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有解析)第四章光现象选择题50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有解析)第四章光现象选择题50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17 11: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第四章 光现象选择题50题
1.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雨后彩虹与此现象的形成原理是相同的
B.色散后的各种色光不可以再混合成白光
C.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实验中适当调整三棱镜的方位能确保光线正确射入三棱镜,更易于观察到不同色光被分离现象
2.小明和家人国庆期间乘坐竹筏游览黄桥小南湖,当家人用长直的竹篙斜插入水中撑行时,小明从侧面看,能较真实地反映观察到的情景是(  )
A. B.
C. D.
3.万花筒是由三面玻璃镜子组成的一个三棱镜,在一端放上一些彩色玻璃碎片,这些碎片经过三面玻璃镜子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像一朵朵盛开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万花筒的玻璃镜面所成的像是虚像
B.万花筒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C.万花筒内放置的可能是凹面镜
D.“一朵朵盛开的花”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发生光的色散而形成
4.下列是探究光现象的四幅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是从像发出的
B.乙图所示,水浇不灭的烛焰是虚像
C.丙图所示,光的漫反射现象中,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丁图所示,人偶A可以从平面镜中“看到”人偶B,人偶B不能“看到”人偶A
5.为探究日食产生的原因,小明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把A、B两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控制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球A和球B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球A模拟的是月球
B.要模拟日偏食,小球A须向箭头①或②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C.要模拟日环食,小球A须向箭头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D.日偏食的轮廓是弯曲的圆弧,可说明月球是球形的
6.古代有许多描述“影”的精彩诗词和成语,其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B.杯弓蛇影
C.立杆见影 D.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7.晚自习后,小莹发现自己家的车灯照射前面自行车“尾灯”时,对方“尾灯”很明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尾灯是光源
B.自行车尾灯是由若干互成45°角的平面镜组成
C.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D.人从侧边看自行车尾灯也很明亮
8.如图是一张令人惊讶的照片,茶色玻璃板后面有一支蜡烛,它竟然能在水中燃烧!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B.实验时周围环境越明亮,效果越好
C.烛焰是虚像,水是实物
D.将茶色玻璃板换成平面镜也能拍出这样的照片
9.如图,是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光路图,依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雨后的黑夜迎着月光行走,较暗的地方是路面
B.甲是镜面反射,乙是漫反射
C.电影院里的大银幕选用表面粗糙的材料是利用了漫反射
D.甲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乙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样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
C.在长度测量中精准的读出估读值可以消除误差
D.光线是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物理模型,是真实存在的
11.物理的实验研究中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几个示例与其对应的研究方法,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研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时进行的“真空罩实验”——实验推理法
B.研究声具有能量进行的烛焰“跳舞”实验——累积法
C.探究“影响降落伞飞行时间的因素”的实验——控制变量法
D.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使用两只相同的蜡烛——等效替代法
12.如图,被固定好的激光源L发射的一束激光照射到容器中的水平液面上,入射角为,这束激光经液面反射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M的点上,光电转换器M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显示出容器中液面的高度,经过一段时间,如果光信号由点移至点,已知之间距离为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信号由点移至点,说明容器中的液面升高了
B.液面下降了5cm
C.将容器略向左水平移动,反射角变大
D.将容器右端略抬高,入射角变大
13.如图,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图中未画出)。当水面由a位置升至b位置过程中,人看到亮斑的位置(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上升再下将 D.先下降再上升
14.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4.00s,当时气温是15℃(此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计时员测得的时间是准确的
B.时间多计了0.29s,应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
C.李明的真实成绩约为14.29s
D.听到枪声开始计时,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5.太阳光照射的树下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光斑和一些圆形的光斑,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不规则光斑是太阳的影子
B.只有圆形的树叶缝隙才能形成圆形光斑
C.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树荫不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B.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物体将无法在平面镜中成像
C.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7.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水位测量仪,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固定光屏上形成一个光斑A。当水位下降时( )
A.入射角的大小变大 B.反射角的大小变小
C.光斑A向右侧移动 D.光斑A向左侧移动
18.如图所示,手影游戏中“影”的形成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9.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最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钱学森 D.爱迪生
20.光给人类带来了文明与希望。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利用日晷测量时间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B.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人以1m/s的速度垂直面镜时,像以1m/s的速度靠近人
D.雨后放晴,人们会看到天上的彩虹,原理是光的折射
21.在物理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多种科学研究方法,下列选项中运用转换法的是( )
A.在观察光的传播径迹时引入光线
B.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中,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寻找像的位置
D.在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实验中,控制振幅不变
2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国旗反射了红光
B.“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因为太阳光不是单色光
C.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天然光源
23.我们可以从空气中看见清澈的小溪中的鱼。下面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
A. B. C. D.
24.如图,月光下的烟花,营造欢乐的氛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烟花爆炸声震耳欲聋是因为音调高 B.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大
C.灿烂的烟花属于光源 D.夜晚的月亮属于光源
25.如图所示是在昆明滇池海埂大坝上拍摄的一副照片。画面中渔舟唱晚,夕阳西下,天际间出现了红色的“火烧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云被“染”成红色,说明太阳可以发出红光
B.能够看到太阳在水中变大且抖动的像,说明光在水面上发生了镜面发射和漫反射
C.看不到船的倒影,说明光在水面没有发生反射
D.能够直视夕阳而不“刺眼”,因为人眼接收的光较少
26.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实验中使用转换法的是(  )
A.探究真空是否传声 B.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探究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D.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7.周末,小华跟着妈妈到蓼河公园游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华看到河水很“浅”,是由于光的反射使湖底的像更靠近水面
B.小华看见湖岸边盛开着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光
C.临近中午,小华看见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戴着蓝色玻璃墨镜的妈妈,也可以观赏到湖边“花红柳绿”的景色
28.如图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激光笔“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光的入射角为90°
B.纸板应垂直于平面镜放置
C.②号反射光为绿色
D.将纸板B向后翻折,B板无反射光,表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并不在同一平面内
29.下列有关光和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速度相同
B.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光是由无数条光线组成的
30.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镜子 C.月亮 D.宝石
31.当观察远处广场上敲锣打鼓的人时,我们总是先看到他们的动作,后听到锣鼓的对应声音。这个现象说明了(  )
A.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得多
B.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而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C.用人眼看物体要比用耳朵听声音反应更灵敏些
D.总是先敲锣打鼓,后发出声音,动作先后不同
32.如图所示,有经验的渔民在河边叉鱼,他应把鱼叉对准(  )
A.所看到的鱼 B.所看到的鱼的上方
C.所看到鱼的下方 D.所看到的鱼的前方
33.关于下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若增大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θ,反射角也增大
B.乙图中,若蜡烛远离平面镜,其像将面镜
C.丙图中,手离灯越近,“手影”的阴影面积越大
D.丁图中,光的漫反射现象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4.下列有关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后视镜是一个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
B.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凸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手电筒里的灯泡放凹面镜的焦点处,是为了获得平行光
D.平面镜只能成像,不能改变光路
35.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关于此实验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现象说明太阳光是单色光
B.各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紫光偏折最明显
C.各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红光偏折最明显
D.如果在白屏与三棱镜之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红光消失,只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36.彩色电视机可以反映出画面的真实色彩,是因为其颜色(  )
A.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是由红、黄、蓝混合而成的
C.是由色光的三基色混合而成的 D.是屏幕反射而成的
37.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的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看到水中的“长篙”是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我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是光源
38.如图所示,小明透过平面镜看到了蜡烛的像,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描述(  )
A.进入人眼的光是由蜡烛的像发出的
B.如果将平面镜竖直上移,则像随之上移
C.如果将图中的平面镜截掉一部分,则蜡烛仍能在剩余的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D.如果紧贴平面镜背面放置一块不透明挡板,则蜡烛在平面镜中无法成像
39.如图所示,走廊的墙边竖直立有一面镜子,小明沿AD从镜前经过,关于他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能看到像 B.CD段不能成像
C.像先变大后变小 D.像与人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40.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  )
A.某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0cm
B.等一次红灯的时间约为15min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5℃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km/s
41.关于2023年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的一些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少年们使用扩音器大声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为了歌声的音色更美
B.“MAKEDREAMS”、“WELCOME”等焰火在夜空绽放,焰火不是光源
C.中国代表团亮相,观众能从各个方向看清中国运动员,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D.观众能看到倒映在东安湖中的“体育馆”的倒影,是因为部分光在水面发生了反射
42.我国2000多年前的《墨经》就记载有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制作的小孔成像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B.小孔成像成的一定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影子的形成原理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D.小孔成像仪上的孔开得越大,像就越小
43.关于光反射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与某一平面镜夹角是30°的入射光有两条
C.入射光与其对应的反射光一定关于法线轴对称
D.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一定与平面镜垂直
44.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莺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莺东则影西,莺西则影东”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图甲和图乙中“影”都能成在光屏上,均为实像
C.“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与日食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
D.小孔成像中,物体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
45.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为
B.声音和光都需靠介质才能传播,都能发生反射
C.小孔成像所形成的像可以是倒立等大、缩小、放大的实像
D.光从太阳传到我们的身上时,是沿直线传播的
46.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了以下一些动作:①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②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③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④站在原地下蹲。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鞋的是(  )
A.② B.③ C.①④ D.④
47.下列物理现象,其原理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小孔成像 D.海市蜃楼
48.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B.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49.光带给我们绚丽多彩的生活,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树荫下的圆光斑是太阳正立的实像且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小孔的形状无关
B.如图乙,湖边人看到的水中金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如图丙,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工作
D.如图丁,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50.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足够大的平面镜前,若先后分别在平面镜前、后插入不透光的木板CD、MN。则(  )
A.因为CD阻挡,AB不成完整的像
B.因为MN阻挡,AB的像会被挡住部分
C.两种情况下成像都不完整且镜前观察到像的范围相同
D.两种情况下AB都能成完整的像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B C C C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C C D C A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C C C B B B B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C C C B C C C A A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D C B B C D C D D D
1.B
【详解】如图所示,该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雨后彩虹的原理也是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是白光,是由多种其它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的,而把这些色光重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仍能得到白光,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折射角不同,实验中适当调整三棱镜的方位更易于观察到不同色光被分离的现象。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竹篙水下部分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竹篙变浅了,同时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会在水下形成的竹篙水上部分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A.万花筒是由三面玻璃镜子组成的,这三面玻璃镜子属于平面镜,所以万花筒里的玻璃镜面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正确;
B.万花筒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错误;
C.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万花筒内看上去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放置的可能是凸面镜,故C错误;
D.“一朵朵盛开的花”是彩色玻璃碎片反射的光经过凸面镜发散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A.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会发出光线,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是从物体发出的,故A错误;
B.由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因此水浇不灭的烛焰是虚像,故B正确;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
D.人偶A和人偶B可以互相从平面镜中看到对方,因为光路可逆,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A.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即地球位置,则A、B为月球和太阳,太阳不可能在地球和月球中间,故A为月球,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图中此时的情况中间部分被月球挡住,四周光可以进入观察者的眼睛,为日环食的情景,小球A向箭头①或②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为日偏食,小球A向箭头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为日全食,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D.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日偏食的轮廓是弯曲的圆弧,可说明月球是球形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A.诗人在溪边行走时,他的身影通过光线的反射作用被投射到水面上,形成了清晰的倒影。这个倒影随着诗人的移动而移动,好像也在水面上行走一样。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当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弓时,弓的影子会正好映在透明的酒杯中,看起来就像一条蛇一样。杯弓蛇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立杆见影中的影是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该词语描绘了月光或阳光投射在水面上,形成平静而清晰的倒影,这些倒影如同沉在水中的玉璧一样美丽动人。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A.自行车尾灯不能够自主发光,因此不是光源,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
B.光线平行进入自行车尾灯,自行车尾灯需将光线平行反射出去,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可知,自行车尾灯是由若干互成90°角的平面镜组成,故B错误;
C.自行车尾灯的表面较光滑,光线在其上发生镜面反射,故C正确;
D.由于自行车尾灯将光线平行地沿原来方向反射出去,人从侧边看自行车尾灯时,没有光进入人眼,看到的尾灯很暗,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AC.图示现象,是玻璃板前面有一支点燃的蜡烛,蜡烛通过玻璃板成像,此时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玻璃板后面有一个杯子,装有水,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像与水重合,故A错误,C正确;
B.为了避免环境光线对成像的影响,在较暗的环境中效果较好,故B错误;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不能拍出这样的照片,因为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看到平面镜后面的水杯,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A.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眼光线比路面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所以亮的地方是水,暗的地方是路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D.根据图示可知,甲、乙的入射光线都平行,而甲的反射光线也平行,乙的反射光线不平行,因此甲图发生了镜面反射,乙图发生了漫反射;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C.电影院里的大银幕选用表面粗糙的材料是利用了漫反射 。这是因为粗糙的表面可以使光线发生漫反射,使得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从而确保在不同位置上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A.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样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说明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误差不是错误,不能消除也不能避免,只能尽量的减小误差,故C错误;
D.光线是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物理模型,不是真实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A.研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时进行的“真空罩实验”由于不能完全的抽成真空,因此得出实验结论采用了推理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研究声具有能量进行的烛焰“跳舞”实验,运用了转换法,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探究“影响降落伞飞行时间的因素”的实验,由于影响因素不唯一,因此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使用两只相同的蜡烛,判断物像大小关系,运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AB.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位置不变,如果光信号由D1点移至D2点,则入射点向右移了,表明液面下降了,已知D1D2之间距离为10cm,α=45°,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入射点下降的高度即液面下降的高度为
故A错误,B正确;
C.将容器略向左水平移动,因为入射光线位置不变,即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不变,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变,即入射角不变,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不变,故C错误;
D.将容器右端略抬高,但容器中水面仍保持水平,入射光线位置不变,所以入射角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如图所示,往池内一直注水,当水开始漫过射灯位置时,光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S点下方,如下图所示:
随着水面不断上升,入射点向右上方移动,折射光方向不变,光斑的位置也逐渐上升,向着S点逐渐靠近。所以当水面由a位置升至b位置过程中,人看到亮斑的位置一直上升。
故选B。
14.C
【详解】A.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则计时员测得的时间偏小,故A错误;
B.由得,计时员少计时的时间为
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100m内传播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则为了时间测量更准确,应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故B错误;
C.李明的真实成绩约为
故C正确;
D.听到枪声开始计时,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15.C
【详解】A.不规则光斑是光被树叶挡住形成的影子,故A错误;
B.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与成像物体形状相同,不同形状的树叶缝隙均能形成圆形光斑,故B错误;
C.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树荫是光被树挡住留下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6.D
【详解】A.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错误;
B.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因此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物体仍然会成像,故B错误;
C.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
D.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D正确。
故选D。
17.C
【详解】当水位下降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当水位下降时,反射光线向右平移,所以入射角、反射角不变,光斑向右移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8.A
【详解】手影游戏中的“影”是由于手是不透明物体,而光沿直线传播,从而在手的后面形成阴影,就是手的影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B
【详解】牛顿在1666年最先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现象,把白光分解成彩色光带,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合而成,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D
【详解】A.日晷测量时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A错误;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人以1m/s的速度垂直面镜时,像也以1m/s的速度面镜,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2m/s,故C错误;
D.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D正确。
故选D。
21.B
【详解】A.在观察光的传播径迹时引入光线,用到了模型法,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实验中,用乒乓球显示音叉的振动,将微小的振动放大,用到了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物体去寻找像的位置,用了等效替代法,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实验中,控制振幅不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D
【详解】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反射的光来决定,五星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国旗反射了红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牛顿光的色散现象可知,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混合而成,不是单色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月亮能反射太阳光,而月亮本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3.C
【详解】AB.人在岸边看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图中传播方向不对,表示的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故AB错误;
CD.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4.C
【详解】A.烟花爆炸声震耳欲聋是因为响度大,故A错误;
B.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故B错误;
C.灿烂的烟花能自行发光,属于光源,故C正确;
D.夜晚的月亮不能自行发光,不属于光源,故D错误。
故选C。
25.C
【详解】A.云被“染”成红色是云反射了太阳放出的红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于能够看到太阳的像,说明光在水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同时,由于像看起来在抖动,说明水面不是完全平滑的,有一部分光线发生了漫反射。所以说明光在水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同时也存在漫反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湖面相当于是镜面,船能在水中形成倒影,却看不到船的倒影,是在水面发生反射的光没有传播到眼睛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能够直视夕阳而不“刺眼”,是光的强度小 ,人眼接收的光能较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B
【详解】A.探究真空是否传声时用到的方法是科学推理法。 在这个实验中,通过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观察铃声的变化,因完全真空的状态无法达到,最终通过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时,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观察到发声体微小的振动,探究时借助细小物体的跳动,显示出发声体在振动,使用了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
C.探究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使用了等效替代法 。在实验中,使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个作为物体,另一个作为替代像的物体,通过比较它们的大小和位置关系来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种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7.B
【详解】A.小华看到河水很“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A错误;
B.小明看见湖岸边盛开着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反射红光,故B正确;
C.临近中午,小明看见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这是由于水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故C错误;
D.蓝色玻璃墨镜只能透过蓝光,戴着蓝色玻璃墨镜的妈妈,不可以观赏到湖边“花红柳绿”的景色,故D错误。
故选B。
28.B
【详解】A.图中红光是垂直入射的,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此时入射角是0°,故A错误;
B.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为了使光线能够在纸上呈现,纸板应垂直于平面镜放置,故B正确;
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②号反射光为蓝色,故C错误;
D.将纸板B向后翻折,B板无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故D错误,
故选B。
29.B
【详解】A.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相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眼镜上的污垢与眼镜分离,故B正确;
C.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是如果没有传声介质,我们不能听到声音,故C错误;
D.光不是由光线组成的,光线并不真实存在,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规律而引入的模型,故D错误。
故选B。
30.A
【详解】在选项中,只有太阳自身可以发光,是光源;镜子、宝石、月亮都是反射光线,不是光源;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1.A
【详解】A.敲锣打鼓的人的敲击动作和鼓声在空气中同时传播,敲击动作以光速传播,鼓声以声速传播,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所以总是先看到他的动作,后听到锣鼓的声音,故A符合题意;
B.光速非常快,但传播也需要时间,故B不符合题意;
C.先看到动作还是先听到声音与眼睛和耳朵的灵敏度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鼓的同时发出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C
【详解】从鱼反射出去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是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一些,因此应把鱼叉对准所看到鱼的下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3.C
【详解】A.甲图中,若增大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故A错误;
B.乙图中,若蜡烛远离平面镜,像与蜡烛关于平面镜对称,其像将远离平面镜,故B错误;
C.丙图中,“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 关,做手影游戏时,手离光源越来越近,影子会越来越大,故C正确;
D.丁图中,光的漫反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34.C
【详解】A.具有发散作用的元件才能够扩大观察范围,因此汽车后视镜是一个凸面镜,故A错误;
B.无论是平面镜还是凸面镜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手电筒是利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要把灯泡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获得平行光,故C正确;
D.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只是成像,还能改变光路,比如制成潜望镜,故D错误。
故选C。
35.B
【详解】A.太阳光经三棱镜后,白屏上出现了一条红、橙、黄、绿、蓝、 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光带,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不是单色光,故A错误;
BC.由图可知,红光在上边,说明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小,紫光在下边,说明三棱镜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大,故C错误,B正确;
D.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红色玻璃只能透过红光,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故D错误。
故选B。
36.C
【详解】彩色电视机可以反映出画面的真实色彩,是因为其颜色是由色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7.C
【详解】A.“金柳”的影子是由光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水中的“长篙”类似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湖面波光粼粼,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反射什么样的光,就是什么颜色的云彩,故D错误。
故选C。
38.C
【详解】A.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会发出光线,故A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而物体不动,像就不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物体大小不变,则所成的像始终是完整的,故C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被人眼接收,所以若紧贴平面镜背面放置一块和平面镜大小一样的不透明挡板,所以从前面看去仍能看到蜡烛的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9.A
【详解】A.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由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小强不在BC段行走时,小强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不能进入他的眼睛,他不能在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的像;当他行走到BC段时,他垂直反射到平面镜的光线可以反射到他的眼中,他可以观察到自己的像,故A正确;
B.小强走到CD段时,小强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也会在镜子中形成自己的像,故B错误;
C.像与物等大,小强在镜子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故C错误;
D.小明与镜面的距离始终不变,像与镜面的距离也不变,所以像与人的距离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40.A
【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等一次红灯的时间约为15min,这个时间过长,通常红灯的等待时间在1到3分钟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5℃,这个温度过高,通常洗澡水的温度在40℃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3×105k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1.D
【详解】A.少年们使用麦克风演唱《国旗国旗真美 丽》是为了增大响度,故A错误;
B.焰火本身能够发光,是人造光源,故B错误;
C.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 各个方向的缘故;故观众能从各个方向看清中国运动员,是因为光在运动员身上发生了漫反射,故C 错误;
D.体育馆反射的光入射到水面,在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由于部 分光在水面发生了折射,所以亮度看起来颜色浅一些,故D正确。
故选D。
42.C
【详解】A.小孔形状不同,但是像的形状相同,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A错误;
B.小孔成像成的一定是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
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两者形成原理相同,故C正确;
D.小孔成像像的大小与孔的大小无关,其他条件相同时,孔越大,像越模糊,故D错误。
故选C 。
43.B
【详解】A.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反射定律知道,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入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入射角为60°,反射角也为60°,这样的光线可以从平面镜的不同角度入射到平面镜上,因此有无数条,其反射光线也应该有无数条,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光与其对应的反射光一定关于法线轴对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法线是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当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镜面垂直时,此时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法线也和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可以不借助法线得出: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镜面垂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4.B
【详解】A.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当莺向东移动时,它的影子会向西移动;当莺向西移动时,它的影子会向东移动,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的“影”是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它不能成在光屏上;而图乙中的“影”是小孔成像,它是可以成在光屏上的实像,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形成日食,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中,物体左右移动时,由于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所以其像的移动方向会与其相反,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5.C
【详解】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小,故A错误;
B.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和声音遇到障碍物时都会发生反射,故B错误;
C.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但像的大小跟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和物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大于物到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等于物到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小于物到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光从太阳传到我们的身上时,需要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不是沿直线传播的,故D错误。
故选C。
46.D
【详解】要看到鞋子,需要有鞋子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
由图可知,①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人与镜子间的距离变大,则像与镜子间的距离也变大,同时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也会变小,反射光线会偏低,反射光线仍在眼睛下方,所以不能看到脚上的新鞋,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看到鞋子的像时,人眼到地面的高度恰好是镜子高度的2倍,只有满足人眼到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镜子高度的2倍时才能看到镜子中鞋子的像,所以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如果原来看不到像,则现在也看不见像,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也会变小,反射光线会偏低,反射光线仍在眼睛下方,所以不能看到脚上的新鞋,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站在原地下蹲,眼睛的高度变低,反射光线可以进入眼睛,可以看到镜中鞋子的像,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D。
47.C
【详解】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8.D
【详解】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P点如下图所示:
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壁反射,再折射出水面,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Q点如下图所示:
通过画图可知: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9.D
【详解】A.树叶的缝隙相当于“小孔”,地面相当于“光屏”,太阳经过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相同,所以是圆形的,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小孔的形状无关。故A错误;
B.湖边人看到的水中金鱼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出现的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潜望镜的两面镜片都是平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C错误;
D.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50.D
【详解】
A.由上图可知,由于CD的阻挡,AB仍然成完整的像,故A不符合题意;
B.MN在平面镜后,无法遮挡反射光线,故仍然成完整的像,AB的像不会被挡住部分,故B不符合题意;
C.MN在平面镜后,无法遮挡反射光线,故仍然成完整的像,但由于CD的阻挡,观察的范围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由MN阻挡时图中物体通过平面镜仍能成完整的像,综上,两种情况下AB都能成完整的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