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祁县中学一部高二年级11月周考地理试题
第丨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图,完成下面 1~3题。
1.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丙 D .甲、丙
2 .四图中 a 、 b 、 c 、d 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a-b-d-c B .d-c-b-a C .a-b-c-d D .c-d-b-a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除 c 地外,其余三地自转的角速度都相同
B .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24 小时
C .图中 a. b. c 三地均为低纬地区
D .仅考虑纬度因素,四地中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d 地
下图示意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局部地区,大圆为赤道。据此完成下面 4~5题。
4 .若图中阴影区和空白区分别为东半球和西半球,OM 线地方时为 0 时,OL 线地方时为 6 时,则( )
A .PO 线经度为 70°W B .O 为南极点
C .QO 线经度为 20°W D .LO 线经度为 160°E
5 .若图中 O 为南极点,图中阴影区为夜半球,空白区为昼半球,则( )
A .此时 MO 线为晨线 B .Q 在 M 的正北方
C .此时 QO 线为昏线 D .L 在 O 的正北方
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其相对强弱制约着地貌的发展方向。实地调查研究表明,下图剖面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明显强于外力作用。据此完成6~7题。
6、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推测丁处山体高耸的原因是( )
①丁处所在岩层断裂上升,地势较高
②丁为背斜构造,岩层不易被风化侵蚀
③内力作用占主导,外力作用较微弱
④丁处岩石的性质与其他地方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板块碰撞挤压是板块构造运动的重要形式,下图示意板块碰撞挤压的四个阶段,其中甲示意一个大洋板块和另一个大洋板块的碰撞,丙示意一个大洋板块和一个大陆板块的碰撞,乙和丁示意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据此完成8~9题。
8、图甲中组成岛屿的岩石主要为(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
9、按照板块碰撞挤压的演变过程,四幅图的正确排序为( )
A.甲、丙、丁、乙 B.丙、甲、丁、乙
C.丙、甲、乙、丁 D.甲、丙、乙、丁
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大江大河的两岸常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 图中最先形成的是( )
A. 一级阶地 B. 二级阶地 C. 三级阶地 D. 河漫滩
11. 在某一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运动的方向是( )
A 水平张裂 B. 保持稳定 C. 垂直下沉 D. 垂直上升
如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①②③④将地球公转轨道均分成四等份,P位置离太阳最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地球自P位置公转到①处的过程中,我国的昼长变化规律为( )
A. 先变长后变短 B. 先变短后变长 C. 逐渐变短 D. 逐渐变长
13. 春分日,中国最早和最晚迎接日出时间间隔大约为( )
A. 3小时 B. 4小时 C. 5小时 D. 6小时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一昼长最小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甲 乙 丙 丁
昼长差 0 5小时30分 13小时56分 24小时
14. 四地中位于热带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 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丁丙甲乙 D. 丁丙乙甲
16. 下图为某花岗岩地质公园内某处的景观照片,图中岩石( )
A. 经过了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B. 可直接转化成沉积岩
C. 是干旱环境的产物,可能含有化石 D. 由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结而形成
下图为某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露点温度是指空气水汽含量和气压一定时,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降至的温度。
17.与乙地相比,甲地风速较小的原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B.水平地转偏向力较小
C.地表摩擦力作用较大 D.距离气旋中心地较近
18.与丙地相比,丁地气温偏高的原因是( )
A.地处平原 B.暖气团控制 C.临近海洋 D.纬度较低
19.此时降雪概率最高的站点是( )
A.甲 B.丙 C.丁 D.戊
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想要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合作完成平面图绘制和模型构建。下图示意该小组成员绘制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该半球是(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21.该成员绘制的风带及其风向正确的是( )
A.东北信风带对应A-是东北风 B.盛行西风带对应B-是西南风
C.极地东风带对应C-是东南风 D.盛行西风带对应A-是西北风
22.图中气压带( )
A.甲和乙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B.乙和丙的成因是动力因素
C.甲和丙附近海域风力强劲 D.在各纬度位置始终不变化
虹鳟鱼属于冷水性鱼类,栖息于水质较好的淡水中,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6-18℃。赛里木湖是新疆天山地区海拔最高的封闭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湖面海拔约2073m,平均水深46.4m,面积453km2。赛里木湖湖区通过改良养殖技术,进行虹鳟鱼规模养殖。下图示意赛里木湖流域。据此完成23—25题。
23.赛里木湖区的水体更新主要依靠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
24.赛里木湖区( )
A.春季水位最高 B.湖水水温较高 C.湖水盐度偏低 D.湖区蒸发强烈
25.赛里木湖区适宜养殖虹鳟鱼的条件有( )
①湖水水温低②浮游植物较多③水质环境好④湖泊面积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天山北麓,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终年不结冰,风光独特,以“热湖”著称,湖水含盐量较高,故又称“盐湖”。在湖中乘船,北岸的雪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显得静谧神奇。近年来,湖区春季降水增多,积雪融水大量增加,受其影响,湖区春季气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下图示意伊赛克湖位置。
简要分析伊塞克湖终年不结冰的主要原因。(8分)
与西岸相比,伊塞克湖东岸的降水总量较多,试从大气环流与地形角度说明其原因。(8分)
试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伊塞克湖区春季降水和积雪融水增多导致湖区春季气温降低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
1-5DAACD 6-10ABCDC 11-15BDBAD 16-20DCBAC 21-25CBBCB
26.
(1)伊赛克湖北部山脉海拔较高,冬季会有效阻挡冷空气(冬季风、寒潮)的侵入;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冰点较低);湖泊水位深,水量大,(热容量大)夏季储存丰富的热量,冬季降温较慢。(8分)
(2)伊塞克湖(位于中纬度地区,)受西风带影响显著,(来自西部大西洋以及湖泊蒸发的)水汽向东输送;受到东部高山阻挡,气流被迫抬升,(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因此东岸降水较多。(8分)
(3)湖区降水增多,云层削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热量减少,气温下降;积雪融水温度较低,汇入湖泊会降低湖泊水温,地面辐射减弱,大气获得的热量减少,气温下降;积雪融化时也会吸收大气中的热量,进一步降低气温。(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