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贵阳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1-17 07:3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贵阳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国信一号”是全球第一艘大型深海养殖工船,主要养殖大黄鱼,大黄鱼最住生水温为22-26℃,根据其养殖特性和养殖海域水温变化,“国信一号”不同季节在我三岁行东海、南海间自航转场。据此完成1-3题。
1.大黄鱼属于海洋
A.矿产资源 B.化学资源 C.生物资源 D.能源资源
2.二月份“国信一号”最可能在的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国信一号”能自主规避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洪涝
食用油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食用油种类丰富,各地区对食用油种类偏好
不同,近年来随着制油技术的提高,牡丹籽油、稻米油等越来越多种类的高品质食用油出现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图1为我国各地食用油偏好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云贵川偏好的食用油是
A.亚麻籽油 B.菜籽油 C.花生油 D.大豆油
5,我国
A.棉籽集中产区在青藏地区 B.花生集中产区在广东省
C.大豆集中产区在东北三省 D.亚麻籽主产区仅在甘肃省
6.高品质食用油种类越来越多,主要得益于
A.科技进步 B.原料丰富 C.劳动力丰富 D.市场需求大
黔东南清水江属长江水系、沿岸森林资源丰富。苗族人在此聚居,并以未建成轻具特色的民居,明清时期,该流线居民通过清水江将木材外运,形成了“一江木植向东流”的景观为保护森林,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图2为清水江运输木材场景。据此完成7-9题。
7.明清时期当地通过清水江运输木材,主要是由于
A.河流结冰时易于运输
B.河运安全性高
C.河运受天气影响较小
D.陆路交通不便
8.清水江畔苗族人民以木建房,主要是因为木屋
A.建造工艺简单 B.防腐性强 C.建造取材便利 D.防火性好
9.为保护森林资源,当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伐与育林相结合②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
③遵守森林保护法规④用新型材料替代木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俄罗斯北部亚马尔半岛及其周边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俄罗斯与中国合作开采该地天然气,并规划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线路(图3)。据此完成10-12题。
10.亚马尔半岛位于
A.北温带 B.北冰洋沿岸 C.西欧平原北部 D.中纬度地区
11.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沿线可能看到
A.极光、西伯利亚虎 B.草原、长颈鹿
C.常绿阔叶林、棕熊 D.沼泽、鸭嘴兽
12.该天然气管道线路开通后可
①增加俄罗斯的经济收入 ②带动蒙古的经济发展
③彻底满足中国能源需求 ④拓宽中国能源进口渠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题,共36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图4、图5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数字地图。
(1)要了解某地某时刻的人口分布情况,应选择的地图是(填图号),此时图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地方是__,该地最可能是(公园/住宅)。(3分)
(2)图4中显示要到达的目的地是,它位于出发点的_方向,有三条线路
可到达该地,你选择哪一条 请说明理由。(4分)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2024年4月20日,“雪域之傲”敦煌-拉萨旅游专列正式开通,该专列需在格尔木换乘进藏列车。进藏列车上有许多独特的配置,如:供氧系统、车窗玻璃上的防紫外线贴膜等。图6示意敦煌到拉萨旅游专列行程路线和敦煌光热发电站景观。
(1)说出敦煌和格尔木所在的省级政区简称。(2分)
(2)列举两例敦煌到拉萨旅游专列沿线景点。(2分)
(3)分别指出长江、黄河源头所在的山脉。(2分)
(5)说明在进藏列车上配置供氧系统的必要性。(3分)
(4)简析在敦煌建设光热发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村子喜温喜湿,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快、产量高,广泛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家具、竹炭等,埃塞俄比亚是非洲竹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近年来,中埃两国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埃塞俄比亚竹产业的快速发展,2022年,中国政府联合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行代塑”倡议,以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图7为埃塞俄比亚地形图,图8为亚的斯亚贝巴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描述埃塞俄比亚的地形特征。(4分)
(2)简要分析亚的斯亚贝巴适宜竹子生长的气候条件。(4分)
(3)指出埃塞俄比亚发展竹产业的有利条件。(4分)
(4)说出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的意义。(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