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慈母情深
人文主题:
舐犊情深
语文要素:
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
目 录
聚焦场景,感环境之恶劣
2
研读细节,品悟慈母情深
3
拓展迁移,升华情感
4
作者简介
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小说家。出生于1949年,1968年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工作。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任务01
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字音
PART 01
失魂落魄 压抑 颓败
pò
quán
zào
yì
tuí
rèn
hè
bèi
dān
dōu
噪声 褐色 疲惫 耽误
衣兜 权利 缝纫机
字形
PART 01
cí yì lù diào kù shǔ zào jǐ
吊
碌
抑
辞
脊
噪
暑
酷
zhào jìng wa rěn xiè suān quán
械
忍
哇
权
酸
竟
罩
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PART 0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讲述“我”很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于是去找母亲要钱买书。
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PART 01
梳理课文内容的方法很多,写事情的文章,我们一般可以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进行梳理。这篇课文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呢?
想买小说
有了小说
?
起因
结尾
经过
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PART 01
默读课文,梳理事情的经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在课文相应内容旁边。
想买小说
有了小说
进工厂
找母亲要钱
母亲给钱
买罐头
母亲又凑钱
起因
结尾
经过
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PART 01
根据梳理,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想买小说
有了小说
进工厂
找母亲要钱
母亲给钱
买罐头
母亲又凑钱
起因
结尾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02
聚焦场景
感环境之恶劣
聚焦场景:进工厂找母亲要钱
PART 02
默读课文第6-1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句子,圈画关键词句,这是一个怎样的工作环境?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聚焦场景:进工厂找母亲要钱
PART 02
这是一个怎样的工作环境?你能想象吗?
阴暗潮湿
闷热嘈杂
拥挤狭窄
震耳欲聋
聚焦场景:进工厂找母亲要钱
PART 02
在对母亲工作环境的描写中,哪些词语反复出现在眼前?你读出了什么?
反复出现“七八十”: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
“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
“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
“七八十只灯泡”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
反复出现的“七八十”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学习“反复”
PART 02
定义
指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
作用
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结构感的作用。
聚焦场景:进工厂找母亲要钱
PART 02
读一读,说说哪个字看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第16自然段】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烤”字,闷热难耐,突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聚焦场景:进工厂找母亲要钱
PART 02
如果你是作者梁晓声,第一次来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地方,面对此刻的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心之所感,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任务03
研读细节
品悟慈母情深
研读细节,品悟慈母情深。
PART 03
活动一
合作探究
共悟母亲形象
合作探究,共悟母亲形象。
PART 03
默读课文,并圈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
这是一位___________的母亲。
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处,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学习要求
这是一位__________的母亲。
PART 03
【第16自然段】
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外貌的句子。
身材瘦弱
【第33自然段】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合作探究,共悟母亲形象。
这是一位____________的母亲。
PART 03
【第19自然段】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动作的句子,并分享体会。
疲惫、工作辛苦
合作探究,共悟母亲形象。
母亲长时间俯身工作,身体已经麻木僵硬的状态。
表现了“我”从一开始看见不敢相信母亲竟如此瘦弱、疲惫到辨认后的震惊、心疼母亲的变化过程。
PART 03
【第19自然段】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思考: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我的母亲”?
合作探究,共悟母亲形象。
震惊
心疼
不敢相信
这是一位________的母亲。
PART 03
【第32自然段】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默读课文,你还能找出描写母亲动作的句子吗?
多么忙碌
合作探究,共悟母亲形象。
四个“立刻”,一连串动作说明母亲争分夺秒,为家庭生计拼命挣钱,也说明母亲赚钱不容易。
PART 03
母亲一个月拼命工作,工资才27元。按30天计算,平均每天0.9元,兄妹五个加上母亲共6人,平均每人每天生活费0.15元——买书的1.5元就相当于作者10天的生活费。
合作探究,共悟母亲形象。
资料补充
PART 03
合作探究,共悟母亲形象。
20世纪60年代的
一元多钱
15斤大米
1.5斤
猪肉
20个
烧饼
这是一位________的母亲。
PART 03
【第29自然段】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品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通情达理
合作探究,共悟母亲形象。
皲裂的
家境贫寒、挣钱不易
这是一位________的母亲。
PART 03
【第31自然段】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赚钱如此辛苦,可当我要钱买书时,这又是怎样的母亲?找出相关句子,分享感悟。
通情达理
合作探究,共悟母亲形象。
慷慨
无私
支持
有远见
母亲与工友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比,更见母亲的胸襟和远见。
研读细节,品悟慈母情深。
PART 03
活动二
感悟
“我”对母亲的感激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反复使用“第一次”?
PART 03
【第33自然段】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瘦弱又忙碌的母亲、辛苦又通情达理的母亲,“我”才明白这1.5元不是普通的钱,而是母亲辛劳换来的血汗钱。“我”又是怎么做的?
感悟“我”对母亲的感激
PART 03
【第 34 自然段】
于是,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想一想:“我”的鼻子为何一酸?
感悟“我”对母亲的感激
愧疚
难过
心疼
感动
“我”的鼻子为何一酸,是因为_____________
感激
PART 03
【第 35 自然段】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想一想:“我”为母亲买的仅仅是水果罐头吗?
感悟“我”对母亲的感激
母亲为此作何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T 03
讨论:
为什么说“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感悟“我”对母亲的感激
母亲挣钱不易,“我”如果再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之情。
PART 03
感悟“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忘不了我的小说第一次被印成铅字那份儿喜悦。真是的,我想我该喜悦,却没怎么喜悦。避开人我躲在一个地方哭了,那一时刻我最想我的母亲……”
——梁晓声
任务04
拓展迁移
升华情感
PART 04
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同学冤枉、考试考砸、被妈妈批评、
摔倒受伤……
拓展迁移,升华情感
PART 04
拓展迁移,升华情感
课后读有关歌颂母亲的文章:
1、作家冰心《纸船——寄母亲》;
2、诗人孟郊《游子吟》。
回家后给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或给妈妈洗一次脚。
阅读
作业
实践作业
PART 04
拓展迁移,升华情感
在梁晓声的作品《母亲》中还有很多关于母亲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用心地读读。透过文字,你又能捕捉到哪些镜头,看到怎样的母亲?
阅读拓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慈母情深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语文要素】
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4.学会抓住场景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写一次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感悟“慈母情深”,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2.学会抓住场景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写一次“心酸”的经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重点)
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谈话导入
在60多年前的中国东北,有一个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小男孩,他非常想买一本课外书,就鼓起勇气来到妈妈工作的地方,想向妈妈要钱。他在妈妈工作的地方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对今后的人生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18课《慈母情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能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我为了买书去工厂向妈妈要钱,发现了母亲劳动艰辛的故事。)主要写了哪些场景?(初入厂房——寻找母亲——要钱买书——又得书款)
(2)检查字词。
2.学生思考:这个故事能不能用《慈母》或者《慈母情》作为题目?
3.整体认知,确立形象。
你从文中读出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慈爱善良、开明、有远见等)
4.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慈母情深的“深”?
教师小结:文中的环境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及动作描写,都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之深。
三、体会“慈母情深”,反复品味语言
1.圈画语句,聚焦“反复”。
(1)聚焦:我们之所以能读出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之所以被这位母亲打动,是因为作者运用反复的语言进行了细致的刻画。
(2)圈画:请同学们圈画出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要特别留意那些反复的语言,思考这些语句为什么会打动你。
(3)批注:反复读一读,将你的体会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2.学生仔细品读描写母亲工作场景的段落,思考文章是如何借助工作场景表现出慈母情深的。一边读一边作批注。
(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文中的环境描写体现了母亲的艰辛和疲劳,突出了家境的贫苦,表达了母亲对“我”深切的爱。
(2)有一处细节描写中反复出现了“七八十”这个数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请带着感悟读一读这段文字。
3.思考:第19自然段在写作特色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明确:这段文字中的“我的母亲”一词都放在了句子的后面,而且像“七八十”一词一样,反复用了好几次,强调母亲带给“我”的心灵震撼。
四、拓展文段,深入思考
1.课件出示拓展文段1——原文结尾。学生读完文字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2.文章的后半部分已经将慈母情深之“深”描写得淋漓尽致,那么,文章的第1~5自然段是不是略显多余呢?能不能删掉?
3.课件出示拓展文段2——梁晓声的《母亲(节选)》及作者梁晓声的简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重点)
2.学会抓住场景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写一次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难点)
一、复习导入,明确方向
回忆一下,《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了哪些场景?这节课,我们继续追随着作家梁晓声的笔触,走进那些感人的场景与细节,去体会慈母情深。
二、细读课文,初步感受
1.出示自学提示。
2.全班交流反馈。
默读第5~3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几个场景,圈画出感受深刻的词句并作简单批注,合作完成表格。
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内交流学习收获。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指名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希望学生在小组补充、全班完善的基础上能达到如下程度:
在场景一中,如果学生没有关注到“七八十”的反复出现,则引导学生朗读、想象,感受反复强调的作用,进一步体会环境拥挤、恶劣。
在场景二中,当学生谈到第19自然段相关内容时,出示这一自然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学生可能发现这是一个慢镜头、一个特写镜头,体会反复出现“我的母亲”的表达效果。相机联系第1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场景二。
谈到场景三时,相机出示第32自然段,让学生学以致用,自主发现反复出现“立刻”的表达效果。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深
默读课文,并思考:“慈母情深”体现在哪儿?在相关的场景或细节处圈画、批注,也可以联系上下文试着归纳一下。
先独立学习,然后小组合作,最后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能从场景三、场景四中母亲毫不犹豫给钱、再次凑钱以及不顾旁边女人的阻拦中体会慈母情深,但是难以说到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和“我”对母亲的深情。
1.从母亲的“毫不犹豫”体会慈母情深。
学生最容易谈到“我”找母亲要钱,母亲二话没说就掏衣兜给钱,后来因为“我”用那钱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母亲再次给“我”凑足了买书的钱。相机出示学生说到的第29自然段这一细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学生能从“皱皱的毛票”体会到母亲挣钱不易、舍不得花,从“龟裂”体会到母亲工作、生活的艰辛,若能联系上文相关场景和细节来说更好。
如果学生没有联系书价高、家庭贫寒,则补充出示第28自然段“一元五角就行……”,学生应该会联系上文“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进一步体会慈母情深。相机补充资料:
那个年代生活贫困。母亲每月工资只有二十七元,学生的学费是三元,梁晓声家有兄妹5人,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来,养活一大家子人。常常一块豆腐要吃3顿,舍不得吃炒菜。而为了省钱,母亲每天不吃早饭就去上班。
书价这么高、家境这么贫寒,但是母亲毫不犹豫。带着想象和体会读读第20~29自然段。
2.从旁边女人的阻拦体会慈母情深。
学生谈到旁边的女人时,相机出示:
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相机采访学生:妈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应该会联系到场景一“母亲工作环境恶劣”、场景二“母亲瘦弱、忙碌、疲惫”,深入体会慈母情深。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还原一下这个场景:(教师引读第30~32自然段)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接着又对我喊……母亲却……母亲说完……学生接读第33~34自然段。
旁边女人说:“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我”忍心吗?从哪儿能体会到?(学生容易谈到“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如能说到“自己对自己的怂恿”“本不想说出‘要钱’两字”更好。)
师生齐读第33自然段“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3.结合“我”的成长经历体会慈母情深。
(1)联系上下文,体会“鼻子一酸”。
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吗?(看到母亲工作环境恶劣、工作艰辛,感受到母亲挣钱的不易,想到自己为了买《青年近卫军》一次向母亲要了那么多钱……)
由“对自己的怂恿”到“不想说出‘要钱’”到“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可以看出“我”懂得了回报母亲,这也是慈母情深的一种体现吧。
(2)拓展资料,感受情在深处。
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慈母情深呢?学生难以说出母亲坚定支持儿子读书蕴含的深意,教师出示句子点拨。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母亲非常支持“我”读书,或许想到了读书对“我”的影响。
②补充资料,说说感受。
后来我有了第二本、第三本、第四本、第五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勇敢》《幸福》《红旗谣》……
我再也没因想买书而开口向母亲要过钱。
我是大人了。
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他在《我与文学》中这样写道:指引我走上了写的不归人生路。然读之于我,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并不是为了促进写。读只不过是少年时养成的习惯,是美好时光的享受而已。我从读中确乎受益匪浅。书对我的影响,少年时大于青年,青年时大于现在。
③小结:在压抑嘈杂的厂房里,瘦弱疲惫的母亲争分夺秒地忙碌着,为了省钱,连早饭都舍不得吃,却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书,满足“我”的愿望、点亮“我”的未来,这真是慈母情深;而正是母亲的理解与支持,使“我”有机会成为著名作家,同时,也通过这件事,让“我”懂得了母亲无私的爱,学会感恩、更加独立,这真是慈母情深。
四、揣摩写法,深化主题
1.发现写法。
回到课始,梁晓声在《关于〈慈母情深〉》一文中说:“我想要用文字,为自己的,也是我这一代大多数人的母亲画一幅像。”你觉得作者画出来了吗?(几个生动的场景、多处细腻的描写以及侧面衬托、由点到面……)
惠特曼说过:“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梁先生笔下的母亲,是普天之下所有母亲的一个缩影、一扇窗户,打开她,必将打开一切母爱的情感闸门。因此,由“我的母亲”到“天下母亲”,由“一位母亲”到“万千母亲”,这也是本文的重要价值。
2.关联生活,学习写法。
(1)时代虽变,“母爱”永恒。文中的母亲与我们的母亲又有什么相同呢?学习本文写法,为自己的母亲画像。
(2)小练笔。
①引导学生回忆“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
②全班交流相关经历及原因。
提示:有关“鼻子一酸”的原因,学生可能会说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令自己感动的、兴奋的、委屈的、悲伤的、后悔的、愧疚的……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教师都应当予以肯定。
③明确要求:请用一段话写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生活经历。
[教学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类文阅读-18慈母情深
妈妈的礼物
有个孩子,在他出世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命真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头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
老人并不生气,并关心地问:“孩子,你为什么哭?”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
“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了,眼睛忽然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 的眼睛,让你 世界;给了你 耳朵,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 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让你珍惜生命——去热爱这个世界。”
1.“意味深长”的意思是 。它的
近义词是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改造 灵敏 观察 明亮 倾听 走遍
3.读老人对孩子说的三句话,概括后填空。
妈妈给了你 ;给了你 ;还给了你 。
4.结合上下文思考:孩子为什么“陷入了沉思”呢?
5.你是一个知道感恩的孩子吗?你平时会为妈妈做什么呢?
参考答案
1.语言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示例:语重心长
2.明亮 观察 灵敏 倾听 走遍 改造
3.全世界 健康的身体 一颗爱心
4.因为孩子听了老人的话,他思考今后自己该怎样做。
5.示例:我是一个知道感恩的孩子。我平时会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会经常给妈妈倒杯水,捶捶背等,还会经常逗她开心。
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节选)
小时候,我家门前的屋檐(yán)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
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 低)达,香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为什么要低着头呢?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
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推 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为什么洗也不洗?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就会
(洒 撒)一把葱花,关火。
鳝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烤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我们细细地咀嚼(jǔ jué)面包皮,配着清甜香浓的鱼骨汤,深深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nì)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至 致)极的美味。
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忽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画“√”。
2.理解句子,完成填空。
“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 意思是说 。
“我”却“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是因为 。由此可以感受到“我”是一个 的孩子。
3.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再仿写一句。
4.文中的妈妈是怎样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增加营养的?
5.“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是一种什么滋味呢?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参考答案
1.抵 维 撒 至
2.在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的同时,就闻到了爆炒鳝鱼的香味 炒鳝鱼的价钱很贵,吃不起 家庭贫困,非常懂事
3.设问 示例:靠什么呼风唤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4.妈妈向卖鳝鱼的妇人要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向面包店要面包皮,熬鳝鱼骨汤,炸鳝鱼骨,为孩子们增加营养。
5.“鳝鱼骨里的妈妈滋味”是母爱的滋味,一点一滴都是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