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导入新课
《志愿军:存亡之战》是《志愿军》系列三部曲第二部(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2023年9月已经上映),第三部《志愿军3》(未上映)),聚焦铁原阻击战,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三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中的故事。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2024年9月30日上映)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标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人民政权的巩固
贰
叁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目录
CONTENTS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政协,1949年)
时间、地点
主要 内容
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开,各界代表共622人参加
①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并选定首都、国旗、代国歌;
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
③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为副主席;
广泛性;民主性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是画家王少伦先生于2009年创作完成的油画作品,尺寸为280cm×570cm。
【新华社北平二十一日电】
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诸位代表先生们,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1 9 4 9 .0 9 .2 2 第1 版)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部分委员合影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
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3.标志: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开国大典》油画作品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10月1日)
国庆节的由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Q:阅读材料,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1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第1版,第3—7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2. 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革命意义
社会意义
世界意义
Q:仔细观察下图,分析新中国刚成立时面临的国内外压力有哪些?
内忧:①国民党残余部队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②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没有完成;③财政经济上千疮百孔,财政困难;
外患:④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威胁国家安全。
一个政党掌握政权后,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巩固和延续政权,理所当然要探索执政的规律。
——张荣臣《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重庆解放碑
追歼残敌,镇反剿匪;
1949年10月14日 华南-广州解放解放
1.继续完成解放战争
解放重庆(1949.11.30)
军事上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图为人民解放军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时,受到各族人民的夹道欢迎。
2.经济上:
(1)实行土地改革(1950-1952年)
①背景:
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 2/3 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材料: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结果:
④意义:
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②时间、文件:
1950年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材料1:……人民政府断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查封上海证券大楼,逮捕进行非法交易的投机巨头和银元贩子……
……人民政府紧急从各地、全国各地将大批粮食、棉纱和煤炭调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当市场物价在投机商人哄抬之下,达到顶点的时候,人民政府指导各地集中时间、集中物资,统一向市场抛售,同时收紧银根,暴涨的物价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迅速下跌。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第161页历史纵横
(2)稳定物价与统一财经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1950年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抢购物资的场景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2.经济:(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结果: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材料2 :
……清查出之物资器材,统一归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商请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或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调配之,其调配原则如下:
……
所有财政部门及其所属仓库之物资器材,不论缴获、接收、价购,除以今年(1950年)领用之经费购买者外,一律作价交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调配。
——《政务院关于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的决定》(1950年03月16日发布,自1950年03月16日起施行)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美国飞机轰炸后的安东市(今丹东市)
3.军事上:抗美援朝(1950-1953)
时间:1950-1953年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意义:志愿军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冰雕连
战斗英雄烈士代表:
罗盛教勇救朝鲜落水儿童
周全弟,1934年6月生,四川南部县人。原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1营2连战士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50年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1953年7月板门店协议
1950年
6月25日
1950年
10月初
1950年
10月19日
1950年
10月25日
1953年
7月27日
朝鲜内战
美国武装干涉,侵犯我国台湾海峡和东北
南朝鲜军队和“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赴朝作战
抗美援朝
纪念日
中朝与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1950年6月底
时间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抗美援朝的过程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材料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1953 年 9 月 12 日)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8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
图: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外交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三大外交方针
新中国初期
1954.06
1954.04—07
1955.0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终确定
出席日内瓦会议
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
参加万隆会议
1953.12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
2. 实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54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
材料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四个“互”字、一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节选自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 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6月 28日)
Q: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经济领域:(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2) 1956年底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主要内容: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一化三改”。
特点: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
建立巩固政权
恢复发展经济
政权建设
1949.10
1952年底
1953年
?
过渡时期(1949.10.1~ ?)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95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正式公布了由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56 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政治领域: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召开时间、地点:
(2)主要内容: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15日在北京庄严开幕。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政治领域: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确立了三大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材料一: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20日)
Q: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五”计划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课堂小结
3.思想领域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本课总结
新政协会议召开
开国大典
建立政权
继续进行解放战争:追歼残敌,镇反剿匪
土地改革
稳定物价与统一财经
抗美援朝战争
巩固政权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大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第一届人大会议
毛泽东思想
建设政权
新民主主义
社会
社会主义
社会
【推荐阅读书籍】
1.王树增:《抗美援朝》;
2.马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版;
4.相关影视剧推荐:
电视剧《东方》《外交风云》《解放》《抗美援朝》《三八线》《跨过鸭绿江》等;
电影《上甘岭《开国大典》《金刚川》、《长津湖》《长津湖2:水门桥》;《大进军》系列、《志愿军:雄兵出击》系列电影,等等;
【相关推荐】
习题精练
1.(2024·南阳)1950年6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国营商业机构应在乡村建立据点,“以免一有风吹草动,货币便从乡村卷回城市”。于是,国营商业机构在各地纷纷设立农副土特产公司,恢复购销路线;中央还组织私商下乡收购土产。上述举措( )
A.推动了人民币成为国家法定货币
B.发挥了乡村市场的主导作用
C.结束了全国物价连续暴涨的局面
D.促进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50年(中国)。根据材料“国营商业机构应在乡村建立据点,以免一有风吹草动,货币便从乡村卷回城市……”可知,建国初期,通过对国营商业机构在农村中的政策引导,来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财经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对人民币的影响,排除A项;乡村市场并不是主导作用,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稳定市场,安定人心,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才结束了全国物价连续暴涨的局面,排除C项。
2.(2024·长沙)从1950年1月起,中央人民政府陆续组织专业会议,制定各行业的生产方针、计划和任务;1950年7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公告,指出发生严重过剩的工业领域有火柴、卷烟、肥皂等,生产能力超过国外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地毯业、丝织业、手帕业等。这表明当时新中国( )
A.致力于结束物价暴涨的局面
B.为恢复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建立
D.直接插手私营企业生产经营
B
[解析] 由材料的时间入手,1950年1月和7月,正属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召开各种专业会议、产销会议和及时发布信息公告等方式,加强私商生产的计划性,减少盲目性,这些做法是对工商业的合理调整,是为了服务于国民经济的恢复,B项正确;结束物价暴涨主要是在流通领域和投机商人争夺市场,而且到1950年春,已经结束了物价暴涨的局面,排除A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建立是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排除C项;从材料看,政府是间接指导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排除D项。
3.(2024·开封)毛泽东指出:“要在各城市的资本家的学习组织中逐步地适当地展开对于这个问题(放弃剥削)的讨论,如有疑问,要由适当的人加以解答,要准备经过公私合营、逐行逐业的改造,在条件成熟以后,最后达到生产资料的国有化。”这一指导思想( )
A.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需要
B.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顺应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有助于社会主义改造进行
D
[解析] 根据题干中“资本家”“公私合营”等信息可知,讨论的是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问题,这有助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如何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而且计划经济体制是三大改造完成后确立的,排除A项;初步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是在“一五”计划完成之后,排除B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