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山不老》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青山不老》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6 15:46:28

文档简介

一起课件 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20*青山不老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体会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
语言应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老人坚持不懈植树造林的意义,感悟老人坚持不懈造林的精神。
思维能力:从重点句段中,感受老人以老弱之躯在这穷山恶沟里创造奇迹的不易,感受老人改造穷山沟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品格之高。
审美创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体会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目。
【教学重难点】
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第三站:那些人,那些事
任务驱动 情景架构
在“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一位晋西北默默无闻的山野老农,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
这位老人在干旱、霜冻、沙尘暴肆虐的晋西北。十五年内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第三站,让我们跟随记者梁衡走访这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
活动一:回到现实,走进晋西北
1.快速浏览课文,填写老人信息卡片。
2.综合人物卡片信息,梳理主要内容。
预设:课文讲述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住那方水士,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
3.小结:本文可以采用“人物+事件”的方式来概括主要内容。
活动二:聚焦“环境”,感受“奇迹”
一、小组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聚焦奇迹:
①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烷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②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1.同桌交流:读着这几句话,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2.交流“数字”,直观奇迹
(1)圈画描写奇迹的具体数字,交流体会。
(2)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的面积,感受数量之大,体会这个奇迹的了不起。
(3)小结: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十五年艰苦岁月的见证,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这种奇迹吧!
3.找出描写树的词句:如臂如股、劲挺、勇敢、顶。
预设:提示学生注意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树木与恶劣的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这其实也体现了老农坚持植树、不畏艰险的精神。
4.思考:老人为什么要坚持种树?
预设:让学生结合实际感知“两米”的厚度,感知植树造林的好处——保持水土,再结合“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来说一说老人植树造林的重大意义。
二、小组交流: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奇迹
1.体会大环境中的险恶。
小组交流:抓住关键句“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阅读:山沟所处的大环境是怎样的呢
点拨:
①关注地理环境,如,“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怪物盘踞之地”等。
②关注历史记载,如,“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预设:大环境:环境险恶。
2.体会小环境中的艰苦。
小组交流:抓住关键句“我还知道这院子里的小环境”阅读:院子所处的小环境是怎样的呢?
点拨:
①关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俭朴,单调的生活。
②关注三个典型事例:“五位老汉离世”“老伴静静过世”“女儿三番五次接他遭拒”。预设:小环境:生活艰苦。
③设身体验老人是如何面对“享清福”和“留下种树”这两种选择的,感受选择的无私。
活动三:理解“青山不老”,敬畏一颗心灵
1.出示课文结尾,有感情地朗读,提问: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2.今昔对比,读懂“青山不老”的含义。
(1)看今日之青山:这是一片怎样的青山 找出描写青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景象?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概括 用自己的语言把读到的画面描绘出来。
点拨:绿意盎然、翠色欲滴、郁郁葱葱、葱葱茏茏……
(2)想昔日之青山,这条山沟以前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想象画面。
3.悟“青山不老”之含义: 经过今昔青山的对比,说说你对“青山不老”是怎么理解的。
预设:不老的是青山,那片绿将是永恒的,代代常绿的;不老的是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
活动四:拓展阅读,铭刻一种记忆
1.明确单元主题,拓展阅读
(1)出示单元主题: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2)出示阅读导语: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2.补充介绍我国的植树英雄。
过渡:同学们,文中的老人用15年的时间播种了绿色的希望,创造了一片绿洲,大家是不是被这个故事打动了呢?其实,老人并不孤单,他有共同奋战的老友,还有如他一样把植树造林当成毕生使命的追随者。我们接下来要认识一位感动中国人物,他也是一位植树造林的英雄。同学们读一读相关资料,然后也试着为课文中的老人写一段颁奖词吧,因为他也是一位感动我们每个人的英雄!
1.引导学生品读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的颁奖词和个人简介。
感动中国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杨善洲(1927—2010)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曾获得“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杨善洲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曾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6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带领大家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
2.学生仿写颁奖词,写完后互评。
仿写示例:
生1:他用15年的岁月让荒山变为青山;他用双手创造了绿洲,青山不老,他的生命更是永垂不朽。希望的绿海,生命的归宿,15年的岁月,谱写绿色的诗篇!
生2: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一位81岁的老人,用整整15年的时间创造了如此奇迹。阵阵林涛,驱赶了漫天的黄沙;青山绿水,代替了不毛之地。他将生命化为一片片绿洲,他用佝偻的背书写了青山不老的传奇!
3.小结: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地球对于我们也只有一个。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位八十一岁的老人,用自身的双手植树造林,绿化家园,让绿色常驻每一个人的心中!
4.推荐阅读《吕梁“植树英雄”传——乔建平》《“野人”——张侯拉》。(共26张PPT)
第三站
这位老人在干旱、霜冻、沙尘暴肆虐的晋西北。十五年内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第三站,让我们跟随记者梁衡走访这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






情境任务
在“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一位晋西北默默无闻的山野老农,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
活动一:回到现实,走进晋西北
快速浏览课文,填写老人信息卡片。
采访地点
采访对象
年龄
性别
主要外貌特征
感人事迹
第1课时
综合人物卡片信息,梳理主要内容。
采访地点
采访对象
年龄
性别
主要外貌特征
感人事迹
晋西北山沟的一个院子里
81岁

瘦小、手端一杆旱烟袋、拄着拐杖
在中国晋西北地区植树造林、资助村民
一位山野老人
课文讲述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住那方水士,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
阅读提示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魏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再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活动二:聚焦“环境”,感受“奇迹”
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
他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用“﹏﹏”画出相关语句。
活动二:聚焦“环境”,感受“奇迹”
小组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列数字
植树时间长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十五年艰苦岁月的见证,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这种奇迹吧!
数量多
贡献大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
拟人
树 木
顽强、勇敢、与恶劣环境做斗争
老人
不畏艰险、坚持不懈、顽强执着
老人为什么要坚持种树?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绿树
守住
保持水土
意义重大
黄土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奇迹
老人通过十五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干旱、霜冻、沙尘暴等怪物的盘踞之地改造成了一片绿意荡漾的青山。
读第2自然段,说说山沟所处的大环境是怎样的。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地理环境
◎大风肆虐
◎干旱
◎霜冻
◎沙尘暴
历史记载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读第3自然段,说说院子所处的小环境是怎样的。





老人的
生活
一排三间房
早出晚归种树
五位老汉离世
老伴静静过世
简朴、单调
孤单、寂寞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笔墨来写山沟所处的大环境和院子里的小环境?










衬托
老人创造奇迹之难
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坚 守
执着
无私奉献
造福后代
在享福与吃苦之间,老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青山,创造出了这个奇迹。
活动三:理解“青山不老”,敬畏一颗心灵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
青山是不会老的。
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
今昔对比,读懂“青山不老”的含义
看今日之青山
想昔日之青山
对比
反衬
绿意盎然
郁郁葱葱
狂风肆虐
沙尘暴盘踞
经过今昔青山的对比,说说你对“青山不老”是怎么理解的。
那片绿将是永恒的,代代常绿的。
他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造福后代的奉献精神的精神将是永存的、不老的。
不老的是青山
不老的是老人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指的是什么?
一棵棵参天大树
一条条防风林带
一片片林网
奉献精神
......
老人种下的青山,留下的精神财富,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老人的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
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青山不老”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既深化了文章主题,又使主题形象鲜活起来,让人物精神变得具体可感。这个题目还包含了作者对老人的感谢、敬佩和祝福。
活动四:拓展阅读,铭刻一种记忆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文中的老人用15年的时间播种了绿色的希望,创造了一片绿洲,其实还有许多如他一样把植树造林当成毕生使命的英雄。
云南施甸人,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云南省保山地委领导。他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
1988年,61岁的杨善洲退休,他放弃了到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97%以上,把昔日山秃水枯的大亮山筑成一片绿洲,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杨善洲
(1927-2010)
2010年,杨善洲因病逝世,享年83岁。2011年,杨善洲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其“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感动中国颁奖词
文中的老人也是一位感动我们每个人的英雄,我们也试着为课文中的老人写一段颁奖词吧!
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一位81岁的老人,用整整15年的时间创造了如此奇迹。阵阵林涛,驱赶了漫天的黄沙;青山绿水,代替了不毛之地。他将生命化为一片片绿洲,他用佝偻的背书写了青山不老的传奇!
感动中国颁奖词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地球对于我们也只有一个。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些植树英雄,用自身的双手植树造林,绿化家园,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一起课件”,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在“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一位晋西
北默默无闻的山野老农,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
这位老人在干旱、霜冻、沙尘暴肆虐的晋西北。十五年内绿化了
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第三站,让我们跟随记者梁衡走访这位晋西北的农民,
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
快速浏览课文,填写老人信息卡片。
晋西北山沟的一个院子里
一位山野老人
81岁

瘦小、手端一杆旱烟袋、拄着拐杖
在中国晋西北地区植树造林、资助村民
课文讲述了晋西北的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住那方水士,植树造林十五年,
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魏巍青山,
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
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再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文中的老人创 他是在什么样
造了怎样的奇迹? 的条件下创造奇迹
用“____”画出相 的?用“﹏﹏”画
关句子。 出相关语句。
小组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
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
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
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
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
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
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
的奇迹。
植树时间长 数量多 贡献大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十五年艰苦岁
月的见证,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
的绿。让我们用朗读来感受这种奇迹吧!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
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
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
的凶猛。
树 木 顽强、勇敢、与恶劣环境做斗争
老人 不畏艰险、坚持不懈、顽强执着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
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
是好土啊! ”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
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 绿树
老人通过十五年的艰苦
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
风肆虐,干旱、霜冻、沙尘
暴等怪物的盘踞之地改造成
了一片绿意荡漾的青山。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奇迹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
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
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
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
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地理环境 ◎大风肆虐 ◎干旱 ◎霜冻 ◎沙尘暴
历史记载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一排三间房
早出晚归种树
五位老汉离世
老伴静静过世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笔墨来写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和院子里的小环境?
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
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
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坚 守 执着 无私奉献 造福后代
在享福与吃苦之间,老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
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
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青山,创造出了这个奇迹。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
青山是不会老的。
为什么说青山
是不会老?
看今日之青山 想昔日之青山
经过今昔青山的对比,说说你对“青山不老”
是怎么理解的。
不老的是青山
那片绿将是永恒的,代代常绿的。
不老的是老人
他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
境、造福后代的奉献精神的精神将是永存的、不老的。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
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一棵棵参天大树 一条条防风林带
一片片林网 奉献精神 ......
老人种下的青山,留下的精神财富,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老
人的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

这篇散文的“文眼”,既
深化了文章主题,又使主
题形象鲜活起来,让人物
精神变得具体可感。这个
题目还包含了作者对老人
的感谢、敬佩和祝福。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文中的老人用15年的时间播种了绿色的希望,创造了一片绿洲,
其实还有许多如他一样把植树造林当成毕生使命的英雄。
云南施甸人,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 (1927-2010)
任云南省保山地委领导。他两袖清风,清廉
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
1988年,61岁的杨善洲退休,他放弃了到
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植树造
林,一干就是22年,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
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97%以上,把昔日山
秃水枯的大亮山筑成一片绿洲,且将林场无
偿上缴给国家。
2010年,杨善洲因病逝世,享年83岁。2011年,杨善洲被评
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其“改革
先锋”称号;2019年,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
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
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
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文中的老人也是一位感动我们每个人的英雄,我们也试着为
课文中的老人写一段颁奖词吧!
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一位81岁的老人,用整整15年的时间创造了如此奇迹。
阵阵林涛,驱赶了漫天的黄沙;青山绿水,代替了不毛
之地。他将生命化为一片片绿洲,他用佝偻的背书写了
青山不老的传奇!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地球对于我
们也只有一个。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些植树
英雄,用自身的双手植树造林,绿化家园,
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一起课件”,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
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
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