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
3.能感受潮来前人山人海的画面。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
教学难点
能感受潮来前人山人海的画面。
教学过程
大单元教学情境设置:
播放《大美中国》视频,解说:
我们的祖国,山川河流之美,让人心驰神往,无论是广袤无垠的北国大地,还是秀美如画的南国江南,都有着别样的美丽景色。从祖国最高的珠峰,到最深的鄱阳湖,从壮阔的黄河,到美丽的长江,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让人向往。在这里,我们能欣赏到雪山、草原、大漠、森林、湖泊、江河等壮美自然景观,也可以感受到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个地方都有它特有的风景和文化。
今天,中央电视台《大美中国》栏目组向同学们发出邀请,用你们的眼睛去欣赏,用你们的语言去描述祖国的美。让我们先跟着书本,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学习如何描写祖国山河之美。
出示单元首页: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这是王维《汉江临眺》诗里的句子,意思是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告诉了我们,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自然之美。单元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介绍大任务一:跟着书本去旅行,观钱塘江之潮,回云南洱海边走月亮,读着诗歌赏秋江傍晚景,享花牛的惬意,仰望繁星空。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你猜,我们今天将到达祖国的哪一个地方?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将去跟着课本去旅行的第一站,钱塘江。
2.出示资料袋,观看视频,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游戏认读词语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这是总起段落。
2.默读课文,说一说下面的图片对应哪些自然段,连一连。
3.结合课文内容,你能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吗?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时间顺序)
四、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自古以来”是什么意思?
“天下奇观”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突出了什么?突出了钱塘江大潮历史悠久,是雄伟壮观的景象。
2.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意思一样吗?
观潮:观看。
天下奇观:景象。
3.让我们成为那堤岸上的一位观潮人,去欣赏着天下奇观吧!
(二)体会潮来前的人山人海
1.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农历八月十八,我们来到最佳观潮地点-海宁市的盐官镇(出示ppt,认识“盐”字),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海塘大堤吧!(看图认识“大堤”,此时人很多,人山人海,结合图片理解“人山人海”的意思。)
2.请问,你是第一次来这儿观潮吗 就要见到大潮了,你的心情如何 请你带着这种感情读读屏幕上的这句话。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读出人们心情的急切。
3.引导读:
师: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你急于想观潮,还有哪些同学也想去
4.随文理解“若隐若现”“屹立”: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时间顺序
潮来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3.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点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教学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发朋友圈,激趣导入
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去了钱塘江大潮,老师拍下了这些照片,想告诉
我的朋友钱塘江大潮的变化,我该怎样来编辑文字和图片呢?
指名编写朋友圈,并说明这样编写的原因,引出“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
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感受潮来时的声势浩大
读三四自然段:
(1)思:想一想,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勾:请用直线勾画出你找到的句子,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3)说:说说你的感受。
(4)想:想象这些句子让你的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你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你想到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 ,我仿佛听到了 。
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预设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生:我从隆隆的响声,以及闷雷滚动,感受到潮水的声音很大,很猛。
师:这潮水还未出现,就能听见闷雷般的巨响,可见它的气势有多大了。
师:你真会读书,作者是用哪个词形容这潮声的呢 (闷雷滚动)闷雷滚动是什么样 的呢 (播放课件--闷雷声音)
生:隆隆的响声(你思考得真快)
师:一起来学学看。(轰隆隆)
师:再听听潮水声(播放课件),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这潮水隆隆的响声多像闷雷滚动的情景啊!
课件出示:比喻:将“潮声”比作“闷雷”,形象地写出钱塘江潮的气势宏大。
师:是呀,未见其身,已闻其声,真是天下奇观呀!
师:我仿佛听见了 ,看见了 。抽生回答。
预设二: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生:我仿佛听见了闷雷轰隆隆地响着,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远处水与天相接的地方,一条细细的白线出现了,慢慢地越靠越近,越近越粗,堤岸上的人们伸着脑袋,举着手机,等待着,喊叫着。
师:你的画面有声有景,仿佛也拉着我们的心弦靠近了堤岸,越来越近。
师:这条白线是什么?
生:是浪潮。
师:不是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么?不是说浪潮很大么?怎么会是一条白线呢?
生:因为江潮离我们很远,所以才像一条白线。
师:课件出示图片。在很远的地方让出现了一条白线,这就是浪潮。
课件出示:比喻:宽阔的潮头激起白色的水花,远望就像一条白线。
师:这时候人们心情是怎样的?
生:激动。
师:那你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人群很激动,嘴里在说什么?
生:潮来啦!
师:不够沸腾。读书的时候我们也要像这样沸腾,来,再读一遍。
生齐读。
预设三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指名想象画面。
师:是呀,潮水越来越近,快速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谁来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这条线越来越长,越来越粗,再近些,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师:什么是水墙?
比喻:把翻滚的白浪比作了一堵水墙。
师:白线这个时候已经变成水墙,而且白浪在翻滚。孩子们,两丈多高是多高?
生:6米多高。
师: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一丈3米多,两丈多高大概相当于我们两层楼高。孩子们,假如这个时候你就在大堤上,当你看到江面上白浪翻滚,那一堵两层楼高的水墙,你想说什么?
生:我想说钱塘江的大潮实在是太壮观了!
师:注意,这两层楼高的浪潮就要铺下来了,扑向你了,你什么感受?
生:兴奋。
师:你胆儿很大呀!兴奋!还有么?
生:有点儿害怕。
师:害怕。这浪潮真是势不可当啊!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非常准确,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读句子。)
谁来评价一下老师读得?
生:老师读得富有感情,重点突出了钱塘江的浪潮较大的变化。
师:你真会倾听,听出变化来了,那你来读读两两句话。(生读句子)
师:真棒!掌声送给她!孩子们,让我们也再来试一遍。
生齐读。
师:这浪潮如此势不可当,所以课文才说“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奇观’。”
预设四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指名想象画面。
师:你的画面里,千军万马的奔腾气势恢宏!谁来读一读。
师:这战马飞奔起来了,但是孩子们,这可是“山崩地裂”啊!怎么样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他的朗读让我看到了这幅画面,孩子们,我们在读书时也可以像他一样,在读书时候在脑袋里过电影,把这些文字转化成画面,就一定能够把文章读懂,读好。来,自己先试一试,读一读。
师:我从很多同学的表情上看到了他读得非常好,谁愿意来试一试?这样吧,我们比一比,女生和男生比,女生先读,看谁的浪潮气势最足?
男女生读。
师:这浪潮声势如此浩大,所以说,一起读“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成为天下奇观。”
师:这浪潮从远到近,它的什么在发生着变化?
生:声音。
师:它的声音在发生着变化。还有吗?
生:样子。
师:他的样子也在发生着变化。
师:引读
我们往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出现了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越来越近,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了,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课件出示潮之形。
浪潮如此汹涌,它的声音也在发生着变化。刚开始出现的是“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到了后来,浪潮越来越近时,“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浪潮如此壮观,声势如此浩大,所以说,一起读“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成为天下奇观。”
课件出示潮之声
师:孩子们,震撼吗?来,再来读这段话。
生齐读第四段。
师:孩子们,此时钱塘江大潮一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那我们来一个小挑战吧!敢不敢?
生:敢!
师: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师:真了不起!给你们超强的学习能力点赞。请坐。
预设五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什么变化。
师:这一部分主要是写人的,有什么作用呢?
生:从观潮人的角度,侧面衬托出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师: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
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三、借助诗歌,再现奇观
师:孩子们,知道刘禹锡么?
生:知道。
师:他是哪个朝代的啊?
生:唐朝。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他是唐朝诗人,他曾经写下过这样一首诗,来,一起读。
生齐读古诗。
《浪淘沙 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师:读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首诗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
合作学习:同桌一人读诗句,一人读《观潮》中对应的句子。
四、潮去余波,回味奇观
师:这首诗前两句分别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声音和样子,那后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钱塘江大潮?
生:潮去后的钱塘江大潮。
师:很好,那我们课文中描写“潮去后”是在第几自然段?
生: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赶快去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吧!和同桌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生读课文。
生:我感受到了余波也是很壮观的,从这段话看出来的,“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师:请坐!他从这句话体会到余波很壮观,潮去后浪潮一下子就没有了吗?它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回头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这潮去后画面依然是很壮观的。孩子们,这就是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江面非常的平静;潮来时,它的声音和样子都很壮观;潮去后,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所以说,一起来读。
生: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成为天下奇观。
配解说词,拓展延伸
跟着书本去旅行的第一站结束了,天下奇观——钱塘江之潮一定给你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你能为老师的钱塘江视频配一段解说词吗?或者,你也可以选择一处景点,配解说词。
二选一
1.为老师的钱塘江视频配解说词。
2.去游览祖国的壮丽河山,选择一处景点配解说词。
五、板书设计
观潮
潮之声
潮之形 天下奇观(共34张PPT)
自
然
之
美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王维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大任务一:跟着书本去旅行
1.观钱塘江之潮
2.回云南洱海边走月亮
3.读诗歌赏诗景
4.仰望繁星空
赏秋江傍晚景
享花牛之惬意
资料袋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活动一:欣赏视频,激趣导入
跟着书本去旅行第一站
第一课时
观
潮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yán
yì
dùn
dǐnɡ fèi
ɡuàn
bēnɡ
zhèn
shà
ánɡ
hào
yú
活动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读好词语
盐官镇
屹立
顿时
人声鼎沸
横贯
山崩地裂
震动
霎时
昂首
浩荡
余数
薄
báo
bó
薄饼
单薄
bò
薄荷
显示拼音
隐藏拼音
活动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传统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
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观潮
1
①
②
③
④
⑤
活动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说一说下面的图片对应哪个自然段,连一连。
第二自然段
第三、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活动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总起段落:总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①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活动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结合课文内容,你能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吗?
第二自然段
第三、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潮来前
潮来时
潮来后
时间顺序
活动四: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①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历史悠久
奇特的景物或景象
这句话突出钱塘江大潮历史悠久,是雄伟壮观的景象。
自古以来
天下奇观
活动四: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意思一样吗?
观潮
天下奇观
让我们成为那堤岸上的一位观潮人,去欣赏这天下奇观吧!
观看
景象
活动四: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体会潮来前的人山人海
盐官镇
海塘大堤
人山人海
观潮的人很多
活动四: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观潮人
心情急切
湖面
平静
活动四: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若隐若现
屹立
潮
堤
据
盼
顿
渐
堵
犹
活动五:书写生字
活动五:书写生字
重点字指导
霎
shà
笔顺演示
活动五:书写生字
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跟着书本去旅行第一站
第二课时
观
潮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活动一:发朋友圈,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去了钱塘江大潮,老师拍下了这些照片,想告诉我的朋友钱塘江大潮的变化,我该怎样来编辑文字和图片呢?
1
3
2
4
活动一:发朋友圈,激趣导入
天下奇观--潮来时
从远到近
活动二: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感受潮来时的声势浩大(读三、四自然段)
思
想一想,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勾
用直线勾画出找到的句子,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说
说说你的感受。
想
想象这些句子让你的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我仿佛听到 。
我仿佛看到 。
文段1
文段3
文段2
文段4
活动二: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比喻:将“潮声”比作“闷雷”,形象地写出钱塘江潮的气势宏大。
未见其身,已闻其声,的确是“天下奇观”呀!
返回
活动二: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比喻:宽阔的潮头激起白色的水花,远望就像一条白线。
返回
活动二: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比喻:把翻滚的白浪比作了一堵水墙。
浪潮势不可挡,真是“天下奇观”呀!
0m
7m
6m
5m
4m
3m
2m
1m
返回
活动二: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两个比喻:从形、声两个方面写出水势之大,速度之快;声势之动人心魄。
浪潮声势如此浩大,所以说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返回
活动二: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这浪潮从远到近,它的什么在发生变化?
一条白线
逐渐拉长,变粗,
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潮之形——天下奇观
活动二: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潮之声——天下奇观
①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活动二: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什么变化。
从观潮人的角度,侧面衬托出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观潮之人翘首期盼
人声鼎沸
活动二:品读文本,欣赏奇观
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背诵三、四自然段
隆隆的响声
人声鼎沸
踮着脚
风平浪静
响声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
拉长,变粗
水墙
白色战马
山崩地裂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活动三:借助诗歌,再现奇观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yǔ
xī
tāo
zhàng
yú
读一读上面这首诗,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时间短暂,潮水奔腾之快
形容来势很猛,到处都是
风在号啕,浪在吼叫。本文指潮水水势浩荡,声威宏大
活动四:潮去余波,回味奇观
感受潮去后的风号浪吼
①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霎时
活动五:配解说词,拓展延伸
二选一
壹
为老师的钱塘江视频配解说词
贰
去游览祖国的壮丽河山,选择一处景点配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