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一、选择题
1、下列陶瓷制品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
A彩陶??B黑陶????C白陶????????D白瓷
2、、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
生活时代不早于?? (??? )
A.明代???????????? B.隋唐??????????? C.宋元?????????? D.清代
3、、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 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
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 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
4、.“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这反映出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分工过细????? ?B.利益内耗??? ????? C.管理僵化??????? ?D.外部竞争
5、?“随着社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发展,审美趣味受商品生产、市场价值的制约,供宫廷、
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市民享用的工艺产品呈现出可类比欧洲洛可可式的纤细、繁缛、
富丽、艳俗、娇柔做作等风格。”下列我国古代的手工艺产品能体现上述风格的是
①珐琅彩双环瓶?? ②青花五彩碗?? ③三星堆青铜礼器??? ④江宁织造局云锦
A.①③?? ?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
A.规模大,分工极细工???????????????? B.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C.机器生产形成并发展????????????????? D.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资关系
7、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8、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
A. 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 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
C. 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D. 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
9、.《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 )
A.春秋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发达????????? B.春秋时期铁制农具使用
C.春秋时期畜牧业发达??????????????? D.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10、?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11、?“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此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种
A.灌溉工具? ?????B.供风工具?????? C.纺织器械??????? D.铁制农具
12、图6是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它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这反映出
A.汉代丝织业工艺水平高超
B.汉代毛纺织业取得重大进展
C.棉织品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
D.黄道婆对纺织技术的革新成果
13、1979年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罗布泊地区发掘清理了一批古墓,出土了锦、
绢、刺绣、铜镜、漆器、圆形方孔五铢钱,还有木简、纸质文书等珍贵遗物,以
及具有中亚、西亚风格的玻璃制品和织造工艺精美的毛织品。这批古墓埋葬的朝
代最早应为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宋朝
14、清前期,景德镇某御窑厂有雇工300余人,其中圆器头、雕削头等工是“计工给
食”“其余工作头目雇请,俱给工价。”“御厂所制瓷器,大半备以回贡(回赐给来进贡者),故大内(皇宫)颁样烧造。”该窑厂
.①属于官营手工业??? ②产品主要用于皇室日用
③采用机器化生产??? ④产品主要用于朝贡贸易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在灌钢法的发明为世界冶炼技术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在逐
步走向成熟,为后期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
A.白瓷??? B.青瓷??? C.秘色瓷??? D.青花瓷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
材料二???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三??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明代手工业出现什么新现象?(2分)简述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4分)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分布地点具有什么相同的特点?(2分)
(3)材料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中,资本总额在某个时期达到最高峰,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盛泽镇,在二十都。明初以村名,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乾隆)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吴江县志》卷四
(1)朱陈村和盛泽镇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何不同?(4分)
(2)上述两则材料各自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哪些时代特征?其可信度如何?(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府垄断了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人民所必需的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和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特权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17世纪,由于经济中已产生强有力的资本主义企业和1688~1689年革命中取得的新自由,英国必须以空前规模的技术革新回答日益扩大的市场挑战。160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英国的创造发明蓬勃开展,不久就出现了第一批成果,如纽可门蒸汽机、达比炼焦熔炉。
——徐吉责《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三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比较表(1750~1900年)
年份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四 中国在17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模式的利与弊。(4分)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说明材料二、材料三之间的逻辑关系。(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工业化的世界背景以及与英国相比中国工业化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B
6、A
7、A
8、C
9、B
10、?C
11、B
12、A
13、答案C
14、答案B
15、? 答案A
16、?(1)产生资本主义萌芽(2分)。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2)明代“机房”主要为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4分)都分布在沿海地区。(2分)(3)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行动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4分)
17、?(1)朱陈村: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和安土重迁的乡村生活情景。盛泽镇:工商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和工商业市镇的生活情景(4分)。
(2)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崛起,商品经济的发展。诗歌虽然属于文学作品,但内容多是社会现象的写照,因而一定程度上与现实是相符的;地方志虽归史料的范畴,但多出自当地人之手。两则材料都比较可信,但也有一定的夸张成份。(8分)
18、参考答案:(1)利: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弊:限制民间手工业自由发展;助长了官场的腐败;不利于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生。
(2)“光荣革命”为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提供制度保障;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材料二中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推动了材料三中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3)世界背景:两次工业革命;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特点:从时间、经济基础、技术力量、发展速度、经济结构、制度保障等方面回答。(答出3个角度即可)例如: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发展缓慢;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封建政府阻挠。(答出2点即可)
解析:第(1)问根据手工业发展,“利”可从规模、技术、质量等方面加以归纳,“弊”可从政治腐败、国家政策限制等方面加以分析。第(2)问首先概括观点,再结合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科技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加以阐释。第(3)问“世界背景”可以从根本推动力如科技革命、对外政策等方面分析;“特点”可以从时间、经济等角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