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绿苑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绿苑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1-16 17:34:36

文档简介

答案:
1.B
2.D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需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到集气瓶内,A错误。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用嘴吹灭容易引发火灾,B错误;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以防液体喷出,C错误;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将试管竖立,D正确。
3.D 槲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2×15): (1×10): (16×7)=90: 5: 56;槲皮素是由槲皮素分子构成的,1个槲皮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槲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2;槲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5: 56,槲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A正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B错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结论,不是现象,故C错误;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只能红热,故D错误。
5.D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故A模型图正确;FeO、Fe2O3、Fe3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约为78%、70%、72%,故B模型图正确;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包括氧化物,故C模型图正确;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D模型图错误。
6.D 水结成“热冰”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不发生变化,A项说法不正确;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B项说法不正确;弱电场作用下,分子运动变得有规律了,排列方式发生改变,C项说法不正确;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D项说法正确。
7.C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Fe2O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燃烧产物不同,故A正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Fe2O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说相同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可能不同,故B正确;纳米铁粉与普通铁丝都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构成二者的原子相同,故C错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说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除标注分数外,每空1分,共46分)
8.(6分)(1)密度小于空气 (2)一氧化碳(或臭氧) (3)元素 (4)+4 (5)沸点 混合物
9.(7分)(1)物理 分解 (2)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原子 (3)①87.62 ②Mg(合理即可) ③Sr3N2
【解析】(3)①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由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2,故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Mg(合理即可);③由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因此,在化合物中锶元素显+2价,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3个电子,因此在化合物中氮元素显-3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氮化锶的化学式为Sr3N2。
10.(6分)(1)集气瓶
(2)H2O2H2O+O2 形成液封,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3)③②①
(4)D
(5)AD(或AF)
11.(8分)(1)Fe(或Ca或Na或Mg)
(2)过滤 漏斗
(3)1L水中含有120mgCaO(或者相当于120mgCaO)(2分) 硬
(4)氢、氧
(5)应该饮用软硬适中的水
12.(8分)(1)反应转化
(2)足量 冷却到室温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的气体减小,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2分)
(3)4
(4)只与氧气反应 不产生气体
13.(8分)(1)作对比实验(或作对比实验,证明空气不能使酚酞变色)
(2)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暗处更容易干
(3)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4)(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分) 固体
(5)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14.(3分)(1)23:24 (2)144
(3)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3.2%。贵阳市南明区绿苑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九年级 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本卷共4页,共14小题,满分60分。答题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P—31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加强扬尘管控 B.直接排放工业废气 C.使用清洁能源 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B. 熄灭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加入固体粉末
3.槲皮素(化学式C15H10O7)是一种草本植物“茶棵子”的主要成分,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用“茶棵子”叶泡水喝具有一定降压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槲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 10: 7
B.槲皮素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
C.槲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2g
D.槲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模型建构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模型图不正确的是 (  )
A.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B.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C.物质分类关系模型 D.原子结构模型
6.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能结成冰,俗称“热冰”,如图为其计算机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B.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排列方式没有改变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Fe2O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产物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
B.相同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可能不同
C.纳米铁粉与普通铁丝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构成二者的原子不同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能影响反应能否发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除标注分数外,每空1分,共46分)
8.(6分)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空气球充入氦气,利用了氦气的物理性质是 。
(2)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
(3)“锶型”矿泉水既有益于人体健康又有抗氧化防衰老作用。这里的锶是指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4)钙钛矿(CaTiO3)已成为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希望之星,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
(5)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从节约成本、适合大量生产的角度看,分离液态空气比较适合工业上获得氧气,原理是利用氧气与氮气的 不同,液态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9.(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1是两个变化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从宏观角度看,变化Ⅰ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变化Ⅱ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2)从微观角度看,变化Ⅰ、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 ,变化Ⅰ、变化Ⅱ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
(3)白光LED是继白炽灯、日光灯和节能灯之后的第四代照明电光源,有21世纪绿色光源之称。白光LED可用氮化锶制新型荧光粉。如图2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锶、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任举一例)。
③根据锶原子和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氮化锶的化学式: 。
10.(6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 。
(3)下面是利用装置E收集气体的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待集气瓶内充满气体后,盖上磨砂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②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将集气瓶注满水,将磨砂玻璃的磨砂面向下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4)从月壤中提取氧气是未来月球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下列关于制取氧气的方法,从月壤资源角度考虑最有可能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 B.分解过氧化氢
C.电解水 D.利用月壤中的含氧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分解制氧
(5)已知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图A—F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 。
11.(8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矿泉水和饮用纯净水
矿泉水是指由地下自然涌出,经过各种岩层,其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矿物质(如铁、钙、钠和镁)的水。矿泉水只以物理方式杀菌,而不加氯或用其他方式处理水质。饮用矿泉水可补充人体必需的元素和矿物质。
饮用纯净水是用反渗透法或蒸馏法,彻底除去了自来水中溶解的离子和矿物质,得到的可直接饮用的水(类似于蒸馏水),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水的硬度(也叫矿化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钙盐与镁盐含量的多少。含量多的硬度大,反之则小。1L水中含有10 mg CaO(或者相当于10 mg CaO)称为1度。软水就是硬度小于8的水,如雨水、雪水、纯净水等;硬度大于8的水为硬水,如矿泉水、自来水、自然界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得超过25度。
(1)矿泉水中富含的一种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矿泉水从地下涌出的过程中,岩层的作用是   ,在实验室进行这一操作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烧杯和   。
(3)某矿泉水的硬度是12度,其含义是   ,该矿泉水属于   水(填“硬”或“软”)。
(4)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电极附近都有气泡产生,左右两侧玻璃管中的液面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   (填元素名称)元素组成的。
(5)你对健康饮水所提的一条建议是   。
12.(8分)建构合理的思维模型,既能促进深度学习,又能提高思维品质。小明建构了“混合物含量测定”的思维模型,如图1:
图1
运用该模型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原理分析】
(1)利用某种化学物质将氧气反应掉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属于思维模型中的   (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实验过程】
(2)按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红磷必须   (填“少量”或“足量”);弹簧夹的最佳打开时间是   (填“反应刚结束”或“冷却到室温”)时。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图2 图3 图4
【数据推导】
(3)同学们将图2装置改进为图3装置,红磷足量,若试管容积为30 mL,实验开始前夹紧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对应的初始刻度为10 mL,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最终停留在刻度约
 mL的位置。
【实验反思】
(4)运用上述思维模型,小明又设计了如图4实验装置,试猜想铜粉可代替红磷的主要原因:   、   (写两条)。
13.(8分)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Ⅰ.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氨气与氯化氢相遇会 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氨气和氯化氢均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Ⅱ.分子的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探究一:探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A B C D E F
图1 图2
【实验操作】
步骤一:如图1所示,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蒸馏水,各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二:向A、E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有橡皮塞的导管按图1连接好, 并将E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分析讨论】
(1)实验中使用了F装置,其作用是 。
(2)步骤二中,可观察到B、D试管中的液体均由无色变成红色,且先出现颜色变化的是D试管,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请另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来证明上述结论 。
(3)图1中装置C的作用是 。
探究二:探究分子质量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实验操作】如图2所示,两支注射器内分别盛有浓盐酸和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A、B、C三个标记。实验开始时,同时向长玻璃管两端的脱脂棉上各滴入10滴浓盐酸和浓氨水,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且AB段内白烟最浓厚。
【分析讨论】
(4)AB段内白烟最浓厚,说明分子质量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是
。生成物氯化铵常温下的状态是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5)请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4.(3分)某品牌含氟牙膏的主要成分是单氟磷酸钠(Na2PO3F),对牙齿有保护作用。
(1)单氟磷酸钠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单氟磷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求单氟磷酸钠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