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北斗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北斗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5 21:4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北斗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6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盘庚篇》记载,盘庚在迁都于殷时,人民不同意,盘庚便命令所有人聚集在庭院中,反复晓
谕;另周太王迁居于岐时,“属其父老而告之”。此即所谓“询国迁”。这说明商周的政体( )
A.依靠内外服制维系 B.蕴含原始民主传统
C.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D.君主权力不断加强
2.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特的政治制度和管理模式。下表所列信
息,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②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
③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④取士不问家世
A. ②③①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②①
3.亚里士多德指出:“(某国)君王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
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机会。”他描述的政体应是( )
A.西周的分封制 B.雅典的民主政治
C.罗马共和政体 D.斯巴达寡头政治
4.美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因国会未通过拨款法案或总统拒绝签署法案而导致政府停摆,影响政府
运作、造成经济损失。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三权分立制名存实亡 B. 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C.南北双方矛盾的加剧 D.分权制衡的原则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
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
大纲》( )
A.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提供政治基础 B. 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C. 制定了民主合作的“三三制”原则 D.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6.以下是某同学进行专题研究时整理的纲要,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1页(共6页)
国民大革命时期 农民协会制度
抗战时期 参议会制度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
A.中共领导反帝反封建任务完成 B.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过程
C.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发展脉络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
7.史学家赵翼评价古代某位帝王:“生本北俗,五岁即登帝位 其急于迁洛,欲变国俗,而习
华风。”下列属于该帝王亲政后的措施的是( )
A.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 B.将鲜卑贵族的籍贯一律改为洛阳
C.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D. 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什伍连坐
8.考试选官是历史的进步,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完善。下列关于考试选官制度说法正确是的( )
A.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
B.北洋政府颁布的《文官考试法草案》允许女子参加文官考试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铨叙局负责
D.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通过,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
9.下表反映的是1871-1939年英国文官人数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可用于说明( )
年份1871年 1881年 1891年 1901年 1914年 1922年 1939年
人数 53874 50879 79241 116413 280900 317721 387400
A.政务官和事务官的的矛盾更加尖锐 B.文官集团已基本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C.生产力发展助推国家管理职能扩张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增加文官需求量
10.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把刑法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
二铜表法》,法律条文被刻于1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 )
A.中西方的书写材料具有一致性 B.中西方法制建设在交流中互鉴
C. 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D.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11.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明朝后期乡约改
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使乡约逐渐具有强制力,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这一变
化说明( )
A.律例合编新体例由此开创 B. 百姓的道德水平大幅下滑
C.宋明理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D.君主专制权力加强的需要
12.宗教裁判所是13~19世纪负责侦查、审判和裁决天主教会认为是异端的法庭。到1820年,
西班牙宗教法庭审判的“异端”有30多万人,10多万人被判处火刑。由此可知,宗教裁判所( )
A.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 B.为基督教最终分裂埋下了伏笔
C.是基督教强化思想控制的工具 D.是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下的产物
13.茶马交易,最早出现于唐代,到宋朝成为定制。宋设置了“检举茶监司”这一专门管理茶马
交易的机构,通过开放边境互相贸易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民族的“羁縻”。据此,宋朝茶马互市
( )
A.有助于边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B.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C.消除了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D.薄来厚往加剧了宋朝财政负担
14.1954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将“迪化”(启迪教化之意)改回了原名“乌鲁木齐”(优美
的牧场),同年,废除了“归绥”这个带有民族歧视和封建统治意味的名称,恢复了呼和浩特这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2页(共6页)
一名称。这些改变旨在( )
A.助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 批判旧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政策
C.保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 D.提升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
15.1972 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
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该讲话说明
中国倡导( )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亲诚惠容” D.“真实亲诚”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神墙选、错选均不得分)
16.737 年,唐朝规定每年诸州贡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北方除陇右、河东两
道的下州比例较高外,其余各道下州占比均低于20 南方除江南东、西两道,其余各道的下
州占比均大于50黔中、岭南的下州比例达90 上。由此推知,当时( )
A.行政区域划分存在弊端 B. 门阀士族退出历史舞台
C.南方经济普遍高于北方 D.科举取士存在地域差异
17.秦律规定有人在路上受到伤害,在出事地百步以内的过路行人如不加援救要受处罚。《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法典》也有关于“见义勇为”的法律条文。这反映出( )
A.古今“见义勇为”只能通过法律的手段来推进
B. 自秦开始儒家思想便逐渐融入法典,礼法结合
C.《民法典》对古代中华优秀法律文化有所继承
D. 古代的法律和《民法典》具有相同的阶级属性
18.有学者认为,汉代是充实华夏,完成“中国”本体的“成”;唐代则是取精用宏、开展性的
“大成”。以下塑造唐朝“大成”的史实,与结论匹配恰当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文成、金城公主先后入藏 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
B 设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管理边疆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
C 《大唐开元礼》 中国古代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
D 唐朝与大食国接触 使包括印刷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19.法兰克福交易会上用拉丁文写作的书籍占比在1650年和1700年分别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图)。
这一变化直接得益于( )
80%
70%
60%
50%
40% 67%
30%
20% 38%
10%
0 1650年 1700年
A.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C.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D. 天主教会腐败加剧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3页(共6页)
20.1946年5月1日《联合画报》上刊载漫画作品《张果老向着民主唱,背着民主跑》。该漫画
折射出当时( )
张果老向着民主唱,背着民主跑
上七项
张果老向着民主唱,背着民主跑
A.袁世凯倒行逆施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B.孙中山屡战屡败民主共和求而不得
C.蒋介石独裁专制宪政统治实为闹剧 D.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平民主希望渺茫
21.有学者认为,在地方史研究中,“国家”的存在历来是研究者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之一,地
方社会的历史脉络,蕴含于对国家制度和国家“语言”的深刻理解之中。理解特定地方的社会经
济发展,有贡献的做法不是去归纳“特点”,而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揭示社会、经济和人的活
动的“机制”上面。多明白一些在历史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之下,人们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
的最基本的行事方式,特别是要办成事时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规矩,我们对这个社会的内在的运
行机制,就会多一分“理解之同情”。这段话旨在( )
A.指出历史解释的主观性决定历史发展不具有客观性
B. 强调观察、研究地方史,绝对不能离开对国家权力运行机制的整体把握
C.要求治史者最大限度地掌握所能掌握的一切文献资料和非文献资料
D.说明对地区性、特殊性问题的探讨是历史研究的主要方向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其中第 22 题20分,第 23 题20分,第24 题12分,共52分)
22.民族国家是世界体系的基本单元,也是国际关系的基本主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在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历史中,元朝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一
统中央集权王朝,而且把大一统国家治理模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峰。元朝基本上实现了对西
藏、西域、云南和岭北等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多民族国家政策。这是以
往中原王朝难以企及的政治成就,也是元朝历史不同于前代的特殊性。
——乌云高娃《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及启示》
材料二
鉴于新疆、西藏两地“道路僻远,人士多畏之”,康有为提出:“吾欲以四川合于西藏,谓之
川藏部;甘肃合于新疆,谓之陇回部。然后本部大臣乃得以陇、蜀之人才佐回、藏之政事,其亦
不可已乎 ”他又说“昔《禹贡》分别五服,极有旨意,后世不知此义矣。今分国为二服,凡东、
西、南、北、中五部曰甸服,辽、蒙、回、藏四部曰卫服。甸服专用中央集权之法,卫服专用分
设政府之法,云南僻远而界英、法,属多土司,可略采卫服之制。”在中央民部也可作相应调整,
“九部大臣皆当列于政府,若虑人数太多,则或以二相,一管内五部,一管外四部,如古二伯之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4页(共6页)
制,亦事理之宜也。”
——改编自康有为《官制议》(1903年)
材料三
建立绝对君主制和民族国家的努力是一场伟大而复杂的斗争,它面临着很多敌人:开始的时
候,敌人主要是罗马教廷和贵族割据势力;但随着一些民族国家的出现,不免就会发生某些民族
国家本身成为其他民族争取自由的斗争对象的情况。
17—18 世纪是各绝对王权国家之间战争最频繁的年代。在所有这些战争中,最为重要的是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因为这场战争以其特殊的惨烈性,激发了有关自然法问题的一些创
造性思考,这种思考产生了一套旨在限制国家战争破坏性的现代国际法体系。
——改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元朝对“西藏、西域、云南”的管辖措施,并说明元朝在疆
域管理上所体现的“特殊性”。(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边疆治理思想,并分析上述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16—19世纪相关史实,阐述西欧民族国家在形成过程中如何战胜“很多
敌人”。从限制战争的角度,指出三十年战争所激发的“创造性思考”。(9分)
23.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对社会治理有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春秋决狱又称“经义折狱”或“引经决狱”,是遇疑难案件依据从《春秋》等儒家经典中抽
象出的法律原则进行决断的审判方式和制度。在汉武帝“尊崇儒术”的背景下,由中央司法机关
廷尉处理疑难案件时率先采用并逐步盛行并制度化。春秋决狱作为一种审判方式和制度得以产生
和长期存在,是因为它能妥善处理司法中的疑难案件,能对中国古代法律的漏洞和偏颇起到补阙
和纠偏的作用,它既是中国古代的司法衡平机制,又是法律缺陷的修补机制。
——摘编自吕志兴《春秋决狱与中国古代法制的真实关系》
材料二
英美法系最早可追溯到由原始习惯或判例组成的日耳曼法,它认为,法则只能靠经验去摸索,
人们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的理性。受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它认为政府只是不同社会利益
群体的协调人,故政府应该接受法治。面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着重于解决现实中的具
体问题,却忽视了对社会公道、永久和平、世界主义的博爱等这些宏伟理想的追求。
——摘编自胡娟《西方大学两大治理模式及其法治理念和思想传统》
材料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法律是成文的
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
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5页(共6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实行“春秋决狱”的原因及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系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原因。(9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概括中共十八大以来(2012年
至2017年),我国在“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方面取得的成就。(5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传统官僚制,同样体现了“理性行政”精神。除维护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外,还可以
从国家管理技术的视角观察它:其“分官设职”体制,兵刑钱谷诸事务的管理手段,及法制、考
课、监察、选官、品级、培训、俸禄等制度,有很多复杂精巧的设计,在前现代社会中居于前列。
——阎步克《高中教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编写当议》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运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就“中国传统官僚制的‘理性行
政’”提出你的看法,并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
晰,表述成文)
高一历史学科 试题 第6页(共6页)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北斗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 参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D D B C C A C C
11 12 13 14 15
D C A D B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17 18 19 20 21
D C B B D B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其中第 22 题20分,第 23 题20分,第24题12分,共52
分)
22.(1)措施:
西藏:设立宣政院;(1分)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1分)
云南:设行省。(1分)
特殊性:对边疆地区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边疆管理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
向。(2分)
(2)思想:将四川、甘肃分别与西藏、新疆在行政上合并;对边疆分设政府(赋予边疆一
定自治权);在中央专门设官管理。(2分任答2点即可)
历史背景:西藏、新疆治理人才的缺乏和交通不便;近代边疆危机出现;完善对边疆
管理的需要;中华传统边疆治理智慧的深远影响;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
推进。(4分,任意答出2点即可)
(3)举措:
面对罗马教廷: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
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1534年,英国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
脱罗马教廷的控制。(2分)
面对贵族割据势力:路易十四修建凡尔赛宫,邀请贵族居住,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力:
(2分)
面对民族国家:在反抗法国拿破仑过程中,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2分)
思考:1625年,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外交制度的建
立;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或国际法的出现)。(3分)
23.(1)原因:汉武帝推崇儒学,儒家思想影响司法体系;吸取秦朝严刑峻法导致二世而亡
的教训;汉代法律体系尚不完整。(4分,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影响:扩大了儒学的影响力;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古代法律的漏洞。
(2分,答出两点即可)
(2)特征:遵循先例原则(注重习惯法或判例法);崇尚经验主义;注重法治;注重实用。
(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原因:传统法学的影响(日耳曼法的影响);启蒙思想的传播;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3)特点: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分)
法治成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
权威;切实贯彻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的依法治国
方针,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任意1点得2分)
德治成就: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写出也可得分)(2分)
24.评分标准
①标题有价值判断2分,无价值判断1分。②史料6分,(一则史料2分。一个角度给一个
史料分,必须有至少3个角度,才拿6分)③结构分2分,总分总或者分总都可以。④价
值升华1分,表述1分,表述分一般不给。
(一)论题
A.论题方向举例
(1)中国古代制度彰显“理性行政”
(2)中国古代制度缺乏“理性行政”
(3)xx制度彰显“理性行政”
(4)xx制度缺乏“理性行政”
(制度选取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选官等制度均可,阐述其他论题,言之成理
亦可,文章内容若脱离对“理性行政”的探讨,则酌情扣分)
B.层次要求
层次1:论题不明确或价值导向不正确;
层次2:论题比较明确且价值导向正确
层次3:论题明确且价值导向正确。
(二)史料实证
A.史料内容所选史料须与题目取向相合,如题目是肯定(否定)中国古代制度
彰显“理性行政”,但是史实站在批判(褒扬)角度,或是题目主体是中国古代
某一制度,所选史实写的是其他制度,一律不给史实分;史实描述有误(如时间、
地点等)酌情扣分。
出于对比等意图,而在论述中选取了一部分域外国家的相关史实也可。
B.层次要求
层次1:观点正确,但史实零散,或运用不恰当,或史论未结合:
层次2:观点正确,能结合比较充分、恰当的史实进行比较深入的论证,史论结
合较好;
层次3:观点正确,能结合充分、恰当的史实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史论结合
好。
(三)历史表述
层次1:思路不清,词不达意,表述不成文;
层次2:思路基本清晰,逻辑基本合理,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层次3: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述成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