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
《空气占据空间》是在学生认识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的气体的基础上,再来认识空气是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学生已经知道瓶子、杯子里面都有空气,但是对于“占据”的概念理解起来就有一定难度,本课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有结构材料的观察、实验和研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相互启发和交流,使学生建立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概念,教材安排了三个实验,实验一用空气把水挤出来。实验二是杯子塞纸不湿的实验。我觉得水被挤出来的第一个实验,学生不易操作,换成了自己设计的实验,使学生看得更明白。本课内容既是上节课空气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又是对空气性质的新的认识与掌握。
2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空气有所了解,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能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的气体。本课的设计中,通过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研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独立思考、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善于倾听和交流的习惯;渗透正确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证精神;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不断揭示事物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兴趣,体验合作研究的快乐和兴趣
3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可以变化(被压缩和扩张)的。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5重点难点
解释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乌鸦喝水的故事
活动一 回顾语文课本上的《乌鸦喝水》
1.通过《乌鸦喝水》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学过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老师没上过《语文》课,很想听听你们讲一下《乌鸦喝水》的故事。
师:(学生们应该能讲),孩子你讲得很好。你们学的是课文里面的乌鸦。今天老师也准备了非常特别的歌曲叫《乌鸦喝水》,想听吗?(播放视频)。
生:预设回答:想。(播放视频)边看边想聪明的小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视频结束后,请孩子们讲述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预设回答:不想。我的《乌鸦喝水》不是课文而是歌曲,我相信你看了以后就会觉得好,(播放视频),
预设回答:(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 )若学生不充分,教师不断启发。
2.让学生充当聪明的小乌鸦,把《乌鸦喝水》演一演,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3.聪明的小乌鸦可以用石头把水挤出来。说明(石子占据空间)
4.板书:
石子占据空间
石子占据空间,我们周围的空气又占据空间吗,带着疑问我们进行实验吧!
活动2【讲授】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活动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无底的瓶子,罩在水槽中乒乓球位置降低,打开盖子乒乓球位置上升。
1、实验步骤(播放课件):
(1)将乒乓球放入水槽中。(标记水的位置)。
(2)把无底有盖的瓶子罩上。(标记水的位置)。
(3)观察乒乓球的位置。
(4)慢慢打开瓶盖,观察乒乓球有啥变化。(水的位置有啥变化)
2.探究
预设师问:罩下瓶子和没罩下瓶子乒乓球有啥变化?
预设生答:罩下瓶子乒乓球的位置下移。
预设师问:为啥瓶子里的球会沉下去?
预设生答:瓶子里的空气占据空间,水进不去,所以乒乓球下沉。
预设师问:慢慢打开盖子小球为啥又浮上来了?
预设生答:打开盖子,水把瓶子里的空气从瓶子里挤出来了。
预设师问:原来的空气的位置去哪里了?
预设生答:挤出瓶子外。
预设师问:那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空气被挤出来了呢,如果是,瓶盖开的越大,小球上升得越快;瓶盖开的越小,小球上升的越慢,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重新做一遍,教师在重新做一遍。
预设师问:大家的推测对吗?
预设生答:是这样。
3.小结:
当我们往下压瓶子时瓶子里有空气,因此水进不来,我们拧开盖子时,空气从瓶盖挤出,里的空间又被水占了。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活动3【活动】空气占据空间的典型实验
活动三:进一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
杯子入水,杯底的纸巾不湿的实验
1、设计分组实验,明确“空气占据空间”
过渡
预设师:空气真的占据空间吗?(不占据、占据),我们带这些疑惑一起动手实践一下。
实验
白板播放实验材料及步骤:
材料:玻璃杯、纸巾、毛巾、水槽。
实验步骤:
a.把纸巾塞紧玻璃杯底部。
b. 将玻璃杯竖直倒放在水槽中(让学生仔细观察)。c.将玻璃杯竖直从水中取出。用纸擦干净瓶口的水。(注意要竖直取出)d. 取出餐巾纸。
2.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杯子里的纸为啥不湿?用你的话说一说吧。
预设师:如果空气不占据空间?纸巾会怎样?(水会进去,纸巾会湿)
预设师:现在纸巾湿了吗?说明什么?(水没进去过,教师再演示水进去了没有,然后学生再次观察杯子倒罩入水中,水是否进入杯中。)
预设师:那你们觉得空气真的占据空间吗?(空气占据空间)
完成最优秀的一组给予表扬(师生一起拍手唱歌,打开链接《孩子你真棒》
3.小结:
通过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空气真的占据空间(播放课件,并用白板软件勾画。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既然空气占据空间,那么,它们占据空间的大小会改变吗?(引入实验三)
活动4【活动】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活动四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播放视频。
“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很肯定的说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地存 在, 并且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那么空气占据空间和水占据空间有没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
2、(出示注射器)我们要借助它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是什么?下面我们就用向下压和向上拉的方法来研究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3、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用2个注射器分别抽取同样多的水和空气。
预设:怎样做到同样多?(抽到相同的格)
将管口堵住,用力把活塞向下压,注意一定不能让空气或水跑出来,仔细观察注射器中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变化,并填写好《记录表》。将管口堵住,用力把活塞向上拉,注意不要把活塞从筒里完全拉出来,仔细观察注射器中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变化,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4、方法明白了吗?同学们先做压的实验做好记录后,再做拉的实验,开始吧!小组进行实验活动。
5、汇报交流:空气和水占据空间有什么特点?
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会变化,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能变化。
6、(课件播放维恩图,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空气和水都会占据空间,空气能被压缩,而水占据空间的大小不会变化。
活动5【讲授】拓展应用
拓展应用
1、其实,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在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应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课件出示打气筒、篮球、空气压缩机等,它们是怎样利用空气被压缩的性质做的解释一下)
2.老师今天只准备了这么多,课后孩子们再去观察一下,生活中还利用空气被压缩的性质,也给老师说说,它是怎样利用空气压缩的性质做成的。
活动6【作业】作业
作 业:1)生活中还有很多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请同学们搜集并记录下来。下节课来汇报。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被压缩的性质?请记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一起分享。
活动7【讲授】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石子
水 占据空间 不能被压缩
空气 能被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