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陀螺 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陀螺 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7 10:0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上20陀螺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读《陀螺》这篇课文,读着读着,就勾起了自己小时候的许多回忆。我上小学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个物质比较贫穷的年代,小孩子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玩具,仅有的几样玩具都是自制的。但也正因为是自制的——不像今天的孩子玩具都是花爸妈的钱买的——也就格外珍惜,玩起来也有特别有感觉,这样的心情体验,正如课文《陀螺》所写的那样,或期盼,或失落,或得意,或懊恼……
《陀螺》全文一共13个自然段,以陀螺这个事物为线索展开叙述。第1-3自然段介绍陀螺的制作与玩法。这个交代是必要的:一则为下文做铺垫,否则事情就无从说起;二则今天的小读者大多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了。4自然段写“我”自己削不出高质量陀螺的懊恼。5-7自然段写“我”过生日得到了叔叔送的陀螺极为高兴。8-12自然写“我”的小陀螺战胜了大陀螺,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情可谓一波三折。最后一个自然段引用一句古语表达了“我”玩陀螺的感悟。
课文生动地呈现了儿童的生活。制作陀螺时,“嵌一颗滚珠”“钉上一枚铁钉”“四处寻找木头”“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写出了孩子们的执着、认真。抽陀螺时,“都爱比个高下”,以至于“只有小陀螺的大多在自家院子里玩,不拿到马路上去应战”,有了一只好陀螺,“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完全是典型的小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课文还通过描写陀螺,从侧面淋漓尽致地表达这些心理。如,“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从侧面刻画出小伙伴们奋力抽打陀螺的状态。又如,“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形象地写出了大陀螺的不可一世,烘托出大陀螺主人的傲慢。作者站在儿童的视觉,用略带夸张的手法描写“我”的内心感受,令人忍俊不禁。“我”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小小的陀螺之战,代表的是荣辱,这往往是小孩子才有的心理。没有“得心应手的陀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在小孩子看来,没有高质量的陀螺是天大的事,以至于“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写出了“我”的苦闷。叔叔答应送“我”一只陀螺,这消息能“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可以看出“我”渴望拥有一只好陀螺。当小陀螺战胜大陀螺,“我”认为“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反复强调“胜利的滋味”“幸运的甜头”,将这次小小的胜利当成“无意中获得的‘荣誉’”,“我”欢欣鼓舞的样子跃然纸上。
课文结尾处耐人寻味。作者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玩陀螺为题材,叙述平凡的生活小事。写到最后,再次回味“我”童年时“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随后以“这真应了一句古话,揭示平凡的小事中包含的朴素道理,引发读者的思考。
《陀螺》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继续学习批注的阅读方法。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课批注的角度侧重在体会深的地方,通过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语词,体会“我”的心情变化过程,并能与同学交流分享。要让学生学会作批注的阅读方法,就需要在课堂中留出比较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去自主阅读。读一遍没有感觉,就读第二遍,读着读着,找到感觉了,有体会了,就自然能作批注了。批注本身只是一种阅读方法和习惯,这个方法和习惯,应该在真实、自然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养成,教师切勿将自己的阅读感受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为批注而批注。
教学目标
1.认识“恨、帅”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钉”,会写“旋、溃”等15个字,积累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2.能在体会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过程,并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3.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
4.能发现作者故意把小事情往大了说的语言表达特点,感受课文语言的幽默风趣。
教学重难点
能在体会深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我”的心情变化过程,并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单元导入,揭示课文
1.出示单元篇章页,读读主题句: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
童年,离不开玩具的陪伴。
你知道爷爷奶奶他们小时候爱玩什么吗?
出示一组图片,了解爷爷奶奶那个年代流行的游戏和玩具。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课文《陀螺》,揭示课题。
3.了解作者高洪波
高洪波,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写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儿童诗、散文、童话等。儿童诗《我想》《童年的水墨画》编入小学语文课文。
◎检查预习,通读感知
1.检查预习,识字学词,读准生字和多音字。
钉铁钉 况且 恨不得 帅气 丑小鸭
一战即败 彻底 溃败 荣誉 自豪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陀螺,写了哪些内容呢?
在学习单上试着概括。
3.交流明确:
第1-3自然段:交代陀螺的制作和玩法。
第4自然段:我做不出高质量陀螺很懊恼。
第5-7自然段:过生日时叔叔送我一只陀螺。
第8-12自然段:我的小陀螺战胜了大陀螺。
第13自然段:我悟出一个道理。
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批注式阅读,体会陀螺制作和玩法的乐趣
1.再次出示单元篇章页,明确单元学习要求: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2.回顾“批注”的角度和方法。
批注的四个角度:有疑问、写得好、体会深和受启发
3.出示学习任务一:
品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陀螺做法和玩法,在体会深的地方作批注。
学生独立批注式阅读5分钟。
4.交流分享阅读体会。
◇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体会“冰尜儿”这个名字的有趣,“小家伙”这个称谓也很有趣,可以感受到陀螺深受人们的喜爱。
◇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
◇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妩媚”“毫无怨言”“舞蹈”这些词语,把陀螺当成人来写,很有情趣,也可以感受到人们对陀螺这种玩具的喜爱之情。
◇他们往往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尜到儿,让它朝对方撞去。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站”“抽转”“撞”“搏斗”“闪”“重整旗鼓”,这一组动词,把赛陀螺的紧张激烈场面描写得绘声绘色,让人心里痒痒的,也想体验一把赛陀螺的游戏。
5.小结:作者写自己童年玩陀螺的经历,为什么要先介绍陀螺的制作和玩法呢?交流明确:让读者了解陀螺,感受到玩陀螺的乐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感受陀螺带来的乐趣。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再次认读本课生字。
2.观察本课要写的字,交流难写易错的字,然后写一写。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随堂反馈
摸 跪 捶 绕 脱 惹 握 摔 掐
甚至 顽皮 脖子 大概 昏乱 凭借
◎批注式阅读4-13自然段,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1.出示学习任务二:
品读课文第4-13自然段,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在体会深的地方作批注。
2.学生独立批注式阅读8分钟。
3.选择一处体会深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所作批注。
4.全班交流分享
(1)品读4自然段,体会“我”做不好陀螺的心情。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我”怎样的心情?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击败。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出得心应手的陀螺,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
从“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四处寻找”“废物利用”……这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我”的不甘。
相机板贴词卡“不甘”,指导朗读,读出“我”的不甘。
◇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从“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这个语句中,可以体会到“我”非常懊恼的心情。
相机板贴词卡“懊恼”,指导朗读,读出“我”的懊恼。
(2)品读5-7自然段,体会得到叔叔做的陀螺时的心情。
从这几段话中你体会到了“我”怎样的心情?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从“恍惚”“老想象着”“手舞足蹈”“恨不得”“一显身手”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我”的激动、期待、兴奋、喜悦……
相机板贴词卡:期待 兴奋。指导读出这样的心情。
(3)品读8-12自然段,体会我斗陀螺时的心情变化。
从斗陀螺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我”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
从“一顿嘲笑”“不伦不类”“士气大减”“不敢向任何人挑战”“一显身手”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我”的沮丧、失落。
相机板贴词卡:沮丧。指导读出这样的心情。
◇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一次次冲击,一次次闪躲,终于无法避开,它们狠狠地撞上了!
从大陀螺和“鸭蛋”的动作描写中,可以体会到“我”当时紧张的心情。
相机板贴词卡:紧张。指导读出这样的心情。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鸭蛋”居然立于不败之地,大陀螺竟然彻底溃败,从这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我”当时惊喜、激动的心情。
相机板贴词卡:惊喜。指导读出这样的心情。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看来这意料之外的胜利,用惊喜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还不够,还应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骄傲、自豪、得意……)
交流,相机板贴词卡:自豪。指导读出这样的心情。
(4)借助词卡,直观形象地体会“我”从做陀螺、得陀螺到斗陀螺的过程中,心情是如何起伏变化的。
◎感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
1.出示课文结尾句:
◇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从字面上说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意思:一个人不能光看他的外貌,海水不可以用斗来估量。
追问:为什么一个人不能光看他的外貌呢?为什么海水不可斗量呢?
3.语句中的“这”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交流明确:指的是“我”的冰尜儿,虽然外貌比较丑,却战胜了大陀螺,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这件事情。
4.你能再举一个事例,来说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吗?
◎初步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1.出示语句: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只是玩个陀螺的游戏,却好像在说一个重大事件似的。像这样这种把小事情往大了说的语言语句,读了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交流,明确:语言特别幽默风趣,能更好地表达人物心情。
2.课文中像这样“以大说小”、幽默风趣的语句还有不少。逐句呈读,并交流语句中“以大说小”、让人觉得幽默风趣的地方:
◇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奋勇搏斗”“重整旗鼓”把斗陀螺的场景,写得好像一场战斗似的。
◇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
——把两只陀螺相遇形容成“金兵见到岳家军”,说起来严肃郑重,却让人感到幽默风趣。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同样说起来严肃郑重,却让人感到幽默风趣。
◇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的风姿。
——“英武的风姿”本来是用来形容军人的,这里用来形容想象中的陀螺。
◇然而世间许多事都是不可预料的,我追求“和平”只是个人愿望,小伙伴们不甘寂寞,一个大陀螺的主人,开始傲慢地向我挑衅。
——“世间许多事”“追求和平”这些词同样严肃郑重,好像是在说重大事件,细细品味却感觉幽默风趣。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在心情变化处、内涵深刻处这些自己体会较深的地方作了批注,不仅知道了“我”心情变化的过程及原因,还知道了“不以貌取人”的人生哲理。
板书设计
20陀螺
说陀螺--做陀螺--得陀螺--斗陀螺--悟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