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大家自主探索折线统计图的优点、特点和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引导大家主动参与,让同学们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感受折线统计图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步骤1.写标题,画互相垂直的水平射线和垂直射线;
2.定单位长度;
3.描点;
4.连线并注明数据。某地2000年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某地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2001年1月制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05101520253530单位:摄氏度············252216.5102853232.511.51926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某地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
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
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八月的平均气温最高)(一月的平均气温最低)(三月至四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的最快)(十月至十一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比一比: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某地2000年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某地2000年的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05101520253035单位:摄氏度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251016。522283232。5261911。55比一比:
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两者都有标题、单位、横轴、纵轴;都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不同点:
1.条形统根计图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
2.折线统计图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2.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2.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摄氏度?最低是多少摄氏度?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4)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的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
(5)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
(6)从体温上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恶化还是好转?(6小时)(体温最高是39.5摄氏度,最低是36.8摄氏度)(37.5摄氏度)(在4月7日的6时至12时下降得最快;在4月9日那天体温比较稳定。)(人体的正常体温)(这个病人的病情好转了)本课小结 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