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阶段特征】 两汉时期
总体特征: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巩固
政治上:汉承秦制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经济上: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思想文化上: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取得独尊地位;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
重难点:
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西汉的建立与强盛
【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了解汉初的国家管理及影响,并通过汉武帝巩固和发展国家大一统的举措,认识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核心概念】
黄老无为:西汉初年,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为统治者所提倡,居于支配地位。“黄老无为”与早期道家思想不同,它吸收了法、儒、墨、阴阳等家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与民休息:有让人们休养生息、给人们安定的生活环境之责,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表现。该政策多实行于社会大变革或大动荡之后,统治者通过采取轻徭薄赋等措施来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
七国之乱: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叛乱。汉初刘邦分封的同姓诸侯王,到景帝时势力大增,逐渐成为中央政权的威胁。景帝接受晁错“削藩”的建议。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在吴王刘濞领导下同时发动叛乱。叛乱平定后,景帝将封国的治民之权和官职任免权收归中央,诸侯只剩下“衣食租税”的权力,势力大大减弱,中央政府对王国的控制得到加强。
推恩令:推恩,帝王对臣属推广封赠以示思典。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于元朔二年(前127年)采纳主父偃建议,颁行此令。规定诸侯王得推恩将其封地分封给继承王位的嫡长子以外的子弟,并上报朝廷,由皇帝制定列侯封号,诸侯王无权废除或更改。列侯归郡统辖,不得过问政事,仅收纳封地内租税。此后诸侯王权势、封地愈益缩减,名存实亡。
中朝与外朝: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让身边的近臣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削弱相权。这些受皇帝宠信的近臣,便形成了所谓中朝或内朝,与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外朝”相对应。中朝官员直接秉承皇帝的旨意,掌握实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察举制: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就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容易形成小集团。
均输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由大司农设立平准官于京师,“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以平抑物价。这样,就把过去由富商大贾掌握物资、操纵物价的利权收归朝廷所有。
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自主学习】
西汉的建立者、时间、都城?
结合导言说出文景之治的背景、措施、结果
什么是“汉承秦制”?主要沿袭了秦的哪些制度?
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出现什么后果?
5.填表归纳汉武帝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政治、经济、思想、经略边疆)
领域 措施 影响
政 治
经 济
思想
经略 边疆
二、【预习检测】
1.汉初统治者实行黄老无为思想实质上是通过无所作为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权的目的。( )
2.汉初统治者大封同姓王是因为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3.西汉初年基本沿袭了秦制度,说明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没有改变。( )
4.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实行推恩令,意味着分封制的废除()
5.汉武帝让身边近臣、亲信组成中朝参与重大事务决策,加强了皇权()
6.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加强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7.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完全排斥了其他诸家学说()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1】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材料三都鄙原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情况?针对此,汉初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
材料二、三反映了什么信息?
【问题探究2】
材料:(主父)偃说上(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请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推恩令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实质是什么?
【问题探究3】
材料: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一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的观点是什么?汉武帝为何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问题探究4】教材P21 思考点:汉武帝为什么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
四、【巩固检测】
1. [分析解释能力】西汉初年,曹参向学者盖公请教治民之道,盖公曰:“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曹参采纳此说,治理地方很有成效。后来曹参担任丞相,把这一方针推行于全国。采用这种治国方针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A.平息战争,稳定社会秩序 B.久经战乱,社会经济凋敝
C.郡国并行,地方势力强大 D.汉承秦制,推行郡县制度
2.[感知记忆能力]“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此段文献描述的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点拨
3. [感知记忆、推理判断能力]寻找历史地图中的关键词是阅读历史地图的重要方法。所谓“关键词”就是能够识别地图的关键信息点。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匈奴”“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词。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
A.秦朝时期的地图 B.商周时期的地图 C.西汉初期的地图 D.春秋战国的地图
4. [分析解释能力]《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贵族 C.增加税收点拨 B.削弱王国势力 D.实现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5.[概括关联、推理判断能力]西汉初期,丞相有选用官吏、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以及执行诛罚的权力。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罚等事,往往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这表明西汉初期
A.中央集权的程度出现弱化 B.官员民主意识非常强烈
C.相权承袭秦制并有所增益 D.官僚政治形态开始显现
6.[推理判断能力]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强化大一统
7.[分析解释能力]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诱导天下人读一种书”是秦亡汉兴的原因之一。这反映了汉武帝实行
A.开明的文化政策 B.相对自由的文化政策
C.相对温和的文化政策 D.严厉的文化政策
8.[推理判断能力】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汉武帝时期则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
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 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9.[推理判断、分析解释能力]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之士,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10.[分析解释能力]董仲舒说“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又有郎官多出自“任子”(指二千石以上官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或“费选”(非有市籍的商人,家资满十万,汉文帝时减为四万,可任郎官)。为解决上述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汉武帝()
A.实行察举制 B.颁布“推恩令” C.设刺史监察 D.建立内外朝制度
11.[分析解释、推理判断能力]“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B.西汉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12.[分析解释、推理判断能力]汉武帝初置刺史时赋予其“六条问事”的权力,包括政、刑、民、选署等诸多方面,都是郡国事务的重要事项,并且主要针对地方郡国二千石官员。但同时规定“非条所问,即不省(察)”。据此可知,刺史
A.以轻御重、以小监大 B.成为地方最高长官
C.为了削弱相权而设立 D.职权受到明确限制
13.[分析解释、推理判断能力]西汉时期,盐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盐区设置的盐官备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放。铁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铁区设置的铁官采冶铸造,发卖铁器。盐铁官营
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基础 B.增加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C.推动了煮盐冶铁技术的发展 D.稳定盐铁价格保障民生
14.[分析解释、推理判断能力]汉武帝时期对手工业者、商人、高利贷者等实行算缗令,规定每二缗(每千钱叫作一缗)纳一算(一百二十钱),无论有无市籍者都不能例外。纳税数额要求自报,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者,一经查出没收其财产,并发配到边疆服役一年。此举
A.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西汉的土地兼并 B.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商业的正常发展
C.限制了商人操纵价格投机倒把等活动 D.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5.[分析解释能力]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东汉的兴衰和两汉的文化
【学习目标2】通过自学,了解光武中兴和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通过了解两汉灿烂的文化,加强文化自信。
【核心概念】
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等大规模的反抗,从而导致新朝的灭亡。
外戚干政与宦官专权:外戚是封建社会中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宦官指中国古代专供皇室役使的人员。外戚干政、宦官专权是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
【自主学习】
1.西汉衰亡的原因?
2.王莽改制的目的、结果
3.光武中兴的背景、措施、意义?西汉末阶级矛盾尖锐;王莽改制失败;农民起义
4.什么是党锢之祸?黄巾大起义的背景、经过、影响?
5.标出两汉的文化成就(史学、文学、科技)
三、【预习检测】
1.西汉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2.王莽改制是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失败主要原因是改革脱离了社会实际()
3.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张很快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1】光武帝的措施与西汉初年“休养生息”政策的异同?(背景、措施、影响)
【问题探究2】据第三子目,归纳两汉灭亡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概括封建王朝衰亡的一般原因?
【问题探究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两汉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
四、【巩固检测】
1.[概括关联、分析解释能力]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候;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的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
2. [分析解释能力]东汉初年,人口达到5300万。东汉末年,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人口锐减到一千多万,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瓦解东汉政权 B.官僚集团的内讧
C.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 D.民族间战争不断
3.[分析解释、综合思考能力]东汉文物《侍廷里父老佯买田约束石券》记载了东汉某乡里百姓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里父老”所需经费,共同出钱买田82亩并成立“佯”,并规定此田的所有权归“佯”,使用权归“里父老”。这反映了当时
A.世家大族控制了乡里基层政权 B.民众支持地方公共秩序的构建
C.中央政令难以畅达乡里 D.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成为普遍现象
4. [分析解释能力]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A.不利于中医科学发展 B.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
C.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D.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
5. [分析解释能力]汉武帝时期,史官司马迁写《史记》没有将孔子的事迹归入记载个人历史的“列传”,而是将其抬高一级,作为“世家”来记载。与之相关的背景是
A.司马迁记史不严谨 B.孔子被追封为诸侯
C.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D.汉武帝最崇拜孔子
6.[推理判断能力】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一些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依据考古可知西汉时期已存在造纸术
B.根据史料记载可以推断出中国造纸术源于蔡伦
C.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成为重要的书写工具
D.东汉时期是造纸技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时期
7. [历史解释]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汉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
A.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 B.便于削弱丞相权力
C.阻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 D.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8.[综合思考能力]《后汉书·宦官列传》记载:“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阄人,不复杂调他士……自明帝之后,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庭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这种现象实质是
A.宦官专权乱政 C.皇权遭到削弱点拨》
B.皇权与相权斗争 D.皇权至上的产物
9. [分析解释能力]汉景帝时,司马相如所做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汉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汉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10.[推理判断能力](2019·北京一一中学期中)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易混易错点】
易错点1对汉初实行盐铁专卖的目的认识不清
典例1桑弘羊等人于公元前118年向汉武帝提出“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其主要意图是
A.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 C.抑制诸侯王国的势力
B.确保国家的税收 D.维护农民的利益
易错点2对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认识不清
典例2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根本原因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点拨
【知识框架】
【时空坐标】
综合知识结构和历史时空,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学科素养评价】
史料 董仲舒对于当时社会贫富不均,豪富广占土地的现象极不满意,然于国家直接统制各种事业亦极反对。……班志述其言云:......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武帝)一面与商人角力,一面开疆拓土,安能容纳董仲舒之策。武帝之算缮,虽不在于平均地权,然却有抑制豪富,摧毁大地主之效。(董仲舒)一面主张限田,一面复主张盐铁皆归于民。是非但与武帝功利政策相忤,即在其建议之本身,亦有自相抵触之嫌。
——摘编自李剑农著《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概括董仲舒的经济主张。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简析董仲舒的经济主张未被汉武帝采纳的原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