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忠诚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忠诚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7 22:22:31

文档简介

榕江县忠诚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八年级 语文试卷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题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院子前面是一条长河,已是深秋,水尚不见kū①   涸,反而因渐凉的空气愈发映得澄净缥碧,如明镜一般。
  院子背后,重岩叠嶂,林木cōnɡ②   郁,互相xuān miǎo③   。近处流水潺潺如歌,远处青山隐隐如黛。
  好一处鹤立鸡群之地!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缥碧    B.重岩叠嶂    C.隐隐    D.鹤立鸡群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②夕日欲颓,   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③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④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   ,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
⑦崔颢《黄鹤楼》“   ,   ”两句描绘了明朗秀美、草木争荣的风光。
⑧《野望》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古人常常用号或年号命名著作。如陶弘景的《陶隐居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
C.《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有“诗仙”之称的唐代诗人李白,他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D.《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3分) (   )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7.小文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过程中,用表格整理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事件及相应性格特点,请帮他补出表格空缺的部分。(2分)
聚 焦 人 物 人物姓名 典型事件 事件体现的性格特点
毛泽东 组织秋收起义,期间被捕,死里逃生后,继续工作 ①   
彭德怀 ②    爱护部下、平易近人
(二)现代文阅读
两进虎跳峡
张鸿源
  虎跳峡在滇西北,它是玉龙、哈巴两大雪山南北夹峙金沙江形成的。江心突兀一块巨石,传说曾有老虎从岸边跳上巨石,再纵身跳到对岸,“虎跳峡”之名由此而来。虎跳峡全长17公里,分为上峡、中峡、下峡三段。
  我第一次进虎跳峡,是从中甸的虎跳峡镇步入上峡的。刚到金沙江畔,便看见对面的玉龙雪山高耸云天,皑皑白雪堆积在连绵的峰脊上。时值盛夏夜雨初收的早晨,云雾游移在群峰间,愈显出玉龙雪山的高深莫测。
  接着,我走上一条仅容一人行走的崎岖山路。这条过于简陋的人马驿道,横系在临江的悬崖上,走在上面既艰且险。到了这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山路:陡、细、长、险、滑……我觉得自己真像一只岩羊在峻峭的崖壁上战栗着探行。
  再往前,两岸高山越挤越拢,排列成一道道狭窄的天门。本来在宽阔江面上舒展流淌的江水,一下子挤进这难以容身的狭谷,它勃然大怒,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传响,仿佛洪荒远古开天辟地的遗音。这里不是汪洋大海,但我却感觉到汪洋大海狂暴时的声势和威力:岩在崩,地在动,山在摇。我只觉头晕目眩,脚下站立不稳。据说,漂来的粗圆木和滚落的大石块,在这里都会被粉碎得无影无踪。我只能退到高处,遥遥承受这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刺激……
  怀着上峡带给我的震撼走向中峡。迎面来了一队马帮,我闪身到路旁让道,听着马儿们艰难的足音,看着马帮慢腾腾地消逝在远处断崖后面……马帮就是这样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路途艰险,马帮却奋力前行,走成了峡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峡的谷底礁石遍布,如满天星斗。这些从山上飞滚而来的落石,堆积江中,犬牙交错。江水在其间往复跳跃,浪花推着浪花,漩涡套着漩涡,一路5公里18个险滩相连至下峡。
  我对下峡的感受,第二次比第一次强烈。三年后的正月初,我从丽江的大具乡乘车直奔下峡。抵达停车场,我不禁惊叹:“好个哈巴雪山!”仔细俯仰一番:没有零散的峰头断崖,整体性的山岳和巨型斜面板块造就出大气磅礴的雄姿。而后沿着栈道直至江边的观峡台,在台上远眺江两边玉龙、哈巴凌空对峙。此景正如清代孙髯翁所写:“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夹斗石为门。”前往渡口的路上,日头已经偏西,山巅阳光耀眼,峡谷里却笼罩着浓浓的阴影,几分雄浑,几分肃穆,几分苍凉。
  从渡口乘船前往对岸。上岸后发现没有路,我只得寻着人踩过的痕迹,攀藤抓草往上爬,还得时时小心,脚下不能打滑,否则就会坠下深渊。我大汗淋淋地攀登了近1个小时,才算踏上新开的公路。
  山高峡深,天黑得早,我只好投宿在下峡核桃园的一家小旅店。核桃园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这里的夜特别深沉,空寂得不像在人世间。浓墨似的山头上方,星星在一块不大的天幕眨着眼,默默感受夜的静谧。人在此际,内心一片宁静,仿佛世间一切的纷杂都与我无关。我很快就带着白天的游兴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拂晓我就出发了,穿越中峡来到了上峡。上峡已经开发为旅游景点,修筑了栈道,可下江边挨近虎跳石。峡中筑了公路,可以通车,游览更方便了,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欣赏到一身豪气、雄奇威猛的虎跳峡。但留在我内心深处的,还是那个不经雕琢、野性十足的虎跳峡。我伫立江崖,仿佛又见一队马帮从远处断崖后慢腾腾地走来……
  两次进入虎跳峡,我如同经受了洪炉的冶炼,无论体魄还是心魄,都比过去强健许多。若要问我云南山川最富阳刚之美的地方在哪里,我定毫不迟疑地回答:在虎跳峡!
(选自《滇域探秘》,有删改)
8.虎跳峡全长17公里,分为上峡、中峡、下峡三段。下面所见景物及特征不属于上峡的一项是(3分) (   )
A.雪山高耸   B.山路崎岖   C.礁石密布   D.江水震响
9.下面关于虎跳峡的描述,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 (   )
A.虎跳峡在滇西北,它是玉龙、哈巴两大雪山南北夹峙金沙江形成的。
B.虎跳峡分为上峡、中峡、下峡三段。
C.传说曾有老虎从岸边跳上江心的巨石,再纵身跳到对岸,“虎跳峡”之名由此而来。
D.下峡已经开发为旅游景点,修筑了栈道,可下江边挨近虎跳石。
10.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两次进入虎跳峡,我如同经受了洪炉的冶炼,无论体魄还是心魄,都比过去强健许多”。(3分)
答:   
11.好的游记,写景的同时自然生发出感受与思考,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摄取所见,又不单是写实,处处流露作者的情思”。文中两次写到马帮,请你分别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思。(5分)
答: 
长城秋雨夕
贾宝泉
①雨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
②北国深秋的雨,点点滴滴,点点滴滴,温柔缠绵亦如南国梅子黄时雨。雨催开伞的花,红的,绿的,黄的,叫不上颜色的。八达岭的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便蔚成伞的花圃。伞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都来了,都来到这长城之上,长城之下,一起笑着,嚷着,用手指点着,谁也不肯让心神稍歇。十月的潇潇雨不曾邀来雷声,人们的欢声笑语便是轻奏的雷鸣。
③长城又称“紫塞”,长城外又是塞外。幼时夜读古典诗词,“塞外”的字眼时常让我触目惊心,拖两行细长的清泪,点点滴滴,点点滴滴,落在线装书上。为筑长城的流民,为哭长城的孟姜,更为去国怀乡的戍边将士。
④不再是“风萧萧兮易水寒”,不再是“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再是“胡儿眼泪双双落”。如今,紫塞内外飘扬的是同一面旗子。远近的烽火台还在,东一座西一座结成扛风林。长城上依然有汉家兵将,头戴金盔身着铠甲,不过不是出征,而是笑容可掬地为中外游客导游。
⑤秋雨越来越浓,转眼间就密似珠帘了,而游人并不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了。
⑥一朵又一朵的浓云依恋在长城垛口上,随着长城追到目力不到的远处。雨中看不远,但我推断得出,浓云下面一定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长城的远方,还是云……
⑦长城的外边是花是草是树,塞外的花、草、树。高挑的白桦树挺起胸脯做着雨中浴,绰约的美人松虽然给秋雨淋湿了头发,依旧练着武功,柿和枫执拗地持守霜重色愈浓的性子,分别着一身淡黄、轻红。特别是枫,岁岁年年云鬓样,秋雨不改旧时妆,云雾重了它是轻红,云消雾散它是深红,我行我素地自甘寂寞地守在立着长城的山上,年年云雾没有漂白了它,倒是它把云雾染红了。
⑧树外的古道两旁,小桥流水隐约,竹篱人家宛然画图。古道上有汽车竞赛长跑,在山腰写着一个又一个“之”字。古道用它历经风雨的肩膀扛起现代文明。
⑨当年筑造长城的流民和兵卒,未必想得到他们给后世留下珍宝。往往,举世瞩目的古迹,就是在深重苦难中建造的。它要求建造者准备几百吨的血,几千吨的泪,几万吨的汗,不计其数的生命。它的挺立,意味着一些人倒下。往往,古迹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只是出于一个并不繁复的设想,却在无意间为后世留下珍宝,进而为一个民族制作了图腾。
⑩秋雨渐渐地停了,云隙间透出蔚蓝的天光,湿重的云团躲进山谷里养神,轻纱似的云缕还留在长城山擦拭游人的履痕。夕阳已走到山村,它的光芒并不离开,依旧穿过云阵照着八达岭的群山,以及我身边的长城。长城两侧的山峦上,最美的是枫,是柿树,一株枫就是一个红火把,一株柿树就是一个黄火把。这千千万万的火把,把紫塞内外的长城烧得黄中透紫,有如一簇簇温度不等的火焰。长城是伸向云天的旗,枫是它的红缨;长城是万里关山上的万里路,云是它的驿站。
游人前方是云朵,云朵下面是人,黄皮肤的,白皮肤的,黑皮肤的,棕色皮肤的。而云朵外,依旧是长城;长城的前方,还是云;云下,又是人……
长城赖以存身的,是我的——我们的黄土地。
(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有改动)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②段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句式富于变化,长句短句错杂,体现了散文语言之美。
B.文章以秋雨中“伞的花”将视角自然引到了各国游人,“花圃”一词写出了游人之多。
C.文章第⑦段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柿树、枫树,托物言志,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
D.文章写景很有画面感,“秋雨”“秋夕”两幅画面分别突出了雨中和雨后的色彩和情态。
13.下列关于文章的写作手法及线索,作者没有运用到的一项是(3分) (   )
A.本篇游记从雨中写到雨后,突出雨中登长城的时间变化。
B.作者从长城之上远眺长城之外,突出观察视角的空间变化,游目骋怀,由历史的苦难写到现实的美好。
C.本文以雨中画面为切入点,与一般游记作品一样,以游踪为线索。
D.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叙事抒怀。
14.阅读文本,完成下面的表格,梳理作者所见所感。(4分)
秋雨变化 看到的景象和想到的人或事
秋雨 点点滴滴 ① 
秋雨 越来越浓 ②   
秋雨 渐渐地停了 看到雨后长城上的游人和景色,想到长城赖以存身的黄土地
15.文章开头,作者说“雨中登长城,秋风萧瑟无限意”。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文中“无限意”的丰富意蕴。(4分)
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
风雨游记①
[清]裕瑞
是时也,夕阳已落,晚景苍茫,天北乌云叠起,势如怒马,色如泼墨。银条垂空,电光一掣,金蛇激射,殊令人骇魂眩目。土人②告余曰:“暴雨将至,早回步可也。”余曰:“雨行颇饶佳趣。兴未尽,安可言旋③ ”遂登石桥。历数十级,始及其顶。俄而烈风大作,湖水壁立,老木欲拔。加以雷声殷殷④,长空若虎啸牛吼,吹人几不能立足。急雨倾盆,打头扑面,须臾路没矣。余与从者共联臂挟行,衣履湿透,路皆焦泥,滑而且陷。阴夜迷漫,复怀倾坠之危,踉跄归馆,状致淋漓。然一路笑语不绝,未觉其惫,心怡然有得于中。归后,不暇更裳,衫袜犹滴沥,灯下走笔为记,题其名曰《风雨游记》。
(有删改)
【注释】①这篇游记,记风雨中游北京昆明湖情形。作者裕瑞是清朝文学家、书法家。②土人:当地的乡人。③旋:返回。④殷殷:众多的样子。
16.文章记叙了作者风雨中游北京昆明湖的情形,下列选项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3分) (   )
17.雨中游湖艰辛且狼狈,作者却说“雨行颇饶佳趣”,文中“   ”语句与此相照应。(4分)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   )
A.遂登石桥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B.路皆焦泥 水皆缥碧(吴均《与朱元思书》)
C.复怀倾坠之危 实是欲界之仙都(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D.余与从者共联臂挟行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9.上面两首诗分别适合用什么语调朗读 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平缓 高亢    B.低沉 平缓    C.高亢 欢快    D.欢快 低沉
20.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都运用拟人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做简要赏析。(4分)
答: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山水,不仅是肉眼可见的景色,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情怀。请你参加“走进山水”活动。
21.下面是小语同学搜集到的相关材料,将句子填入文段的横线处,请选出语序最合理的一项(3分) (   )
  山水有性格。李白喜欢的山水,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洒脱,又有“      ”的乐观,而这何尝不是他自己;王维喜欢的山水,是“      ”的幽静,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每一座山水,都是他的思考;苏东坡的山水,既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思索,也有“      ”的闲适。
①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22.除了参观自然风光,观看实景演出也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是对实景演出这一活动的文字介绍,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6分)
  ①实景演出又称实景剧,它是旅游演艺节目形式的一种,以真实建筑、真山真水作为舞台场景,以当地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的演出模式。②它能再现某特定地域的民俗风情,利用多种影视特技特效再现当地具有典型意义的经典故事情节,如开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重庆《风烟三国·桃园结义》、抚州《寻梦牡丹亭》、桂林《印象·刘三姐》等……③如今,各地实景演出市场蓬勃发展,充分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答:
23.“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很多地区因地制宜举办实景演出活动。文文认为这种演出投入过多,形式繁琐,意义不大。下面是小语结合前面的材料和自己的看法,针对文文的观点进行的反驳,请你补全下面的观点。注意表达简明、连贯、通顺。(6分)
  实景演出非常有意义。首先,①  ;其次,②   ;再次,③   。因此,要支持各地发展实景演出。
五、写作能力(60分)
24.我们的祖国山河秀美,幅员辽阔;塞北草原上,一群群骏马迎着阵阵秋风奔跑,清脆响亮的马蹄声在草原上空久久回荡;江南的春天风景如画,河面上烟波浩渺,像罩上了一层又轻又软的白纱;海岛上,骄阳似火,把大地烤得滚烫滚烫的,海面上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海鸥在海面上击水而行;青藏高原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雪,牦牛三五成群地来到山脚下觅食……
  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峰,无论在身边还是远方,都是那么美丽,令我们陶醉、感叹。请你以“这里的风景独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
(1)明确这里的“风景”具体指什么,要针对性地描写某一处风景,表现其特点;
(2)详略得当,描写时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
(3)要写出“独好”的真情实感;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答案:
1.略
2.① 枯 , ② 葱 ,③ 轩邈 。
3.( D )
4.①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②夕日欲颓, 沉鳞 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③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④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
⑦崔颢《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两句描绘了明朗秀美、草木争荣的风光。
⑧ 东皋薄暮望 ,  徙倚欲何依 。
5.( D )
6.( B )
7.
聚 焦 人 物 人物姓名 典型事件 事件体现的性格特点
毛泽东 组织秋收起义,期间被捕,死里逃生后,继续工作 ① 英勇无畏 
彭德怀 ② 观看演出时,他将棉衣披在身旁一个小号手身上;长征过程中,彭德怀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或者受伤的小同志骑(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爱护部下、平易近人
8.( C )
9. ( D )
10.答: 作者两进虎跳峡,在艰险的山路上探行,在无路的山崖上攀爬,锻炼了体能和毅力;同时,山的巍峨、水的奔涌、夜的静谧,陶冶了他的心性。 
11.答: 第一次写马帮“走成了峡谷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马帮的赞美之情;第二次写“仿佛又见一队马帮从远处断崖后慢腾腾地走来”,表达了作者对马帮的怀念之情。 
12.( C )
13.( C )
14.
秋雨变化 看到的景象和想到的人或事
秋雨 点点滴滴 ① 看到了长城上下的雨中伞、伞下游人,联想到自己幼时夜读古典诗词(或长城相关的故事,或长城相关的人物,或长城相关的诗词等) 
秋雨 越来越浓 ② 看到雨中长城外边的景色,想到筑长城的人(或筑长城的苦难,或到长城游览的人等) 
秋雨 渐渐地停了 看到雨后长城上的游人和景色,想到长城赖以存身的黄土地
15.答: “无限意”包括:①对秋雨中和秋雨后长城内外美景的赞美;②长城这一名胜古迹对世界各国游人的吸引和各国友人对长城的喜爱;③对古代筑长城的流民、戍边的将士遭受的苦难的同情;④为中华民族能拥有长城这一民族图腾的自豪;⑤长城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新起点。 
16. ( C )
17. 然一路笑语不绝,未觉其惫。 
18. ( D )
19.( D )
20.答: 周密诗通过写蝴蝶烂醉于东风、野草和花中,表达了诗人沉醉于美景的欢快与闲适;赵翼诗通过写秋风无情地吹红了枫叶、吹白了人的头发,暗含时间流逝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年迈衰老的无奈。 
21.( A )
22.答:①句句式杂糅,应删掉“的演出模式”,②句应删去“等”(或将“……”改为“。”) 
23.
  实景演出非常有意义。首先,① 能提供真实的体验,结合当地文化、民俗,能带给游客独特的旅游体验 ;其次,② 它能借助特定地域的文化资源展现优秀文化魅力,让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再次,③ 增加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答案不唯一,能结合自己的看法谈也可以,比如促进“内循环”等) 。因此,要支持各地发展实景演出。
24.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