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5张PPT)
世界上古和中古史
核心概念
前3500
年
前8
世纪
前6
世纪
前4
世纪
前27
年
14世
纪
约前
2900年
约前
18世纪
1世纪
476年
11
世纪
13世
纪初
政
治
经济
时空坐标
思想
文化
6世纪
两河
流域
文明
产生
苏美
尔城
市国
家
《汉谟
拉比
法典》
希腊城邦
雅典民主
种姓制度
亚历山大东征
贵族政治
西罗马帝国灭亡
封君封臣
城市自治
法国等级君主制
英国议会君主制
罗马帝国
楔形文字
太阳历
《吉尔
伽美什》
腓尼基字母
佛教产生
苏格拉底、柏拉
图、希罗多德
罗摩衍那
基
督
教
《查士
丁尼
法典》
阿
拉
伯
文
化
印第安人的
马铃薯、玉
米、番茄
埃及
借贷
合约
赫梯
冶铁
工具
尼罗河
农业
庄园制
农奴制
西非
黄金
贸易
西欧
城市
经济
浮动
园地
《
》
大宪章
《
》
本单元知识包含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中古时期的世界文明两部分。
(1)政治上:新石器时代的大河流域出现了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等古代文明,这些文明以农业为主,建立了君主专制国家。铁器时代,希腊出现了奴隶制城邦国家,古希腊工商业发达,雅典形成了奴隶制民主制度。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2)经济上: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是采集和渔猎,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为古代文明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铁器的使用拓展了人类生存空间。
(3)思想文化上: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西亚创造了楔形文字,埃及创造了象形文字,中国创造了甲骨文。诞生于西亚的腓尼基字母成为世界上字母文字的源头。在中古时期,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域文化;古代朝鲜和日本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同时也体现本土文化的底蕴;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为代表的古代美洲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阶段特征
知识考点:文明产生的标志;多元文明的表现及特征;中古西欧文化发展的表现。
能力考点:理解封君封臣制度及城市发展的影响。
素养考点:辩证分析罗马法的影响(唯物史观);理清俄罗斯帝国发展的过程(时空观念)。
价值考点:不同地区文化的独立性及对世界的贡献。
【世界上古到中古时期核心考点】
一、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上古时代)
政治文明
1.文明产生的标志:私有制、阶级、国家、文字的出现。
2.古代多元文明
(1)古代西亚文明
①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②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③《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2)古代埃及文明: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
(3)古代印度文明:形成种姓(等级)制度。
(4)古代希腊文明: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
3.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2)亚历山大帝国: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
(3)罗马帝国: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
经济文明
1.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
(1)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2)在古巴比伦王国,王室、神庙、政府官员、贵族、商人拥有土地,合伙经营或出租给佃户。
(3)古埃及的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2.古代希腊、罗马
(1)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建立果园,从事农产品加工。
(2)古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3)古希腊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
(4)古罗马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思想文化
1.古代西亚文明
(1)文化: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
(2)建筑: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波斯王宫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2.古代埃及文明:象形文字,神话、诗歌、哲理故事、散文故事;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塔等。
3.古代印度文明
(1)宗教: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
(2)文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
(3)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4.古希腊文明
(1)哲学: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文学:《荷马史诗》、戏剧。
(3)艺术:《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
(4)史学: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5.文明的交流:农耕技术、神话、文字、经贸联系。
6.古代罗马文化
(1)法律:《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2)文学: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
(3)建筑:万神殿、大竞技场。
(4)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二、中古时期的世界
地区 政治文明 经济文明 思想文化
西欧 1.封君封臣制度: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此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王权的加强 (1)13世纪初,英国国王签署《大宪章》,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2)14世纪初,法国国王召开三级会议,确立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3)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1.庄园: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耕自收。 2.城市 (1)兴起: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2)发展:一些城市通过谈判、赎买或武装暴动的方式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1.教会
(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2)政治: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3)思想: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中古西欧文化
(1)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2)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3)《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其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4)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在中古西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欧 1.拜占庭帝国: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2.俄罗斯帝国:1547年,伊凡四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3.罗马法、日耳曼法和教会法 (1)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2)日耳曼法:各日耳曼王国在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 (3)教会法: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 - 1.拜占庭文化
(1)编纂《罗马民法大全》,传承了罗马法。
(2)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
(3)建筑和雕塑艺术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的遗产。
2.俄罗斯文化
(1)创作于12世纪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土人情。
(2)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亚洲 1.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 2.奥斯曼帝国:最高统治者是苏丹,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3.笈多帝国:帝国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政令不够统一。 4.德里苏丹国:最高统治者称苏丹,地方划分为行省。 5.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统治。 6.朝鲜 (1)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2)16世纪末,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 1.阿拉伯帝国: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陆上和海洋贸易繁荣;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奥斯曼帝国: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1.阿拉伯文化:“悬诗”、《天方夜谭》、《积分和方程计算法》、《萨比天文历表》、《医典》及“阿拉伯数字”。
2.日本文化:武士道、《万叶集》、《源氏物语》、法隆寺、大和绘和浮世绘、创制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3.古代朝鲜文化:瞻星台、《三国史记》、音乐和舞蹈
非洲 1.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掌握了冶铁技术。 2.北非: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3.东非:10-15世纪产生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家。 4.西非: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 5.南非: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时期 美洲 1.玛雅文明: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2.阿兹特克文明: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3.印加文明: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将全国划分四大政区,由贵族充任长官 1.玛雅文明: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制造出精美的陶器。 2.阿兹特克文明:发明了“浮动园地”,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3.印加文明: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 1.玛雅文明:崇拜自然神,发明了独特的文字,发明了“玛雅历”,创造出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
2.阿兹特克文明: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使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
3.印加文明:建造了驿道和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
返 回
世界近代史
核心概念
1487年
1688年
1689年
1787年
1789年
1868年
1517年
1640年
1804年
1832年
1848年
1861年
1648年
1775年
1871年
政
治
经济
时空坐标
文化
思想
新航路开辟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权利
法案》
1787年
宪法
《威斯特伐
利亚和约》
人口迁移、物种交换
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工业革命
法国
大革命
英国议
会改革
俄国农奴
制改革
明治
维新
美国内战
《宅地法》
海地
独立
工厂制度
文艺复兴
哥白尼“日心说”
牛顿经典力学
启蒙运动
《共产党
宣言》
亚非拉民族民主
意识觉醒
光荣
革命
德国统一
巴黎公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宗教改革
自由主义思潮
本单元涉及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政治上:英、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逐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从新航路的开辟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逐渐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
(2)经济上:新航路开辟,人类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推动了人口的迁移和世界物种的大交流,也带来了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掠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3)思想文化上:14—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先后掀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近代科学的兴起也推动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阶段特征
知识考点:物种交换、疾病传播的表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能力考点: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及影响。分析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理解美国的1787年宪法。
素养考点:早期殖民扩张的评价(唯物史观)。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思想解放的关系(历史解释)。
价值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实现了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变;人文精神的内涵。
【世界近代早期16世纪-18世纪中期核心考点】
经济文明 1.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
①经济根源: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流传。
③精神动力: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传播基督教的狂热。
④政治根源: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积极支持。
⑤技术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很大,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⑥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威胁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商品因加价而奇贵。
(2)过程
①新航路开辟: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②其他航路的开辟: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17世纪初,哈得逊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经济文明 (3)影响: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物种交换
(1)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家畜家禽、农作物、水果引入美洲。
(2)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
3.疾病的传播
(1)表现: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
(2)影响: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原有社会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4.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背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国家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2)印第安人数量锐减,欧洲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传染病的流行。
(3)大量非洲黑人进入美洲,大约从16世纪开始,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
(4)大量欧洲人来到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增。
经济文明 5.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提升,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6.早期的殖民扩张
(1)表现
①葡萄牙:16世纪,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
②西班牙: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③荷兰、英国和法国: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
(2)影响:为欧洲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政治文明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2)概况:1640年爆发革命,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1688年,“光荣革命”宣告结束。
(3)成果: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2.美国独立战争
(1)原因:13块殖民地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
(2)概况: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政治文明 3.法国大革命
(1)原因: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2)概况: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后实行帝制。
(3)影响: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经济: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2)政治: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两大类。英美分别是其典型代表;其中美国在国家结构方面还推行了联邦制。
(3)政党: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思想文化 1.文艺复兴
(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2)实质: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3)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①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②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③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④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4)成就
①“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②“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的作品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思想文化 ③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5)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2.宗教改革
(1)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3)内容: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4)影响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③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思想文化 3.近代科学的兴起
(1)原因: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时间: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3)成果: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
(4)影响
①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②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③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思想文化 4.启蒙运动
(1)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2)精神内核:“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3)主要内容: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卢梭主张主权在民。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康德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4)影响
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②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③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返 回
知识考点:工业革命的成果;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能力考点: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理解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与失败的必然性。
素养考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唯物史观)。
价值考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正义性和进步性。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后期-20世纪初核心考点】
经济 1.工业革命
(1)条件
①政治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②经济条件: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③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④技术条件:手工工场和工人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生产技术的进步。
经济 (2)成果
①纺织领域:“飞梭”、珍妮纺纱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②管理模式: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③动力方面: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④机械制造方面:19世纪中叶,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
(3)工厂制度
特点:
①工人实行倒班制。
②规章制度严格,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
③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
④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影响: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经济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2)成就
①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③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3)特点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③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具特色。
经济 3.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2)生产组织形式: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出现了垄断组织。
(3)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①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②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③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业机械化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⑤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5)社会问题: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
(6)世界格局: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政治 1.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俄国农奴制改革
①举措:1861年,废除农奴制,随后沙皇又进行其他改革。
②形式: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2)美国内战
①背景: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尤其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尖锐。
②经过:1861—1865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最终赢得胜利。
③影响: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政治 (3)意大利统一: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4)德意志统一:1864—1871年,普鲁士在宰相俾斯麦的带领下,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5)日本:明治维新
①内容: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②影响: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2.西方文官制度
(1)背景:政党分肥制造成官场腐败,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2)建立:1870年,英国最终确立文官制度。1883年美国确立文官制度。
政治 (3)特点
①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②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③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4)影响
①积极:规范了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②消极: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3.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化
(1)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①概括: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政治 ②统治者政策:政治:设立总督制度,实行专制统治;经济: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掠夺,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发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
(2)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①南亚: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②东南亚: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菲律宾。③西亚:英、法、俄等国在奥斯曼帝国和伊朗划分势力范围。④东亚: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
(3)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①概况:19世纪中叶以前: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工业革命后,英国占领埃及,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南非被瓜分。
②柏林会议:为解决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而召开。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
政治 (4)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①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影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4.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19世纪到20世纪初)
(1)拉丁美洲
①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受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
②表现:1804年海地独立,西属拉丁美洲的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1889年巴西建立共和国。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政治 (2)亚洲的觉醒
①背景:亚洲国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②表现: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发动孟买总罢工,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伊朗:爆发了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3)非洲的抗争
①埃及抗英斗争:成立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
②苏丹马赫迪起义:起义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
③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思 想 文 化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
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②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及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理论基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④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2)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继续理论探索:撰写《资本论》、创立唯物史观。
(4)影响
①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的影响日益扩大。
②在亚洲、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③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
思 想 文 化 2.第一国际
(1)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一国际”。
(2)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3.巴黎公社
(1)成立: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2)措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3)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返 回
世界现代史
核心概念
1914年
1921年
1939年
1942年
1945年
2012年
1917年
1918年
1947年
1955年
1991年
1979年
政
治
经济
时空坐标
思想
1931年
2015年
萨拉热
窝事件
十月
革命
华盛顿
会议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
九一八
事变
突袭
波兰
世界反法
西斯同盟
印度独立
杜鲁门主义
华约
成立
阿富汗
战争
苏联
解体
亚投行
欧盟
现代科
技革命
关贸
总协定
布雷顿
森林会议
苏联
模式
罗斯福
新政
新经济
政策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赫鲁晓夫改革
法西斯
主义
列宁主义
凯恩斯
主义
人类命运
共同体
1929年
经济危机
本单元讲述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及二战后的世界历史发展。
(1)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以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结束,战胜国建立了雅尔塔体系。二战后冷战局面逐渐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进行了艰难探索和伟大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制度不断发展变化。
(3)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创造了条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与新兴独立国家发展。
(4)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阶段特征
知识考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十月革命的过程。
能力考点:理解十月革命的背景;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评价;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及影响。
素养考点:亚非拉不同地区民族民主运动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唯物史观);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家国情怀)。
价值考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意义。
【20世纪上半叶核心考点】
两次 世界 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酝酿
①帝国主义阶段: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②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③主要矛盾: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
④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2)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3)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4)三条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其中西线是决定性战场。
(5)四大战役:马恩河战役标志德国“速决战”破产,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伤亡惨重,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两次 世界 大战 (6)扩大规模: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
(7)结束:1918年11月11日,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8)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国际联盟。
(9)影响
①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②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③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两次 世界 大战 2.第二次世界大战
(1)法西斯主义与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①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②经济危机的影响
法西斯势力:面对1929年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分子鼓吹通过战争寻找出路。罗斯福新政:美国走上了罗斯福新政的道路,缓解经济危机。
③战争策源地
亚洲: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欧洲:1933年,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
④绥靖政策:《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两次 世界 大战 (2)过程
①局部爆发:从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②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国以“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③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12月7日,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8日,美国对日宣战,同日,英国对日宣战。
④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⑤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两次 世界 大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①对欧洲: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受到严重消耗。②对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③对苏联:军事和政治十分强大,特别是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赢得很高的威望。④对国际格局:二战的结束是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
(4)战后国际秩序:确立雅尔塔体系,成立联合国
十月革命与苏 联社会主义 探索 1.列宁主义
(1)形成标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2)意义: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2.十月革命
(1)背景
①两个政权并存:二月革命胜利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领导人将政权交给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镇压人民的反抗。②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和策略。
(2)过程
①占领冬宫:1917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十月革 命与苏 联社会 主义 探索 ②成立新政权:1917年11月8日,成立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3)意义
①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俄陷入内战。
(2)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3)内容:最重要的是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十月革 命与苏 联社会 主义 探索 (4)作用: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4.新经济政策
(1)时间:1921年3月。
(2)内容
①农业: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②工业: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3)意义: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 命与苏 联社会 主义 探索 5.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形成: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成就: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3)特点: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4)影响
①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
②排斥市场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影响了苏联的发展
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亚洲新高潮:中国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反荷兰民族大起义,越南抗法斗争,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1941年埃塞俄比亚击败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独立。
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阿根廷工人的罢工,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4.历史影响
(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2)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3)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返 回
知识考点:冷战对峙的表现;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顶峰的表现;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能力考点:理解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表现;分析苏联的三场改革。
素养考点: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
价值考点: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全球化。
【20世纪下半叶至今核心考点】
国际 格局 演变 1.冷战、两极格局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
①原因:美苏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战时同盟基础不在、国家利益严重冲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②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
③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对抗;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抗;军事上,北约与华约的对抗。
(2)多极力量的成长
①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②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国际 格局 演变 ③中国崛起: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④第三世界的兴起:1955年万隆会议及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3)两极格局瓦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2.多极化发展趋势
(1)美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2)多极化发展:欧洲联盟成立;俄罗斯推行多极化外交;日本追求政治乃至军事大国地位;中国正在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国际 格局 演变 (4)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①发展问题: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②和平与安全问题: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等,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3.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顶峰
(1)亚洲: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并在20世纪50年代彻底独立。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纷纷独立。
(2)非洲: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60年被称为“非洲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3)拉丁美洲:1961年,古巴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4)世界殖民体系崩溃: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国际 格局 演变 4.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1)取得成就
①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非洲经济获得快速发展,拉丁美洲经济实现工业化。
(2)面临挑战
①亚洲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②拉丁美洲: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③非洲国家:发展最不平衡,贫困人口众多。
④共同问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发展中国家自身还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加强国家干预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
措施: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等。
②调整: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2)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①背景:20世纪科学理论的突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②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
③意义: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是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3)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①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②新变化:服务业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中间阶层”人数增加。
(4)“福利国家”: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带来国家财政负担,导致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福利开支。
(5)社会运动的兴起
①原因:国家干预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主要表现: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反战运动。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2.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①面临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农产品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这些改革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但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勃列日涅夫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效果有限。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③解体: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2)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①建设:东欧各国大多采取苏联模式。
②改革:南斯拉夫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③剧变: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社会主义制度纷纷终结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过程
①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在西欧的兴起,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更加扩大,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
③二战后,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⑤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突飞猛进,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连成一体。
⑥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2)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
2.区域经济集团化
(1)欧洲联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2)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3)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3.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1)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文化多样性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②面临挑战: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
③应对策略: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返 回
世界史主题线索
内容索引
微专题一 近现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微专题三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微专题四 人口的迁徙与文化的交流
微专题二 战争与文化交锋
微专题五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主题一
近现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时空定位
约公元前450年 392年 6世纪 11世纪后 12世纪前后 13世纪 1517年1689年 1804年
《十二铜
表法》
《罗马民
法大全》
罗马法复
兴运动
英美法系
普通法 《大宪章》 《权利法案》 《法国民法典》
基督教成为
罗马国教
新教崛起
大陆法系
主干整合
近 代 西 方 法 律 1.渊源: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2.发展
(1)背景:各日耳曼王国颁布的“日耳曼法”。教会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2)普通法:也称“英美法系”
①形成:12世纪前后,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在英国逐渐形成,这就是普通法。
②发展: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近 代 西 方 法 律 3.大陆法系(民法系)
(1)形成:13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2)发展: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4.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原则。
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评价
(1)积极
①有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性与权威性。
近 代 西 方 法 律 ②可以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③可以迅速灵活地反映社会发展对法律调整提出的不同要求,及时确立合乎社会需要的法律规范。
④有利于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防止法官专断和任意处理问题,保持法律的公正。
(2)消极
①西方法律过于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②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
③黑人、原住民和妇女没有完全的公民权
宗 教 伦 理 与 教 化 1.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
(1)基督教统治的建立: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国家逐渐接受了基督教。
(2)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2.宗教改革后的新教
(1)积极: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
(2)局限:新教排斥其他教派,引起了多次宗教冲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些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
主题二
战争与文化交锋
时空定位
前334年 前30年 13世纪1775年 1783年 1787年 1825年 1848年 1914年 1918年1919年1939年1945年1947年
希腊化时代
蒙古
西征
美国独立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亚历山
大东征
罗马征服
托勒密埃及
1787年
宪法
十二月
党人起义
德国
革命
五四
运动
印度
独立
主干整合
一、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概念:“希腊化时代”,指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的时期。
2.希腊化的表现
(1)亚历山大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文化和西亚文化。
(2)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
(3)影响
①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②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
③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 交流 1.西征的过程
(1)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亲征。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2)第二次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3)第三次西征:13世纪中叶,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2.西征的影响
(1)严重破坏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
(2)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3)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由东向西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
二、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特征及表现 评价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①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 ②表现:使用的英语已经发展为美式英语;饮食文化、艺术生活也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 ①进步性: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②局限性: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是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
拉丁美洲文化 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葡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偏远内陆地区,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得以保留 ①积极性:取消了奴隶贸易、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
②局限性: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战后形成了考迪罗独裁权力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①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 ②波兰:1830年11月,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进一步推动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 ③德意志:普鲁士进行并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改革;1848年,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①在欧洲建立了一个从大西洋沿岸到波兰,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
②拿破仑大军所到之处,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
③在反抗法国征服的斗争中,欧洲各地出现了不断高涨的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
④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①殖民国家改造甚至消灭被殖民地区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 ②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 ①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②印度: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印度上层精英却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但印度的传统文化顽强地保留下来。
③埃及: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但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得以保留
三、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一战与文化重构 1.背景
(1)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被压迫民族已经存在民族独立的愿望和行动。
(2)一战客观上进一步传播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
(3)一战后期,旧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
2.文化重构的表现
(1)东欧出现一批新民族独立国家
(2)对白人优越论与民族自决的认识。
(3)亚非拉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①中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②法属印度支那:胡志明与民族解放斗争,争取民族独立。
③印度:甘地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④埃及、墨西哥等地:出现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
二战与文化重构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现代化的推进;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建立。
2.文化重构的表现: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1)印度:现代文化呈现多样性。
(2)新加坡、韩国:有类似的儒家文化背景,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现代的东方文化。
(3)埃及: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文化;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
主题三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时空定位
前202年 前138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1368年 1405年 16世纪 18世纪 20世纪
张骞出使西域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棉花传入内地
郑和
下西洋
中国茶传播到欧洲
钟表传入内地
“万里茶道”
工业
革命
“大袍式”女装
世界贸易
突飞猛进
主干整合
一、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1.古代的商路
路线 影响
丝绸之路 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后开辟出一些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草原丝绸之路” 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的
“西南丝绸之路” 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 在东西方交流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物质 文化 传出 (1)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中亚向西传播。
(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3)瓷器主要经过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
传入 (1)西汉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良种“汗血马”,同时引进了苜蓿、葡萄等作物。
(2)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种有: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
(3)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精神 文化 (1)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
(2)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3)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4)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二、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1.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阶段 原因 表现 影响
15世纪之前 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近代以来 新航路的开辟、西欧的殖民扩张 (1)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欧洲的产品也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2)贸易的扩大促进股份公司出现和发展,如荷兰东、西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西印度公司等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 革命后 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更快速的交通工具 (1)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2)从1870年到一战爆发前,世界贸易额增长了近2.6倍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
20世纪上半期 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的发生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 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20世纪下半期 中国改革开放;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从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增长约100倍。(2)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世界贸易突飞猛进
2.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原因:国际贸易的开展;买卖双方的接触;商品对文化习俗的传播。
(2)表现
茶的 外传 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影响:中俄之间形成“万里茶道”;荷兰许多富裕家庭设有“茶室”;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英国形成了“下午茶”
服饰 变化 17世纪末,中国服装随着传教士传到法国
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采用了东方女装的样式
中华民国建立后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饰的特点
钟表 传入 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
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
进入20世纪,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广销世界各地
主题四
人口的迁徙与文化的交流
时空定位
前2000年 前1500年 前1300年 前2世纪公元6世纪1492年 16世纪 18世纪 19世纪中叶1945年 1950年 2001年
印欧人的
早期迁徙
雅利安人
进入印度
赫梯帝国
进入鼎盛
时期
亚欧游
牧民族
大迁徙
发现
美洲
三角贸易
开始
殖民者来到
澳大利亚
华工赴
美洲和
大洋洲
联合国成立
难民署
世界
难民日
主干整合
一、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1.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迁徙
①时间、范围: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
②方式: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
(2)影响: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族群 概况 结果
赫梯人 ①公元前17世纪,建立赫梯帝国,曾占领巴比伦城。 ②公元前14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多次与埃及发生争霸战争 公元前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逐渐衰落
波斯人 公元前6世纪,崛起于伊朗高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 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
希腊人 ①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 ②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 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雅利安人 ①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②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 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
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1)大迁徙
时间 区域 概况
第一次(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 亚洲 中国北方,匈奴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欧洲 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
第二次 (3—6世纪) 亚洲 ①在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②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欧洲 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2)影响
①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②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③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1.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殖民扩张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美洲族 群变化 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黑人和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影响 (1)文化方面: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2)人口结构方面
①在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
②美国在19世纪中叶建立了所谓的保留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
③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④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只有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
2.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英国殖 民活动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2)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3)1851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
人口结构的改变 原住民人口数量减少,19世纪中叶,白人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3.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背景 19世纪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概括 开始 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
美国 (1)华工是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场所的主要劳动力。(2)19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的华工人数已有十几万
澳大利亚 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
影响 在各地形成唐人街,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1.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1)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①二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同时,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也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
③20世纪90年代,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2)劳动力结构的变迁
①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③20世纪80年代,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难民的救助
(1)1950年,成立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简称“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2)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3)1966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了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
(4)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以期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重视。
3.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1)特点: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2)代表
地区 特征 因素 影响
美国 典型 移民 国家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地的移民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 ①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征。
②多元文化传统也使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
新加坡 移民 社会 特征 城市 国家 ①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 ②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③华裔、印度裔移民的迁入 ①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②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③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主题五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核心概念
春秋时期希腊化时代 汉代 唐代 宋代 15世纪 明末清初 1683年 1898年 1905年 1909年1972年 2003年
私学产生
造纸术
设立太学
雕版
印刷
活字
印刷
金属活
字印刷
阿什莫林
图书馆
南通
博物苑
《世界遗产公约》
亚历山大
博学园
遣唐使
玄奘译经
白鹿洞
书院
耶稣会士
翻译活动
京师
大学堂
京师
图书馆
《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公约》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主干整合
一、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1.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教育
官学 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私学 产生:春秋时期;发展:唐朝以后,私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2)近代大学教育
①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②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③清华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3)新中国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4)西方社会教育的发展
古代 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基础
近代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柏林大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③美国大学则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
2.印刷书的诞生
(1)历程
时间 概况
约公元前30世纪 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春秋至秦汉 中国最早的书籍——简策和帛书
105年 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大大促进文化的传播
北宋 毕昇发明用胶泥制的活字,是印刷技术一次质的飞跃
约15世纪中叶 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印刷书的诞生
(2)意义:印刷书的诞生具有革命性的转变;大大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图书馆的成长
(1)世界图书馆
①亚述:公元前7世纪,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图书馆,几乎囊括了当时亚述的全部知识。是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
②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古典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私人图书馆也随之兴起。
③公共图书馆: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
(2)中国图书馆
①古代藏书
官家藏书:古代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 “堂”“室”等藏书之所。
私家藏书:明清两代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
②近现代图书馆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1916年起,凡在内务部立案的出版图书均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
4.博物馆
(1)发展历程
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地点 地位
亚历山大博物馆 约前 290年 托勒密·索托 埃及 最早的博物馆
阿什莫林博物馆 1683年 牛津大学 英国 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自然历史博物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法国人韩伯禄 上海 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自然历史与考 古类博物馆 1874年 英国亚洲文会 上海
南通 博物苑 1905年 张謇 南通 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国立历史博物馆 1912年 民国政府教育部 北京
国立中央博物院 1948年 蔡元培等倡议建立 南京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59年 北京 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2)作用: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