政策在哪次会议上决定的?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9课
改革开放千年巨变新 街 口 的 变 迁50年代90年代80年代初本世纪初聆听故事 细心分析 吴跃进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一个农民,农村改革前,他在人民公社和大家一起干活,每天拖拖拉拉,不思进取,却也能在公社混口饭吃。1978年,安徽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生活更加贫困。他常常唱: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后来,在政府的鼓励下,他和村里其他农民私立了一份包产到户的生产契约。他们苦干一年,获得了大丰收。吴跃进又高兴地唱道: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同是凤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阅读42页小字部分,讨论回答)80%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嫁出,不见新娘进凤阳。安徽凤阳曾经流传的花鼓词5.026.707.15 1980年 1981年 1982年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请思考: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单位:亿斤 这段花鼓词说明农村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政社合一,
集中劳动,吃大锅饭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凤阳花鼓词一、农村改革(突破口)2.时 间:
3.方 式:
4.试行地点:
5.影 响: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凤阳小岗村(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
1.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
2.带动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1、背景(原因):农村人民公社化使农民缺乏生产经营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落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单一等缺点,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安徽凤阳小岗村安徽凤阳小岗村小岗村的改革及成就 “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这是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
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中国农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书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 凤阳花鼓词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安徽凤阳严银昌(立下第一份军令状的队长)一家材料: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请根据图片及材料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怎样的作用呢? 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上海郊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后,农民在年终分配时露出了笑脸2008年国庆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小岗村2008年国庆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小岗村小岗村的改革及成就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结论:农村的经济改革使得我国在农村、农业、农业上发生了巨大而可喜的变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归纳总结:建国后我国在农业(农村)政策上有哪些变化?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950—1952年 土地改革
1953—1956年 农业合作化
1958年 人民公社化(失误)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06年 取消农业税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吴跃进家里是粮食成囤,钱袋子也渐渐地鼓了起来,他想去外边见见世面,正好一个远方亲戚在国有企业海尔集团工作,他就去看他亲戚了,他去了亲戚给他讲述了一段海尔集团的发展情况: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这是改革开放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1984年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1985年砸掉76台质量不合格冰箱2004年海尔入选世界100
最具影响力品牌国有企业改革 近三十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不断发展,截至2009年,海尔集团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2009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182亿美元),品牌价值812亿元 现成为“中国第一品牌”,并获得多个领域“全球第一品牌”的美誉。
海尔集团的成功其实是对什么改革的缩影?二、城市改革(攻坚战) 1、背景: 计划经济下,企业缺乏活力2、时间: 1985年开始,1992年加快4.内容:(1)单一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 (2)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活力增强(3)按劳分配职工积极性提高3.重点: 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 吴跃进看到亲戚在海尔集团干的不错,自己也想开创一番事业,于是,他自主创业,利用国家的政策,发家致富,成为一位著名的企业家!
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他高兴的唱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三、对外开放(时代潮流)1、含义:对外开放是在某些地区的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别优惠的政策,以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壮大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2、目的: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三、对外开放3、过程
(1)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3)1985年起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4)1988年划定海南为经济特区
(5)1990年开放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三、对外开放4、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5、特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6、作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一夜崛起之城”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创造“深圳速度”。 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创造“深圳速度”。 日新月异的深圳(地王商业大厦)改革前后深圳的对比一夜崛起之城:深圳深圳美丽的夜景贫穷落后的小渔村深圳特区和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特区和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邓小平视察深圳1984 年 1992年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大型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除深圳外,还有那些经济特区?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最后增设,最大)1980年,建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增设的经济特区在哪里?谐音记忆:
“生下三头猪”深圳厦门新课探究三:对外开放海南珠海汕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厦门深圳珠海汕头www.skqkw.cn 苏科全科网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www.skqkw.cn 苏科全科网海南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思考:七八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哪些不足,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 ?吸收侨资、外资(缺少资金)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技术落后)
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没有经验) 对外开放的窗口蓬勃发展的上海埔东上海浦东金融贸易区东方明珠 南浦大桥 浦东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金茂大厦 上海浦东金融贸易区尝试扩大线点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格局五个经济特区:厦门、深圳、珠海、汕头、海南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尝试扩大线点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格局 浦东开发区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前思考:看到了深圳和上海两个城市改革前后的变化后,你是如何评价改革开放的? 从中国的巨大变化和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条强国之路。结论: 农民吴跃进的故事讲完了,伴随着吴跃进的一生,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他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后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再到后来的对外开放,他的生活水平在步步攀升!他的一生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所以,我们得出: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我们要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农村城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内改革改
革
开
放海南经济特区深圳沿海开放城市内 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珠海厦门汕头广州上海等14个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中共十四大以前中共十四大以后强国之路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小岗村农民。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2.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3.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
A、1978年 B、1985年 C、1992年 D、2000年沙场点兵BBB4、“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你不应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
A.深圳市?? B.珠海市? C.汕头市?? D.厦门市DDwww.skqkw.cn 苏科全科网6.实行对内改革,我国在农村是实行(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经营经营责任制
C.个体经营私有制 D.商品化的市场经济
7.下列城市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杭州 B.深圳 C.武汉 D.南京
8.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私营企业的改革
C.中外合资企业的改革 D.外商独资企业的改革双基汇演ABA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l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A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下列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A.深圳、上海浦东
B.珠海、香港
C.汕头、澳门
D.深圳、厦门A11.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征文中写道:“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人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开放沿江和边境城市A12.它曾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它是
A.南京
B.上海
C.深圳
D.厦门D13.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设立经济特区 B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种转折主要是指
A、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A15.新中国成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①土地改革?② 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 ??
B.①②③???
C.② ③④?? ?
D.①③④ A16.下列关于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都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B、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 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C、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D、两次会议的路线、方针、政策都 在实践中得到坚持。D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为了同国外进行平等互利的贸易
B、 为了更好地利用外国资金
C、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为了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 理体制
C18.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迈出的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发展民营经济
C、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设立经济特区C19.右表反映的粮食产量变化发生于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20.如上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大跃进的进行DC21.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A2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23.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正确的是
A、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上的自主权
B、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C、打破了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大锅饭”
D、适应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B24.比较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者的共同点有
A.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B.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25.右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C26.2008年9月1日,一个必将被历史所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是我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可你知道这一举措是哪部法律的具体体现?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