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基础复习(一)
知识点 1 山环水绕的地表形态、冷湿的气候
1.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 ( )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2.东北三省东面和北面的邻国分别是 ( )
A.朝鲜、俄罗斯 B.俄罗斯、蒙古 C.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D.哈萨克斯坦、印度
3.以下城市不位于东北三省的是 ( )
A.哈尔滨 B.满洲里 C.沈阳 D.乌鲁木齐
4.东北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 )
A.平原、山地 B.高原、盆地 C.平原、丘陵 D.高原、平原
5.下列河流中,属于中朝边界的河流是 ( )
A.黑龙江 B.松花江 C.乌苏里江 D.图们江
6. “白山”和“黑水”分别是 ( )
A.长白山、黑龙江 B.长白山、松花江 C.大兴安岭、黑龙江 D.小兴安岭、黑龙江
7.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8.读“东北地区图”,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1)省级行政区全称:A ,C ,B ,D 。
(2)地形区:E 岭,F 岭,F 岭,F 平原。
(3)邻国:① ,② 。我国与邻国①以 江为界; 江是我国与邻国②的界河。
知识点 2 重要的农林基地
1.东北地区的土质是 ( )
A.红壤 B.黄土 C.黑土 D.紫色土
2.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 )
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 C.人口稀少 D.雨热同期
3.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春小麦、棉花、大豆 B.冬小麦、玉米、大豆
C.冬小麦、棉花、花生 D.春小麦、玉米、大豆
4.东北大米的品质优良,营养成分含量高,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充足 B.降水丰沛 C.生长周期长 D.地势平坦
5.东北地区能种植水稻,主要原因是 ( )
A.平原广大、土壤肥沃 B.降水丰富、灌溉便利
C.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D.夏季雨热同期
6.东北地区作为全国农产品生产基地,首先应该是 ( )
A.糖料基地 B.油料基地 C.粮食基地 D.棉花基地
7.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 ( )
A.东北林区 B.西南林区 C.东南林区 D. “三北”防护林
8.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指的是 ( )
A.松嫩平原 B.东北平原 C.辽河平原 D.三江平原
知识点 3 发展中的重工业基地
1.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城市是 ( )
A.葫芦岛 B.大连 C.丹东 D.营口
2.东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线是 ( )
A.黑龙江 B.松花江 C.图们江 D.黄河
3.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市场 B.森林资源 C.科技 D.矿产资源
4.制约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A.资源日益减少 B.发展节能产业 C.提高资源加工水平 D.开发新能源
5.下列工业区中,属于我国东北部的一个老工业区的是 ( )
A.辽中南地区 B.京津唐地区 C.沪宁杭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6.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工业中心有 ( )
A.兰州、唐山 B.长春、哈尔滨 C.沈阳、武汉 D.重庆、大连
7.东北地区最大的油田是 ( )
A.大庆油田 B.胜利油田 C.华北油田 D.克拉玛依油田
8.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工业部门是 ( )
A.钢铁工业 B.石油工业 C.木材加工业 D.数控机床
9.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影响其工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源 B.交通 C.资源 D.劳动力
10.下列工业部门属于东北三省的主导工业的有 ( )
①钢铁工业 ②机械工业 ③石油工业 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 ⑤食品工业 ⑥服装工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知识点 4 黄土铺就的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1.关于黄土高原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B.东起乌鞘岭,西至太行山,南连长城,北抵秦岭
C.东起秦岭,西至长城,南连乌鞘岭,北抵太行山
D.东起长城,西至秦岭,南连乌鞘岭,北抵太行山
2.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的地区是 (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10
3.下列河流流经黄土高原的是 ( )
A.长江 B.黑龙江 C.黄河 D.松花江
4.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 ( )
A.地壳变动 B.风成说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5.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这反映出 ( )
A.流水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B.风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C.流水的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D.风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6.以下景观属于黄土高原的是 ( )
A.石林 B.沙漠 C.塬、梁、峁、川D.石山
7.黄土高原上,由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的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 )
A.黄土塬 B.黄土峁 C.黄土梁 D.黄土川
知识点 5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1.不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原因的是 ( )
A.滥垦乱伐,过度放牧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黄土结构疏松 D.植被稀少
2.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有 ( )
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
②使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③泥沙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④加剧地震灾害的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 C.人均耕地少 D.农作物产量下降
4.据史料记载,我国的黄土高原曾经是茫茫林海,如今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大量减少 B.人类过度开发
C.地壳运动频繁 D.北方寒潮长期侵袭
5.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是 ( )
A.大力发展畜牧业 B.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
C.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 D.扩大荒地的开垦面积
6.如图所示,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滑坡 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 D.修筑窑洞
7.要让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 ( )
A.增加草地放牧的牧畜数量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C.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D.加大化肥施用量,提高粮食产量
8.下列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陡坡地应全部退耕,保留的缓坡耕地应修建梯田用以耕作
B.退耕结合植树种草,发展林牧等多种经营,解决好农民的生活出路
C.退耕的同时要控制人口增长
D.退耕会减少农民的收入,让农民陷入贫困
9.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目的]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探究过程]
兴趣小组设计了四组对比实验,具体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烧杯中阴影部分表示泥沙)
[探究结果]
实验结果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实验1 降水强度_____(大、小),水土流失严重
实验2 沙土比黏土水土流失严重
实验3 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实验4 地表坡度_____(陡、缓),水土流失严重 地形破碎、地表坡度大
[拓展延伸]
(1)人类的哪些活动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至少答出2点) 。
(2)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人们都采取了哪些综合治理措施 (至少答出2点) 。
知识点 6 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黄土高原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 (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水能
2.晋、陕与内蒙古交界处的煤田,储量极为丰富,被誉为 ( )
A. “煤海” B. “金三角” C. “塞上江南” D. “乌金三角”
3.山西省的四大煤炭基地不包括 ( )
A.晋北 B.晋西 C.晋东 D.晋南
第六章基础复习(一)
知识点1
1. A 2. A 3. D 4. A 5. D 6. A 7. C
8.(1)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北京市
(2)大兴安 长白 小兴安 三江
(3)俄罗斯 朝鲜 黑龙 鸭绿
知识点2
1. C 2. C 3. D 4. C
5. D 【解析】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因此受雨热同期气候特征的影响能种植水稻。故选项 D符合题意。故选 D。
6. C 7. A 8. D知识点3
1. B 2. A 3. D
4. A 【解析】东北地区的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资源枯竭。故选A。
5. A 【解析】位于我国东北部的老工业区是辽中南地区;京津唐位于华北地区,沪宁杭位于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故选A。
6. B 7. A 8. D 9. C 10. A
知识点4
1. A 2. D 3. C 4. B 5. B 6. C 7. D知识点5
1. A 2. C
3. B 【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导致人均耕地减少,所以就会开垦荒地,破坏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农作物产量下降,自然灾害频繁。故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故选B。
4. B 5. C 6. C 7. C 8. D
9.【探究结果】
实验结果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实验1 降 水 强 度 大(大、小),水土流失严重 夏季暴雨冲刷
实验2 沙土比黏土水土流失严重 土质疏松
实验3 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地 表 裸 露 , 缺乏 植 被保护
实验4 地 表 坡 度 陡(陡、缓),水土流失严重 地形破碎、地表坡度大
【拓展延伸】
(1)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耕地
(2)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适量放牧
知识点6
1. C2. D 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