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上【第4.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上【第4.大单元教学设计】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6 10:10:37

文档简介

一起课件 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第四单元大单元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 62个生字 ,读准 4个多音字 ,会写 37个字 ,会写 32个词语 ,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的意识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背诵古诗 、名句和指定 的课文段落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理解词句的意思 ,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4. 根据情境展开想象 ,仿照课文的句式写句子 。5. 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与格式 ,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6. 增强认识家乡 、赞美家乡的情感 。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识字方式能正确认读61个生字,通过观察结构、位置,书空笔顺、范写指导等能正确书写39个汉字,32个词语。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了解课文内容,讲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能展开想象,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2.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 单元解析
人文主题分析
本单元围绕 “家乡”这一主题 ,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二首》《黄山奇石》《 日月潭》《葡萄沟》, 语文园地四中的 “日积月累”, 以及 “我爱阅读”《画家乡》,这些内容都描绘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 , 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景色特点 ,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2.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是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 了解词句的意思 ”。《黄山奇石》中 “联系 生活 ,我能猜出 ‘陡峭 ’的意思”,《葡萄沟》中 “联系上文 ,我知道了 ‘五光十色 ’的意思 ”,进行了具 体的指导 。 同时 ,在语文园地四 “字词句运用 ”第二题进一步进行巩固练习运用 ,重在启发学生 学以致用 。
本单元语文要素之二是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 ,积累语言 ”。本单元的课文以写景为主 ,课 文的语言优美 ,对景色的描绘生动形象 ,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好素材 。在《黄山奇石》《葡萄 沟》两篇课文的课后题中 ,都设计了仿写的练习;《古诗二首》《 日月潭》设计了词语拓展积累的题 型 ,多篇课文后还安排了背诵课文或片段的练习 。整个单元的训练层次清楚 ,这为学生积累语 言 、灵活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3.学习任务群定位
基于以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分析 ,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学 段要求和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 ,本单元定位于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和 “文学阅读与创意 表达”两个学习任务群 。
通过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编写意图为 :通过学习有关 “家乡”的课文 ,学生能够联系 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 了解词句的意思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 ,积累语言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提出了 “引导学生在语文 实践活动中 ,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 ,形成良好语感”。“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提出了 “观察 、 感受自然与社会 ,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 ,感受大自然的 美景与变化”,这与本单元的编写意图是一致的 。
二 整体构思
一、单元目标
1. 认识 62个生字 ,读准 4个多音字 ,会写 37个字 ,会写 32个词语 ,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的意识 。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背诵古诗 、名句和指定 的课文段落 。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理解词句的意思 ,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
4. 根据情境展开想象 ,仿照课文的句式写句子 。
5. 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与格式 ,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
6. 增强认识家乡 、赞美家乡的情感 。
二、学习活动与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 学习内容 课时 安排
任务一:观大美中国 看锦绣家园 1.认识“依、尽”等11个生字,会写“依、尽”等10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2
任务二:旅行第三站 黄山 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南、部”等10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11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2
任务三:赏大美中国第四站——日月潭 1.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等8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4.背诵2-4自然段。 2
任务四:打卡美味葡萄沟 1.认识“沟、产”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9个字,会写“水果、月份”等12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3.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2
语文园地四 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及拼音认识“昌、铺”等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2.能展开想象,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3.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4.发现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的词语。5.积累关于风景的名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6.阅读《画家乡》,感受家乡的美。 3
做手工 1.能按照顺序介绍自己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2.培养学生说话大方、认真聆听的习惯,能够记住主要信息。3.能运用礼貌用语并围绕主题展开交流,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1【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
找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共29张PPT)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设计








本单元围绕 “家乡”这一主题 ,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 语文园地四中的 “日积月累”, 以及 “我爱阅读”《画家乡》,这些内容都描绘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 , 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景色特点 ,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解析
单元解析










《古诗二首》
《黄山奇石》
《日月潭》
《葡萄沟》
《语文园地四》
本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了解词句的意思 ”。《黄山奇石》中“联系 生活 ,我能猜出‘陡峭 ’的意思”,《葡萄沟》中 “联系上文 ,我知道了‘五光十色 ’的意思 ”,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同时,在语文园地四“字词句运用 ”第二题进一步进行巩固练习运用,重在启发学生学以致用 。
语文要素分析
语文要素分析
本单元语文要素之二是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 ,积累语言 ”。本单元的课文以写景为主 ,课文的语言优美 ,对景色的描绘生动形象 ,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好素材 。在《黄山奇石》《葡萄沟》两篇课文的课后题中 ,都设计了仿写的练习;《古诗二首》《日月潭》设计了词语拓展积累的题型,多篇课文后还安排了背诵课文或片段的练习 。整个单元的训练层次清楚 ,这为学生积累语言、灵活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语文要素分析
语文要素分析
基于以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分析,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学段要求和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本单元定位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两个学习任务群。
通过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的教材编写意图为:通过学习有关“家乡”的课文,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
学习任务群定位
学习任务群定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提出了“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提出了“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这与本单元的编写意图是一致的。
学习任务群定位
学习任务群定位
教材分析——关系构建
教材分析——关系构建
一下三
一下六
二上四
1.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迁移学习方法;
2.词句的积累和运用(意思相对、AABB)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奠定基础
方法指导
单元系统解读
单元系统解读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写话要求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背诵古诗、名句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4. 根据情境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的句式写句子。
5. 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与格式,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6. 增强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1. 认识66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7个字,会写32个词语,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难点
通过多种识字方式能正确认读66个生字,通过观察结构、位置,书空笔顺、范写指导等能正确书写37个汉字,32个词语。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了解课文内容,讲述、背诵课文。
重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语的意思。
借助课文积累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把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述了作者登鹳雀楼的所见所思。前两句写了诗人登楼时的所见,后两句寓理于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黄山奇石》一课介绍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这里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本课主要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些奇石。黄山的奇石有意思,作者的文字更加富有趣味性,一块块石头在作者笔下仿佛富有了生命,使人不禁赞美黄山的神奇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那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喜爱、赞美之情。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盛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葡萄沟的葡萄种类多、颜色美、味道甜、产量高,这里生产的葡萄干也非常有名。
《语文园地七》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
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识字与写字 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会写词语。 ☆☆☆
阅读与鉴赏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能理解课文的内容。 ☆☆☆
会背诵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会背 诵《日月潭》第2~4 自然段,阅读《画家乡》, 能感受家乡的美,表达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 ☆☆☆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表达与交流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 ,理解词句的意思 。 ☆☆☆
积累词语 ,并能够运用 。 ☆☆☆
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与格式 ,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 ☆☆☆
梳理与探究 能对自己的家乡展开调查 ,通过访谈、查找资 料等形式丰富自己对家乡的认知 。 ☆☆☆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活动任务框架
活动任务框架
任务一:观大美中国 看锦绣家园
任务二:前往黄山旅行
任务三:纸短情长善沟通
任务四:小小摄影传真情
单元任务
赏大美中国
单元练习
语文园地四
活动任务框架
活动任务框架
任务一:观大美中国 看锦绣家园
任务二:前往黄山旅行
任务三:赏美丽的日月潭
任务四:打卡美味葡萄沟
单元任务
儿童生活
活动一 :
旅行第一站
登鹳雀楼
活动二:
旅行第二站
庐山
活动任务框架
活动任务框架
任务一:观大美中国 看锦绣家园
任务二:前往黄山旅行
任务三:赏美丽的日月潭
任务四:打卡美味葡萄沟
单元任务
儿童生活
活动一 :
查看“黄山奇石”旅行攻略
活动二:
打卡“黄山奇石”标志机位
活动二:
拍照配文发好朋友圈
活动任务框架
活动任务框架
任务一:观大美中国 看锦绣家园
任务二:前往黄山旅行
任务三:赏美丽的日月潭
任务四:打卡美味葡萄沟
单元任务
儿童生活
活动一 :
读美文 知宝岛美景
活动二:
诵美段 感晨昏变化
活动二:
爱美景 赞祖国山河
活动任务框架
活动任务框架
任务一:观大美中国 看锦绣家园
任务二:前往黄山旅行
任务三:赏美丽的日月潭
任务四:打卡美味葡萄沟
单元任务
儿童生活
活动一 :
观葡萄沟 过关得门票
活动二:
读葡萄沟 感受好地方
活动二:
赞葡萄沟 争做推荐官
学习活动与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与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 学习内容 课时
安排
任务一: 观大美中国 看锦绣家园 1.认识“依、尽”等11个生字,会写“依、尽”等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体会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2
学习活动与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与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 学习内容 课时
安排
任务二: 旅行第三站 黄山 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南、部”等10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2
学习活动与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与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 学习内容 课时
安排
任务三: 赏大美中国第四站——日月潭 1.认识“潭、湾”等15个生字,会写“湾、名”等8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4.背诵2-4自然段。 2
学习活动与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与课时安排
学习活动 学习内容 课时
安排
任务四: 打卡美味葡萄沟 1.认识“沟、产”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9个字,会写“水果、月份”等1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2
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内容 课时
安排
语文园地四 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及拼音认识“昌、铺”等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能展开想象,用“像”说生活中的事物;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4.发现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构词规律,并积累相关的词语。 5.积累关于风景的名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6.阅读《画家乡》,感受家乡的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