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设计3

文档属性

名称 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学设计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18 20:1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的或扩张)的 。
2、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 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存在,并具有流动性的特点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在前面一课,学生通过直接感受或通过简单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来说明空气存在并且具有流动性,相对比较简单,而且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感知。但是要理解空气占据空间,并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变化这一概念有一定难度,因此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实验中仔细观察,借助媒介认真思考是教学的关键。
3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与其它物质一样, 空气也是一种物质,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空气有被压缩的性质。
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1、理解“占据空间”
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想看这个故事的动画片吗?请同学们在看的时侯留心观察,并且思考,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师:动画片看完了,乌鸦究竟是怎样喝到水的?谁来说一说?
(预设学生回答:乌鸦往瓶子里放石子,水就升高了,它就喝到水了;因为石子重,落到下面,水就跑到上面了;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水只好跑到上面了;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水被挤到了上面。)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水被挤到上面,水面上升,乌鸦就喝到水了。此时,石子占据了---瓶子的空间;看,粉笔占据了--粉笔盒的空间;你占据了你座位的空间。
2、揭示问题
师:再看,杯子里装满了——水,我们就可以说——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把杯子里的水倒掉,杯子里还有物质占据杯子的空间吗?为什么?还有别的想法?
(预设学生回答:没有,因为水倒出去了;有,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师:同学们的观点不一样了,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好吗?
板书课题
空气占据空间吗
【设计意图:动画片引入更贴近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的交流中理解什么是占据空间,同时产生问题: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进入下面的探究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活动2【讲授】探究新知
(一)空气占据空间吗
活动一“纸巾不湿”
师:我们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怎样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呢?我们可以借助实验材料做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1、提出问题,进行猜测。
师:同学们看(拿一张纸巾放到水里)纸巾直接遇到水,就会——湿。如果老师借助这个空杯子,把纸巾紧紧的塞到这个杯子的底部,再把杯子竖直倒扣进入水中,纸巾会湿吗?猜测一下,为什么这样猜测?
(预设学生回答:会湿,因为杯子到水里了,还是倒扣进水里了;不会湿,因为倒扣以后,杯子里有空气,水上不去,所以纸巾不会湿。)
师:出现了不同的猜测,究竟会怎样呢?想不想试一试?
2.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师: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1纸巾塞紧,2竖直倒扣进入水中,把杯子按在水里要好好观察,看到了什么现象,3竖直拿出,把杯口擦干,看纸巾是否湿了,想想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3、小组实验。
4、小组汇报。
师:实验结果和你的猜测一致吗?说说其中的原因。
(预设学生回答:和我猜测的一样,纸巾没湿,纸巾没有遇到水,纸巾没湿;空气把水和纸巾隔开了;我认为杯子里有空气,阻止了水进入杯子,说明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
师:谁的实验结果和猜测不一致。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5、小结:
通过纸巾不湿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杯子中有空气,是空气阻止了水进入杯子中,所以纸巾没湿。
6、过渡
师:得出科学结论只做一个实验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再做实验进一步探究,有兴趣吗?
活动二,乒乓球沉到水槽底部
1、提出问题
师:看,这是一个浮在水面的乒乓球。不用手按,乒乓球能沉到水槽底部吗?
(预设学生回答:不能,水有浮力,乒乓球会浮上来。)师:借助这个杯子呢?我们来尝试一下,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2、小组自主实验。
3、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解决难题了。说说你们是怎样做到的。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预设学生回答:受纸巾不湿的启发,我们竖直扣下杯子,杯子里的空气没有跑掉,水没有进去,乒乓球就在水槽的底部了。说明杯子里真的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师:没成功的同学,你们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预设学生回答:杯子倾斜了,空气跑了,水占据了杯子里空气的空间,乒乓球就浮上来了)
4小结
乒乓球沉在水槽的底部,说明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活动三:瓶中吹气球
师;同学们吹过气球吧,把气球放到瓶子里,吹过吗?
1看现象
师:谁愿意来吹气球?看看我们能有什么新发现?
结果:不一样大.(先吹瓶子没有眼的,再吹瓶子有眼的。)
2、找原因,解释现象。
师:这是怎么回事?找找原因,观察瓶子,有什么发现,谁能说说你的看法,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预设学生回答:我认为没有眼的,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所以吹不大,有眼的空气跑掉了,所以能吹大。)
3、得出结论
师:虽然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通过上面三个实验,说说你有什么想法?你们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4、小结:
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空气还占据着我们周围的——空间,空气充满每一个角落,空气占据整个地球的空间。所以有人说,地球是个大气球。
【设计意图:上面的三个活动,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层层递进的。即第一个活动是“纸巾不湿”,使学生经历猜测,小组探究,观察现象,试着解释现象,初步感知空气占据空间。第二个活动是“让乒乓球沉入水槽底部”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空气占据空间的基础上,试着解决在不能用手直接按乒乓球,只借助一个空杯子的情况下,“让乒乓球沉入水槽底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同空气真的是占据空间的。第三个活动是“瓶中吹气球”看到了不一样的现象,查找原因,试着做出合理的解释。在此三个活动的基础上自行得出结论即空气占据空间。
我认为科学教育的一个关键目标就是改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不能凭空产生,必须在学生解决感兴趣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所以在上面的三个活动中,我为学生们提供适当的探究、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材料,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提出问题
师:空气和水,石子一样都是物质,所以它们都会占据空间。可是空气和水比较,它们占据空间又有什么不同呢?
2、讨论实验方法
师:我们借助这个注射器来比较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不同。想想怎样做呢?
(明确:抽取相同的水和空气,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推拉活塞,注意力不要太大。重点观察它们的空间有没有变化。)
3、小组实验:轮流做,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
师:谁能把你观察到的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学生回答:在推的时候,水占据的空间没有变,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了,在拉的时候,水还是没有变,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大了。)
5、小结
师:也就是说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会变化,而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板书)
6、用画画的方式解释推注射器时空气发生的变化。
师:假设这是5个空气粒子,推注射器它们会怎样变化,想象一下,我们怎样把它们画下来。
7、看记录单
师:看记录单,在左边注射器里画正常状态的5个空气粒子,右边注射器里画推注射器后的5个空气粒子。
8、汇报
师:谁能解释你为什么这样画?
9动画演示
师:5个空气粒子原来距离大,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很小。每个空气粒子的大小是不会变的。
师:空气粒子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变小,说明了什么呢?
(预设学生回答:1空气的体积是可以变化的,2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3,空气能压缩。)
10、空气被压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空气能被压缩,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呢?谁能说一说?
【设计意图: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我采用的是空气和水的对比实验,使学生知道在如何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对比观察。接着解释空气在注射器里是如何发生的变化,我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对学生来说是一次较大的挑战,因为需要学生思考后,作出合理的解释。我希望学生从空气粒子的角度来思考,所以提出假设注射器里有5个空气粒子,怎样画出它们在注射器里的变化,这是物质概念的一次升华,让学生尝试着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是很有必要的】
三、归纳总结:
水和空气的比较
师: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实验,现在我们把地球上最重要的水和空气再梳理一下。(课件,维恩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水和空气的共同点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物质,生物都离不开。 ),不同点水是 ( 看得见,重,摸得到 ),空气是(看不见,轻,摸不到 )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可以怎样补充?相同点(都能占据空间)不同点空气(占据空间可以变化)水( 占据空间不会变化。)
【设计意图:利用水和空气的比较,进行知识的梳理,使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认识的发展。】
活动3【活动】拓展练习
四、拓展应用
1、提供材料,制作喷泉。
师:闫老师知道咱们二十五小,为了培养你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假期经常让你们做科技小制作。我们能不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个小喷泉。
(课件出示:材料两个吸管,一块橡皮泥,半瓶矿泉水。 借助这些材料,在不能倒水,不能挤压,不能打孔的情况下,能不能利用空气把水从一个吸管挤出来呢?先思考,再动手操作。(自制一个喷泉 机动,时间少演示)
汇报
师:谁成功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预设学生回答:我把瓶口封住,不让空气跑掉,一根吸管插到水里,一根不插到水里。向没插入水中的吸管向瓶中吹气,几下水就出来了;我想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还能被压缩,所以我用空气把水挤上来)
【设计意图:科学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制作小喷泉,使学生做到做前先思考,做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做后交流,反思自己的不足,再改进。】
活动4【作业】总结
他的做法对你有启发吗?课下可以接着做这个实验,还可以继续创新,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你们的小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