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回望历史,在百余年前的1919年,也有一群热血青年,为了捍卫国家利益,为了推动民族觉醒,甘将热血沃中华,掀起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运动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个民族的筑梦之路
1、通过材料和视频,准确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空观念)
2、通过教材和视频,知道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性质、结果等基本史实。(史料实证)
3、通过分析史料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培养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
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目录
CONTENTS
民族复兴黄粱梦
——了解“五四”之因
义愤填膺赤子心
——重现“五四”之路
继承先贤薪火传
——传承“五四”之魂
壹
贰
叁
壹
民族复兴黄粱梦
——了解“五四”之因
1914
一战爆发
1917
中国加入协约国
1919
1918
战争结束
清理战场
华工在坦克车间里劳动
华工远赴战场
法国的中国劳工墓地
北洋政府采取“以工代兵”的模式,一战中约14万中国劳工远赴“协约国”贡献“苦”与“力”,他们挖战壕、扛弹药、运粮草,维修铁路和坦克,战斗在一战的最前线。他们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巴黎和会召开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德国失败与苏联革命的成功,一时“公理战胜强权、劳工神圣、民族自决”等名词,激动了每一个青年的心弦,以为中国就这样便宜地翻身了,这一期间学生真是兴奋得要疯狂了。
——摘编自许德珩《五四运动六十周年》
时空观念
要求: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内容,找出中国的要求、结果及五四运动导火线。
1919年 巴黎和会现场
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正当要求: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废除“二十一条”
收回山东青岛主权
材料二:(德国) 所获得之一切权利特权,如胶州日本德国所有胶济铁路,及其他支线路权,及关于此项之领土、铁路、矿山、海底电线等…让与日本。
——《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1919年4月30日)
NO!
弱国无外交
任务1
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1919年5月4日 ,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但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lù),但绝不会低头!
国亡了!同志们,站起来啊!
——罗家伦《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贰
义愤填膺赤子心
——重现“五四”之路
知道五四运动时间、地点、口号、主力
我看到了 时 间
地 点
主 力
我听到了 口 号 斗争方式 要 求
我感受到了
任务2
要求: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完成表格.时间2分钟
我看到了 时 间
地 点
参与者
我听到了 口 号 斗争方式 要 求
我感受到了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生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爱国、无奈、愤怒……
任务2
知道第一阶段五四运动时间、地点、口号、主力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游行、罢课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青年知识分子觉醒,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为什么学生成为先锋?
要求: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完成表格.时间2分钟
rǔ lín yú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还我青岛
誓死力争
帝国主义
---反帝
北洋军阀政府
---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性质:
彻底、不妥协
问题探究:根据五四运动的口号,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
任务3:
知道五四运动的性质
3.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下列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 “和平建国,反对内战”
A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评价任务:(指向目标2)
评价标准:每题2分,共6分; 优秀:6分; 良好:4分
1. 1919年5月4日,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一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该历史情景发生在( )
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长沙
2.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集会,血书“还我青岛”,群情激愤;5月4日,学生齐聚天安门游行示威。材料表明五四运动中( )
A.工人阶级成为主力 B.商人市民纷纷响应
C.青年学生充当先锋 D.中共发挥领导作用
B
C
“爱国何罪”
面对学生的爱国斗争,北洋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作何反应?
日本帝国主义: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多名爱国学生被逮捕。
任务4:
知道五四运动的初期结果
多名爱国学生被逮捕
我市民仍希望和平方法达此目的。倘政府不愿和平,不完全听从市民之希望,我等学生、商人、劳工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
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不替仇人做工”。
齐心救国,岂贪区区之微利? 挽救学生,不释万万不开门!为国家,今罢市,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陈独秀
工人
商人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任务5
知道第二阶段五四运动时间、地点、口号、主力
第一阶段(爆发) 第二阶段(扩大)
开始时间
中心地点
主力军
斗争口号
斗争方式
结果
1919年5月4日
北京
学生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
罢课、游行,
工人阶级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上海
1919年6月5日
大批学生被捕
取得初步胜利
任务5
知道第二阶段五四运动时间、地点、口号、主力
20
01
罢免卖国贼职务
释放被捕学生
拒绝签字
释
罢
拒
图说历史:五四运动的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
学生释放后在监狱外合影
目标6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1:五四运动是中国思想革命的催化剂。那些对巴黎和会极度失望的知识分子,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代史》
材料2: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3: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党的成立 —《新民主主义论》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五四运动的意义。
新的指导思想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新的领导阶级
③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共产党成立做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史料实证
材料4: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受挫“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中国知识人开始转向以苏俄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路径。 —《中国与大战》
新的奋斗目标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新的革命道路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 同 点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奋斗目标
相 同 点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主义国家
反帝反封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合作
探究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1840
1919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
1949
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1840—1919) (1919—1949)
评价任务:(指向目标2、3)
评价标准:每题2分,共6分; 优秀:6分; 良好:4分
1.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 )
A.武汉 B.上海 C.南京 D.重庆
2.有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中,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是( )
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B.广泛开展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C.后期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D.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B
B
3.“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C
叁
继承先贤薪火传
——传承“五四”之魂
领会“五四精神”内涵,培养社会责任感
五四精神的
时代内涵
爱国精神
进步精神
民主精神
科学精神
材料: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不仅广大青年要坚守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守和践行。
——习近平
目标7
小组合作探究
1.下列反映五四运动核心精神是( )
A.实业救国 B.谦虚谨慎
C.爱国主义 D.艰苦创业
c
家国情怀
时空对话
你想对1919年的青年学子说些什么?
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你该有何作为
家国情怀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会热爱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领会“五四精神”内涵,培养社会责任感
目标7
重回五四(小结)
假如你是五四运动纪念馆的讲解员,请你通过讲解让大家了解五四运动。
提示:
1、一条导火线(巴黎和会)
2、两个阶段(主力:学生-工人、地点:北京-上海)
3、三个结果(释、罢、拒)
4、四个新特征(思想、阶级、目标、道路)
马克思主义 工人阶级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道路
发奋图强,
成才不负青云志;
继往开来,
报国常怀赤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