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18 18:32:44

文档简介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学科
卷首语:有付出必有回报。半学期的刻苦努力,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有多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请你赶快拿起笔,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把这份快乐传递给老师、家长,让他们和你一同分享吧!
(温馨提示:卷面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 基础积累 2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馈赠(kuì) 暝思遐想(mínɡ) 杳无消息(yǎo) 诘责 (jié)
B. 稽首(qí) 酷肖xiào) 正襟危坐(jīn) 摹画(mó)
C.长髯 (rán) 禁锢 (gù) 锃亮 (zhèng) 广袤 mào
D. 执拗 (niù) 鬈发(quá n) 蹒跚(shān) 凛 (lǐn) 冽
2.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2分)
A、造谣生事 翻来复去 摇摇欲坠 凶神恶煞
B、人世苍桑 肆无忌禅 粗制烂造 步履蹒跚
C、诚惶诚恐 喋喋不休 心急如焚 惨绝人寰
D、骇人听闻 深恶痛疾 毛骨耸然 暗然失色
3. 选出下列语句与原文书写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 ( 2分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衔觥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C.既加冠,益暮圣贤之道。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屦行深山巨谷中。
4. 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姚江,余姚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沿河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百花争妍。
C.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欣喜感慨溢于言表。
D.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
5. 选出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________,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________,不受一点人格上的________。
A.温和 骨气 凌辱 B.温顺 刚气 凌辱
C.温顺 骨气 侮辱 D.温和 刚气 侮辱
6.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 8分 )
(1)俱怀逸兴壮思飞, 。
(2)念天地之悠悠, !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4) ,铜雀春深锁二乔。
(5)元曲《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反映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句子是: ; 。
(6)《五柳先生传》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 。
7.八年级某班决定开展“我心中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参加。 (6分)
【感悟语文】语文是什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不同的解释,有同学说:“语文是一片金灿灿的麦地,学语文就是割麦子。”也有同学说:“语文是一块绿油油的西瓜地,学语文就是啃西瓜。”
你想说: 。(2分)
【品味语文】学好语文读为先,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鲁迅先生曾说:“读书要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美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读书应当像石床的矿工一样,把‘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这两位大师关于读书的过程见解中表述的主要意思分别是什么?(2分)
鲁迅的意思是:
柯勒律治的意思是:
【思考语文】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语文天生浪漫》
结合上述文字,从初中所学过的课文中举例谈谈“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是怎样“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的。(划线三点中任选一点举例分析)(2分)
我选:
举例:
8. 名著阅读、 4分
(1)《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
来提供能源。
(2) 读完《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你有什么感受和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 26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 12题 (12分)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②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③天下事都是如此——   ④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⑤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⑥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⑦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⑧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⑨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⑩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注:远引:远去;远游。)
9 .根据选文的意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和喜爱的思想感情。
B. 文中,作者九十日的等待之后,终于等来了春光的烂漫、骄奢、光艳与迷人的景象。
C. 第①段“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句中“尽量地吞咽”的含义, 在此处是尽情地享受的意思。
D. 作者写冬天的寒冷是为了衬托自己对春天的期盼,写大觉寺的杏花为了衬托春天的短暂,并为写海棠花做铺垫,看这些可爱的海棠花,作者想起了快乐活泼的孩子,也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
10. “我不信了春天”在文中是何意思?作者反复这样说有什么好处?(3分)
11. 文章在写海棠花前写了哪些内容?试用简练语言概括。(3分)
12.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
(1)作者为什么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
(2)分析画波浪线句子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3——17题 (14分)
百衲衣 叶大春
①故乡风俗: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我小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让我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②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有点像“护身符”。
③小时候,我不愿意穿百衲衣,爹娘不知说了多少好话,就差没跪下磕头了。10岁那年,妹妹在灶前烧红苕吃,把柴堆烧着了,烈火忽地蹿上了房顶。娘冲进火中,没有去抢救粮食和铺盖,也没有去抱那只闹钟,而是抢出了那件百衲衣。娘的头发烧焦了,脸上被火燎伤了一大块。我啜泣着埋怨娘:“冒这么大危险抢那破衣服值得吗?”娘嗫嚅道:“值得,值得!”
④在故乡,13岁就算成人了。我13岁就可以不穿百衲衣了,脱下百衲衣时,我仿佛飞出樊笼的小鸟一样自由快乐。我不知道娘仍然珍藏那件百衲衣,她真以为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都多亏了灵验的百衲衣。她很感激百衲衣。在我考上大学进城时,娘把百衲衣放进了我的行李箱里,说:“要出远门了,带上它,让它庇护你,提醒你:你是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长大的山里孩子,要好好读书,替山里人争气!无论你走到哪里,干什么事,都不要忘了山里人!”
⑤后来,我结识了一位民俗学家,便向他谈起穿百衲衣的风俗。民俗学家说:“按照风俗习惯,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你家还情了吗?”我惊诧:“怎么还情?”民俗学家说:“一般来说,讨过布的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我恍然大悟:难怪我满13岁那年,娘通宵达旦地纺线织布,原来娘已经悄悄替我还情了!
⑥我想,这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多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呀!
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穿过百衲衣——人生的百衲衣。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得到生活的馈赠、命运的庇护、时代的恩泽和社会的援助,那么就不应该忘记报答。知恩图报,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3、母亲是如何对待“百衲衣”的?从文中筛选信息概括归纳填入下面括号中。(4分)
讨布缝百衲衣——( )——珍藏百衲衣——( )——还情百衲衣
14、浓浓的母爱是本文表现的重点。在表现母爱时,文中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主要在哪一节?并概括该小节的内容。(3分)
侧面描写在:_____小节;内容:
15、第③段中加点的“抢”字表现了什么?(2分)
16、文章结尾说“不应该忘记报答”,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报答?(用文中语句)(2分)
17、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3分)
三. 古诗文阅读 16分
( 一) 阅读古诗《田园乐》,回答18~19题 4分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大的样子。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8.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
19.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0—23题。12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ān)粥不充,日昃(zè)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腰白玉之环??(? ?? ? )?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
(3)媵人持汤沃灌(? ?? ?)? ???(4) )感泣辞母(? ?? ?)
21.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 ?? ???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 ?? ?? ?? ? 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 ?? ?? ?? ?? ?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 ?? ? ②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
22.翻译句子 2分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译文:
23.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渎,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 (4分 )
①甲文宋濂是:
②乙文范仲淹是:
③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至少两个)

四.写作 50分
24.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作为一个初二学生,你已有了一定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启发着你思考过去,认识现在,唤起了你心中许许多多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你想让自己更成熟自信,;你想让家庭更和睦美好;你想让人与人之间更真诚善良;你想让江河更洁净亮丽……
请你以“我想让 更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描述自己的某一经历,并以议论、抒情的方式写出感悟。字数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积累 28分
1. ( D ) (2分) 2.( C ) (2分)3. ( A ) (2分)
4. ( B ) (2分)5. ( D ) (2分)
6.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 8分 )
(1)欲上青天览明月。(2)独怆然而涕下!
(3)沉舟侧畔千帆过,(4)东风不与周郎便,
(5)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7.(2分)(要求:句式一致,字数基本相等,前后要有关系。)
鲁迅的意思:要博览群书,读各种各样的书。
柯勒律治的意思:读书过程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举例,言之有理。
8 (4分)(1)诺第留斯号 海洋 (2)言之成理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26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 12题 (12分)
9 .根据选文的意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10. “我不信了春天”在文中是何意思?作者反复这样说有什么好处?(3分)
“我不信了春天”的意思是今年春天来得晚,天气很冷,我还没感觉到春天的来临她就远去了(答“不相信今年春天来了”也可)。反复强调这句话表明我盼望春天盼了很久,盼得很苦,为下文写春天的来临蓄势(作铺垫),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很好地表现了春光的可贵。
11. 文章在写海棠花前写了哪些内容?试用简练语言概括。(3分)
写了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去年的冬天特别的冷,也特别的长;狂风、大雪排得意外的长;去看了已经开过的杏花(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12.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 (1)作者为什么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
因为“一日的春光”烂漫、娇艳、光艳,使作者感受到了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所以深感满意 (2)分析画波浪线句子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
这句话用拟手法,写出了海棠花繁多、娇艳、热闹(喧嚣)的特点,尤其是“乱烘烘的”“挤着开”等词活泼而生动,表现了海棠花鲜活的生命力,给我以活力和希望,表现了春光的无比美好。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3——17题 (14分)
13、(4分)讨布缝百衲衣—(.火中抢百衲衣 )—珍藏百衲衣—(送我百衲衣 )——还情百衲衣
14、(3分)侧面描写在:⑤小节;内容:访问民俗专家,揭示百衲衣的含义
15、表现了母亲浓浓的慈爱。
16、文章结尾说“不应该忘记报答”,作者认为应该怎样报答?(用文中语句)(2分)
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17、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3分)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示例:“莫以善小而不为”或者“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
三 古诗文阅读 16
( 一) 阅读古诗《田园乐》,回答18~19题 4分
18. 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
19.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
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得1分,指出质朴或“淳朴”等,得1分。共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0—23题。12分
20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腰白玉之环??(? ?? ? )?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
(3)媵人持汤沃灌(? ?? ?)? ???(4)感泣辞母(? ?? ?)
1用作动词,“腰佩”或“腰上佩带”;(2)通“披”,“穿”或“穿着”;(3)热水;(4)辞别
21.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C ?) 2分
C(A①连词,“却”;②连词,“就”。B①助词,取消独立性;②动词,“到”。C①和②都是介词,都当“用”讲。D①人称代词,“他们的”;②加强反问语气。)
22.翻译句子 2分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译文: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23.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渎,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 4
①甲文宋濂是:
②乙文范仲淹是:
③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至少两个)
①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望)②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1分)③囊萤映雪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画荻凿壁等。
四 写作 50

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答题卷
一 基础积累 (28分)
1.( )(2分) 2.( )(2分) 3. ( ) (2分)
4.( )(2分) 5. ( )(2分)
6.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 8分 )
(1) 。(2) !
(3) ,(4) ,
(5) ; 。
(6) , 。
7.( 6分)
你想说: 。(2分)
【品味语文】(2分)
鲁迅的意思是:
柯勒律治的意思是:
【思考语文】(2分)
我选:
举例:
8.名著阅读、 4分
(1) 。
(2)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 12题 (12分)
9 ( )(2分) 10.

(3分)
11.
(3分) 12. (1)
( 2分)
(2)
(2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3——17题 (14分)
13、讨布缝百衲衣——( )——珍藏百衲衣——( )——还情百衲衣(4分)
14、(3分)侧面描写在:_____小节;内容:
15、 (2分)
16、

(2分)
17、
(3分)
三 古诗文阅读 (16分)
(一)阅读古诗《田园乐》,回答18~19题 4分
18. (2分)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0~23题 (12分)
20.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腰 ?(? ?? ) (2) 被 (? ? ? ?)
(3)汤 (? ?? ?)? (4)辞 (? ?? ?)
21. (? ?? ?) 2分
22. ( 2分 )
23.(4分)
①宋濂是:
②范仲淹是:
③成语:
四、写作(5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