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 课件+教案5

文档属性

名称 空气占据空间吗 课件+教案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18 20:19:40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难点: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一、空气占据空间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师操作演示,并引导学生思考: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呢?如果不用石子而利用空气,能让水上升吗?
2、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能否让装在瓶子里的水上升并流出来?(保证不倾斜瓶子)
3、联想平时喝盒装饮料时,有什么经验?这些材料该如何使用?
4、知道学生分组实验,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橡皮泥有什么作用?如果橡皮泥没有完全塞住瓶口,水能上升吗?是什么原因让水上升的?如果停止吹入空气,水还能上升吗?如果想让瓶中的水不断上升,你们的办法是什么?
5、分组实验完成后,交流。重点解释实验发生的现象。
活动2【讲授】新课
二、杯中的纸会湿吗?
1、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生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实验情况: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
思考讨论: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三、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出示注射器,请学生分别用注射器把水和空气抽入一部分,然后用手或橡皮堵住管口,用同样大的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2、生实验
3、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在活塞下压或上拉时,有何不同。并请学生思考,注射器里的空气在活塞向下压和向上拉时,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并尝试结合图来进行解释。
4、生交流自己的画和自己的想法。
5、介绍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压缩后的空气的特性)
6、把这节课所了解的关于水和空气的知识在维恩图中进行补充。
活动3【活动】小结
活动4【作业】作业
小组合作再次完成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课件10张PPT。空气占据空间吗? 1.“空气占据空间”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p78中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认识空气确实存在,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为后面《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空气的重量》的学习奠定基础。2.通过尝试设计与完成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对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探究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一)2.一次性吸管学生反复试吹不够卫生,丢弃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1.实验材料橡皮泥有毒;操作中容易出现橡皮泥堵塞吸管的失误,从而导致,实验失败。3.学生气息不足,很难将水顺利吹出来,现象不明显。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二)1.如果杯子接触水面时没有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2.三年级的学生在操作时容易把纸团掉在水中,采用纸张,不利环保。三、创新实验的器材玻璃水槽、 去底矿泉水瓶(缠绕铁丝)
玻璃管、橡胶管、带孔橡皮塞、乒乓球
注射器、 红墨水等。四、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创新实验1①用胶塞替代有毒的橡皮泥更安全环保②用玻璃管代替塑料吸管,消除浪费,
减少了污染。③用推注射器活塞代替用嘴吹气实验
安全可靠更加卫生。创新实验2用乒乓球代替纸团能节约用纸,保护森林,实验更加绿色环保。创新实验3①在矿泉水瓶壁粘贴刻度尺,在水
面放一乒乓球可以非常直观地观
察到瓶内水位的升降。②用推拉注射器的活塞来控制瓶内
空气的流动,操作方便,现象明显。五、实验过程自制小喷泉   1、连接装置 2、推动活塞,观察现象。“霸道”的空瓶1、 用去底矿泉水瓶对着水中的乒乓球用力下压,2、观察现象。“听话”的乒乓球1、连接装置 2、推拉活塞 ,观察现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