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19 09:27: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一、选择题
1、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有 (??)
① 商业市镇的兴起 ② 经济作物普遍出现 ③ 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④ 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出现
A . ① ② ③??B .② ③ ④?C . ① ② ④?D . ① ③ ④
2、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商业发展的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B.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
C.明清时期商帮大量出现???????????????? D.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是铁器和纸张
3、明万历年间,福建建阳双峰堂刊刻、贩售的话本小说《水浒志传评林》插图多达1216幅。由此推断,该书定位的读者群体最有可能是
A.声名显赫的达官贵人??? B.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
C.文化层次较低的市民??? D.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
4、.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5、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现象突出反映了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
C.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技高一筹
6、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
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国家
7、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收成下降时优桖农民。这表明
A.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古代商业政策较为灵活
C.商人地位逐步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D.宋以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
8、王守仁说“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又说“四民异业而同
道”。与他的观念相吻合的时代现象是??? (???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朝廷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C.徽商“贾而好儒”风气形成??? D.明清学术彻底背离传统轨迹
9、.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的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
C.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D.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
10、唐代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击鼔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到宋代,废除了以上规定。这表明宋代
A.市由定时而聚发展为常设商业区?????? B.放松了对“市”的时空限制
C.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D.商人遭受歧视的情形开始转变
11、?“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端。”这里的“城市运动”主要指
A.市民阶层的产生和自治斗争?????????? B.王权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C.海外殖民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教权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12、某电视台策划拍摄一部大型历史纪录片,反映公元七世纪时中国商人的生存状况。不少热心人士纷纷献计献策,贡献不少情节构想。下列情节最符合史实的是
A.湖南商人刘梦溪在广东十三洋行经营土货.收购烟草
B.山西商人齐之姜自幼追随同乡组成的商帮跑买卖
C.湖北商人何维君来到长安,在最繁华的住宅区开了家当铺
D.四川商人翁旖旎在广州收购阿拉伯胡商带来的奇珍异宝
13、《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
A. 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
C. 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 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14、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下列选项能支持“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观点的是(  )
A.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理学兴起,儒学复兴
C.文化的世俗化趋势?????????????? D.中枢权力的制约机制
15、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
A.盐铁官营制度B.“海禁”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D.商帮的出现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戍馈饷势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偻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
——《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6分)
17、(12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作成了动画,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600
1670
1750
1810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8.25
13.5
21.0
27.5
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
年份
总人口(万人)
非农业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1950—1957
55196—64653
9137—10618
16.55—16.42
1958—1960
65994—66207
12210—13731
18.50—20.74
1978—2006
96259—103475
15230—19686
15.82—32.53
——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历史背景。(3分)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2分)
18、(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抵徽俗,人十三(十分之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王世贞《四部稿》
材料二??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典当业)四者为大宗。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地名)为盛,店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陈去病《五石脂》
材料三??江南各地的徽杭大贾,不仅贩布,而且染布,踹布(将布踹压平整使其紧薄有光)。逼近贸丝,而且开车缫丝。???????????????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材料四??明中叶后,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社会价值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士农工商”中的“商”,已不再排在末位。“士商常相混”,亦商亦儒,甚至弃儒从商,在一些商帮崛起的地方,似乎成了普遍的趋势。即便是“儒风独茂”的徽州,民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1)据上述材料归纳徽商的特点。(9分)
(2)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徽商为什么得以兴盛?(3分)
(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参考答案
1、C
2、?D
3、C
4、【答案】D
考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在考查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即粮食)生产的商品化,所以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只能是“粮食生产的商品化”,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另外,材料反映的是粮食作物的扩种而非经济作物的扩种,经济重心的南移并不是开始于明清时期,“国内统一市场形成”也不是材料的主旨,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5、【答案】B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古代商人的胸襟宽阔,非常敦厚,后来由于道德水平的下滑,才变得奸诈狡猾,究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始终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处境恶化,为了生存,才变得奸诈狡猾,故B项正确;A、C、D三项商人道德水平下滑没有联系,故排除。
6、【答案】D
考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历史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由于“海禁”和“银禁”的开放, 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与中国开展商品贸易往来,说明D正确。A 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材料只反映西班牙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不能说明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材料没有体现航运业情况,故ABC都不符合题意。
7、B
8、C
9、?C
10、B
11、A
12、D
13、D
14、?C
15、D
16、(1)扶持商人;保护商人;利用商人。(4分)
(2)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重视农业,防止弃本逐末;一定程度上保护商人,为特殊需要利用商人,保证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妨碍商业的正常发展。(6分)
17、(1)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4分)
(2)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3分)
(3)1950—1957年,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8—1960,大跃进。
1978—2006,改革开放。(3分)
认识:城市化进程加快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等。(言之成理即可。2分)
18、经商的人数多;积累的财富多用于投资;经营品种多样;商业活动进入生产领域;社会地位较高。(9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2)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外出经商的习俗;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采取产销结合的经营方式。(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3)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